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0675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ocx

DLT571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DLT571-2007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ICS27.100

F23

备案号:

2123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71—2007

代替GB/T14541--1995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Guide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phosphateesterfire-resistantfluid

usedinpowerplants

 

2007—07—20发布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DL/571-200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1

4试验项目………………………………………………………………………………3

5取样……………………………………………………………………………………4

6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6

7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6

8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监督…………………………………………………………6

9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8

10技术管理及安全要求…………………………………………………………………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磷酸酯抗燃油及矿物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13

附录D(规范性附录)NAS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14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下达的任务对DL/T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进行修订的。

本次修订主要是依据我国电力行业磷酸酯抗燃油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原导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标准与DL/T57l—1993相比主要有以下差别:

—原标准的名称修订为“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对原标准中抗燃油应具备的性能作了充实,补充了抗燃油在使用中的性能变化规律。

—去掉了原标准正文及附录中对中压抗燃油和高压抗燃油的区分,合并为磷酸酯抗燃油。

—对油质试验的项目和意义作了补充。

—对原标准附录A《新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酸值、水分、电阻率、泡沫特性、颗粒污染度五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水解安定性两项指标。

将原标准附录A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附录B《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颗粒污染度、酸值、泡沫特性、电阻率四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指标。

将原标准附录B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中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作了修订。

—对运行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作了补充。

—增加了废抗燃油处理的内容。

—去掉了原标准中的附录E《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

—用NAS1638颗粒污染标准取代了原标准中的SAE颗粒污染标准,并放在本标准附录D中。

—增加了附录A《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永洛、李烨峰、严涛。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

100761)。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用磷酸酯抗燃油的运行与维护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用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3535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B/T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759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T7600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DL/T421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DL/T429.1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透明度测定法

DL/T429.2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颜色测定法

DL/T429.6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

DI/T432电力用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

DL/T433抗燃油中氯含量测定方法(氧弹法)

DL/T706电厂用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

DI/T50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一汽轮机机组篇

SH/T0124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301液压液水解安定性测定法(玻璃瓶法)

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术语

下列名词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抗燃性fire.resistance

磷酸酯抗燃油的白燃点比汽轮机油高,一般在530℃以上(按DL/T706规定的方法试验),而汽轮机油的自燃点只有300℃左右。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使用磷酸酯抗燃油,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因油泄漏而引起火灾的危险性。

磷酸酯抗燃油的自燃点在油的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降低,除非是受到了低自燃点成分如汽轮机油等的污染或发生分解,所以运行中的磷酸酯抗燃油应定期进行自燃点监测分析。

3.2

介电性能dielectricproperty

磷酸酯抗燃油应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提高磷酸酯抗燃油的电阻率可以减少因电化学腐蚀而引起的伺服阀部件的损坏。

新油注入油系统时,应严格控制油的电阻率指标。

抗燃油在运行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油号的老化、水解以及可导电物质的污染等,都会导致电阻率降低,所以抗燃油在运行过程中,应投入旁路再生装置(参见附录A),将油的电阻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如果油的电阻率低于运行标准,通过旁路再生装置仍不能恢复到合格范围,应采取换油措施,以免引起伺服阀及油系统的精密金属部件被腐蚀损坏而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

3.3

氧化安定性oxidationstability

磷酸酯抗燃油的氧化安定性取决于基础油的成分、合成工艺以及油中是否添加抗氧化剂。

由于磷酸酯抗燃油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而高温、水分、油中杂质以及油氧化后产生的酸性物质都会加速油质的劣化。

所以选择氧化安定性好的油,在运行中严格控制油温、油中水分和杂质,保持油质纯净,对于延长运行油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3.4

水解安定性hydrolysisstability

磷酸酯抗燃油有较强的极性,在空气中容易吸潮,与水作用发生水解,可生成酸性磷酸二酯、酸性磷酸一酯和酚类物质等。

水解产生的酸性物质对油的进一步水解产生催化作用,完全水解后生成磷酸和酚类物质。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水解后,导致油的酸值升高,会引起油系统金属部件的腐蚀,严重的水解会使油发生变质,直接危及电液调节系统的安全运行。

所以,良好的水解安定性对于保持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油质稳定非常重要。

3.5

腐蚀性corrosion

磷酸酯抗燃油对金属材料本身没有腐蚀性,但油中的水分、氯含量、电阻率和酸值等超标,会导致金属部件的腐蚀,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3.6

