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633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

[教学目标]

1.了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2.从教师提供的材料中提取有关三大发明进步的信息;并通过对所设情景的分析,利用已学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

3.从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中感悟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成就及对世界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沈括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进步。

难点:

三大发明的进步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说明:

1.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硕果累累,三大发明的进步是这一时期最杰出成就,且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故为本课重点。

2.三大发明的发展进步涉及到许多理科知识,而初一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避开知识难点,简明扼要的讲清三大发明的进步历程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同时,对于初一学生来讲,要理解科技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有一定难度。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中国古代在世界科技成就中的比例(资料附录1)。

观察图表材料,从中提取信息。

1.从图表材料中得到哪些信息?

2.你对中国古代科技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3.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发展进步的吗?

培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并逐渐过渡到中国古代最重大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

带着问题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三大发明的进步(第一组图片:

《宋刻本〈论语〉书影、辽代〈炽盛光九曜图〉》、《泥活字版示意图》、《转轮排字架》。

教材P126---P127;第二组图片:

《司南》、《缕悬法指南针》、《元代支承龟》、《漂浮法指南针》、《清代汗罗盘》。

教材P128---P129;第三组图片:

《梨花枪、火药箭示意图》、《元铜炮》。

教材P130。

(教材各抒己见,P131)。

 

(“沈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偏角的人——教材P129小字)。

1.依次对比分析,提取有效信息,表达三大发明进步情况。

 

2.结合社会生活和知识积累,各抒己见,谈谈火的功用。

3.畅谈对沈括求真创新精神的感悟。

1.出示史料(直观图片),请学生提取信息,表达三大发明的进步历程。

提示对比思维角度(印刷术——雕版印刷的进步性与不足、活字印刷的优点;指南针——从形状、安置方法、有无防卫盘等比较;火药武器——从性能比较)。

 

1.提问火药的功用。

2.介绍沈括发现磁偏角的事迹,请学生谈感想。

通过对比分析图片资料,直观地感受到三大发明的进步进程。

 

结合生活体验,切实感受到火药的价值。

学习沈括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大发明的传播及影响(《中国印刷术外传示意图》。

地图册P33);马克思的话,资料附录2)。

提取图片资料信息。

尝试用所学知识支持或驳斥某一观点。

讨论、交流。

1.出示图片、文字资料。

2.指出,不仅印刷术,中国的四大发明都先后传到了西方,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解释马克思的话,帮助学生理解。

4.关于三大发明在宋元时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分小组讨论。

建议从时战时和的政治局面、高度繁荣的经济和高起点的文化基础等角度进行讨论,并以已学知识作史实支撑,鼓励学生思维,鼓励发表新的见解。

深刻认识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小组活动

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潘吉星;《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

[资料附录]

1.中国古代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的比例

时间

前6—前1世纪

(战国、秦、西汉时期)

1—400年

(东汉、三国两晋时期)

401—1000年

(隋唐时期)

1001—1500年

(宋元时期)

比例

50%

62%

71%

58%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设计

2.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板书设计]

三大发明的进步、传播及原因

名称

发明

发展

传播

原因

印刷术

唐:

雕版印刷

宋:

活字印刷

元:

转轮排字架

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时战时和的政治局面;

高度繁荣的经济;

高起点的文化基础等。

指南针

战国:

司南

宋:

指南针;

水罗盘

元:

支承龟

火药

古代炼丹家

宋:

霹雳炮;

突火枪

元:

铜炮

[训练设计]

(一)

小刘计划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题办一期板报,他没有查找资料,信手写下了一段文字,结果有五个地方写错了。

请你在原文错误处下方划线,并注上标号,在文后依次改正:

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东汉时,祖冲之改进造纸术,提高了造纸的工艺水平;北宋中期,杭州平民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这是印刷术的重大突破,元代的王祯又试制成功了泥活字,并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最先应用于航海的是漂浮式指南针;南宋时出现的铜炮是后世枪炮的雏形;“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描绘的是火药的“炸山开路”的功能。

1.2.3.

4.5.

(二)

 

宋刻本《论语》书影泥活字版

对比上面两张图片,说出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进步的表现。

(至少说出三点)

参考答案:

(一):

祖冲之:

蔡伦;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泥活字:

木活字

铜炮:

突火枪炸山开路:

喜庆

(二):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宋词与元曲

[教学目标]

1.知道词的发展及其基本艺术特点;知道婉约派词风及其代表作家柳永、李清照等;知道豪放派词风及其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等;知道元曲是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关汉卿是最伟大的元杂剧作家。

2.通过对中国文学创作在不同朝代的特点的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各课知识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并学会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从图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用口头语言对历史事件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能力。

3.通过对宋词、元曲名作的学习和分析,感受古代文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并认识到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宋词、元曲

难点:

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说明:

1.宋词是宋代文学创作上的闪光点,是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高峰。

元曲是产生于元代的综合性戏剧,也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故为本课重点。

2.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方式之一,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到历史的踪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中国文学创作在不同朝代的特点。

