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228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docx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70100)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

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通融能力;

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1.学生应该具备:

①本科毕业证书;②HSK五级以上考试成绩;③在中国学习一年以上或者在母国学习两年以上汉语证明材料;④原学校汉语教师推荐信。

2.对于在我校学习、成绩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方式

1、采用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

根据学生人数和导师人数,建立2-5人的导师指导小组,小组由本专业导师及相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由本专业导师担任组长。

2、采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实习或者辅助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论文一年。

分为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9月)而定。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部分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部分沿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选修课选课的规定依从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选修课系列中的具体课程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选择而定,有些课程属有待建设的课程。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

课程由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部分构成。

各部分课程学分分布如下:

必修课:

核心课程(含学位公共课)18学分

选修课:

拓展课程(分模块选修)及训练课程14学分

专题讲座1学分,文化体验1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

总计40学分。

(二)课程设置和学分结构

具体课程设置见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表

五、教学方法

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观察、模拟训练等方法。

具体方法是:

1、倡导合作学习理念。

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分成学习小组。

2、课堂上注重学生作为主体。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紧密结合教学实践,采用现场观察、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4、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教学调查、模拟课堂等课外活动。

六、专业实践

针对培养要求,实施有计划、分阶段、多层次的教学实习,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实习,第二阶段在海内外其他学校、教学机构以及我院海外孔子学院等的教学实习。

同时调动各种资源,积极开拓新的海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开展专业合作。

(一)实习要求:

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教学实习两部分,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及教学管理。

校内实习时间一般在课程结束的学期。

课程结束后进行校外实习。

实习阶段不得少于5个月或实习工作量必须达到80课时以上,听课最多占1/3。

实习结束,研究生要撰写提交《实习手册》。

(二)实习管理

1、校内实践(我院留学生院)

充分利用我院的教学实践条件,由导师指导小组结合培养要求和课程安排,为学生制定教学实习计划。

开始实习时,学生须提交《实习计划表》。

每个学生在教学实习期间,学院将安排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设计教案、听课并进行评估。

2、海内外教学实习(我院海外孔子学院等)

统一组织,专人负责。

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指导教师随时沟通。

根据指导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教学以及海外指导教师评估分数,来综合评定学员教学实习成绩。

实习完毕后,学生需提交《实习实践考核表》、《实习总结报告》与《实习单位鉴定》。

具体做法参见我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实习手册》。

七、学位论文

学生可以从以下两种方式中任选一种,完成毕业环节,通过答辩,获得专业硕士学位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一)以论文形式毕业。

(二)以教学实验报告、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形式毕业。

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

字数不少于10000字。

2、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

3、学生的选题报告应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完成。

学生首先要拟定《选题报告》,经过导师组同意并通过开题答辩后,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4、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程序按中国传媒大学学位办有关规定执行。

具体做法参见我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论文手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九、附件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国际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学分

总学分≥40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任课教师

考核方式

学位公共

≥6学分

当代中国概论

2

32

1

汉教学院

逄增玉、包学菊、李玥阳

考试

高级汉语

2

32

1

汉教学院

刘妍、高磊、包学菊

考试

语言学概论

2

32

1

汉教学院

李大勤、司红霞、刘妍、邹海清

考试

专业

学位

≥12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4

64

1

汉教学院

李大勤、彭宗平、司红霞、刘妍、高玮

考试

第二语言习得

2

32

2

汉教学院

李大勤、司红霞、刘妍

考试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

32

1

汉教学院

彭宗平、张婧、肖莉

考试

中华文化概论

2

32

1

汉教学院

逄增玉、李玥阳、包学菊、蒋成峰

考试

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

2

32

2

汉教学院

邢欣、彭宗平、高玮、

陈玉东

考试

≥14学分

*汉语语音专题

2

32

1

汉教学院

陈玉东、任前方、侯亚光

考查

*汉语词汇专题

2

32

1

汉教学院

邢欣、张婧、刘妍

考查

*汉语语法专题

2

32

2

汉教学院

司红霞、邹海清、

高磊、刘妍

考查

*汉字专题

2

32

2

汉教学院

李颖、肖莉、刘海燕

考查

普通话正音策略与表达技巧

2

32

1

汉教学院

陈玉东、侯亚光、陈晓宁

考查

中华文化经典

2

32

2

汉教学院

逄增玉、蒋成峰、李颖、李玥阳

考查

新HSK6级

2

32

2

汉教学院

张婧、郭丹阳、

谭丽丽、刘妍

考试

外语教育心理学

2

32

2

汉教学院

蒋成峰、谭丽丽

考查

海外汉语教学专题

1

16

2(小学期)

