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教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0441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而不比》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周而不比》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周而不比》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周而不比》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周而不比》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而不比》教案1.docx

《《周而不比》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而不比》教案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而不比》教案1.docx

《周而不比》教案1

周 而 不 比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周、比、矜、斯、责、举、道”等在文中的含义,重点辨析“周、比、党”等词一词多义现象。

2、 背诵重点章句2.14 16.4 15.23 4.26 12.23 12.24

3、 理解儒家人际交往观中关于择友、察友、处友方面的主要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论语》中择友、察友、处友观的看法。

4、联系“中庸之道”,深入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思考孔子的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

理解孔子择友、察友、处友方面的主要观点

2、 难点:

和而不同

三、预习要求

1、 诵读课文、疏通文义、注出重点字词

2、 背诵有关交友方面的章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在一定场合还特指恋爱对象。

朋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宫•大司徒》:

“以本俗六安万民:

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三曰联兄弟,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六曰同衣服”。

郑玄注:

“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关于朋友的称谓有石友、死友、挚友、素友、损友、诤友、益友、盟友、网友、文友、密友、闺友、笔友、忘年交、忘形交、君子交、莫逆交、刎颈交、杵臼之交、贫贱交、布衣交、患难之交、至交、世交、知交、金兰之交、竹马之交、再世之交、车笠之交、金石之交、平昔之交、肺腑之交、诗文之交等等,不一而足。

石友--情谊坚贞的朋友死友--交情深笃,至死不相负的朋友挚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素友--真诚纯朴的朋友损友--不对自己着想(负责)的朋友诤友--坦诚相见,直言相规的朋友益友--于己有帮助的朋友盟友--为特定目的结盟联合的朋友网友--在互联网结识的朋友文友--进行文学交流的朋友密友--亲密的朋友闺友--闺房中无话不谈的朋友。

笔友--用信件交谈的朋友忘年交:

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朋友。

忘形交:

指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

君子交:

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

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人们常说: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

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

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选择怎么样的朋友呢?

怎么样选择朋友呢?

怎样与朋友交往呢?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朋友在你生活中的地位?

请说说你选择朋友的标准?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周而不比》,是有关儒家的交往观的,共十四章。

(简单介绍论语原文及课文的编排),今天我们研习这一部分,希望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所借鉴。

先看则小故事:

东汉有位叫荀巨伯的人,一日得急信,说一友病重。

朋友远在千里。

故荀巨伯赶了好几天的路才到了友人居住的村庄。

到了这里以后。

却发现这里的村庄被胡人围住了。

他潜入城去探望朋友。

朋友非常感动,让他快走。

荀巨伯却说:

“你这是什么话?

你有难,不能走。

全村的人都不在,我来了。

看你这样我怎么能为了自己而弃你于不顾。

”说完就动手为朋友擦洗身子。

无论朋友怎样的劝说就是坚持不走。

村庄终于被胡人攻破了,胡人从破草屋里搜出了全村仅剩下的这两个人,对他们说:

我们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你是何人,竟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难道你不怕死吗?

故荀巨听完胡人的话说:

“你们误会了,我并不是这村子里的人,到这里只是看望一个住在这里的病友。

现在,我的朋友病重,危在旦夕。

我不能因为你们的到来而不管朋友的。

你们要杀就杀我,请不要杀这个垂死的病人。

胡人听了,都被他的话镇惊了,各个垂下了头,最后钦佩而走,一村的人得以保全。

朋友有诤友,有肝胆相照的朋友,也有酒肉朋友,狐朋狗友,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交朋友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孔子选择朋友的标准?

(板书:

择友) 

学生可能会回答16.4章。

 

(二)探究第16.4章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齐读。

2、《说文解字》说:

“谅,信也。

”信,就是诚实。

钱穆《论语新解》

2、便辟:

辟读如僻。

谓习于威仪,致饰于外,内无真诚,与友谅之谅正相反。

善柔:

假装和善。

谓工于媚悦,与友直之直正相反。

工媚悦者必不能守直道。

便佞:

巧言善辩。

巧言口辩,非有学问,与多闻正相反。

3、读法建议一

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

 ——程颐

归纳为  落实文字 读懂文章

4、 对于孔子的这种交友观,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

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

巧言令色,鲜矣仁,故友必择而后交,不可混搭滥交或毫无主见地被选择。

5、评析: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

《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

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6、齐背本章。

7、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评析:

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小人勾结而不团结,一帮人整天待在一起,谈的没一点正经事,只喜欢买弄小聪明,难以有成啊!

