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结构性能现状.docx
《CNT结构性能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T结构性能现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NT结构性能现状
CNT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从1991年日本NEC的电镜专家Iijima首先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发现了具有纳米尺寸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
,这种结构由长约1um、直径4-30nm的多层石墨管构成。
1993年又发现了单臂碳纳米管(SWNT)
以来,碳纳米管(CNT)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及在分子电子器件和复合材料等众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对它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氢气存储、电子器件、电池、超级电容器、场发射显示器、量子导线模板、电子枪及传感器和显微镜探头等领域,已经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
1、结构
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又称巴基管(buckytube),属于富勒碳系,是一维量子材料,是在C60不断深入研究中发现的。
碳纳米管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同一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结构,两端通常被由五元环和七元环参与形成的半球形大富勒烯分子封住,每层纳米管的管壁是一个由碳原子通过sp2杂化与周围3个碳原子完全键合后所构成的六边形网络平面所围成的圆
。
碳纳米管根据碳管壁中碳原子层的数目可以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两大类。
Iijima
和IBM公司的Bethune
等分别采用Fe和Co作为催化剂掺杂在石墨电极中,用电弧放电法各自独立合成出单壁碳纳米管(SWNT),它由单层石墨卷成柱状无缝管而形成(见图1),是结构完美的单分子材料,因合成条件的不同碳纳米管的管径可控制在0.7-3nm,长度可达1-50um
;多壁碳纳米管(MWNT)是由多个不同直径的单壁碳纳米管同轴卷曲而成,层数从2-50不等,层间距一般为0.34nm且层与层之间排列无序,通常多壁管直径为2-30nm,长度为0.1-50um
。
观测发现多数碳纳米管在两端是闭合的,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端口的帽状部分很容易出现五边环或七边环结构且弯曲率较大,当出现五元环时碳纳米管就会凸出,出现七元环则会凹进
。
单壁碳纳米管根据六边环螺旋方向(螺旋角)的不同,可以是半导体型碳纳米管,也可以是金属型碳纳米管,并可以用碳纳米管的螺旋矢量参数(n,m)来表征。
当n和m为不相等的整数时,称为螺旋型碳纳米管;当n=0或m=0时,称为锯齿型碳纳米管;当n=m时,称为扶椅型碳纳米管,是金属型碳纳米管。
螺旋型和锯齿型碳纳米管既可以是半导体型碳纳米管,也可以是金属型碳纳米管。
如果n-m=3k(k为非零整数),则为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否则为金属型碳纳米管。
管的两端由半个大小相应的富勒烯球封闭。
图1.1碳纳米管
图1.2三种类型的碳纳米管
2、性能
CNT具有很多奇异的特性,如热力学性质、场发射特性、电学性能、化学与电化学性能、吸附性能等,已经引起了世界上众多科学家的极大关注,下面我们简单分类阐述。
2.1热力学性质
碳纳米管由卷曲的石墨片构成,具有石墨巨大长径比和导热率高的特点,因而其轴向方向的热交换性能很高,相对其径向方向的热交换性能较低,通过合适的取向,碳纳米管可以合成各向异性高的热传导材料。
经计算
,在温度为100K时,单根碳纳米管的导热率为37000W/mK,室温下能达到6600W/mK,这一数据几乎是所报道的金刚石室温下导热率(3320W/mK)的2倍。
在力学性能方面,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弹性模量、韧性和强度。
其弹性模量与金刚石的弹性模量几乎相同,可达到1Tpa,约为钢的5倍;其弹性应变约为5%—12%,约为钢的60倍。
CNT具有与金刚石相同的热导和独特的力学性质。
理论计算表明,碳纳米管的抗张强度比钢的高100倍。
碳纳米管无论是韧性还是强度,都远远优于任何纤维材料。
将碳纳米管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可表现出良好的弹性、强度、各项同性及抗疲劳性,这可能带来复合材料性质的一次飞跃
。
碳纳米管的实验检测也说明了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Z.W.Pan等人
直接测量了超长多壁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和拉伸长度,得到多壁碳纳米管的拉伸长度为1.72Gpa,杨氏模量为0.45Tpa。
E.W.Wong等人
用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弯曲多壁碳纳米管的石墨烯片层得到其强度的初步结果是28.5Gpa。
由碳纳米管悬臂梁振动测量结果可以估计出延伸率达百分之几,并具有良好的可弯曲性,可承受弯曲形变并可弯成小圆环,应力卸除后可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压力不会导致碳纳米管的断裂。
这些优良的力学性质使它们在很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2场发射特性
利用CNT作为场发射电极材料,其优良的场发射电极特性,可以使场发射平板显示器变得更薄更亮更清晰,可以使平板显示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较以往的场发射阴极有如下优势
:
1)碳纳米管的电子逸出功低,约在1.0~2.0;
2)碳纳米管的发射体特性十分稳定,实验表明在200h内发射电流的涨落仅为2;
