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10篇.docx
《我的家风故事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风故事10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家风故事10篇
我的家风故事(10篇)
(篇一)
我叫马旺花,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而简单的回族家庭,有五口人,我和丈夫、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还有一位就是我的婆婆。
从结婚那天起,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一起,而且我们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因为我们彼此离不开。
我和丈夫都在机关单位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因此家中的柴米油盐、物业费、取暖费、水电费等等琐碎的事情我和丈夫从来都没有操心过,婆婆说“你们踏实工作,这些小事不用你们操心,家里有我,你们放心”。
无论家中水管坏了、厕所堵了、吊灯闪了,这些恼人的麻烦因为有她而不再是问题。
婆婆喜欢唱歌跳舞,可是为了这个家她真的就把她热爱的舞蹈戒了,一心扑在照顾我们和教育孩子的繁琐生活里。
我们居住的小区老人居多,儿女大部分都不在身边,大到搬家小到存个电话号码都会找到我们,我们也乐此不疲的帮助着。
我在整理家务时看到一摞小红本,原来是无偿献血证。
起初我以为那是丈夫的,可当我翻开看到每一本上名字却都是婆婆的,婆婆还总是遗憾的说“我已经超了献血年龄了,不然我会一直这样献下去”。
我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刚刚三岁,小女儿也才九个多月,照顾孩子是劳心费力的差事,可她却做得有滋有味。
教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礼仪和生活经验,以及渗透到她老人家骨子里的文化和品行美德,每天不厌其烦一点点的传授给她们。
婆婆逢人便说“这是我的闺女”,而我视婆婆为母亲、为闺蜜。
一次,恰逢我在攻读研究生,原本单位、学校、家庭“三点一线”的生活却因婆婆不慎将腿摔骨折而彻底打乱了。
丈夫出差在外,心急如焚的我急忙赶回家借来轮椅把婆婆送往医院,忙前忙后办理各种手续和检查,同时还要处理单位工作,操持家务、陪她聊天,完成学校的课业。
三个月下来,我因免疫力严重下降住院了,为了照顾好我,婆婆拖着尚未痊愈的腿奔波于家和医院中,也为了我不落下课程,婆婆毫不犹豫的拿起了书本去替我上课,这一上就是半个多月,为此她买来录音笔为我记录整个课程,还有那字体有些凌乱的笔记,可那却是她对我满满的爱和支持,婆婆现在逢变天就会腿疼,就是那时留下的病根。
我视丈夫为战友、为知己,他常说“家是我们的,家人是用来疼的!
”
身边的人经常给婆婆说,你真有福能找到这样的好媳妇,可我更想说我最幸福能拥有这样的好妈妈。
在我看来,不同辈分、不同年龄、又有血脉亲情连接的亲密关系,正是我们自觉包容谦让,用爱经营,无法割舍的亲情和幸福。
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篇二)
我家的家风家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很多幸福和谐的家庭里,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
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老实做人、与人为善、踏实做事、勤奋节俭。
我的家人是这样做的,也这样要求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爷爷是村里有名的热心人;爸爸老实本分,是村里出名的老实人;妈妈勤俭持家,生活中勤俭节约,是邻里公认的。
我记得小时候,我听到最多的夸赞就是“人家这孩子老实,跟他爸爸一样”。
但是,有一次爸爸的一位老同学来家里做客,说:
“你爸爸上学那会儿太老实,你别像你爸爸那样,太老实会吃亏的。
”当时,我觉得叔叔说的也有道理,我一时真不知道该不该做个老实人。
从小在农村长大,家人的勤劳能干对我影响很大,可以说什么农活都做过。
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从来不怕吃苦不怕累,因为我觉得这些跟干农活相比轻松多了。
十岁之前,爸妈不让我跟他们到地里干活,我就在家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收拾屋子做饭照顾妹妹,七岁时,我已经可以烙大饼。
也许正是得益于那时的经历,我做各种家常饭菜得心应手,这点也成了我后来找对象的一个筹码。
那时,我就觉得长大了就应该多干活,这样长辈就能少干点。
我爷爷经常和别人提起我的一句经典话,说我曾经对爷爷说,“我多干一点,爷爷就少干一点。
我越长越大,就干的越来越多,爷爷慢慢老了,就可以干的越来越少”。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说过了,翻译成现在一句很常见的话应该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我的家人做人老实,做事踏实,为人善良。
爷爷在我们村里人缘特别好,他乐于助人,为人和善,认识爷爷的人都说他是个特别热心肠的人。
不管谁家有事只要被爷爷碰到,能帮就帮。
爷爷爱做小买卖,认识很多做小生意的,算盘打得也很好。
记得村里谁家卖粮食,卖牛卖羊啊,都会叫爷爷帮忙。
爷爷虽然没上过学,但算数能力特别强,有爷爷在场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还不会算错账。
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爷爷肯定会到场,端菜洗菜、烧火洗碗,忙里忙外,直到现在八十多岁了,他还会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爷爷还爱赶集,每次赶集都会问问邻居们有没有带东西的,于是每次赶集回来,他的小三轮都是满满的。
一到胡同,就听爷爷喊李家的鸡蛋,赵家的大米,邻居们纷纷出来取东西,这也算“代购”了吧!
