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081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6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

 

课题名称: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序言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对于怎样办学、有效办学,怎样形成自身的办学定位与特色还在摸索之中,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也同样碰到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之路。

2006年初学院领导班子分组在全国不同地区,包括武汉、西安、珠江三角洲、xx三角洲、环渤海湾等地进行了大调研。

并组织了有专家论证,设立“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功立项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以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试点,对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形成进行了5年多的探索与改革。

课题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校企合作、体育教学、学生实践、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与探索研究,发现了独立学院办学“两个适应”的教育规律,并在这一规律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实行了人才培养方案“两个压缩、两个加强”的实践,实施“教学过程化管理改革”、尝试“学生集中社会实践”、推行“扁平化、一长制”的行政管理模式等等,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研究指导实践,在办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映出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办学特色的成果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推广性。

摘要

本课题是2006年获批的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组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广泛调查其他高校、企业的基础上,结合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校企合作、体育教学、学生实践、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

经过五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主要是:

总结了独立学院办学必须按照“两个适应”即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特点的规律办学,形成了特色办学思想;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贯彻“两个压缩、两个加强”原则,即压缩总的教学课时、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形成特色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推行教学过程化管理改革,实现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形成过程化管理的教学管理特色;加强和企业的联系,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校企共同育人的特色培养机制;精简机构设置,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形成扁平化、一长制的管理特色。

几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学院形成的培养特色实用人才的办学思想、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能够较好的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

培养的学生具有适应能力强、实用技能强、创新精神强的特点。

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学生步入社会受到用人单位的良好评价。

学院各项工作在这一套办学思想、教学模式的引导下,进入了一个科学、良性、可持续地发展状态。

 

 

主体部分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原始初衷

本课题研究不是出自对尖端教育问题破解的追求,也不是研究者对独立学院办学的一时热情,而是由于在(2004年—2005年底)办学过程中遇到了难以破解的难题,办学之初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给办学者造成了多方的困惑和忧虑,所以我们立项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化解我们在办学中的困境和忧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忧虑。

(一)来自人才培养的忧虑

学院于2004年5月成立以后,进行了紧张的招生准备和开学的各项工作,在教学上我们提出了“大类培养、分段教学,重基础、强技能、严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类培养、分段教学”主要是按照大类组织教学,前两年主要侧重基础教学,到二年级末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专业需求、个人发展进行专业方向的再选择,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重基础、强技能”是指在整个四年的培养中,要重视基础课教学,基础课教学中重点加强外语、数学、计算机的教学。

外语在普通本科基础上增加80%的学时量,数学增加35%的学时量,计算机增加50%的学时量,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能熟练掌握和运用3种以上计算机语言。

外语、计算机教学要求四年不断线。

“严管理”是强调在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中体现出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

我们采用了xx大学校本部的教材,基本上沿袭了校本部的人才培养方案,沿用了校本部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的指导思想通过对2004级学生教学的验证,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在对学院2004级本科学生第一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发现:

2004级学生期中考试与校本部学生同试卷进行测试,结果学生考试成绩出现了大面积不及格,其中英语90%以上,数学50%以上。

期末试卷适当降低了标准,不及格率为英语50%以上,数学专科50%以上、本科20%以上,不及格率仍然较高。

由于学习压力大,考试成绩差,学生中困惑、焦虑、彷徨的情绪不断上升,学院领导和教师也认为这样的问题不能长久下去,长此以往学生和整个教学会出现严重问题。

从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和对学生行为的观察来看,独立学院的学生不仅仅是入学时简单的低了几十分,他们在人格成熟、心理成熟、自我控制等方面都与一本、二本学生有较大差异,同时他们在生活态度、人生期望、求新意识、自我表现中体现出较强的自主性。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简单的采用校本部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长期下去只会耽误学生的成长,而且影响学院的未来。

(二)来自办学结构的忧虑

独立学院是教育部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在原大学二级学院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

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由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的大学申报,社会力量出资合作办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规定:

