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2769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乳山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试题卷分I、II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3.I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II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全部填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地壳(qiào) 隽永(juàn)  一幢楼(dòng)    安步当车(dàng)

B.攒钱(zǎn)    埋怨(mái)    脊梁骨(jǐ )     沸反盈天(fèi)

C.毗邻(pí)   戏谑(xuè)    反间计(jiàn)   按捺不住(nài)

D.熨帖(yù)    伺机(sì) 冠名权(guàn) 咎由自取(ji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璀璨通谍桀骜不驯心安理得

B.联袂沧桑一筹莫展刀光箭影

C.寒暄悚然原形毕露颓壁残垣

D.勘察驰骋草木葱笼明目张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人对个人信用“黑名单”不以为意,但银行信用黑名单实施以后,人们才知道它的厉害,上了这个“黑名单”,与银行打交道真是寸步难行。

B.陈教授的这篇文章不仅把早已过时观点奉为经典,而且空发议论,判评时政,牢骚太盛,观点极为偏激,实在是不刊之论。

C.该镇距县城不远不近,没有优势,没有特色,再怎么想发展,面临的局面却总是让人不尴不尬,无论是目标招商还是外出引资,总是底气不足。

D.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常”“长”二字,一个是经常抓,一个是长期抓。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

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B.易中天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

“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

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这太可怕了。

C.郭敬明的长篇小说《小时代》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而专业评论者对此却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作者用词精妙,锦心绣口;有人则认为作品情感虚假,无病呻吟。

D.如果长时间处于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多日来东部地区持续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安徽和浙江的部

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B.目前高校面试已经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兴趣和素养的考察上,这体现了一种明确的导向性,并与高中选修课建设形成了对接。

C.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宣传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6—8小题。

陈情表(节选)

①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欲奉诏奔驰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B.①臣以供养无主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C.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谨拜表以闻

D. ①皇天后土实所共鉴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作为过渡,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但由于“刘病日笃”而提出“终养”的请求。

B.第②段作者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陈述自己特别孤苦的处境和自己的从政经历、人生态度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帝的疑虑。

C.第②段融情于理,情深理透,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是以”等词语,曲折而层次清楚,婉转而情理皆宜。

D.第③段先以一“长”一“短”对比,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又以乌鸦反哺的比喻提出请求,最后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作结。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竹轩先生传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

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

视纷华势利,泊如也。

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

“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

”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①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

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

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

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

“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

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

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

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

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

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②之寒馁,弗遑恤焉。

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

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

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

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

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

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

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

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未尝逸于法律③之外。

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

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

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

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①厥,他的;考,指死去的父亲。

②孥(nú),儿女。

③法律,指诗词格律。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有造竹所者造:

建造

B.德业夙成夙:

早,很早

C.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方:

相比

D.累世通家累:

连续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①躬授徒以养母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C.①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②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D.①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竹轩先生品行高尚的一组是()

①视纷华势利,泊如也 ②于书无所不读③解衣推食,惟恐弗及        

④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⑤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⑥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轩先生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凡是经他指导传授的学生,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

B.竹轩先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仪礼》《左氏传》等书;他还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C.竹轩先生对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非常同情关爱,总是顺承母亲意愿,接济弟弟妹妹,关心妻子儿女的生活,唯恐照顾不周。

D.竹轩先生相貌奇伟,细目美须。

与人交往,和蔼可亲,而对门人弟子,则树立典范,极其严格,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

(1)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

(3分)

(2)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

(3分)

(3)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未尝逸于法律之外。

(4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6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节选自《诗经·氓》)

(1)结合语境,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散文化语言。

(70字左右)(3分)

(2)请简要赏析本段中的赋、比、兴手法。

(任选一种手法即可)(3分)

15.补写出下列背诵篇目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外无期功强劲之亲,。

(李密《陈情表》)

(2),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诗经·氓》)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8),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五、语言表达(12分)

1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在横线处。

(写序号即可)(3分)

雄踞阿里700年的古格王国,就建在土林环绕的札达盆地中央。

从任何一条通道

进入札达,都要先经过土林。

我们翻越阿伊拉山,下到巴尔沟土林,,,

,,。

①连绵的群山状如列队的士兵

②于是这些土质山峰都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秩序感

③如同进入了一个虚幻的电影特技场景中

④大地似乎想从大刀阔斧的造山运动中慢下来

⑤一旁孑然而立的山头则是威严的将军

⑥开始了层层叠叠的缓缓堆积

17.根据下面材料,分条概括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

(5分)

梅里雪山至今还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圣地。

攀登者需要从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攀爬至高度为440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

这个距离对攀山者的体能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

在这个路程中,平均每隔1公里,地势就上升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

山坡上冰川、冰瀑区、冰裂缝处处可见,险象环生。

在梅里雪山上,刚刚还阳光普照,瞬间便是彤云密布,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

据记载,卡瓦格博峰曾一日发生上百次雪崩。

梅里雪山方圆上千公里,登山者一旦迷路,没有外部救援很难生还。

因此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山”。

18.赠书是一件雅事,往往要在扉页写上赠言。

请任意选择一本好书送给你的朋友,然后结合书的内容写一段赠言,不超过50字。

(4分)

书名:

(1分)

赠言:

(3分)。

 

六、(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绍兴的大梦

陈瑞琳

①一早醒来,我竟是睡在绍兴城古老的风则江畔。

推窗望去,那典雅浪漫的廊桥就在眼前,近得我有些恍惚:

这真的是绍兴吗?

