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案实录及反思设计.docx
《《詹天佑》教案实录及反思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教案实录及反思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詹天佑》教案实录及反思设计
《詹天佑》教学实录
张彩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建构阅读话题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詹天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个被千万个中国人所怀念着,敬仰着的詹天佑形象已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詹天佑?
生:
詹天佑带领了一些同志建成了我国的第一条自修的铁路。
生:
詹天佑是我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也是第一批留美学生。
师:
他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当中的一个,后来,被誉为“铁路之父”。
生:
詹天佑还是我国杰出的、伟大的工程师。
师:
最后请一位同学说。
生:
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的阻挠、嘲笑,要挟,修建了京张铁路。
师:
一提起詹天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就是——生:
京张铁路。
(师板书:
京张铁路)
师:
还记得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所做的最重要的几件事吗?
生:
勘测线路。
师:
(板书“勘测线路”),注意“勘”字的写法。
“勘”字左半边的“甚”,下面应先写里面的再写外面。
师:
继续说,还做了什么事情?
生:
开凿隧道。
师:
非常简洁。
请同学特别关注“开凿”的“凿”字是怎么样写的。
课文还向我们介绍詹天佑做了什么?
你说。
生:
还向我们介绍了詹天佑设计线路。
师:
板书:
设计线路。
师:
同学们,正是由于京张铁路的诞生,詹天佑才真正成为国人敬仰的伟人。
为什么京张铁路在咱们中国人心头有这样重的分量呢?
在1905年到1909年这近一千四百多个日子里,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都遇到了哪些挫折?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100多年前的施工现场,捕捉那一个个动人的场景。
二、品读:
再现动人细节
师:
(屏幕出示:
)请大家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
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
边读边找到一些细节划下来,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做上标记,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师:
好多同学都用符号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
谁先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为什么对它印象特别深?
生: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课件出示)从这句话我感受到詹天佑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力求精密,不让模糊的词语出自工作人员之口。
师:
请同学们特别注意“经常勉励”,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詹天佑会这样勉励他的工程人员?
生:
工作人员上山去勘测线路。
风沙特别大,所以,他们就马马虎虎记了几个数字就走了。
这时,詹天佑会勉励工作人员。
师:
他还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
生:
工作人员气馁的时候。
师:
对吗?
生:
数字写错的时候。
师:
你就是詹天佑,你来勉励一下工作人员:
(生读句。
)
师:
詹天佑就是经常这样勉励他的工作人员的,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多么严谨呀!
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
还有哪个细节让你感动?
生: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课件出示)我从这一细节感受到詹天佑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不想让别的国家讥笑自己的祖国。
师:
你读出了他的爱国心。
孩子们,这里说“遇到了困难”,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从文章里边找一找。
生1:
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
其中居庸关……
师:
简单的说,开凿隧道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还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2:
路过青龙桥的时候,坡度很大,火车没法上去。
生3:
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
工地又上没有抽水机。
生4:
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
生5:
我还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师:
是啊,这些都是困难。
张老师将课文中描写詹天佑遇到困难的部分词语摘录了下来,请大家自己读读。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狂风怒号
黄沙漫天山高坡陡隧道渗水
攀山越岭定点测绘坠入深谷
师:
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读出感觉来(生读略)
师:
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仿佛浮现出哪些画面?
生:
我仿佛看到了塞外到处都是黄沙,詹天佑带领一群工作人员,在悬崖峭壁上不分昼夜地工作。
生:
我仿佛看到詹天佑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伏案绘图计算的身影。
生:
我仿佛看到了有的工作人员不小心坠入深涧的悲惨画面。
师:
孩子们,这一切,就是詹天佑生活、工作、战斗的地方。
了解了这些,你再来读读他是怎么样想的句子,你一定有更深的感触。
两名生读句子(比较有感情)
师:
孩子们,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
张老师从课外资料中摘录了一份:
(屏幕出示以下文字,背景音乐为《命运》)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
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
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
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师:
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
生:
我读着“好友牺牲,女婿绑架,女儿身亡”这些词,我真为詹天佑伤心,詹天佑肯定是顶着巨大的悲痛在修筑铁路。
生:
我读到慈禧太后不愿意为铁路化一分钱觉得很寒心,也替詹天佑担忧。
生:
我为哪些乘人之危的帝国主义者感到羞耻。
师:
大家都谈得很好,了解到了这些,你再来读读这段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触动。
来,自己读读,读出心中的感受。
(屏幕再次出示: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
师:
来,孩子,谁来读读这句话。
当资金短缺,铁路修筑被迫中断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
生1读。
师:
当帝国主义打扮成猎人的模样,看中国人出洋相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
生2读。
师:
当皇亲国戚来阻挠的时候,他总是想,一起读——
生齐读。
师:
当亲友牺牲、离去,当女婿被绑架、女儿身亡,詹天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总是想——
生齐读。
师:
好,孩子们,继续交流。
詹天佑主持修筑铁路过程中还有那些细节让你有很深的感触?