3)碳纳米管微小的直径使其具有一个尖锐的发射尖端,同时它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碳纳米管端头易形成强电场,非常有利于电子的场致发射;
4)能够进行大面积的生长、移植,易于制作大面积、过渡均匀的平板显示器;
5)原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容易在工业上实现大批量生产。
2.3电学性能
根据结构的不同,碳纳米管既具有半导体的导电性,又具有金属的导电性,这主要与它的螺旋结构及直径有关。
螺旋结构及直径主要由手性矢量所决定,当手性矢量符合一定数时,单壁碳纳米管为金属导电性(导体),否则为半导体导电性(半导体)。
对于导体来说,与其它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电导大大增强。
当然,由于某些特别的缺陷也可能导致同一碳纳米管既具有半导体的导电性又具有金属的导电性
。
SaitoR等人
经过理论分析认为:
根据碳纳米管的螺旋和直径角度,大约有1/3的碳纳米管是金属导电性的,而2/3是半导体导电性的。
DeHeerWA等人
进一步指出:
碳纳米管的轴向电阻小于径向电阻,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这种电阻的各向异性增大。
DaiH等人
的研究结果表明:
缺陷的碳纳米管的电阻要比完美的碳纳米管的电阻大一个数量级甚至更多。
HuangYH等人
通过计算认为:
直径为0.7nm的碳纳米管在温度1.5×10-4K具有超导性,预示着在超导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是优良的一维介质,其主要成键结构是管壁上sp2杂化的碳六边形石墨烯网络结构,
电子能在其上高速传递,而且由于碳纳米管的特殊管状结构,管壁上的石墨片经过了一定角度的弯曲,导致量子限域和
再杂化,其中3个
键稍微偏离平面,而离域的
轨道则更加偏离管的外侧,这使得
电子能集中在碳纳米管管壁外表面上(轴向)高速流动,但在径向上,由于层与层之间存在较大空隙,电子的运动受限,因此它们的波矢是沿轴向的,这种特殊的结构
使得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可用于量子导线和晶体管等。
2.4化学与电化学性能
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能主要体现在其孔结构和表面特征性能方面。
碳纳米管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结构上的缺陷位点,这些结构缺陷容易被氧化剂或者气氛氧化而打开,同时还能在其上形成不同的官能基团,封端被打开的碳纳米管可以让其他物质进入,充当起纳米反应发生器或存储容器;表面官能化的碳纳米管更可以溶解在溶剂中或者与其他的物质相紧密结合,发挥更多的作用。
碳纳米管具有中空管状这种特殊结构,且具有巨大的长径比
。
管壁上是石墨烯结构,管壁的层与层之间充满着空隙,因此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使得大量气体分子、电子和离子等能吸附在管的间隙、内腔及管的表面,并能迅速移动,因而碳纳米管可以应用于储氢材料、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领域。
2.5吸附性能
碳纳米管是一维量子导线,是由石墨层片卷曲而成的,这种独特的结构导致它无论对气体还是液体都具有显著地吸附性
。
作为碳质吸附材料,碳纳米管既与传统的多孔炭材料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
活性炭的基本单元是接近sp2杂化的类石墨微晶,类石墨微晶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尺度的超微粒子,在此基础上再组合成宏观结构。
宏观形态的碳纳米管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单根碳纳米管。
由于范德华力作用,单壁碳纳米管在通常情况下集结成束,束状产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宏观形态的单壁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特别是以离散状态存在的开口单壁碳纳米管,极限表面积可达到2630m2/g(1g单石墨片层的表面积),因此碳纳米管应该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
3、现状
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在许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碳纳米管的直径/长度比很大,长度是直径的几千倍,远远大于普通纤维材料,因而号称“超级纤维”,它的强度比钢高100倍,但重量只有钢的六分之一,因而有可能成为—中新型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既具有碳素材料的固有本性,又具有金属材料的导电和导热性,和陶瓷材料的耐热和耐腐蚀性,纺织纤维的可编织性,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轻质、易加工性。
将碳纳米管添加到别的基体中构成复合材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其性能。
纳米尺度电子结构在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都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它是分子物理和固态物理之间的桥梁,未来可以达到的器件密度比传统的半导体技术能够达到的要高的多。
纳米电子结构的一个例子就是量子点,可以作为单电子晶体管,长度为几百纳米的呈半导体性质的碳纳米管可以用来制造场效应晶体菅。
将两个纳米管或纳米线连接在—起可以制造更小的纳米器件,如金属一半导体结,对于单壁碳纳米管来说其结面积约为lnm2。
(文献)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柔性电子(FlexibleElectronics)技术是将有机或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塑料或薄金属基板卜-的电子器件制各技术,以其独特的柔性和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如电子纸、柔性电池、电子标签、柔性透明显示、柔性电子器件等。
柔性电子技术作为一类新兴的电子技术,涵盖范围较厂,从基板选用角度被称为塑料电子;从制备工艺角度被称为印刷电子:
从晶体管沟道材料角度被称为有机电子或聚合物电子等。
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同传统硅基电子技术在高速、高性能器件领域内竞争,而是实现具有大面积、柔性化和低成本特征的新型电子器件和产品。
因此,在大面积柔性基板上低成本制备出芯片特征尺寸更小的、性能更高的晶体管器件是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的关键,包括多晶硅、新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如a.IGZO等)、有机半导体(如Pentacene等)、碳纳米材料等沟道材料在柔性薄膜晶体管器件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推动了柔性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
碳纳米管作为新型碳纳米材料,自从被发现以来己展现出优异的电学、光学、力学和热学性质。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小组开展了碳纳米管晶体管器件的研究,如美国IBM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H.Dai小组、伊利诺斯大学
J.A.Rogers小组、南加州大学C.Zhou小组、韩国成均馆大学YH.Lee小组、北京大学彭练矛小组等。
我国科研人员在碳纳米材料制备和器件应用领域也做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如0.4nm小直径和半米长碳纳米管的合成、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刻蚀、超顺排碳纳米管的合成及功能器件搭建、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碳纳米管手性分离、碳纳米材料柔性印刷电子技术和单根碳纳米管CMOS集成电路等。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薄膜材料在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应用领域中,已展示出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优异的环境稳定性等特点,碳纳米材料将与有机半导体等沟道材料一同推进柔性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着重阐述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器件构建和性能提高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讨论碳纳米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柔性碳纳米管以其优异的特性展现出许多诱人的应用前景。
我们这里举2个例子说明:
(1)柔性高灵敏单壁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
(文献)柔性高灵敏单壁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研究
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安全监测,毒气报警和生产流程控制等领域。
传统气体传感器体积大、笨重、灵敏度低。
实现传感器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高灵敏及迅速反应,需要不断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
单壁碳纳米管(SWNTs)是一种优良的传感器活性材料:
一维中空结构使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表比面积大的特点;材料兼具卓越的电学、热学、机械性能和环境稳定性,这一切使它适合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和传感器件。
碳纳米管对多种气体敏感,而修饰能增加其特定针对性和敏感能力。
这种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修饰的高灵敏化学电阻式单壁碳纳米管传感器柔韧耐用、易于制作、工作稳定可靠,期望应用于可穿戴织物、环境监铡和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
该传感器能检测含量低至
的甲醇,并显示了相当大的响应。
使用单链DNA修饰,进一步将检测幅值提升120%.表明器件具有延伸现有检测下限的能力。
测试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很
快的响应速度。
(2)电子皮肤(文章)“电子皮肤”问世+能够感受到外部触摸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溶液成功研制柔软有弹性的“电
子皮肤”,该电子皮肤传感器能够感受到触摸的感觉。
灵敏度是以前的纳米丝为基础的电子皮肤的三倍。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可行性技术,能以较低成本大规模地生产柔性底板。
新技术利用半导体浓缩碳纳米管溶液生成了具有优良电属性的薄膜晶体管网。
研究人员用浓缩到99%的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溶液作底层,再结合一种高弹性的聚酰亚胺聚合物作基底,基底用激光切成边长3.3毫米的六边形蜂窝图案,然后将硅和氧化铝层沉积到基底上,底板就做成了。
为了证明他们的碳纳米管底板的效用,研究人员还制造了一个电子皮肤传感器,能够感受到触摸的感觉。
单壁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底板被用来创建电子皮肤。
电子皮肤由96个传感器像素阵列组成.每个像素由一个单一的薄膜晶体管控,能感知24平方厘米范围的空间压力分布。
该电子皮皮肤可觉察1015千帕的压力。
四、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1)
由于碳纳米管材料发展时间很短,其研究水平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美国、瑞士、俄罗斯、日本的研究水平较高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长机理,结构分析,材料特性上。