溶剂效应solubility

磷酸酯抗燃油的分子极性很强,对非金属材料有较强的溶解或溶胀作用,用于矿物油的部分密封材料如耐油橡胶等,不适用于磷酸酯抗燃油,使用磷酸酯抗燃油的电液调节系统的橡胶密封材料一般选用氟橡胶(抗燃油与一些常用密封材料的相容性参见附录B)。

3.7

清洁度particlecontamination

由于电液调节系统的油压高,执行机构部件间隙小,机械杂质污染会引起伺服阀等部件的磨损、卡涩,严重时会造成伺服阀卡死而被迫停机,故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应保持较高的清洁度。

油中颗粒杂质污染一般来源于油系统部件的磨损、油质劣化产物或外界污染源的污染,可通过油系统内过滤器或旁路

3.8

空气释放特性和泡沫特性foamingandair-releaseproperty

由于磷酸酯抗燃油系统的运行压力较高(14MPa以上),如果运行油中夹带有较多的空气,会对油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较大的危害:

a)改变油的压缩系数,会导致电液控制信号失准,危及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

b)在高压下,油中气泡破裂,造成油系统压力波动,引起噪声和振动,对油系统设备产生损坏。

c)高压下,气泡破裂时在破裂区域产生的高能及气体中的氧会使油发生氧化劣化。

d)油中泡沫容易在油箱中造成假油位,严重时导致跑油事故。

磷酸酯抗燃油的空气释放特性和泡沫特性变差一般是由于油的老化、水解变质或油被污染而造成的。

在运行中应避免在油中引入含有钙、镁离子的化合物,因为钙、镁离子与油劣化产生的酸性产物作用生成的皂化物会严重影响油的空气释放特性和抗泡沫特性。

4试验项目

4.1外观

按DI./T429.1方法进行试验。

观察油中有无沉淀物及混浊现象,这是判断油品是否被污染的直观依据。

4.2颜色

按DL/T429.2方法进行试验。

新的磷酸酯抗燃油一般是淡黄色或接近无色的液体,在运行中,由于油质劣化会引起油的颜色加深。

油的颜色变化反映了油的劣化程度,如果运行中油品颜色急剧加深,必须分析油的其他指标,查明引起颜色变化的原因。

4.3倾点

按GB/T3535方法进行试验。

确定油品的低温性能,判断油品是否被其他液体污染。

4.4密度

按GB/T1884方法进行试验。

判断补油是否正确以及油品中是否混入了其他液体。

4.5运动黏度

按GB/T265方法进行试验。

判断补油是否正确以及油品是否被其他液体污染或劣化变质。

4.6水分

按GB/T7600方法进行试验。

水分不但会导致磷酸酯抗燃油的水解劣化、酸值升高,造成系统部件腐蚀,而且会影响油的润滑特性。

如果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超标,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4.7酸值

按GB/T264方法进行试验。

当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酸值升高较快时,说明发生了老化或水解变质。

应查明酸值升高的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如加强滤油等,以防止油质进一步劣化。

4.8闪点

按GB/T3536方法进行试验。

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闪点降低,说明油中混入了易挥发可燃性组分或发生了分解变质,应同时检测自燃点、黏度等项目,分析闪点降低的原因。

4.9自燃点

按DL/T706方法进行试验。

当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自燃点降低,说明被矿物油或其他易燃液体污染,应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必要时停机换油。

4.10氯含量

按DL/T433方法进行试验。

磷酸酯抗燃油中氯含量过高,会对伺服阀等油系统部件产生腐蚀,并可能损坏某些密封材料。

如果发现运行油中氯含量超标,说明磷酸酯抗燃油可能受到含氯物质的污染,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11电阻率

按DL/T421方法进行试验。

电阻率是磷酸酯抗燃油的一项重要油质控制指标,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电阻率降低,可能是由于可导电物质的污染或油变质而造成的,此时应检查酸值、水分、氯含量、颗粒污染度和油的颜色等项目,分析导致电阻率降低的原因。

4.12颗粒污染度

按DL/T432方法进行试验。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颗粒污染度指标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运行,特别是新机组启动前或检修后的电液调节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冲洗滤油,颗粒污染度指标合格后才能启动。

运行中油的颗粒污染度增大,应迅速查明污染源,加强滤油,消除隐患。

4.13泡沫特性

按GB/T12579方法进行试验。

用于评价磷酸酯抗燃油中形成泡沫的倾向及形成泡沫的稳定性。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产生的泡沫随油进入油系统将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会加速油质劣化。