生:
“他常常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从这个细节,我感到他非常的尽职尽则。
他是总工程师,他可以指导别人去做,他可以在家。
但是,他却不离开工地,跟同事一起干。
生: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
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我觉得作为一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领导,他却是亲自和工人一起去修这条铁路,非常敬业,完全投入了这个工作中。
师出示: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
师:
你既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又善于联系身边的生活理解课文,非常好。
来,咱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融入我们的感受,融入我们的体验。
生齐读句。
师:
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我们关注的细节,不仅仅要关注詹天佑的言行、他的想法,还要特别关注三个工程,因为三个工程相比于整个京张铁路这个大工程,也是细节。
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生:
他修筑的工程遇到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很难开凿,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因为……
师:
(提示)他就想出了……
生:
他就想出了“两端凿进法”和“竖井开凿法”缩短了很大的工期。
师:
缩短了工期。
到底是怎么样开凿隧道的呢?
孩子们,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
居庸关图片和字幕)
这是哪一条岭?
生齐读: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师:
怎么开凿呢?
大家看。
(课件演示)(两端凿进法)
师:
(屏幕出示:
八达岭图片和字幕)这是哪一条岭?
一起读:
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这样一来,六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八达岭——竖井开凿法)
生齐读。
师:
它是怎么凿呢?
请同学看(课件演示),先打两口直井:
一口、两口。
然后分别向两头开凿:
一个工作面、两个工作面,三个、四个、五个、六个。
这样开工有什么好处呢?
生:
这样可以缩短工期。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它有六个工作面,两边可以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间可以同时向两边开凿。
师:
既然工作面多,可以节省时间,为什么不多打几口竖井,可以打十口、二十口,多打不是更省事吗?
生:
多打也会耽误时间。
师:
多打竖井也要工作的时间,打得太多还不如用这些时间一个工作面去挖隧道。
师:
多打竖井要时间,那干脆不打好不好?
生:
不好。
师:
詹天佑前前后后设计了好几套方案,最终才定下这一套方案。
他的计算精密吗?
生:
精密。
师:
思考周密吗?
生:
周密。
师:
他能根据不同的山采取不同的凿井办法,从中体现了詹天佑的什么?
一个词语。
生:
聪明!
生:
智慧!
师:
聪明和智慧用哪个词语更正确?
是呀,不是一般的聪明,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大智慧啊!
师:
好,咱们再来关注另一个细节,关于“人”字形线路,找到了吗?
谁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指名生读:
詹天佑顺着山势,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师:
列车究竟怎样过山呢?
明白吗?
请同学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学习小组内探究交流。
师:
哪个小组来向大家说明?
生看大屏幕说明:
这是南口,这是岔道,这是折向西北前进。
(动画演示)这就是当时“人”字行线路。
师:
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设计当时在全世界惟独詹天佑用这样的办法,其他人没有用过,这叫什么?
生:
独一无二!
师:
这叫什么?
生:
创新!
生:
创举!
师:
刚才你说了一个很好的词语,那就是创举!
一般的小聪明,想有这样的创举吗?
这需要大智慧呀!
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三.质疑回眸百年沧桑
师:
孩子们,刚才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抓住一些细节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但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让我们深有感触的细节,不仅仅是这一些呀!
如果我们对当时的情况了解得更加真切的话,一定会更加地佩服詹天佑。
期待着下节课与大家再次走进詹天佑。
板书设计:
勘测线路身先士卒精益求精
詹天佑居庸关(两端凿进法)
京张铁路开凿隧道大智慧
八达岭(竖井开凿法)
设计线路人字形线路创举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詹天佑在修筑铁路中所作的三方面的工作: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展开教学,通过学生默读、批注、交流、小组讨论修筑铁路过程中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感悟詹天佑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智慧机敏,敢于创新的品质。
教学思路清晰,流畅;重难点突出。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入大量的课外资料补充说明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遇到的困难,深化了学生的理解。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创设对话情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开凿隧道”中教师精心设计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明白开凿的方法,感悟詹天佑的智慧。
“设计线路”通过小组交流探究,明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
实现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学生的朗读,交流,再一次带着理解朗读,感悟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一节好的阅读课应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
本节课将学生的朗读贯穿课堂始终,在交流中读,在理解中读,不同形式的得读,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达到了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