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生长及提纯工艺上其中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碳纳米管列阵的制各及场发射应用。
美国Northcaroliino州立大学的A.Maiti等利用经典的分子动力学理论模拟碱纳米管的生长过程,解释某些生长现象。
俄罗斯的Yu.v.gulgaev等对纳米材料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是研究捌料的功函数和发射特性。
瑞士的WaltDe.Heer等首次用直流电弧法制得了碳纳米管,并对碳纳米管的产率,光电特性及场发射特陛进行了硼究此外他利用陶瓷过虑片将碳纳米管移植到聚四氟乙烯薄膜时拉伸碳纳米管从而制得碳纳托管阵列并用这种阵列薄膜构造了场发射原型器件。
日本科学家饭岛(Iiiima)首先分发现了碳纳米管。
S.uemure等在碳纳米管的FED方面进行了研究,T.W..Ebbesen在提纯方面进行了研究。
国内作这方面工作的主要有:
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重点在制各和提纯工艺的实验研究和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上,也已取得一些成果。
中科院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用改进的直流电弧法获得了大面积离散分布的氧化产率高达40%的碳纳米管,表现出较高的研究水平,他们的另一项突出贡献是:
成功的利用SiO:
介孔膜作为生长衬底,使用有机气体催化热解法制备了高密度扁一致性的碳纳米管阵列,这一项技术,无论对工程应用还是对碳纳米管特性的研究都有重大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是从场发射的角度来研究碳纳米管的,已经制各产了材料样品并进行了发射特性的研究。
对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及能带结构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对电弧放电中变形碳纳米管进行了研究,并给了理论上的解释。
最近,他们利用Ar+轰击石墨表面生成了碳纳米管,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清华大学对碳纳米管在不同的条件下结构转变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纳米信息科学的发展,碳纳米管以其特殊的导电性和准一维结构可用作理想的准一维导线和分子开关,而且它还给化学家提供了进行纳米化学反应的最细的试管,它还提供研究毛细现象机理的最细的毛细管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碳纳米管的外面进行包覆,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包覆碳纳米管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要作的工作是在场发射平板显示器,光电转换,材料等方面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4、应用
碳纳米管以其优异的特性展现出许多诱人的应用前景。
其应用大致在以下儿个方面。
①FED方面的应用
4.2.1场发射阴极材料
信息时代,微电子技术和显示技术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的产值大致相等,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场发射阴极材料,其优良的场发射特性可以使场发射平板显示器变的更亮,更薄,更清晰,可以使平板显示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另外,它们的空气稳定性好,容易制造,价格不贵。
这种显示屏不仅会很轻很薄,而且在太阳光下具有可见性,视角也不受限制。
所有这一切优点都使得碳纳米管FED在未来的平板显示领域极具竞争力。
②电学性能方面的应用
4.2.2量子导线
CNT可以被看成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一维量子导线。
Tang等在研究具有较小直径的SWNT磁传导特性时发现,在温度低于20K时,直径为0.4nmCNT具有明显的超导效应,这也预示着CNT在超导领域的应用前景。
4.2.3晶体管
用碳纳米管制成的单分子晶体管是现有硅晶体管尺寸的1/500,可使集成电路的尺寸降低2个数量级以上,而且用碳纳米管做晶体管,其电流密度高,可消除短沟效应,突破硅场效应晶体管的物理极限,该发现是分子电子学的重大进步。
碳纳米管构成的纳米电子器件具有尺寸小、速度高、功耗低和造价低等优势,它将替代硅料成为后摩尔时代的重要电子材料。
4.2.4在光电转换方面
由于在碳纳米管阵列中存在大量金属性或半导体性的碳纳米管,它们的形状象一棍根细的图形天线,而且碳纳米管阵列具有很大的吸收表面,当光线入射到森林状的碳纳米管阵列时,不易被反射而易被吸收,能有效的吸收光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使碳纳米管中的电子激发到高能态,实现光电转换不同结构的碳纳米管具有不同的禁带宽度,吸收波长的范围很广。
③材料方面的应用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柔韧度,导热性与金刚石相当,因此可以制作高强度,稳定性好的轻型复合材料。
强度是目前钢材的100倍,而重量仅为钢材的1/6。
4.3.1锂离子电池
碳纳米管的中空管腔、管与管之间的间隙、管壁中层与层之问的空隙及管结构中的各种缺陷,这些独特的微观结构特征使其具有优越的嵌锂特性。
锂离子不仅可嵌入到管内,而且可嵌入到管间或者层问的缝隙之中,为锂离子提供了丰富的存储空间和运输通道。
此外,碳纳米管稳定的筒状结构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不会塌陷、破裂或粉化,从而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
而且其强度
高,韧性好,体积密度小,电极材料中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的碳纳米管,能吸收在充放电过程中脱嵌锂离子所引起体积变化而产生的应力,因而电极稳定性好,不易破损,其循环性能优于一般碳质电极;同时碳纳米管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