师生共同思考、回忆有关知识,回答不同朝代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这一问题: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其中宋元时期正是词和曲的鼎盛时期。

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情况,适当给予提示,必要时可以诵吟,或者用媒体展示出学生已学的作品。

对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文学特点进行归纳,对中国传统文学在不同朝代特有的体裁形成总体印象。

婉约词与豪放词

1.词的兴盛

词、词牌。

教材P132。

联系语文学科知识,知道什么是词和有关词的知识。

学生互相补充,进行解答:

1.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2.它始于梁代,兴于晚唐、盛于两宋,因此有宋词之说。

展示或诵吟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一首词,引起学生文史结合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愿望。

联系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各课知识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词的特点

李白《静夜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像》教材P133。

吟诗诵词,各抒己见:

比较唐诗与宋词的差别,分析词的特点:

1.词有词牌。

2.词有格律,形式为长短句。

3.能“依律填词”。

用多媒体展示李白的《静夜思》①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导学生比较唐诗与宋词的差别,分析词的特点。

通过比较,认识词本属诗之一体,经宋代无数词人精心琢磨,使之又产生出不同于传统诗歌的风貌。

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出词牌名,并根据学过的知识各抒己见,加深对词的了解。

学生指出词牌名后指导学生回忆: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学过哪些相关的词作?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工具书查寻历史资料。

3.婉约词与豪放词

柳永《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材P132~133。

观看、吟诵两首词,交流感受,归纳两首词的不同之处,从中加深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了解:

1.婉约派词作侧重于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

2.豪放派词作具有气度超拔,不受羁束的特点。

指导学生仔细品读后分析:

1.两首词内容不同的侧重点。

2.读后不同的感受。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宋词主要有婉约词和豪放词两种,分析两种词的不同风格。

通过对两组作品的比较,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获得信息的能力。

李清照《声声慢》②、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教材P133。

看、读、品文学作品,分别指出两首词所属派别,并联系有关史实,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表达的真实情感,随作者的感情对当朝统治者或愤慨或批判,从而产生对作者敬佩之情。

讲练结合,让学生品味后指出分属词中的哪一派别?

指导学生分析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认识不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其作品都是当时特定生活的反映。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归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分清两种词的不同风格。

通过对宋词的学习和分析,认识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

元曲

1.元曲简介

元曲、《元代戏曲壁画》、《元杂剧陶俑图》。

教材P134。

仔细阅读课文和插图,讲述:

1.曲所包括的散曲和杂剧内容。

2.述元曲曲调演唱,表述剧情,角色行当和四折“楔子”的内容。

3.看《元代戏曲壁画》,描绘图示的内容:

壁画描绘的是一个散乐班登台献艺的情景;舞台上横幅表示,“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台上共有7男4女11名演员,后排5人是乐师;幕后有一名演员在看戏。

1.指导学生回忆宋代“勾栏”中文艺节目的表演形式。

2.简单介绍戏曲的产生过程。

3.元代是戏曲发展的成熟时期。

提示学生从课本中寻找成熟的标志。

4.师生描绘《元代戏曲壁画》图示的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和从图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元曲代表人物

元曲四大作家。

明确元曲四大作家,根据课外接触到的知识,说出他们的代表作。

介绍:

1.元代杂剧代表人物层出不穷,有姓名可考的有500人,无名氏的约200余人,共约737人。

2.元曲的四大作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历史信息的方法。

知道课外阅读对课堂学习具有很大帮助。

3.关汉卿与《窦娥冤》

《关汉卿像》、《窦娥冤》插图。

教材P135。

看图,生动讲述《窦娥冤》故事,并通过对故事的了解,从而产生对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对权贵们的恣意妄为表示愤恨的情感。

各抒己见:

为什么这一出悲剧能经历700年久演不衰?

1.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各种邪恶势力的真实面目,抨击了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反映了人民的新生;

2.最终窦娥冤情大白,正义得到伸张,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用投影仪或多媒体展示《关汉卿像》、《窦娥冤》插图,讲述关汉卿的生平、代表作。

1.观看关汉卿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2.观看《窦娥冤》插图,了解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提升对他的认识。

3.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介绍《窦娥冤》的主要内容。

寓教育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理解艺术作品只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会有其生命力。

培养学生从理解戏曲内容到欣赏戏曲的能力,感受到以元曲为代表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为祖国戏曲的杰出成就而自豪。

[资料附录]

①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声声慢

李清照(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板书设计]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宋元文学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训练设计]

1.苏东坡做翰林学士时,曾问其他人:

“我词何如柳郎中?

”答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可见柳、苏词风之不同。

①材料中的“柳郎中”指:

()

A.柳宗元B.柳永

C.南宋一个姓柳的词人D.一个姓柳的江湖郎中

②宋代词人中,以“柳郎中”为代表的流派称为派,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流派称为派。

③想一想,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是否有类似苏轼的豪放风格?

你能否举例说明?

答案:

①B;

②婉约派、豪放派;

③有。

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

像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