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164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5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

||,|课程代码:

105612〓〓课程名称:

国际经济学|

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

以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西方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和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P2

[2]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

经济学意义上的封闭是指一个经济体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与国外经济体的经济往来。

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不存在密切的联系,则被称为封闭经济状态。

开放是指一个经济体与国外经济体有着经济往来,本国经济和外国经济只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称为开放经济。

P8

[3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4]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个人福利状况所体现出的社会福利水平可以由社会福利函数加以表示。

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可以产生相同社会福利水平的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同效用组合点描述出来的曲线。

[5]绝对利益:

在某一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P16

[6]比较利益:

就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势之间的比较,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

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P22

[7]相互需求方程式:

在由比较利益所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上、下限内,实际而且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交易对手国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所决定。

理论上这个价格应该处于双方正好能够吸收掉对方的出口,而我方的出口中恰恰又是对方的进口需要的那个比率上。

P36

[8]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

[9]提供曲线:

是以供求相等来决定价格的理论。

它的实质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商品的情况,因此提供曲线就是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的集合,两个国家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的均衡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P38

[10]贸易无差异曲线:

在福利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无数进出口组合点的轨迹。

P39

[11]出口的贫困增长:

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国生产规模的扩大,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沿着原有优势推进,贸易出口的扩大不仅没有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提高,反而因为出口增加而有所下降。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该国的贸易条件由于扩大出口而恶化。

P45

[12]要素禀赋:

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的丰歉。

[13]赫克谢尔—俄林模型:

H-O模型的核心思想(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各个国家应该在要素方面发挥自己所具有的优势。

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P54

[1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的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

P57

[15]列昂惕夫反论:

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以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这与人们关于美国要素禀赋和对外贸易结构的印象相反,因此称为反论。

P64

[16]要素密集度逆转:

该观点认为,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所以,同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在国际经济实际中,这种逆转现象并不普遍,它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以用来解释列昂惕夫反论。

[17]人力资本:

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对一个国家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P68

[18]研究与开发(R&D):

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生产要素,这里研究是指与新产品紧密相关联的思路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开发是指型产品的设计与试制及新产品的开发与创造。

P69

[19]技术差距贸易论:

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先期基础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因技术创新、技术模仿而存在的技术方面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是解释某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这种差距同时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的产生。

P71

[20]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是将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认定国际贸易的发生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差距,技术差距的产生与缩小会改变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从而使国际贸易中所谓比较利益从静态发展成为动态,即比较利益从一个或一类国家转移(传导)到另一个或一类国家,一类产品的生产优势因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国际贸易的价格也因而发生变化。

P72

[21]产业内贸易理论:

是国际经济学界产生的一种新理论。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针对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并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

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其理论的假设前提、相应的理论解释。

对产品的同质性、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方式。

[22]需求偏好相似论:

该理论认为一国的新产品首先必须满足本国的需求,然后再出口到国外,满足外国的需求。

因此,两国的需求结构(需求偏好)越相似,两国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该理论还认为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决定该国的需求结构。

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其需求结构是不同的。

因此,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多。

[23]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国可以通过各种政策的干预(如税收、补贴、经济合作等),在对本国至关重要的生产领域中创造出比较优势,这样的干预虽然破坏了完全竞争,但却可以增加一国的经济福利。

该理论在政策实践中,常常与产业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通过干预使得本国的贸易获取利益,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P95

[24]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

贸易自由是人们对贸易本身不进行税收、补贴、法规等方面的限制,但是允许对非贸易领域如国内生产要素市场、生产、消费进行税收等方面的干预,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自由进行贸易。

贸易保护是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内行业和市场,运用关税、配额等对贸易进行限制,进而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P103

[25]关税:

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有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赋。

征收关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但也有为了财政收入的目的而征收关税的,因此关税被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政府对进出口货物都可以征收关税,但以进口关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

[26]配额:

进口配额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阻碍贸易自由进行的措施。

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的措施,它对于进口的阻碍作用十分明晰。

P116

[27]幼稚产业保护论(M—B—K准则):

经济学中指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经过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良性发展,这样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国际经济学中,幼稚产业的保护标准有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肯普标准。

P121

[28]有效保护率:

即名义关税税率的有效(实际)保护,它是指对受保护行业单位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率的保护。

这里的附加价值的含义是指最终产品价格减去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即进口投入后的价值。

只有进口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才真正反映出了本国产品在关税保护下的实际竞争能力。

P125

[29]倾销:

是海外的货物(商品)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P127

[30]广义国际收支与狭义国际收支:

广义是指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

狭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其特点是仅计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P140

[31]国际收支表:

是一张统计表,他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的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表的标准组成有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额账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基本编制方法是采用复式记账法。

P141

[32]国际收支失衡:

是指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经常账户出现的余额靠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余额无法平衡掉,不得不动用储备资产进行调整的现象,即对外经济出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情况。

P152

[33]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即商品的进出口变化对于价格调整的反应要大。

否则本币贬值,出口价格下降,但他国的进口却不会增加,结果是采用本币对外贬值的国家遭受损失。

P154

[34] J曲线效应:

在经济实践中,一个国家的商品即使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汇率调整后,国际收支状况要先经过恶化后好转的过程。

这就要求贬值国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来减少J曲线效应的影响。

P155

[35]外汇:

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P164

[36]汇率:

是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等价关系,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P167

[37]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用一定的本币来表示其价格,即外币不动本币动。

它说明的是银行在购买一定单位的某种外币时应该付出的本币数量。

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表示本币的价格,即本币不动外币动。

它说明的是银行在支出一定单位本币时应该收回的某外币的数量。

P167

[38]黄金输送点: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输送点就是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

P169

[39]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购买力水平。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是国家间综合价格之比,即两种或多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比率,用来衡量某一时期内对比国之间综合价格水平的差异。

P179

[40]升水与贴水:

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

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要高,贴水则反之。

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升水。

P180

[41]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7年包括美、英、法、中、苏等在内的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饭店召开专家会议(联合国家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问题,会议所决定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P198

[42]特里芬两难:

由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问题提出的。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如果要稳定运行,就必须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美元),同时又必须保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但这两者是矛盾的。

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荒,则国际清偿力不足。

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会造成美元泛滥,美元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