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867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

四年级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案

单元主题:

大自然的神奇

单元整体目标:

1、随文认识生字27个,会写27个;理解内容,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

能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单元训练点: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时分配

1、观潮2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

3、鸟的天堂3课时

4、*火烧云1课时

语文园地一5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教学策略

1、初读时要结合课文特点,教给学生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如:

《观潮》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来描写的。

2、通过感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鸟的天堂》: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景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批划文中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理解。

如:

《火烧云》第一自然段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同时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

习作准备:

1、作文内容:

一处自然景观

2、学生的学:

学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自然景观,为作文做好素材准备;利用晨读,积累相关片段描写,做好语言准备。

3、教师的教:

《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

训练学生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进行仿写练习《海》或《雨》;《鸟的天堂》: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进行课后练笔;《火烧云》:

训练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仿写《火烧云》

 

第一课:

观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理清文章的结构及写作顺序。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并积累好词佳句。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别人交流。

写法特色或训练点:

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

学会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

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预习:

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课上和大家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

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2、你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大潮吗?

(钱塘江大潮)

3、吧!

(学生吟诵诗句或介绍钱塘江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顺序。

1、查读生字词。

强调“罩”的读音。

2、查读课文,听准字音,看准字形。

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3、默读课文,用“-”画出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中心句)。

4、“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有什么不同?

4、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呢?

在课文后面的自然段中做了介绍。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板书: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暗示学生分段的方法)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知道了什么。

2、交流。

 学生应弄懂,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描写了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

(这是主要的)

从“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体会观潮人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想像画面。

四、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

“薄雾”中的“薄”读bó

2、观察,指导重点。

“罩”“薄”“蒙”

3、练写指导。

积累诗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苏轼)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范仲淹)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毛泽东)

当堂检测点: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大堤(dītí)薄雾(báobó)笼罩(lónglǒng)

蒙蒙(mēngméng)风号浪吼(háohào)

根据我班实际,我的当堂检测是语文自主的第二题P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积累好词佳句。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别人交流。

写法特色或训练点:

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

学会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

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呢?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生词。

2、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观潮的情景的?

4、文中那句话概括了全文的内容?

5、你能用“观潮”和“天下奇观”说一句话吗?

二、分段感悟,体会情感。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呢?

2、学习3、4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读第3、4自然段。

  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

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读后引导学生依次讨论这两个问题。

②导入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议论。

③组织学生讨论。

边讨论边自由读。

④理解后朗读。

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录像听读。

再次感受大潮的美与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⑤谁能用一句话把潮来时声音、形状由远及近的发展表述出来。

3、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读。

思考:

潮过后江面景色是怎样的?

你又体会出什么?

还能从哪儿看出大潮的雄伟壮观?

②理解“风号浪吼”、“涨”等词的意义。

③有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回应开头疑问,总结板书。

2、作者为什么能将这“天下奇观”如此精彩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回扣题目,强化写法。

现在你再来体会题目中的“观”只是看的意思吗?

如果你是一个观潮者,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你会感到怎样?

四、学习生字词。

出示要写的5个生字。

观察,指导重点。

“昂”“贯”

当堂检测点:

今天,我去钱塘江观潮,潮来前,江面上()。

当潮来之时,却一浪一浪(),潮水声犹如()。

背诵三四自然段

巩固拓展练习设计:

(分层设计)

1、必做:

读课文4自然段,回答问题:

(1)用“___”画出文中的三个比喻句,标上序号,然后依次写出每个比喻句主要写了大潮的什么特点。

(2)试着用“犹如”说一句话

《自语》一、二题

2、选做:

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钱塘江大潮是陌生的。

光从文字中去感悟显得有些空洞,因此,在教学开始,我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随我一起观看大潮,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形成对大潮的第一印象。

之后在教学重点段落“潮来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录像片段,然后再来用心朗读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读出来,这样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章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学生也真正感悟到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当然,上课的问题也不少。

比如,课文读得不够,有些地方学生读得不好,没有气势,教师范读效果不佳。

我想当时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范读,让学生体会大潮的气势效果会好得多。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

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因此,我重视了“读”。

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第二课:

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像,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近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写法特色或训练点:

文章运用确切数字加以说明,还运用了排比句式加以描写。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观赏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这节课我们来领略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风光,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轻声读课文。

遇到生字要读准字音。

长句和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指读检查。

3、默读,试用短语概括每段内容。

4、四人小组共欣赏。

⑴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欣赏。

要求:

①朗读欣赏②说原因谈感受③交流提意见

⑵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主要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谈。

课文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

为什么?

1雅鲁藏布大峡谷处在什么位置?

2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这里最突出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数字说明法;引导学生观赏马蹄形大拐弯是图片;理解“不容置疑”的含义)

3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

⑶有感情朗读。

三、欣赏总结,深化感悟。

1、师小结,共回味。

读了课文,我们眼前好似出现了大自然的神来之笔――雅鲁藏布大峡谷,仿佛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我们不禁为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而感慨赞叹,有机会我们一定要亲眼目睹其绝世风采。

2、读资料,再感受。

这样珍贵的大峡谷是怎样被发现的?

