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3610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4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docx

河北省保定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及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

1.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①黑子②耀斑③太阳风,它们所对应的太阳外部大气层,从外到里排列分别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8.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33~2034年B.2011~2012年

C.2006~2007年D.2087~2088年

9.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B.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

C.无线电长波辐射受中断或衰减D.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答案及解析:

1.

7.C8.B9.D

7.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太阳风,它们分布在外部大气层由外往里依次为:

太阳风、耀斑、黑子。

代号为③②①,C正确。

故选C。

8.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的周期,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由此判断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11~2012年,故选B。

9.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造成两极地区上空出现极光,A错误。

太阳活动与地震没有关系,B错误。

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C错误。

会产生“磁暴”,使地球磁针指向不准,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及解析:

2.A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A正确,B错误;从极地上空俯视呈“北逆南顺”,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CD错误。

故选A。

3.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a、b、c、d四处地势最高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19.如果地壳等厚度线图中有一条线的数值为0,则此处表示()

A.地壳的表面B.莫霍面C.海平面D.古登堡面

20.岩石圈的范围,除了地壳之外,还包括()

A.软流层B.上地幔

C.上地幔和软流层D.上地幔顶部

答案及解析:

3.

18.A19.B20.D

18.由图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看出,图示地区由东向西地壳厚度逐渐增加;从地形上看山地、高原大于平原、谷地;从海陆上看陆地大于海洋,所以地壳越厚也就代表地势越高,图中地壳最厚的为a地,故A正确,所以该选A。

19.根据所学知识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其界面上地壳的厚度为0千米,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20.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不包括软流层,只包括上地幔的顶部,故ABC错误,所以该题选D。

4.

以下天体和我们视觉相对应正确的是()

A.恒星—星光闪烁B.月亮—轮廓模糊

C.流星—拖着长尾D.行星—圆缺变化

答案及解析:

4.A

【详解】恒星是可发光的天体,我们夜晚可见的大多数闪烁的星光是恒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近,能反射阳光,轮廓清晰;流星是天体脱离原有轨道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发光现象,一瞬即过,拖着长尾的是彗星不是流星;行星绕着太阳运动,没有圆缺的变化。

选A正确。

5.

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附近)B.上海(120°E附近)

C.洛杉矶(120°W附近)D.阿拉克(0°经线附近)

答案及解析:

5.B

【详解】伦敦位于中时区,时间正午12时,区时20时的地区与伦敦相差8小时,也即相差8个时区。

该地的时区为东八区,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6.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甲为花岗岩,丙为大理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D.新生代后期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为变质岩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D.丁岩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答案及解析:

6.

24.C25.B

24.由图示可知,含恐龙化石岩层以下岩层都有明显的断层存在,以上的岩层无断层;恐龙是中生代繁盛,大型的哺乳动物主要是新生代繁盛,判断断层应发生在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中生代主要是三叶虫繁盛,没有恐龙;新生代后期是哺乳动物繁盛,没有断层。

选C正确。

25.图中甲处是地下岩浆向上侵入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A错;乙岩层下部含三叶虫化石的岩层的顶部不整,说明含三叶虫化石的岩层先沉积-后抬升-再经外力侵蚀,之后才有乙岩层的沉积,B正确;丙岩石是因为甲的侵入作用导致周边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C错;丁岩层有水平层理构造,且含三叶虫化石是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D错。

选B正确。

7.

下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荒野沙漠中的神秘“石浪”,层层累积的岩石形成于距今1.9亿年前(中生代)。

顺着纹路触摸,仿佛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

完成下面小题。

26.构成“石浪”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A.侵入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喷出岩

27.“雕刻”出“石浪”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答案及解析:

7.

26.C27.A

26.读图,可以看到图中构成“石浪”的岩石,导致构造清晰,是沉积岩的特征。

按成因分类属于沉积岩,C对。

侵入岩、变质岩、喷出岩没有导致构造,A、B、D错。

故选C。

27.根据材料,该地貌分布在沙漠中,“雕刻”出“石浪”的地质作用可能是风力侵蚀,A对。

该地不临海,没有海浪侵蚀,B错。

降水少,流水侵蚀弱,C错。

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不是“石浪”,D错。

故选A。

8.

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B.是驱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C.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D.是驱动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

答案及解析:

8.C

【详解】煤炭是植被经地质演化形成的,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A正确;水循环通过蒸发、降水、水汽凝结、水汽输送等环节完成的,其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B正确;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稳定地向外释放能量,C错;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驱动力,D正确。

选C正确。

9.

东经161°比东经160°的地方

A.区时早B.地方时早

C.地方时晚D.一定先看到日出

答案及解析:

9.B

【详解】B项、C项,东经161°比东经160°更靠东,按照地方时“东加西减”的原则,东经161°比东经160°地方时更早,故B项正确,C项错误。

A项,东经161°和东经160°都属于东十一区,时区相同,故A项错误。

D项,观看到日出除了受经度差异影响,还可能受到纬度、昼夜长短、地形等因素影响,故东经161°比东经160°的地方并不一定先看到日出,故D项错误。

故选B。

10.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造成尼泊尔及周边国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22.尼泊尔地震频发是因其地处()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C.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地带D.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张裂地带

答案及解析:

10.

21.A22.A

21.地球地壳的厚度约为33千米。

大陆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则只有约7km。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地幔和地核的深度远大于20千米,BC错误。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应位于地壳范围内,A正确。

故选A。

22.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及附近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地壳活跃,导致尼泊尔地震频发,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位于地中海地区,不在尼泊尔附近,排除C、D。

故选A。

11.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完成下面小题。

4.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A.与恒星的距离适中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适中的质量与体积D.适中的自转周期

5.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

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及解析:

11.