“试办独立学院要一律采用新的办学模式。

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教育部教育2005年统计年鉴“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其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成人高等学校505所”,独立学院定位于三类本科,生长在近700所普通高校和100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两大高校板块的峡谷之中。

普通高等学校以其雄厚的师资、良好的办学条件、成熟的管理制度、广泛的社会知名度而受到广大群众和考生的追捧。

职业技术教育通过1995年前后中专学校的大批倒闭,大批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重组、改造、创新,并且广泛实现了与市场接轨。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订单式培养,使一大批职业技术学院得到了新生和发展,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实现了高就业率,职业技术学院的信誉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学生进校的学习状态介于两者之间,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值比较高,而独立学院自身的实际水平要达到他们理想的高度又极其困难,学校怎样找到自身的办学定位,学生怎么找到在社会中的定位,是办学者必须解决的课题。

(三)来自办学模式的忧虑

中国高等教育自古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不了官就是穷书生、穷秀才。

近代洋人的洋枪、洋炮、洋机器震醒了中国人,现代高等教育传到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第一次转变,实业救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已被大众所接受,但读书还是少数人的事,即所谓的精英教育。

21世纪中国经济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第二个转变,即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大众的事,全社会的事。

而进入这一时期,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还没有做好准备,如:

认为高等教育就是大师与精英们的事,研究的是高深学问;高等教育永远都是卖方市场,学校培养什么人,社会就应该用什么人;本科教育不管是什么层次学校和学生,只要进入大学就应按统一的高等教育大纲教学,学生永远都应该适应教师,适应学校;大学只管收学生的钱,无须管学生家长是否能收回教育的投资;由于社会快速转型,不少社会萎缩的职业,学校对口培养的专业仍然培养着大量的毕业生等等,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念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变。

由于在办学之初,独立学院聘用了大批母体学校的管理人员,延袭了母体学校的管理体制,照抄母体学校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模式,是原有大学“克隆”、“复制”、“延伸”的产物。

这让我们不禁提出疑问,独立学院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增加学校收入,倒不如让原有大学多招收学生,提高学费就行。

而按新机制、新模式,为大众化教育而生的独立学院应该怎样办学,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国办一统天下的一大冲击,怎样才能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新的竞争态势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大课题。

(四)对学生就业的忧虑

根据教育部门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虽然工作并不好找,但却并不妨碍大学年年扩招,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是2001年的3倍。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

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

而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680万,就业率是多少,待业人数又是多少,令人关注。

一篇分析文章认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从地区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通过对30多所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研究,透视出以下几点信息:

一是普通大学生就业率下降,保持在70%左右,其中省属高等院校问题相对更加严重;二是沿海地区高校置身人才需求旺盛区,毕业生就业比内地高校处于有利地位;三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于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冲击之后,痛定思痛,基本确定了以订单式培养为先导,贴近人才市场的一系列管理及教学改革,加强技能培养,使大多数毕业生有了比较好的就业前景;四是工科毕业生相比文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好一些。

独立学院处于普通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夹缝之中,学生就业将非常困难。

据调查,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还不完全认同,如对部分大型国有石油企业调研,一方面大家不了解xx大学有独立学院,另一方面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公开讲,不接受独立学院的学生。

(五)来自沿海高校的忧虑

中部地区的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沿海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个体企业等快速发展,在1990年前后使内地国营企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全都陷入困境,一大批企业破产倒闭。

这样的例子也许不会重演,但在今天的高校有一个事实不能不引起思考,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了对人才的需求,沿海地区政府都注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不惜重金投入高等教育,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校充分与市场接轨,这些高校能够轻易地引进到教授、博士或更高级别的人才,对学生的培养紧贴市场需要的实际,学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经若干年发展这些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必将逐步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使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象牙塔式的高校会逐步失去昔日的辉煌,特别是内地省属普通高校,由于办学模式的僵硬和投入不足将会受到更大冲击,处于竞争非常不利的位置。

那么从这些学校中脱颖而出的独立学院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办学之路,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解决教学现实中已经出现的问题

高等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和教育的外部规律。

在独立学院要解决教育的理论问题有几个层面。

首先,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