汉教学院

彭宗平、陈玉东、高磊

考查

*教学设计与管理

2

32

2

汉教学院

张婧、包学菊、

陈晓宁、刘妍

考查

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1

16

2(小学期)

汉教学院

刘海燕、陈玉东

考查

教学测试与评估

2

32

2

汉教学院

肖莉、高磊

考查

中华文化技能

2

32

2

汉教学院

李俊明

考查

毕业设计指导

1

16

2(小学期)

汉教学院

彭宗平、邹海清、陈晓宁、高磊、谭丽丽

考查

中国文化专题

1

16

2

汉教学院

逄增玉、李玥阳、李颖、包学菊

考查

跨专业或同等学历必修课程

现代汉语

不计学分

64

1

汉教学院

司红霞、邹海清、张婧、任前方、蒋成峰、刘妍

考查

语言学概论

不计学分

32

1

汉教学院

邹海清、蒋成峰、刘妍

考查

古代汉语

不记学分

32

2

汉教学院

李颖、蒋成峰、高磊

考查

中国文学史

不记学分

64

2

汉教学院

逄增玉、李颖、包学菊

考查

8学分

实习

6

3-4

文化体验和讲座

2

汉教学院

外请客座教授等

考查

备注

加*为必选课

《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课程学习指南

ModernThoughtsandCultureStudies

·课程基本信息:

学位公共课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

·英文名称:

ModernThoughtsandCultureStudies

·授课对象: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开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学分/学时:

2/32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考核方式:

课堂发言、出勤,占总评成绩30%+期末考试:

论文,占总成绩的70%

·课程简介:

《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是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为国家汉语教育硕士(中国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拟以当下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思潮和事件的系谱学探查,带领学生了解问题背后的思想资源和权力关系。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带领学生建立必要的历史感以锚定自身,我们究竟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们所置身的社会究竟是怎样建构而成的。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了解影响当代中国的各种思想脉络,更新其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从纷繁的脉络中理解当代中国的建构过程,并促使学生反思各种意识形态,并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会涉及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消费、城市化与三农问题、性别研究,也包括“大国”的历史重构。

拟从这些问题中分别抽取相关文化现象和事件,追溯其涉及的理论脉络,

问题内部相关论争及背后的权力关系,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相对清晰的认识。

《高级汉语》课程学习指南

AdvancedChinese

·课程基本信息:

学位公共课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高级汉语

·英文名称:

AdvancedChinese

·授课对象: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

·开课学期:

·开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学分/学时:

2/32

·先修课程: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面授方式为主;课前布置预习提纲,学生分小组完成查找资料、设计5分钟教案和进行模拟授课。

·考核方式:

汉语写作20%+闭卷笔试80%

·课程简介:

针对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入学时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利用一学期的学时进行汉语强化教学,帮助学生补习高级阶段重要的汉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同时进行高级汉语写作(应用文之书信与游记、说明文、议论文)的讲练教学,完善学生中文写作的能力。

词汇、语法教学期间,将由学生分小组完成查找资料、设计5分钟教案和进行实际讲授,鼓励他们在课堂内部实地操练已经学习到的汉语知识,尽可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促动和师生之间的讲习传授丰富与拓展学生的汉语知识构架。

·教学目标:

1.对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汉语水平进行一学期强化,使学生尽快适应国内的语言教学课程,进而减少后续阶段专业学习的语言障碍;

2.引导学生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入手,解析汉语一般语言现象,摸索出适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