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211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鲜妍/鲜为人知   模样/模具          惊骇/言简意赅

B.积累/硕果累累   强制/强聒不舍      一代天骄/矫揉造作

C.怨怅/为虎作伥   撩逗/眼花缭乱      请帖/字帖

D.中间/间不容发   舍身求法/退避三舍  带挈/锲而不舍

2.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

B.《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

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C.《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

D.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母爱、童真、宗教、哲学是其诗歌的重要主题,其《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格言诗集。

二、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基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还露在地面上。

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

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léng)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

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chàng)望低徊。

(节选自汪曾祺《胡同文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éng)角_______       (chàng)望_______

(2)加点字“禁”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jìn         B.jīn

(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截      B.节

三、现代文阅读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扁道:

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啊……”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4.请概括选文写了“我”与先生的哪几件事。

5.结合语境,回答问题。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本句中“疑心”能否改为“觉得”,为什么?

6.结合文中三处画线句,说说寿镜吾老先生教学上有什么特点?

7.“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表现了少年鲁迅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下列选项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我在叔祖家看到了绘图的《山海经》十分渴望,在阿长的帮助下终于得到一套。

B.因《陶庵梦忆》中有对迎神赛会盛况的记载,我便十分渴望去看东关的五猖会。

C.我对为我一人所独有的《二十四孝图》画图本子中的故事一直喜爱,念念不忘。

D.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我就极愿意有这样一个墨猴。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8.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

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9.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0.“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阿长?

试举例说明。

12.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是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让“我”十分感动。

中国月球车

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探测器“嫦娥”三号送入轨道。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在月球软着陆。

这是中国第一次将自己设计的月球车送上月球。

“玉兔”号月球车究竟如何感知路况?

它怎样克服温差?

它将完成哪些科学任务?

为了避免在月球上“摔跤”或“崴脚”,月球车有6个特制的轮子,而且移动很慢——每小时最多走200米。

这个轮子学名叫作筛网轮,能够尽可能减轻重量。

另外,这个车轮在设计上必须要有很大的接触面积,摩擦系数也要很大,这样它在月面才不会陷进去,也不容易打滑。

除了表面用筛网,轮子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锯齿形的结构,叫作棘爪,就像是兔爪上的指甲。

月球上本没有路,这些尖利的小爪子能够帮助月球车稳稳地抓住月面,跨过沟沟坎坎。

遇到月面不平的情况时,月球车会通过摇臂调整重心。

如果遇到较大的坡,它就会绕过去。

月球车有4只“眼睛”,分别是全景相机和导航相机。

它通过相机“观察”周围环境,对月面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

由于月球上的一天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其中约14天会被太阳连续暴晒,月球车面临散热难题;接下来的约14天又是连续月夜,在零下100多摄氏度的环境里,大部分电子设备无法工作,只能“冬眠”,还需要专门设备保持月球车的内部温度,防止设备被冻坏。

要让探测器同时适应这两种极端温度,难度非常大。

而且一旦夜昼交替,探测器还要从“冬眠”状态中被“唤醒”,如何保证系统正常启动也是道难题。

“玉兔”号月球车身披“黄金甲”,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从而支持和保护月球车上的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

漫漫长夜之后,“玉兔”号月球车怎么才能立刻点火工作呢?

它需要一床御寒的“被子”和一个叫它起床工作的“闹钟”。

承担这两项功能的是它的供电系统——太阳翼。

专家介绍,晚上,“玉兔”号的桅杆会收起来,太阳翼也会扣上,这个过程相当于把月球车散热的途径隔绝掉了。

然后,当太阳升起,巡视器就被唤醒了,进入到第二天白天的正常工作。

“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后,“玉兔”号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玉兔”号底部安装了一台测月雷达,可发射雷达波,探测二三十米厚的月球土壤结构,还可以对月球下面100米深的地方进行探测。

在月面巡视勘察过程中,“玉兔”号月球车可以利用相机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并将数据传回地面。

地面控制中心利用环境数据和月球车状态信息进行建模、分析和规划,并对规划进行运动仿真和验证,并把通过验证的控制指令再上传给月球车。

月球车将执行控制指令,并自主完成近距离障碍识别和局部路径规划,利用携带的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根据科学探测的需要,以上过程循环往复。

依靠先进的设备,“玉兔”号月球车能够对巡视区月表进行三维光学成像,对月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的科学探测,对月表物质主要元素进行现场分析。

13.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本文属于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14.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中国月球车的?

15.“为了避免在月球上‘摔跤’或‘崴脚’,月球车有6个特制的轮子,而且移动很慢——每小时最多走200米。

”(“最多”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16.“除了表面用筛网,轮子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锯齿形的结构,叫作棘爪,就像是兔爪上的指甲。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表达效果?

四、对比阅读

(甲)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谓何器也?

”对曰:

“此盖为宥座①之器。

”孔子曰:

“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②则正,有之乎?

”对曰:

“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

“呜呼!

恶③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解)①宥(yòu)座:

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②中:

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③恶(wū):

哪里,怎么。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乐趣

B.虚则敧     敧:

倾斜

C.思而不学则殆       殆:

疑惑

D.满则覆     覆:

倾覆

18.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喟然而叹曰

B.思而不学则殆           虚则敧

C.此盖为宥座之器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         回也不改其乐

1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的感叹启示人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

B.这几段文字内容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