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911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7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第Ⅰ卷

本卷共40小题。

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最新的数据公布,到目前为止,开普勒探测器团队已经确认了61个太阳系外的行星世界,这些行星的轨道处于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上,符合当前理论上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这些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2.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太阳能的是

①太阳能热水器②用煤、石油发电③用潮汐能发电④建设核电站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A.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地球公转从远日点到近日点所需的时间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4.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耀斑数量减少B.两极出现极光C.全球降水增多D.地球磁场增强

5.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列图示相吻合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日出景观图片。

该图片拍摄时当地的区时是

A.6:

00B.7:

16C.7:

00D.6:

16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和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右上图中的M点时,地球位于左上图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B.乙点附近C.丙点附近D.丁点附近

8.当地球位于左上图公转轨道的甲点时

A.邢台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B.成都昼短夜长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快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a的最大值可达

A.90°B.66.5°C.30°D.23.5°

10.当图中a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

A.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B.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C.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下图为北半球冬至日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甲、乙、丙、丁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丁、丙、乙B.甲、丙、丁、乙

C.丁、甲、丙、乙D.乙、丙、甲、丁

12.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甲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问是莫霍界面

C.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软流圈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14.岩石圈是指

A.①的顶部B.②的顶部C.①和②的顶部D.③的外部

15.某地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和游船上的人,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纵波,上下颠簸D.横波,左右摇摆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变薄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变薄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1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O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D.软流层中部

18.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速度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可能储有石油的是

A.AB.BC.CD.D

下图为20元人民币上的风景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为

A.2个B.3个C.4个D.5个

20.构成该景观图的最活跃的圈层是

A.水圈B.大气圈C.生物圈D.岩石圈

21.关于该景观图中的圈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和人类的关系尤为密切

B.生物圈指自然界的生物本身,它是最活跃的圈层

C.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的

D.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22.2017年09月15日13时43分在河北邢台市宁晋县(北纬37.46度,东经115.01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软流层C.上地幔顶部D.下地幔

下图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

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4.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图中的数字序号为

A.冷却凝固①B.冰川侵蚀③

C.外力作用②D.变质作用④

下图为某校地理活动小组绘制的某地岩层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25.图中X代表的岩石可能是

A.砂岩B.花岗岩C.大理岩D.板岩

26.下列成岩过程中,与图示岩石的形成无关的是

A.岩浆侵入B.固结成岩C.岩浆喷出D.变质作用

2017年10月20日,古生物学家们在美国西南部发现了一副近乎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专家们推测,这是一副具有7600万年历史的柯瑞氏怪猎龙骨架,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6600万至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7.能够发现化石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浸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8.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A.

B.

C.

D.

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9.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30.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消亡边界

31.在此边界处,将来可能形成

A.高大的海岸山脉B.岛弧C.新的大洋D.深邃的海沟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2.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由C向A由老变新B.由A向B由老到新

C.由A向C向B由老到新D.自C向A由老到新

33.图中长腰山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4.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⑤B.形成②③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①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D.岩层④断裂发生明显位移

35.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油气条件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D.d地有丰富的地表水可供开发

36.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某课堂演示实验(见下图)如右:

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

完成下列问题。

37.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B.沉积作用C.水蚀作用D.风化作用

38.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A.平原边缘处B.狭长山谷底C.河流入海口D.河流出山口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9.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

41.下图是从极点上空看到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示所示日期为______________,该日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节气)。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太阳直射点坐标:

______________。

(4)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时。

(5)A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___点。

(6)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

42.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从地貌上看B为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选在A、B两处中的哪处?

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中的哪处?

试说明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生命存在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选B。

【点睛】

生命存在条件类题目的分析思路:

2.【答案】C

【解析】①太阳能热水器是我们日常生活所直接利用的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②煤炭、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③潮汐能是来自天体引潮力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④核能是地下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不是太阳辐射能,故①、②正确,选C。

【点睛】

能源按来源分为以下三类:

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

主要是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

如潮汐能。

【答案】3.A4.B

【解析】

3.太阳活动周期是指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A正确。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指的是一个回归年,B不符合题意。

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指的是地球公转的恒星年的一半,C不符合题意。

太阳黑子的寿命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小时,少数长的可超过一年,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不是太阳活动的周期,D不符合题意。

4.耀斑和黑子都具有约11年的周期,当黑子增多时,耀斑也会相应增多、增强,A错误;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太阳风暴吹来的带电粒子飘到了地球,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结合产生极光,B正确;黑子活动与全球各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但不一定呈正相关,C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从而产生磁暴现象,但不会使地球磁场增强,D错误。

【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

类型

活动特征

活动层次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与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④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在极地地区形成绚丽多彩的极光

①温度比周围低而显现暗黑斑点

②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③周期约为11年

光球层

耀

①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②时间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③释放巨大能量

④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⑤周期约为11年

色球层

太阳风

①温度极高

②带电粒子高速运动

③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的带电粒子流

日冕层

5.【答案】C

【解析】根据地转偏向力,沿着河流流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若河流自西向东流,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说明上游位于北半球;下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说明下游位于南半球,①对。

②图河流全程南岸侵蚀、北岸堆积,②错误。

若河流自东向西流,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说明上游位于南半球;下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说明下游位于北半球,③对。

④图河流全程北岸侵蚀、南岸堆积,④错误。

选C。

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北京时间(120°E)19:

16分时,别德马(64°W)刚好日出,则可计算出拍摄时当地地方时是7:

00。

【答案】7.C8.A

【解析】

7.读图可知,图中N地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应当位于远日点附近,读右图判断,丙处离太阳最远,为远日点,故选C。

8.读上右图判断,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为近日点附近,时间为1月初,1月初为北半球冬季,北京寒冷干燥,A错。

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成都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B对。

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C错。

地球自转速度与公转轨道的位置无关,D错。

故选B。

【答案】9.D10.A

【解析】

9.图中α为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为23°26′,取决于黄赤交角的大小,选D。

10.α的角度最大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当图中α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选A。

【点睛】

黄赤交角的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②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

②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1.B12.B

【解析】

11.根据图示可知,冬至日甲地昼夜等长,应位于赤道地区,所处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

乙地出现极夜,应位于北半球寒带地区,所处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

丙地昼短夜长,丁地昼长夜短,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由昼夜长短差值对比,可判断丙地比丁地所处纬度低,自转线速度丙地大于乙地。

故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为甲、丙、丁、乙,选B。

12.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和丙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选B。

【点睛】

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

主要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递增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极昼、极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答案】13.A14.C15.C

【解析】

13.在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减慢,A错;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B错;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C正确;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错。

选C正确。

14.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①全部和上地幔②顶部。

选C正确。

15.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纵波,即P波,上下颠簸。

选C正确。

【答案】16.A17.C

【解析】试题解析:

16.图中分析得,等地壳厚度线东小西大,说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渐厚。

故选A。

17.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莫霍界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洋壳厚度薄,陆壳厚度厚;海拔越高,地壳厚度大。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18.【答案】A

【解析】根据地震波的特点,横波不能在液态物质中传播,遇到液态物质,波速迅速减为0,横波消失。

读图,图A中横波在一定深度消失,可能储有石油,A对。

其它三图中,横波没有消失,说明没有遇到液态物质,不可能有石油,B、C、D错。

【答案】19.C20.C21.B

【解析】

19.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选C。

20.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最活跃的圈层,选C。

21.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B说法错误,选B。

22.【答案】A

【点睛】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答案】23.B24.C

【解析】

23.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说明岩石的类型为沉积岩;结合右图中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后会形成沉积岩,故乙是沉积岩,B项正确。

24.波浪谷的形成是沉积岩经外力作用侵蚀而成;结合右图中岩石圈物质的循环可知,经②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故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图2中的数字序号为外力作用和②,C项正确。

【答案】25.C26.C

【解析】

25.图中X代表的岩石是石灰岩在岩浆的影响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选C。

26.图示岩石有石灰岩、侵入型岩浆岩、变质岩。

与石灰岩形成有关的是固结成岩,B对。

与侵入型岩浆岩形成有关的是岩浆侵入,A对、C错。

与变质岩形成有关的是变质作用,D对。

选C。

【点睛】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成 因

常见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岩石

花岗岩(最常见)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玄武岩和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固结为岩石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答案】27.C28.C

【解析】

27.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迹的总称。

化石只可能存在于沉积岩中。

选C。

28.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不能由沉积岩形成,A错。

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不可能形成沉积岩,B错。

变质岩可以重融再生形成岩浆,但岩浆不能形成变质岩,D错。

选C。

【点睛】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可归纳为上面的模式图: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岩 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

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

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答案】29.D30.B31.C

【解析】

29.根据板块构造学说,M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选D。

30.看图可知,图示边界的两侧分别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两者为相背运动,为生长边界,选B。

31.根据上题分析,此边界为生长边界,可形成裂谷或新的大洋(大洋中脊),选C。

【点睛】

两种边界与地形

【答案】32.B33.B

【解析】

32.图中A处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构造,由背斜中心向两侧岩层年龄逐渐变新,故由A到B岩层由老变新,B选项说法正确。

图中A、C之间为向斜构造,由向斜中心到两侧岩层年龄由新变老,故由C到A,先由老变新,再由新变老,A、C、D选项说法错误。

33.图中长腰山为向斜构造,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紧实,不易侵蚀,形成向斜山,B正确。

【点睛】

褶皱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

态上

背 斜

向 斜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

新老关

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答案】34.D35.A

【解析】

34.⑤岩层被断层错开,故断层E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⑤,A错误。

读图例,②为岩浆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③为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B错误。

看图例可知,①处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C错误。

看图可知,岩层④断裂且发生明显位移,D正确。

35.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A对。

b地为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B错。

c地为断层,不稳定且漏水,不适宜建坝蓄水,C错。

d地为喀斯特地貌,地表水贫乏,D错。

【点睛】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36.【答案】D

【考点定位】地壳物质循环

【答案】37.B38.D

【解析】

37.从图中可看出,当沙子从书滑落到桌子上时,由于坡度变小,沙子堆积在桌子上,模拟的外力作用是堆积,B正确。

38.图示实验模拟的是冲积扇的成因,冲积扇多分布于河流出山口处,D正确。

【答案】39.B40.A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

39.②位于河道凹岸,受惯性影响,侵蚀最为严重。

40.①位于河流凸岸,故泥沙淤积严重,河岸较平缓,而②位于河流凹岸,故流水侵蚀严重,河岸较陡。

41.【答案】

(1)6月22日(1分),夏至日

(2)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或23.5°N及其以北地区,没有“及其”二字不得分);

南半球

(3)23.5°N,90°W

(4)2

(5)18;21

(6)C>D>A>B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及其应用。

(1)看图可知,地球呈逆时针自转,故该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故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

(2)夏至日这一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此日为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约为23.5°N。

此时90°W地方时为12:

00,故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