我爸爸的“名片”就是老实,自己吃点亏不要紧,从来不去伤害别人。
受爷爷的影响,他一样喜欢帮助别人,在村里谁家有活需要帮忙,从来不会拒绝,总是尽力去帮着做。
爸爸其实差点做不成农民,他初中毕业后,村里征兵,爸爸各项指标都符合,而且算是很优秀的,村里已经决定让爸爸去了。
就在这时,另外一家找到我家,跟爷爷和爸爸说,他家孩子多,挺困难,希望把名额让给他们。
后来,爷爷和爸爸就把名额让给了他们家。
对于这件事,爸爸心中一直也很遗憾。
村里为了补偿爸爸,推荐爸爸去县里农校学习,回来在村里做农业技术员,爸爸一干就是十几年。
后来农业合作社散了,为了养家,爸爸出去打工,爸爸老实人好,踏实肯干,在工地上也赢得了老板的赞赏,让爸爸学厨师,在他们工地的食堂工作。
老板对爸爸很放心,把食堂交给他打理,爸爸跟这个老板做了二十多年。
我的家人都很勤奋节俭,首先要说的就是我的妈妈。
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人穿的鞋子、冬天的棉裤、棉袄,都是妈妈自己纯手工做的。
印象中,妈妈总是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在家里做鞋底。
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么多零食,炒花生瓜子就是我们最好的零食。
记得村里经常来卖饼干、方便面的,也可以用粮食换,妈妈一般不给我们买,如果妹妹哭,她会用粮食给我们换一点,还要用那些她从地里捡来的粮食。
妈妈过日子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我小时候,家里电器很少,一台21寸的彩色电视看了很多年,洗衣机、冰箱到我结婚时家里才买,但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用。
每次回家,我都说:
“妈妈年纪大了,别再手洗衣服,用洗衣机洗就行了。
”她总说:
“值不得,没多少。
”其实,她就是舍不得那点电费。
从小,爷爷就告诉我,咱们到哪儿都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这样人家都喜欢。
爸爸妈妈告诉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别再像他们一样种地。
我一直记着他们的话,不管上学,还是工作以后。
在学校的时候,完成好学习的基础上,我很乐于帮助老师和同学。
上学的时候,我一直担任班干部,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每年都会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的奖状。
工作以后,我踏实认真工作,作为一名医生,我用心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我一直坚持两点:
一是良好的服务态度,处处为患者着想;二是学习好医术本领,为患者做最好的服务。
毕业后,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的一个公立医院,在工作第一年就被评为北京市区级优秀医务工作者。
在现在工作的这个医院,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既然走上从医的道路,我一定以良好的医德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医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
只要我们认真遵守好、传承好文明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我爱我的家,我喜欢我家的家风家训,它是我做人做事的准则,它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能世代传承下去,不断去影响更多人,为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篇三)
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父母的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都有着传统中国农民正直、淳朴的禀性。
从小父母就告诫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说这话是他们的父母从小就告诫他们的。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人,父母并没有告诉我标准答案。
或许他们学识浅薄,并不能够归纳出好人的定义。
只是一直强调要有好心肠、要体贴人、要与人为善,做事要问心无愧,该做的事做,不该做的事绝对不做。
总之,不能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有着父母耳提面命,我自小就遵纲守纪、节俭正直。
**年,我们家被评为“高碑店市首届文明家庭”,这与父母的教导是密不可分的。
上大学时,在《道德经》里读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邪?
