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1138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

买铅笔教学反思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

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总的归纳有以下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能正确地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整节课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汇报结果为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师生间形成了融洽、愉快、合作的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注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组摆小棒、合作交流、小组汇报,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除此之外,当然还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思考的地方:

(1)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

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相互渗透;

(2)在小学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着眼于理念和思维方法的渗透,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等一系列必要的活动去主动探索。

捉迷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通过情景图把计算教学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在上课之前,我心里想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说得叫好了,那么只要学生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中,学习“十几减8”一定没什么问题。

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却不如我预期想象的那样。

绝大多数的学生看了“15-8”后都知道等于7,可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却没那么热闹。

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同学还不知道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油腻感想加法计算减法时,还不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利用迁移的思想方法,看来还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知其然而有知其所以然。

我想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

快乐的小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20以内比多比少的剑法。

教学时以小鸭子为情景主线,贯穿全课。

通过小鸭子进行口算比赛、小鸭子有用、小鸭子出难题等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本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开始,我借助学生喜欢的儿歌将学生带到“快乐的小鸭的情境图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运用新知时,利用小鸭出难题的情境再一次机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的小鸭难题的欲望,使学习变得主动。

动手操作,启迪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摆一摆、拨一拨、画一画等活动获得数学新知。

在主动思考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开会啦教学反思

《开会啦》是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也可以用减法计算,进一步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基于前几课时都是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信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我主要放在通过画图理解减法意义上。

教学时,我还是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意,接着根据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

还缺几把椅子?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加上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因此我提问:

怎样让吴老师一眼就看出缺几把椅子?

大家异口同声“画图”。

接着让学生根据所画的直观图列出算式:

11-7=4,最后我主要借助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

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单纯的语言表达比较抽象,如果我们能经常画图,慢慢地让学生形成看到题目,能在头脑中出现图,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跳伞表演》的主要内容是比多少及20以内退位减法。

本节课是在第三单元《在操场上》学习比多少以及前一课学习了十几减8、9的知识后进一步延伸出来的知识,重在巩固比多少的算理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从中感悟出了以下两点:

一、从教学活动中规范课堂常规。

一年级学生需要用多种奖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奖励一朵小红花、一个大苹果、在文明卡上加1分等等都会让他们兴奋良久。

在课堂中我只关注了发言的学生,而其他学生的倾听习惯没有养成,所以课堂效率不理想。

在今后的教学中力求关注到全班的每一个个体,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设计的教学活动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有事可做,那么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后,才不会乱而散。

二、课堂中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上课的注意时间过短,所以在涉及到较宏观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细化,比如:

本课中“试一试”的算式较多,算过后还需找规律,如果单纯的引导学生看书,显得过于困难,本身的趣味性不够,又比较抽象,学生易疲乏,而且做小动作的学生增多,课堂有些活而乱、活而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用小黑板事先将题板书出来,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再集体订正,后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来说他的发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让学生记忆深刻。

注重细节,从学生实际年龄、知识水平、接受程度入手,以掌控学生的学习节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

《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课,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正确与熟练地要求。

因此在一开课,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另外数学问题的提出可以分为两类,这也是一年级孩子没有的一个数学常识。

一类是同类问题简单的数量关系。

如关于鸟的问题,可以分为飞的鸟与停留的鸟,所以可以提出加法与减法问题;另一类是不同种类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如鸟与羊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提出加法与减法问题。

此外,在课堂上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学习经验,只有这样,才会逐步养成一个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材只有一幅图,只看一幅图提出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制成了动画,由机灵狗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学习形式,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及多媒体的应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新鲜,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

是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看一看

(一)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教学注重发挥教具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取得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

我将数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抽象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分不清楚哪个图片是哪道题,这需要教师个别的辅导和实物的展示来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信息反馈,我发现学生的空间观念很薄弱,让他们正确快速的说出正面、侧面存在着问题,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看一看

(二)教学反思

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小汽车、茶壶、玩具等物体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

因此,本课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趣”“实”“活”三个方面。

首先,我创设了“猜一猜,它是谁”的问题情境,从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谁猜的对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猜”中思考,在思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趣”还体现在换位置观察小汽车、当“小小摄影师”为同学“照相”、用肢体语言模仿茶壶是什么样子的、看图找位置游戏等多个环节,这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充分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深入挖掘教材,“遵循而有所立”,是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怎样既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趣、好玩、有新意”,又使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落到实处,是本课教学所极力追求的目标。

在课堂上如何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活动,以及如何适当把握本册“观察物体”中学生发散的“度”,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改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数花生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努力做到: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数数教学时体现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充分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数、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得到调动,注意每个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在操作中体验和感悟,但不足之处是教师应该多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思考。

数一数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开始,也是培养数感的好机会。

在本课中我认为处理得比较好的方面有:

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学习新知识。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对20以内数的组成比较熟悉,且多数学生会口头唱100以内的数,当然这种数数知识属于唱数水平,并未真正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启发学生用小棒很快地摆出20根小棒。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发现摆“2捆10根”最快,又不容易错。

接着我一捆一捆地添,让学生说说多少根。

一直摆到10捆,这样直观地让学生懂得10个十是100。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整十数的组成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并且学会了十个十个数的方法,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种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学习,能有效地减缓学习的坡度。

1、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和迁移。

100以内数的认识,尽管还处在认数的初级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制计数法。

为此,我非常注意突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如小棒数到29根时,问:

再添1根是多少根呢?

小棒怎么摆可以让人一眼看出是30?

加强估数教学,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估计一时和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

不跟节课的许多教学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估测,我就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教给学生估测的方法,培养他们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数豆子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过去的数学,对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重视的适读、写数的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基础。

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100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读、写数,在此基础上我进行适时地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这个年龄儿童的特点就是爱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强调示范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模仿性的。

如今,我们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让学生心神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课设计了几个结构性的活动,帮组学生建构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大量感知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逐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