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505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论文 1.docx

人际交往中如何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论文1

摘要:

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

然而,这种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在两人见面后的极短时间内形成的,因此,“第一印象”对于印象的形成至关重要。

其中,准时守信、仪表整洁、举止得体、沟通融洽、面带微笑、记住姓名、引起共鸣、赞美对方,是给人留下美好第一印象的八大要点。

重视“第一印象效应”,可以增强人的公关社交能力。

每当人们走进一个新环境,或者在与别人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忠告:

“要努力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

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的顺利进行。

第一印象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以后的交往中总以“第一印象”来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很大的误区。

请看以下的案例

一、问题提出

案例1:

比尔走进公关经理室就对副经理戴伊颇有好感,他干脆利落的工作作风,风度翩翩的仪表,尤其是对比尔十分热情,当他抬头打量比尔时,戴伊便喊道:

“嗨!

小伙子,你好,请坐”。

随后带着他熟悉了公司的各个部门,还重点介绍了室内情况,比尔对此感恩不尽,认为戴伊是个讲义气的朋友。

而另一室的工程师劳德鲁普脸色阴沉沉地,手里正忙着设计,抬抬头连声招呼也没打,比尔在心里给劳德鲁普下的定义是“呆板、不热情,肯定是个冷血动物。

此后,比尔碰上事:

就以此为“尺度”进行衡量了。

可是过了不久,戴伊利用比尔的信任和年轻,让他在众人面前跌了一个大跟头。

比尔后悔莫及,为什么要为戴伊卖命。

而为他挽回损失与声誉的,恰恰是工程师劳德鲁普,他揭穿了戴伊的诡计,为比尔洗刷了不白之冤。

比尔之后痛责自己,不该“先入为主”,以一时的好恶来取舍朋友,直到那善于伪装的“朋友”把自己推入陷阱,可是此时后悔已经迟了。

社会复杂,人在与人交往时,因功利性,而心怀叵测,这种人到处都有,当朋友对你好时,不要沉湎于其中;当朋友对你有些冷淡时,也不要过分计较。

“知人知面,不知心,画人画虎,难画骨”,每个朋友背后的“目的性”大多一时难以确认,所以还是以静观动好。

俗话说“路遥之马力,日久见真心”。

否则,以过早的表面印象取舍,下结论,会使你结交下“地雷式”的朋友,酿成灾祸。

也会使你错过真诚的朋友,遗憾终生。

案例2:

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实验:

给两组大学生看一个人的照片。

在看这张照片之前,对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对另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著名的学者。

然后,让这两组大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来说明他的性格特征。

结果对同一张照片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

第一组大学生说,深陷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死不悔改的决心。

第二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在科学道路的探索上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

由此可见,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的确是起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印象也叫做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

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

第一印象也是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二、第一印象的形成

第一印象的形成过程就像是滤色镜的工作原理一样,其形成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人们获得最初的信息:

你的肢体语言,你说什么话,以及你的反应;第二,在这些最初信息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对你的印象,对你的为人和今后的所作所为进行假设;第三,接下来人们开始用这个滤色镜观察你。

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会判断人的性格,并在心里想:

“我一见到他,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会辨识出你与第一印象相一致的言行,而不会去寻找,甚至还会忽略你的那些与第一印象相悖的举止。

由此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第一印象一经形成,就等于给这个人贴上了一个标签,我们以后再看他的时候,就不会同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那样不带任何偏见,而是有了一定的倾向性。

三、“第一印象”的消极作用

3.1第一,印象的形成会受到周围环境或事物的影响,而很少会单纯地根据人们的观察去直接形成印象。

例如:

美国总统林肯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

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林肯说:

“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3.2,第一印象是根据被观察对象的有限的行为而形成的,它忽视了对被观察对象的个性、智力等因素的考察,因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还有可能歪曲被观察对象。

一种被称为“晕轮效应”的心理现象很好的诠释了第一印象的这一消极作用,即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中某些单方面印象突出,掩盖了这个人的其他特点和品质,起到了类似晕轮(月亮周围有时出现的朦胧圆圈)的作用,影响到对整个人的认识和评价,这就叫“晕轮效应”。

如在初次见面时,你对对方有好感,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觉得他一切都好;相反,初次见面觉得对方不顺眼,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觉得他一举一动都使人讨厌。

中国有一个寓言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晕轮效应”:

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偷的,于是他留心观察,发现这个邻居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人。

后来他在山上砍柴时找到了丢失的斧子,再仔细观察那个邻居,又觉得邻居根本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晕轮效应”大量地存在于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一般产生在了解情况不多的条件下,而且因观察者个人的心理因素不同而异,并对人际交往产生微妙的影响。

警惕这种“晕轮效应”,有助于获得对别人的正确了解。

一位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证明了“晕轮效应”的存在:

他让两个学生都做正确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正确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正确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

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

结果发现,多数被试者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3.3,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形成对被知觉对象的-

-

固定看法。

心理学家设计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叫A的男孩一天的活动。

其中

一段将A男孩描写成一个活泼外向的人;而另一段则将他描写成一个内向的人。

研究者让有的人先阅读描写A男孩外向的文字,再阅读描写他内向的文字;而让另一些人先阅读描写A男孩内向的文字,后阅读描写他外向的文字,然后请所有的人都来评价A男孩的性格特征。