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
天地之所以能永恒长久,因为它不为自己索取什么,故能长久。
所以有道的人效仿天之道,把自己的利益放到最后面,结果别人都来成就他;保持自身处于利益之外,就可以保全自身。
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放下私心,才能最终成就自己。
概而言之无私的人就是“好人”,父母的教育和《道德经》的哲理不谋而合,胸无点墨的父母用直白粗浅的语言和贫瘠而又纯粹的人生,对“好人”做了最准确的诠释。
父母和乡邻的关系非常融洽,遇到我们姐弟和别人吵架、闹别扭,父母总是胳膊肘往外拐,不问原因地训斥我们,从不护犊子。
乡邻来我家借东西,只要家里有的,自己不用也要借给乡邻。
农忙时家里仅有的几件农具,全都毫不吝啬地借给乡邻,经常借出去还有人来借,就到那家去取,到最后农具借到哪家都不知道了。
父亲常教育我们,人家张口来借东西,肯定是遇到难处了,到哪家借也是经过反复思量的,不能不借。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我们姐弟三人的成长并没有受到什么委屈,依靠的就是母亲的贤淑和父亲的辛劳。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把干农活儿当作休息的。
父亲是兽医,是我们那块儿十里八乡闻名的兽医。
那时的牲畜是农田里的主力,是农民的命根子,兽医比人医吃香。
父亲除了夏秋两季在家里忙碌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各村、各生产队间,忙着给牲口看病、接生。
我们家的门是树枝做的柴门,敲不响的,经常有人半夜砸后房山(房子的后墙)来请父亲,不管严冬酷暑,父亲总是尽快穿好衣服、拿起药箱就走,披星而去,戴月而归。
听老一辈人讲,父亲曾经给一头吃了塑料布不反刍的牛做过手术,而且手术竟然非常成功,这件事像神话般在当地流传。
后来有了拖拉机,父亲又成了拖拉机手。
那时的司机和现在可是天壤之别,不仅要驾驶技术娴熟,重要的是还得会修理。
记忆里,我家院子的西南角铺着一大块塑料布,塑料布上总是摆满了油乎乎的机器零件。
父亲穿着沾满油泥的粗布衣服,脸上、头上脏兮兮的,掌纹浸满了黑黑的机油。
长满老茧的双手却有着妙笔生花的灵巧,总能够让“罢工”的机器发出悦耳的“突突”声。
不管那个生产队的拖拉机,父亲总是不计报酬的帮忙。
甚至忙的吃饭都没时间好好洗洗手,父亲开玩笑地说,吃到嘴里的机器油比炒菜的花生油香!
母亲的善良在我看来是没有底线的,那时闹灾荒,经常有串村耍杂耍的和乞讨者,母亲总是吃的、喝的、拿的一起赠送给他们,生怕给他们少了。
虽然我家吃白面的时候也不多,但是遇到老人和孩子,母亲总多侩一勺面,多烙一张饼,多倒二两油,多放两把菜。
让他们在我家吃了饭,再送他们几个玉米棒子。
现在母亲还保持着这个习惯,前几年,带母亲去北京看病。
刚出地铁口,遇到一位年迈的父亲推着残疾的儿子边唱歌边乞讨。
我司空见惯地从他们身边走过,母亲却停下来,从口袋里掏出来10元钱,轻轻放进老者手里才蹒跚的追上来。
我向母亲解释,这是职业乞丐,专门乞讨为生的,条件不见得比咱们差。
母亲说:
“我知道,但咱们健康能劳动,挣钱比他们容易。
大家都帮他们,他们的日子才会好过,如果都不帮他们,他们的日子就过不去了。
”我这才理解到母亲没有底线的善良里,竟蕴含着天地间最纯净的道理。
**年,父亲患心脏病需要住院,老两口竟然坐公交车来的医院。
等到双休日才把消息告诉我,说开车去接麻烦还影响我工作。
看着在ICU重症监护室倍受折磨的父亲,我心如刀绞。
周日晚上,父亲拉着我的手说:
“儿子呀,不要担心我,有你妈妈照顾我就行了!
人多了也不顶用,学校几十个孩子在等着你呢,回家准备准备,明天去上班吧!
”看着躺在病床上输液的父亲,我落下了眼泪,怎么也迈得开脚步,多想陪伴在父亲身边呀!
可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一口唾沫一个钉,谁劝也没用。
周一我早早就赶到学校上课,没有因此事缺一节课!