4.C5.B

4.“超级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超级地球”的大气层。

“超级地球”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必须的大气,C选项正确;存在大气与离恒星的距离、昼夜更替周期以及自转周期等关系不大,故ABD错误,所以该题选C。

5.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①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不符合题意;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绕,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③不符合题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而海洋又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④正确。

故选B。

12.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天都重合B.每天都不可能重合

C.只有

春秋分某一时刻重合D.只有在冬至日、夏至日某一时刻重合

答案及解析:

12.C

【详解】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太阳不直射在赤道上时,即太阳关系和赤道有夹角,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和,所以C正确。

13.

下列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有利的是()

A.大规模围湖造田B.大规模围海造陆

C.陡坡修梯田D.疏浚河道

答案及解析:

13.D

【详解】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降低湖泊的调节作用,加剧旱涝灾害,故A错误;大规模围海造陆,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天然湿地减少,故B错误;陡坡修梯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陡坡适宜发展林业,故C错误;疏浚河道提高河道的泄洪排涝能力、改善供水条件和水域生态环境以及改善通航能力,故D正确,所以该题选D。

14.

2018年9月6日凌晨3时8分许,日本北海道发生6.7级地震。

在附近海洋渔船上的人可能感觉到()

A.上下颠簸B.左右晃动

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晃动D.先左右晃动,再上下颠簸

答案及解析:

14.A

【详解】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地震时,附近海洋上渔船上的人可能感觉到上下颠簸,A对。

不能感觉到左右晃动,B、C、D错。

15.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现象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太阳的东升西落D.北京的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

答案及解析:

15.A

【详解】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A符合题意;由于地球自转形成地方时的差异、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CD与地球自转有关,不合题意。

故选A。

16.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表示不同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完成下面小题。

28.以上四幅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一般出现在较为干旱的地区B.②会出现在每条河流的入海口

C.③与板块运动有关D.④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较广

答案及解析:

16.

28.C29.B

28.①是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故A错误;②是河口三角洲,是在入海口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故B错误;③是断层构造,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这个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故C正确;D.④是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故D错误。

29.①是风蚀蘑菇,主要出现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故A正确;②是河口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外流河的入海口附近,不是所有的河流都形成河口三角洲,如内流河不会形成河口三角洲,故B不正确;③是断层构造,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这个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与板块的运动有关,故C正确;D.④是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分布较广,故D正确。

故选B。

17.

2011年8月3日的夜空中,月球、土星和室女座阿尔法星(为恒星)构成了一个超大的三角形(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2.图示天体按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月球、土星、阿尔法星B.阿尔法星、月球、土星

C.阿尔法星、土星、月球D.土星、阿尔法星、月球

3.图示天体均位于

A.总星系B.河外星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答案及解析:

17.

2.C3.A

2.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质量越大对其他天体的引力越大,其他天体就会绕其运动。

月球为行星地球的卫星,而土星为和地球同为太阳系行星,阿尔法星为一和太阳类似的恒星。

所以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恒星、行星、卫星,故C正确。

3.月球属于地月系,土星属于太阳系,而阿尔法星属于总星系,总星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又包含地月系,所以均位于总星系里A正确。

18.

晨昏线上()

A.时刻相同B.日期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D.太阳高度相同

答案及解析:

18.D

【详解】晨昏线太阳高度角为0;平分地球,过地心;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

00,昏线为18:

00。

所以选D。

19.

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日出时刻相同B.地方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季节变化相同

答案及解析:

19.B

【详解】地方时的成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0.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下图)。

关于B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B.该地与渭河谷地的成因相同

C.该地地形的产生只受到内力作用的影响

D.岩层年龄是从中间向两翼由老变新

答案及解析:

20.D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B处岩层上拱,为背斜,A错误。

渭河谷地是断层的地堑,不是背斜,B错误。

该地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

背斜的岩层排列是中间老、两翼新,D正确。

故选D。

评卷人

得分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1道小题。

21.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

(2)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答案及解析:

21.

(1)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

内蒙古西部和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

(2)低纬 高纬

(3)地面状况、大气状况、太阳高度(纬度)等因素。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的年太阳辐射能主要从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的主要格局。

(2)材料二反映全球年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3)我国的年太阳辐射的分布主要受地面状况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而全球年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反映纬度因素的影响。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我国的渭河谷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图中的____(填字母)。

(3)C、D地貌为____和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油气应在图中____(填字母)处,找地下水应在图中____(填字母)处。

(5)如果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填字母)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22.

(1)断层向斜

(2)B(3)山岭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4)DC(5)D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位置采石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

【详解】

(1)B处位于断裂下陷的部位,应该为地堑;C处岩层向下凹,应该为向斜。

(2)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地堑构造。

在地堑构造上常有许多典型的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平原等。

(3)C处为山岭,D处为谷地。

C处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D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4)背斜是良好的储汽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所以找油在D处,找水在C处。

(5)应在D处。

D处为背斜,岩层向上凸,天然拱形,减少隧道顶部压力;附近没有地下水,不容易发生透水事故,安全性高,没有断层,地质比较稳定。

23.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____移动。

(3)甲点在赤道,乙点在40°N,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____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_小时,日落时间___________点。

(5)此时深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深圳与北京相比,昼长较长的是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23.

(1)夏至日极昼

(2)23°26´N(北回归线)南

(3)乙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1218

(5)昼长夜短北京

【详解】

(1)此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了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3)乙地距北回归线的距离小于甲地,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比甲地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甲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

(5)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深圳与北京相比,北京纬度高,白昼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