因此运行中应严格控制油的泡沫特性指标。

4.14空气释放值

按SH/T0308方法进行试验。

空气释放值表示油中夹带的空气逸出的能力,测量油的空气释放值,也可以推断油是否受到污染(如矿物油)以及油的劣化程度。

4.15氧化安定性

按SH/T0124方法或参考国外有关方法进行试验。

氧化安定性试验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价磷酸酯抗燃油的使用寿命。

如果运行油酸值迅速增加或颜色急剧加深,应考虑进行氧化安定性试验,以确定需要采取的维护措施。

4.16开口杯老化试验

按DL/T429.6方法进行试验。

确定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但酸值等指标差异较大的磷酸酯抗燃油是否可以混用。

4.17矿物油含量

试验方法见附录C。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如果被矿物油污染,会降低磷酸酯抗燃油的抗燃性、空气释放特性及泡沫特性。

如果发现矿物油含量超标,应查明原因,消除污染源,或更换新油。

4.18水解安定性

按SH/T0301方法进行试验,主要用于评定磷酸酯抗燃油的抗水解能力,如果运行油的颜色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酸值升高,则可能是油的水解所致。

此时应考虑测定油的水解安定性和水分含量,必要时测定油中的游离酚含量,分析酸值升高的原因。

5取样

5.1容器

取样容器为500mL-1000mL磨口具塞玻璃瓶,按GB/T7597要求准备。

颗粒污染度取样容器使用250mL专用取样瓶,按DL/T432要求准备。

5.2取样部位

5.2.1新油取样

磷酸酯抗燃油以桶装形式交货,取样按GB/T7597方法进行。

5.2.2油系统取样

油系统取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所有用于测试的油样应从油箱底部回油侧的取样口取样。

b)如发现油质被污染,必要时增加取样点(如油箱顶部、过滤器或再生装置出口等)取样,以便查明污染原因。

c)取样前电液调节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至少运行24h。

常规试验按GB/T7597要求取样,颗粒污染度测试取样按DL/T432要求进行。

d)油箱项部取样时,先将箱盖清理干净后打开,用专用取样器从存油的上部及中部取样,取样后将箱盖复位封好。

5.3样品标记

取样瓶上应贴好标签,标签包含以下内容:

a)电厂名称;

b)设备名称及编号;

c)运行时间;

d)磷酸酯抗燃油牌号;

e)测试项目内容;

f)取样部位;

g)取样日期;

h)取样人签名。

6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新磷酸酯抗燃油的质量标准见表1。

表1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观

无色或淡黄,透明

DL/T429.1

2

密度(20℃)g/cm。

1.13~1.17

GB/T1884

3

运动黏度(40℃)。

mm2/s

41.4~50.6

GB/T265

4

倾点℃

≤一18

GB/T3535

5

闪点℃

≥240

GB/T3536

6

自燃点℃

≥530

DL/T706

7

颗粒污染度(NAS1638)b级

≤6

DL/T432

8

水分mg/L

≤600

GB/T7600

9

酸值mgKOH/g

≤O.05

GB/T264

10

氯含量mg/kg

≤50

DL/T433

泡沫特性

24℃

≤50/0

11

mL/mL

93.5℃

≤10/0

GB/T12579

24℃

≤50/0

12

电阻率(20℃)Ω·cm

≥1×10lo

DL/T421

13

空气释放值(50℃)min

≤3

SH/T0308

油层酸值增加mgKOH/g

≤0.02

14

水解安定性

水层酸度mgKOH/g

≤0.05

SH/T0301

铜试片失重Mg/cm2

≤0.008

a按ISO3448--1992规定,磷酸酯抗燃油属于VG46级。

bNAS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见本标准附录D。

7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质量标准见表2。

 

表2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观

透明

DL/T429.1

2

密度(20℃)g/cm。

1.13~1.17

GB/T1884

3

运动黏度(40℃)。

mm2/s

39.1~52.9

GB/T265

4

倾点℃

≤一18

GB/T3535

5

闪点℃

≥235

GB/T3536

6

自燃点℃

≥530

DL/T706

7

颗粒污染度(NAS1638)级

≤6

DL/T432

8

水分mg/L

≤1000

GB/T7600

9

酸值mgKOH/g

≤O.15

GB/T264

10

氯含量mg/kg

≤100

DL/T433

泡沫特性

24℃

≤200/0

11

mL/mL

93.5℃

≤40/0

GB/T12579

24℃

≤200/0

12

电阻率(20℃)Ω·cm

≥6×109

DL/T421

13

矿物油含量%

≤4

本标准附录C

14

空气释放值(50℃)min

≤10

SH/T0308

8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监督

8.1新机组投运前的试验

新油注入设备后应进行油循环过滤,对油系统进行冲洗,以滤除系统内的颗粒杂质。

在冲洗过程中取样测试颗粒污染度,直至测定结果达到设备制造厂要求的颗粒污染度后,停止冲洗过滤。

油循环结束后,取样进行油质全分析,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的要求。

8.2运行人员巡检项目

运行人员巡检下列项目:

a)定期记录油温、油箱油位;

b)记录油系统及旁路再生装置精密过滤器的压差变化情况;

c)记录每次补油量、油系统及旁路再生装置精密过滤器滤芯、旁路再生装置的再生滤芯或吸附剂的更换情况。

8.3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

8.3.1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见表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油质全分析。

表3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

序号

试验项目

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后

l

电阻率、颜色、外观、水分、酸值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2

颗粒污染度

两周一次

三个月一次

3

闪点、倾点、密度、运动黏度、氯含量、泡沫特性、空气释放值

四周一次

4

闪点、倾点、密度、运动黏度、氯含量、泡沫特性、空气释放值、矿物

油含量、自燃点

六个月一次

8.3.2机组检修重新启动前应进行油质全分析测试,启动24h后再次取样测定颗粒污染度。

8.3.3每次补油后应测定颗粒污染度、运动黏度、密度和闪点。

8.3.4如果油质异常,应缩短试验周期,必要时取样进行全分析。

8.4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

根据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见表2,对油质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如果油质指标超标,应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并通知有关部门,查明油质指标超标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表4为运行磷酸酯抗燃油油质指标超标的可能原因及参考处理方法。

表4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

项目

异常极限值

异常原因

处理措施

外观

混浊

1)油中进水;

2)被其他液体污染

1)脱水处理或换油;

2)考虑换油

颜色

迅速加深

1)油品严重劣化;

2)油温升高,局部过热

1)更换旁路吸附再生滤芯或吸附剂;

2)调节冷油器阀门,控制油温;

3)消除油系统存在的过热点

密度(20"C)g/cm2

<1.13或>1.17

倾点℃

>-15

运动黏度(40℃)mm2/s

与新油同牌号代表的运动黏度中心值相差超过±20%

被矿物油或其他液体污染

换油

矿物油含量%

>4

闪点℃

<220

自燃点℃

<500

 

酸值mgKOH/g

>0.25

1)运行油温高,导致老化;

2)油系统存在局部过热;

3)油中含水量大,使油水解

1)调节冷油器阀门,控制油温;

2)消除局部过热;

3)更换吸附再生滤芯,每隔48h取样分析,直至正常

水分mg/L

>1000

1)冷油器泄漏;

2)油箱呼吸器的干燥剂失;

效,空气中水分进入

1)消除冷油器泄漏;

2)更换呼吸器的干燥剂;

3)更换脱水滤芯

氯含量mg/kg

>100

含氯杂质污染

1)检查系统密封材料等是否损坏;

2)换油

电阻率(20℃)Ω·cm

<5×109

可导电物质污染

1)更换旁路再生装置的再生滤

芯或吸附剂;

2)换油

颗粒污染度(NAS1638)

>6

1)被机械杂质污染;

2)精密过滤器失效;

3)油系统部件有磨损

1)检查精密过滤器是否破损、失效,必要时更换滤芯;

2)检查油箱密封及系统部件是否有腐蚀磨损;

3)消除污染源,进行旁路过滤,必要时增加外置过滤系统过滤,直至合格

24℃

>250/50

1)消除污染源;

泡沫特性

mL/mL

93.5℃

>50/10

1)油老化或被污染;

2)添加剂不合适

2)更换旁路再生装置的再生滤芯或吸附剂:

3)添加消泡剂;

4)考虑换油

24℃

>250/50

空气释放值(50"C)min

>10

1)油质劣化:

2)油质污染

1)更换旁路再生滤芯或吸附剂;

2)考虑换油

9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

9.1影响磷酸酯抗燃油变质的因素及防护措施

9.1.1系统结构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结构对磷酸酯抗燃油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电液调节系统的设计安装应考虑以下因素:

a)系统应安全可靠。

磷酸酯抗燃油应采用独立的管路系统,管路中应尽量减少死角,便于冲洗系统。

b)油箱容量大小适宜,可储存系统的全部用油,其结构应有利于分离油中空气和机械杂质。

c)回油速度不宜过高。

回流管路出口应位于油箱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