读“资料袋”,说说你的感受。

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感受,与同学交流。

当堂检测点: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咫尺天()神秘莫()不容()疑

千()百态一()高低人()罕至

2、积累好词佳句。

《自语》第二题

巩固拓展练习设计:

(分层设计)

1、必做: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2、选做:

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景点写一段广告词。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自读来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

但可能受文章具有说明文的特性的影响,学生在刚开始读时往往缺乏兴趣,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在反复朗读推敲课文之后,学生们才渐渐地喜欢上这篇课文,尤其是对三四两个自然段的有关大峡谷奇异景观的介绍更是喜爱有加。

我自我感觉本课的最大败笔之处就是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的东西,来促进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自读来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

但可能受文章具有说明文的特性的影响,学生在刚开始读时往往缺乏兴趣,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在反复朗读推敲课文之后,学生们才渐渐地喜欢上这篇课文,尤其是对三四两个自然段的有关大峡谷奇异景观的介绍更是喜爱有加。

我自我感觉本课的最大败笔之处就是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的东西,来促进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三课:

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正确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写法特色或训练点:

运用了由远到近和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同时也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方法。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都看到了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思考:

从题目看《鸟的天堂》看,你想知道什么?

天堂指什么?

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

2、赶快读读课文,看谁能从文中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查读课文,强调读音:

3、交流预习。

4、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

5、文章写了什么?

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

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

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

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

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

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3、小结方法。

理清结构可以先把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再看其他内容可以怎样归并,这样可以很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这种方法叫做“提取重点段“。

4完整读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7个生字,读字组词。

2、观察重点,提醒注意。

“灿“”规“中的偏旁最后一笔由捺改为点。

3、练写评价。

当堂检测点: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

缝隙(xixi)泊船(bopo)不可计数(shushu)

主干(gangan)兴奋(xingxing)应接不暇(yingying)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火()(  )   ()

木()()()

抽查学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写法特色或训练点:

运用了由远到近和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同时也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方法。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

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对此你又有什么问题。

(两次去为什么所见不同?

“鸟的天堂”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二、理解感悟,解决疑问。

1、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用“-”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描写“大”的语句:

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描写“美”的语句:

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⑺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哪些适合鸟生活的条件?

2、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为什么第一次没看到鸟?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

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3、练习背诵。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7个生字,读准字音。

2、观察提醒,“隙”“耀”的写法。

3、练写评价。

当堂检测点:

看拼音,写词语。

Canlanzhuganchuanjiangguilv

()()()()

fengxijingjizhaoyaoshushao

()()()()

背诵课文7、8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写法特色或训练点:

运用了由远到近和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同时也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方法。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

对比两次来到“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第二、三段。

二、理解感悟。

1.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这两个鸟的天堂分别指什么?

(2)出示投影片,理解重点句

(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看到。

“的确”表示确实、实实在在。

这句话既表明“鸟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又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美。

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

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了,是名副其实的鸟儿们的“天堂”。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美。

(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2、练习朗读背诵。

三、总结深化。

1.过渡:

2.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

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

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②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

如: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

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

如:

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当堂检测点:

1、给字换一部分,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词。

奖()津()消()观()

-()-()-()-()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陆续:

应接不暇:

《自语》4页的阅读题

巩固拓展练习设计:

(分层设计)

1、必做

用波浪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

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起点点水花。

《自语》的基础积累

2、选作

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了课文中重点的语言文字,进行充分的体验、品味,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了课文蕴涵的主要内容,效果较好。

学生的情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投入,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是由于学生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不够到位,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投入。

这节课中学生感受到了动物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的美,感受了巴金饱满的情感,培养了发现美、感受美的乐趣。

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

第四课:

火烧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像火烧云的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写法特色或训练点: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描写手法。

同时借景抒情。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

读课文时,跟随作者的目光,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文题目。

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了壮观奇特的江潮、世界第一的大峡谷、茂盛而有生机的大榕树及活泼欢快的鸟儿。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我们惊叹不已。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大自然的又一力作--火烧云。

二、展示资料,初步感知。

请根据你的生活常识或搜集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

(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均可)()

三、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读通句子,难句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

2、同桌互读,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每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纠正读得不好的地方。

(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二段哪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

3、理清思路,初步感知

(1)跟随作者的目光你都看到了什么?

(火烧云上来后地面的变化;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2)课文重点写了什么?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4、边读边想,体会变化。

(1)地面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还可能有哪些?

(3)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还会有什么形状?

(小组选择一方面学习)

5、汇报展示,深入感知。

(1)地面景物的变化,使人心情激动。

读出这种感情。

(2)火烧云的颜色还可能有半棕半红,半红半黄……苹果红,柿子黄……

(3)火烧云的形状,按“出现什么,是什么样的,变模糊了”的顺序介绍。

四、总结全文,深入感悟

1、老师小结,提升情感。

大自然真是神奇无比,火烧云不仅色彩缤纷而且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给天地染上了绚丽的色彩,使人无比眷恋与喜爱,作者也是出于对火烧云的赞美,写下了此文。

2、总结写法。

课文抓住火烧云最突出的特点(地面景物的变化,自身颜色、形状的)有顺序地来展现火烧云的奇妙景象。

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当堂检测点:

照样子,写词语。

半紫半红()()()

葡萄灰()()()

金灿灿()()()

《自语》5页的照样子写词语

巩固拓展练习设计:

(分层设计)

1、必做

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云()的马()的脸()的狗()的天()的狮子

孙晓红:

仿照课文写一段话,想像一种火烧云的样子。

2、选作

想像一种火烧云的样子,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顺序:

出现--样子(抓住特点)--变模糊

教学反思

关于火烧云的变化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后采用概括、理解等手段使学生从颜色和形状上进行思考,集中学习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这里的教学中,我重视对词语的积累反馈,词语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语,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次训练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设计了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积累词语,比如:

你能帮作者把这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说出来吗?

让学生既陶醉于火烧云的千变万化,同时又深切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颜色美,我在理解完书中几种颜色后,又及时的进行扩展词汇的练习。

“想想天空中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

你能用哪些词语来描绘?

”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了,个个情绪高涨,相互启发,短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