真的是那个让我梦里千回的地方?

②车子进城,我的心加速了跳动,路旁还看得见从前的那些古旧的砖瓦参差在高楼崛起的老街上,好似青苔白发,感觉绍兴的英魂永存。

在熙攘的市中心,环绕的商铺之中,蓦然就先看见了那古老的轩亭碑!

心头一紧,叫司机慢行。

古碑虽然已显得有些矮小,但依然撞击着每个行人的眼睛:

当年的秋瑾先烈就是在此断头。

斑驳的轩亭碑啊,你永远都会记得,那个1907年7月15日,一个绍兴的女子,“身穿白色汗衫,外穿原色生纱衫裤,脚穿皮鞋,钉有铁镣,两手反缚,由山阴县署至轩亭口”。

离轩亭口不远,便是秋瑾当年住过的和畅堂。

我轻轻走进那座老式的院子,石板铺成的小天井,三间坐北朝南的平房,与餐室毗连的耳房为秋瑾的卧室,里面的古式雕花木床和书桌都是她用过的原物,书桌上还放着秋瑾当年使用过的文房四宝和她牺牲前几天留下的遗墨。

最让我心颤的是墙上挂着的秋瑾男装照片,巾帼轩昂,风采动人。

怀想1906年,秋瑾从日本返回绍兴,亲自主持大通学堂,开启民智,投身革命启蒙。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

年轻的秋瑾本出生在官宦人家,又嫁给了豪门富商,正可谓锦衣玉食,何以要抛去身家性命,誓死追寻救国救民的“共和”之梦?

③绍兴的“硬骨”中,除了秋瑾,更有一个魂灵,就诞生在那座立在新台门的周家祠堂。

闪过一段亭台楼阁,远远就看见长长的围墙上如今竟画上了鲁迅的巨幅头像,没有上彩,木刻般的强烈效果。

先生的头发短立着,手里夹着烟,那袅袅的烟丝顺着围墙好像飘到很远。

④“先生!

”我在心里轻轻叫了一声,鼻子就有些酸楚。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站在周家祠堂的门前。

⑤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也是一个初夏,脸上还是红扑扑的我忽然就站在这绍兴城的周家祠堂前。

记忆中的我,迈进新台门的脚步是雀跃的,寻找百草园的眼睛是欢喜顾盼的,品尝咸亨酒店的酒是香甜醉人的。

在周家祠堂后门外的小运河上,一艘旧旧的乌篷船载着我们三个年轻人,穿过一座座小拱桥,驶向了鲁迅儿时的外婆家。

⑥将近三十年过去,一路的风雨沧桑,当年的小辫姑娘早已无法雀跃,周家祠堂早已不再是从前那般轻松游览的胜地。

这些年中,我几乎“怕”谈到鲁迅,甚至怕写下“鲁迅”这两个字,因为觉得自己不配。

在中国,谁能说不知道鲁迅呢?

只是觉得所谓的“狂人”和“阿Q”、“闰土”和“祥林嫂”都已走远,鲁迅的声音只属于他的那个历史。

其实,鲁迅的笔又何曾离开过我们?

他所揭露并致力改造的“国民性”依旧在今天的“看客”身上显现,他所抨击的“精神胜利法”无处不在发酵,今天的闰土还会叫一声“老爷”,执著的“读书狂人”还会呐喊着“救救孩子”!

鲁迅的身影,从上世纪走来,他还将走进下个世纪去。

⑦又见三味书屋。

轻轻地,我不敢惊醒鲁迅当年上学的小桌,那上面有他亲手刻着的一个“早”字,桌面上有他那小小少年一丝不苟的眼睛。

书屋的后面是百草园,当年的草木竟然被换成了一方玉米的青苗,只有那一截矮矮的土墙,还告诉我那里曾留存过少年鲁迅的手印。

我不禁仰望苍天,正看见屋檐上密密的野草,它正在风里独自垂看着我等人间“过客”。

⑧说起来,绍兴的大梦里应该还有王羲之那青山绿水的兰亭,虽说梦里已千回,但是兰亭的古韵清雅还是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想象。

借着山影,走过吊桥和凉亭,身边正是“茂林修竹”,与友人对坐在“曲水流觞”的石头上,天地静阔,等那千年的酒杯。

我想象着当年“群贤毕至”“畅叙幽情”的情景,脑海里翻卷着羲之先生的笔墨豪情,品咂起他发出的那种“死生亦大矣”的对生命价值的深沉思考和感慨,那是一种何等高贵的文缘和情缘。

⑨春夜里,漫步在护城湖畔,浓浓的思绪交织在一起。

感觉自己也从那千年的大梦中走来。

在这大梦里,曾浸透着秋瑾的血,飘游着鲁迅的魂,弥漫着王羲之的气脉。

其实啊,在绍兴的怀抱里,还有多少古今英灵,深藏着他们尚未完成的春秋大梦!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13期,有删改)

19.简要点评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20.第⑤段作者插叙第一次游览周家祠堂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21.第⑥段中“鲁迅的身影,从上世纪走来,他还将走进下个世纪去”一句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4分)

22.从全文看,“绍兴的大梦”有哪些具体内容?