父亲住院的一个多月,我每天晚上照顾父亲时,他都要我把当天在学校发生事情说给他听。
还很骄傲地和同屋的病友介绍,我儿子、儿媳都是教书的,有文化。
前些日子,陪父亲看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主人公刘峰可谓一个经得起放大镜挑剔的“大好人”,好到即便被冤枉,上了前线,丢弃了那些因“活雷锋”而得的奖杯、奖牌和奖品,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善良。
从影院出来,我对父亲说:
“从刘峰身上看到了你年轻时的影子。
”父亲眼圈红润了,对我和媳妇说:
“现在社会发展快,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别忘了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你们要一代代传下去!
”
(篇四)
“孝”是一种默默传递
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邻居们常议论,说我们家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好家风。
1963年,我和丈夫结婚时,公公已经过世,我们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
丈夫每次出差回来,进屋第一件事就是看望老人,请安问好,然后才回我们的房间。
他经常嘱咐我:
“不管老人说什么,都不要争辩,按老人说的做就是了。
”
事实上,家里的事无论大小,我都与婆婆商量着来,把老人的饮食起居放在首位,悉心照料。
北大荒冬天的气温常常在零下35摄氏度左右。
婆婆先是患上了哮喘病,后来发展为肺气肿,一到冬天病情加重就下不了炕。
每次发病,丈夫都把医生接到家,为老人看病打针。
1970年冬,中苏边境形势紧张,各地积极备战。
当时,丈夫按上级的指示带领民兵野营拉练,期间不能回家。
那年除夕,婆婆哄着我一岁半的小儿子睡觉,不满六岁的大儿子跟我学包饺子。
晚上九点多,婆婆突然发病,大儿子扶着奶奶坐上手推车,我则抱起小儿子,一起送老人去医院看病。
经过抢救,老人总算有惊无险。
回到家后,婆婆一直气色不佳,心情低落。
我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
寿衣、寿材都没准备好,万一我丈夫回不来,我一个年轻女人家张罗不过来。
一位邻居说:
“你想办法尽量准备吧,就当冲喜增寿了。
”
于是,一位同事陪我一路小跑儿到木材加工厂买木料、做寿材,又把几年来省下的布票全拿出来买了寿衣料,起早贪黑全部做好。
婆婆见我一个人居然把所有东西置办停当,心里既踏实又感动,病情也渐渐好转了。
在我们的影响下,孩子从小就懂得孝顺老人。
大儿子上小学后,每天放学便给奶奶倒便盆;小儿子长大一点儿后,也学着哥哥的样子为奶奶倒便盆。
1972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婆婆病情加重,丈夫急忙送老人去医院救治。
住院一周左右,婆婆宽慰亲友们说:
“我这辈子没啥遗憾了,知足了。
”然后,就像睡着一样安详地走了……如今,我与丈夫都过了古稀之年,儿孙们也像当年全家人照顾奶奶那样孝敬着我们。
**年12月,丈夫体检查出肺癌,两个儿子立即带他去省城医院做了手术。
大儿媳在医院伺候了十多天,每天像女儿照顾老爸那样为老头子擦脸、拍打后背。
大儿子只要听说有助于术后康复的食品,就买给他老爸。
小儿子怕晚上睡着了老爸出现意外,就用布条一头系在自己胳膊上,另一头系在老爸胳膊上,只要老爸一动,他就会醒。
如今,8年多过去了,丈夫已经康复。
我俩常感叹:
如果没有孝顺的孩子们,哪会有幸福的晚年。
(篇五)
学会感恩对得起良心
我的老家在东北的偏远农村。
我们家普普通通,没出过名人,也不是当地的望族。
虽没有传承下来的成文家规,但带着泥土气息的朴实家风却潜移默化,伴我成长。
想起家,想起父母,一个个画面浮现在脑海。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主动承担下来奶奶家的农活儿。
每年的春假,父亲都会带着我帮奶奶家干活儿。
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都要用铁滚子压实翻新的土壤,俗称“压滚子”。
当时还太小、不懂事,每次“压滚子”都有畏难情绪。
父亲看出来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你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多帮他们分担点儿农活,他们就能少挨点儿累。
儿子,你听说过‘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典故吧……”小时候的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直到去年清明小长假回老家探亲,看着父亲蹒跚的背影、母亲花白的两鬓,心头一动,放弃在家休整的念头,主动提出帮父母打理菜园、准备春耕。
妻子用手机拍下我“压滚子”的画面。
画面里的自己,按照小时候父亲教我的动作要领认真地“压滚子”。
猛然间回想起父亲当时的话,恍然大悟,当年父亲带我干农活儿,就是要提示我不忘感恩。
母亲是村里的小学教师,也是我的班主任。
从教30多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有一天,母亲的QQ号状态忽然改为“无须扬鞭自奋蹄”。
我好奇地问了下她最近的工作情况。
原来,学校给她安排了一项任务,让她退休前再带一届一年级学生。
母亲说,“说实在的,谁也不愿意带低年级的学生,孩子小、太操心。
但是每次看到班里这帮孩子们,都会想起你小时候。
心里想,用多大心思教你就得用多大心思教他们。
”“您身体不好,差不多得了,不能太拼啊!