4.3.2超级电容器
当电极与电解液相互接触时,电解液中的离子或者电子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电位,电荷就会在两相之间转移或者传递,这时界面两侧就聚集了两层相反的电荷,这就是离子双电层。
利用双电层原理制成的电容器叫做双电层电容器,又称超级电容器,它是介于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储能器件,既具有电容器可以快速充放电的特点,又具有电化学电池的储能机理,它可以在几乎没有充放电电压
的情况下,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可达上万次,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因此备受青眯。
作为双电层电容电极材料,要求材料结晶度高、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微孔大小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
目前一般用多孔炭作电极材料,但是其微孔分布宽(对存储能量有贡献的孔不到30%),而且结晶度低,导电性差,导致容量小。
没有合适的材料是限制双电层电容器在更广阔范围内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碳纳米管比表面积大,结晶度高,导电性好,微孔大小可通过合成工艺加以控制,交互缠绕可形成纳米尺度的网状结构,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电双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开放的多孔结构,并能在与电解质的交界面形成双电层,从而聚集大量电荷,因而具有很高的容量和循环寿命,功率密度可达8000W/kg。
其在不同频率下测得的电容容量分别为102F/g(1Hz)和49F/g(100Hz)。
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是已知的最大容量的电容器,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
4.3.3储氢材料
氢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电能转化率高,一直受到各国重视。
然而,成本高昂、操作困难,利用率低的储运方式严重制约着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优良的储氢材料。
碳纳米管的特殊微观结构可吸附大量的氢气,其作为新型的储氢材料已获各方关注。
美国国立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Dillon等最早发现碳纳米管具有储氢能力,他们采用程序控温脱附仪测量出SWNT具有约5%—10%的储氢量,并认为SWNT是唯一可以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氢材料。
碳纳米管在储氢材料中的低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人员开始对碳纳米管的储氢能力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
研究发现,经过预处理的碳纳米管具有一定的储氢能力,而且其常温常压下氢气的释放效率也较高,释放后的碳纳米管还可以重复利用,这为储氢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不同尺寸、不同定向以及不同预处理的碳纳米管的储氢能力后发现,定向度高,纯度高的碳管其储氢量多;经过酸处理两端开口的碳管的储氢量能有很大的提高;管径大的碳管的储氢量比管径小的碳管的储氢量高。
SWNT比MWNT的储氢量高。
④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基于碳纳米管优异的电学性能,CNT特别适合用于制备纳米电子器件。
最早开始设计CNT为基础的电子器件是Kwon等提出的,设想来源于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碳纳米管中存在富勒烯,而分子动力学计算表明通过改变电压可以控制富勒烯在碳纳米管中的位置,而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状态(0,1),因此这类结构可构成动态内存。
无论是在硅基集成电路中引入碳纳米管来解决物理极限问题,还是建立完全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子学,其首要核心问题都是要实现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子器件,例如基于碳纳米管的二极管和FET等。
所以我们着重介绍基于碳纳米管结、场效应管和单电子晶体管等三种电子器件的研究情况。
3.1基于碳纳米管的结
碳纳米管可以构成分子结(又称为异质结)、交叉结和pn结等。
分子结是指通过在单壁碳纳米管中引入一对五边形一七边形(简记为5—7对)缺陷将两段或多段单壁碳纳米管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结。
交叉结是指将两根单壁碳纳米管交叉形成的结。
而这里的pn结特指通过对单壁碳纳米管调制掺杂形成的pn结。
它们都表现出了类似于硅基微电子学中二极管的特性。
3.1.1基于碳纳米管的分子结
碳纳米管是金属性还是半导体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两个不同直径和螺旋角的碳纳米管相互联结可形成一个金属/半导体、半导体/半导体、或者金属/金属的纳米分子结。
形成的关键是两个不同结构纳米管能相互连接,在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克服较大的能垒,同时能保持各自的原有结构。
因为五边形一七边形缺陷具有保持碳纳米管封闭结构(结构完整)和局部曲率较小(能量最低)的特点,因此通过引入这种拓扑缺陷可以得到分子结。
由于在六边形网格中出现了这种拓扑缺陷,可改变碳纳米管的螺旋结构,在缺陷的附近的电子能带结构会发生改变。
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分子结不仅具有纳米尺寸,而且仅仅由单一元素构成,且可根据其电子结构得到各种各样的晶体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