请分条概述。

(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冬季,一档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红遍大江南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2014年春晚,一首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夜走红,让回家的游子泪奔,于是“钞票去哪儿了”、“年的味道去哪儿了”……让“去哪儿体”一时成为流行语。

其实“去哪儿体”更多的透露出人们心灵深处的快乐与无奈、幸福与纠结……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__去哪儿了”中的横线处填入一词,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能以材料中出现的例子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课内文言文(9分,每小题3分)

6.C.

7.B.(都是连词,表原因)

8.A.(错在“提出‘终养’的请求“,原文的意思是“但由于‘刘病日笃’而处在‘报国恩’和‘徇私情’不可兼顾的两难之中,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笔”。

四、(24分)

13.(评分标准:

原则上一句一分,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翻译)

(1)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

(2)等到先生的儿子王华在翰林院做官时,(王华)向朝廷请求,分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

(3)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14.

(1)约定的时间总算到了,我登上破旧的城墙,翘首远眺遥望复关。

等啊等啊总见不着你的身影,急得我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意思错一处扣1分,语言不流畅扣1分。

(2)一二节用赋的手法,回忆追述了男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运用赋的手法进行铺排陈述,使诗歌显得匀称整齐,有气势;

比,即比喻手法,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的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由桑叶的自然情状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已运往,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举例1分,手法在诗句中的运用1分,效果1分)

15.(一句一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斧斤以时入山林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亦足以畅叙幽情

(5)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8)三顾频烦天下计

六、(18分)

19.运用比喻修辞,将古旧的砖瓦比喻成青苔白发,一方面表现了其年代久远的特点,(2分)另一方面年代久远仍旧挺立在崛起的高楼间,表现了其厚重的生命力,引出对英魂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2分)

20.插叙的文字与下文形成对比(或为下文做铺垫)。

(1分)第一次到周家祠堂,作为年轻姑娘,周家祠堂仅仅是轻松游览的胜地;这一次到周家祠堂,作者已经历三十年的风雨沧桑,走进周家祠堂,深深感受到了鲁迅的思想价值,联系社会现实,内心深处充满了无限的感伤(酸楚)。

(2分)通过对比,凸显鲁迅大梦的价值与现实意义(1分)。

21.

(1)鲁迅在上世纪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揭露并改造“国民性”的事业,其理想与精神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凝聚成民族文化的精魂;(2分)

(2)当下以至未来鲁迅所痛心的“国民性”以不同的形式依然存在着,鲁迅的“大梦”还没有完全实现,中华民族仍然需要鲁迅精神。

(2分)(意思对即可)

22.

(1)以秋瑾为代表的志士仁人的救国救民之梦;

(2)以鲁迅为代表的思想家揭露“国民性”,力求改造人的灵魂的“立人”之梦;(3)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群贤”,沉浸在青山绿水之中,“畅叙幽情”,追寻生命价值之梦。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注意“梦”的内容应该是具体且符合文意的。

23.(60分)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3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文言文翻译】

王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于世(世人多仅称呼他的“字”,而不熟悉他的“名”)。

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

先生对繁华富丽、权势财利,淡泊得很。

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他就指着竹林告诉客人说:

“这就是我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怎么能一天离开它呢?

”学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

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

刚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

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

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

竹轩先生每次打开书箱,就禁不住流泪说道:

“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作为后人如果不再加以增进,(家学)就将没落了。

”于是毕生朗诵思考,博览群书,而尤其喜欢读《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

平时喜爱弹琴,每到风清月朗之夜,就焚香弹琴数曲。

弹完琴后,又即兴创作诗词,并让子弟一起和诗。

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潜、林逋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竹轩先生家里很贫穷,就亲自授徒(赚取酬金)来奉养母亲。

母亲性格一向严肃稳重,而对娘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非常同情关爱。

竹轩先生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惟恐照顾不周。

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却来不及顾及。

弟弟王粲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成为孤儿,母亲十分地疼爱他。

竹轩先生在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学习,在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财物的有无,心情的忧乐,没有什么不与弟弟同甘共苦的。

等到先生的儿子王华在翰林院做官时,(王华)向朝廷请求,分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

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

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了。

竹轩先生相貌奇伟,细目美须。

与人交往,平和快乐,和蔼可亲。

而对门人弟子,则树立典范,极其严格,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

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竹轩先生与先父菊庄翁一同缔盟“吟社”,两人意气相投,是莫逆之交。

我魏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

而且我与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

龙山学士的儿子王守仁,又与我的儿子在乡里一同被举荐到朝廷。

两家是世代交好,能深入了解竹轩先生的,一定没有像我这样的了。

因而在这里节录竹轩先生一些大的品行方面的事情,以预备史官挑选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