”我心疼地说。
母亲却严肃起来,“不好好教哪行啊,干一天就好好教一天,教学生要对得起良心。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每年的教师节,母亲都会收到学生们从全国各地发来的祝福短信、微信和明信片。
她培养的学生很多已为人父母,有的甚至宁可让下一代晚上学一年,也要把孩子放在母亲带的班里。
一名普通小学老师,给自己的学生心里留下如此深的烙印,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
现在想来,母亲的那句“对得起良心”,最朴实,最真挚,也最崇高。
……
虽身在他乡,往事却历历在目,对家的思念越发浓厚,对家人的爱也越发浓厚。
做人学会感恩,做事对得起良心——父母言传身教的家风虽朴实无华,却意蕴深厚,让我受益良多。
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深化拓展,就有了对同志、对组织的感恩;把做事无愧良心一以贯之,就自然能不忘初心,兑现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这是生命之外,父母给予我最珍贵的人生礼物。
(篇六)
香喷喷的黄豆
摘要:
印象中,父亲不止一次地给我讲过一个关于黄豆的故事。
在父亲很小的时候,爷爷是生产队的保管员,每天晚上要到生产队的仓库睡觉守夜。
印象中,父亲不止一次地给我讲过一个关于黄豆的故事。
在父亲很小的时候,爷爷是生产队的保管员,每天晚上要到生产队的仓库睡觉守夜。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冬天又冷,奶奶便差遣幺儿,也就是我父亲去仓库陪爷爷,给他暖被窝。
冬天的夜很长,爷爷守夜的时候,父亲就在仓库东翻翻、西找找,权当玩耍。
结果真被他找到了“宝贝”——一截蜡烛和一个罐头盖。
这能干什么呢?
聪明的父亲,点上蜡烛,再用火钳夹着罐头盖,盖里放着几粒黄豆,在烛火上烤,不多时,那黄豆就烤出香味来,吃上一粒,真是嘎嘣脆,满口留香啊。
父亲每每讲这个故事,形容这个黄豆的香味,眼睛都会放光,好像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这曾经让小时候的我羡慕不已。
黄豆是哪里来的呢?
仓库里保管着全队的粮食和劳动工具,自然是队上的。
就这样烤了两天后,一天夜里,爷爷指着小半袋黄豆对父亲说,你要烤就拿这个袋子里的,其他的别动。
只要有的吃,父亲哪里管是烤哪个袋子里的黄豆。
得到爷爷允许后,父亲索性从家里拿了大的铁盘,每天晚上架在烤火的烘炉上烤起豆子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转眼,已是年关,那时候穷,没有猪可以杀,磨点豆腐就不错了!
一天早上,天儿还没亮,就听见奶奶和爷爷吵起来了,父亲在被窝里听到好像是说家里的黄豆都没了。
爷爷说,是你儿子吃了,那有什么办法。
父亲一下惊醒,原来自己这几个月烤的都是自己家的黄豆,这让一家六口如何过年呀!