结果,先阅读外向文字的人中,78%人评价A男孩热情外向,而先阅读内向文字的人则只有18%的人认为A男孩热情外向。

可见,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倾向于根据最先接受到的信息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3.4,第一印象在实际生活中会造成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我们对一个人形成的第一印象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人后来行为的理解;理解的方式与第一印象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我们关于某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具有决定性,因为我们后来看见听到的每件事都会受到最初评价的过滤。

事实上,个体一看到对方就对他产生了一个印象,然后就通过这个印象看待他后来的行为。

HaroldKelle曾在1950年做过一个实验。

它给出两组词:

1,冷漠的人,努力工作的,判断苛刻的,注重现实的,有坚强意志的

2,热情的人,努力工作的,判断苛刻的,注重现实的,有坚强意志的

1、2两组词语均是对一位即将来临的客座讲师的描述。

读完1组词语的同学们比读完2组词语的同学对该讲师的判断更为严厉些。

但事实上,除了第一个词,其他的词语完全相同。

我们读第一个词,形成了关于该教授的最初印象:

冷漠抑或热情,是该印象过滤了随后的其它特质。

所以,如果你在他面前形成了讨人喜欢的第一印象,那么他后面对你的评价也往往会更友好。

这就会给管理人员带来认识上的片面性。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人坚持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固守已经形成的对人对事的“第一印象”不变。

四、“印象管理”的重要性

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个体总是希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赞同,并想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

这种形象包括语言、仪态、穿着、动作等。

印象管理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事实,每个人有意无意的都在进行印象管理。

无论我们认为从外表衡量人是多少肤浅和愚蠢的观念,但社会上的一切人都每时每刻在根据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在判断着你。

当你走进一个房间,即使房间里没有人认识你或者以前见过你,但是,他们仅仅凭你的外表就可以对你做出10个方面的判断,甚至还可以更多:

1.你的经济水平;2.你的文化程度;3.你的可信任程度;4.你的社会地位;5.你的老练程度;6.你家族的经济情况;7.你家族的社会地位;8.你的家庭教养;9.你是不是成功人士;10.你的品行。

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在留给别人一个关于你形象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工作时影响你的升迁,在商业上影响着你的交易,在生活中影响着你的人际关系和爱情关系,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自尊和自信,最终影响着你的幸福感。

莫利先生曾对美国财富排名榜前300位中的100位执行总裁调查,97%的人认为懂得并能够展示外表魅力的人,在公司中,有更多的升迁机会;100%的人认为若有关于商务着装的课,他们会送子女去学习;93%的人相信在首次面试中,申请人会由于不合适的穿着而被拒绝录用;92%的人认为不会选用不懂穿着的人做自己的助手;100%的人认为应该有一本专门讲述职业形象的书以供职员们阅读。

英国著名的形象公司CMB对世界著名的300名金融公司的决策人调查发现,在公司中位置越高的人越认为形象是成功的关键,因而就越注重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并且他们也愿意雇用和提拔那些有出色的外表并能向客户和顾客展示出良好形象的人。

美国纽约州希腊求斯大学管理系曾对财富前1000名首席执行官调查,96%的人认为形象在公司雇人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对那些要求可信度高的工作和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市场、销售、金融、律师、会计等等。

五、在人际交往中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具体方法

我们都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人际交往的开端———第一印象,同样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当尽可能地做好以下方面,以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避免消极印象的产生。

4.1准时守信。

准时守信代表着一个人的修养。

不准时的人,会让人感觉没有责任感。

如果是因为堵车或者其它特殊原因不能按时赴约,应该立即与对方取得联系,主动求得对方的理解。

4.2仪表整洁。

仪表整洁应该是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他的个性特征。

4.3举止得体。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一个举止得体的人,往往是一个内在修养比较良好的人。

4.4沟通融洽。

不论你的学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如何,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沟通融洽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有效沟通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如果一个团队中的沟通出现问题,会极大地影响团队的效率。

4.5.面带微笑。

我们要善于利用微笑的价值,因为微笑在人际交往中能发挥极大的效果。

无论在家里,在办公室,甚至在途中遇见朋友,只要不吝惜微笑,立刻就会显示出你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来。

“笑”成功地传达了四种强有力的信息:

信心、快乐、热忱、以及最重要的喜爱与赞同。

我们认为面带笑容的人有信心,因为当我们对自己或周围的环境、事物,感到紧张不安、没什么把握时,我们往往不会有什么笑容。

“笑”传达了快乐,快乐的人吸引着我们:

我们就是觉得他们更讨人喜欢。

“热忱”具有感染力,是形成好印象的根本要素。

你的笑容表明:

你很高兴来到此地,很高兴见到对方;反过来,对方也会更有兴趣认识你。

最后,笑容传达了喜爱与赞同,让另一个人知道不管他是谁你都无条件地接受他。

想知道狗为什么这么招人喜欢吗?

因为它们用完全接纳的态度欢迎我们。

4.6.记住姓名。

不论身处何种场合,当他人将对方介绍给你时,你就必须马上记住。

这样在再次交谈时你适时称呼对方姓名,就会显得非常的亲切,立刻就缩短了与对方的距离。

4.7.引起共鸣。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尽快发现对方关心、注意的事,这对你的交往非常重要。

不管交往对象是谁,只要你能找出适当的话题,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就能引起共鸣,找到共同的兴奋点。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8.赞美对方。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并据以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各种层次的人内心都非常渴望他人的赞赏。

所以在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印象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印象效应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也许我们在就业、工作、社交、生活等方面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9月

[2]《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南开大学2005年5月

[3][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2006年9月

[4]师曙光《第一印象效应”浅析》太原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6卷第3期总第2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