他又惊又怕,从被窝爬起来,穿上鞋就跑了,到天黑才敢偷偷回家。
再回到家里,奶奶显然气消了许多,并没有过多的责骂。
街坊邻里听说了,东家给一把,西家匀一点,好歹凑合着过个年。
但是父亲却很自责,那时候条件那么艰苦,自己不能挣工分,还带累全家。
心里又有点怨怪爷爷,仓库里那么多粮食,烤一点吃,别人也不会发现,或者告诉自己烤的是自己家的,不烤了就是。
爷爷似乎看出来父亲不高兴,把他拉到一边说,屋里穷,你还小,想吃点豆子,我不会拦你。
但是不能吃公家的,我是保管员,不能管别人不管自己。
从此以后父亲多年陪爷爷暖脚,再也不吃公家的一粒豆了。
我稍长大点后,再听父亲讲这个故事。
故事里的黄豆依然香喷喷,但是更香更让人神往的是一个父亲对子女的爱和一个保管员对公产的维护。
爷爷不识字,自从有了生产队,有了保管室,就当上了第一任生产队的保管员。
一直到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取消生产队保管室,他也是最后一任。
三十多年的保管员生涯,保管了集体上千万斤粮食,上百万资产,私人却从未沾过集体一粒米。
父亲也是一样,师范毕业后,先是当老师,后来成为一名乡镇干部,从来没拿过公家的一分一毫。
父亲通过黄豆的故事告诉我,不是自已劳动所得,无论何时、何地、何人的东西,无论是否有人看管,有人知道、有无数量能测出,都不能有半点占有思想,更不能因恶小而为之。
(篇七)
老猫房上睡
儿时起,妈妈的这句话就时常响在我们的耳边。
那时候,我们都似懂非懂,但知道:
人,要有教养,要辈辈传。
长大了,才知道这是北方的俗语,也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对后代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模仿,是一种家风的传承。
由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现如今我们兄妹四个各自成家立业,也算事业有成,最主要的是我们及我们的孩子们都孝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我家祖代相传并引以为骄傲的事。
父母虽然没给我们讲有关孝顺的大道理,但我们是从小看着父母对长辈的孝顺、对亲人的关爱长大的,孝老爱亲,在我们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
本是六口之家,但先是老舅来读书,几年后,老姨参加工作住到我家;老舅当兵走了,姥姥、姥爷搬到了我家;后来四舅的儿子来学前班读书,一住就是近十年……我们从没听见父母喊苦、说累,看到的都是每天微笑的面孔。
至今,姥姥瘫痪在床的画面还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
那是1993年春天,一向要强的母亲哭了,哭的特别伤心,姥姥瘫痪了!
从那时起,母亲每天下班回家,不仅忙家务,还要侍候姥姥,擦屎擦尿洗身子,每天定时背着姥姥去医院针灸,回家来锻炼腿部肌肉。
50多岁的母亲每次帮姥姥锻炼完都是气喘吁吁,大颗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紧接着是大块的尿布一堆又一堆的浆洗……
母亲怕屋里有味,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都是在屋外的院子里给姥姥洗尿布。
春秋还好,冬天,冒着刺骨的寒风,放上些热水也转瞬变冷,母亲的手粗糙开裂。
都说老年人真的像个孩子,由于瘫痪在床,姥姥时常大便干燥,医生让吃果导片,姥姥就偷偷多吃,结果又止不住,弄得满炕都是。
母亲依旧耐心收拾,没有一丝怨言。
正是父母的孝老爱亲感染着我们,我们兄妹四人从小就都非常懂事,都会做饭、做家务,还从不吵架。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烧柴都靠自己家上山弄。
父亲母亲领着二哥去树林里砍柴,大哥领着我和弟弟在家做饭。
大哥也还小,就蹲在锅台上做饭,我负责烧火。
等父母他们回来的时候,饭也熟了。
那时生活比较困难,父母又怕耽误我们长身体,每天中午都吃饺子,但大多是菜馅。
中午下班回家,全家动手:
和面的,剁馅儿的,擀皮儿的,包饺子的,烧水的……边干活边讲着见闻、笑话,忙的不亦乐乎!
等到大哥上了大学,每到寒暑假,我们哥几个就成了家务及做饭的“主力军”。
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更是无需父母动手,大哥、二哥掌勺,我备料,弟弟负责做米饭、摆放碗筷、酒水等,父母偶尔监督一下,挑挑毛病,真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直到如今,我家过年都是大团圆。
大哥住在呼和浩特,弟弟远在山东,但每年春节务必回家。
虽然只有几天的假期,虽然要开十几个小时的车,虽然旅途劳顿,可到家后没有谁歇息,马上开始“战斗”:
我们哥嫂弟妹七八个争着当主厨、备料,一日四餐,餐餐丰富;席间推杯换盏,题词助兴;餐后轮流陪着父母玩牌,哄他们开心;睡前全家围坐在一起,说各自的工作、生活,滔滔不绝,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父亲母亲总是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笑得合不拢嘴,眼里满是自豪。
“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现在这句话又成了我们这一代教育子女的“名言”。
我的侄子、侄女、女儿、儿子耳濡目染,也是“孝”字为先。
你看:
我那十岁的儿子正在为姥姥、姥爷开门……
(篇八)
长辈的嘱托
家训不是警句,而是嘱托,一代代流传下来,烙在心里就是信念,靠着这信念就能做有意义的事。
——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