8、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总结:

孔子教导我们要与益友、君子、仁者交朋友,而要远离损友、小人。

(三)选择朋友的标准有了,但是,好人坏人都不会写在脸上,我们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

那怎样选择朋友呢?

(板书:

察友) 

2.10 章

评析:

孔子说:

“要客观综合的评判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行为,其次要看他的经历,第三要看他的习惯兴趣。

如果用这三种方法来考察一个人的话,那此人还有什么可隐藏和掩饰的呢?

也就可以给此人作评判了。

  4.7 章 

评析:

观察一个人的品行,看他的朋友;观察一个人的能力,看他的对手。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5.17 15.23

1、 齐读

2、 强调 “为”、“由”、“安”、“廋”“举”“废”的语义。

3、 概括孔子选择朋友的方法是怎样的?

提示:

视所以、观所由、察所安、观其过、察其党

4、 齐背

5、 介绍“管宁割席”这一典故。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③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 

译文:

管宁和华歆在园子里一起抛地锄菜。

忽然,两人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子。

管宁挥动锄头,对待金子和瓦块砾石没什么区别。

华歆拿起金子,丢下锄头,离开了。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坐着轩车穿着冕服的人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了书跑出去观看。

管宁割开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

“先生不是我的朋友啊。

”。

评:

这是管宁察看华歆的行为,考察他的兴趣爱好,因华歆太看重名利而不愿意与他交朋友。

 6、你在交朋友时要作选择吗?

你又是怎样选择朋友的?

提示:

学生说得有理的就加以肯定。

学生可能会说是“跟着感觉走”,须引导他们,若不看他们的行为,不观察他们的经历,不考察他们的习惯兴趣,你就无从知道他们究竟是直、谅、多闻之人还是便辟、善柔、便佞之人,混搭滥交或毫无主见地被选择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7、请学生说说时下同学中存在的一些择友观,并说说对这些择友观的看法。

择友观:

或就近(如同桌),或有权有钱(于己有利),或倾向于选择与他们具有相似行为方式的人做朋友,或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好。

总之是无标准无原则无目标。

我们应该要牢记孔子的择友观。

读法建议二

凡看孔孟,且须熟读玩味。

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

——程颐

归纳为:

 联系自己  联系生活

(四)俗话说“相识易得好,久住难为人”,交到了朋友,我们还必须学会怎样与朋友相处。

好朋友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打成一片?

朋友相处要不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呢?

(板:

处友)

先看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和朋友相处。

找出有关语句。

大致有15.15;14.34; 5.17;4.26;12.23

齐读

1、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评析:

与人交往要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

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评析:

“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

娄师德的“唾面自干”。

“以怨报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法家思想。

孔子反对以上两种做法。

3、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评析:

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

4、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子贡问友。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评析:

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所以,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6、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评析: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

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

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有一个哲学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

  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

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

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无论父子母女之间,还是多年夫妻之间,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到了《论语》中说的“数”这个阶段,彼此已经不独立了,就产生了隐患,离疏远甚至崩溃就不远了。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探究问题一

1、古汉语中怨/憾/恨的区别2、如何理解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久而敬之的“之”、忠的词义

补充资料:

(幻灯片)

钱穆《论语新解》:

敬之:

此“之”字有两解:

一,人敬晏子。

人敬晏子,当因晏子之贤,不当谓晏子善交。

二、指晏子敬人。

交友久则敬意衰,晏子于人,虽久而敬爱如新。

此孔子称道晏子之德。

孔门论人,常重其德之内蕴……今从第二解。

白话试译:

先生说:

“晏平仲善于与人相交,他和人处久了,仍能对那人敬意不衰。

4、5.17章的评读

补充资料:

(幻灯片)南怀瑾《论语别裁》《古文观止》上有一篇,辑自《史记•管晏列传》,提到晏子的车夫,一天回家时,太太要求离婚。

车夫问什么原因,他的太太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载晏子经过门口,晏子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简朴无华,自居人下的样子。

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显得意气扬扬、自足自满的样子。

你竟是这样没有出息,不长进的人,所以我要离婚。

晏子的车夫听了这番话,就马上改过,力学谦卑。

晏子看见他突然一反常态,样子变了,觉得奇怪,问明了原因,晏子就培养他,从此立志读书,后来官拜大夫。

从这个故事可知晏子有他了不起的地方,孔子尤其佩服他这个人对于交朋友的态度。

他不大容易与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全始全终。

  朋友之间的交往,多数人喜欢接交新友而轻慢故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君子之交,依于礼义,重在相知,故淡如水。

唯淡于水,故能长久。

虽为久交之友,然不敢相忘,在于思朋友之德、感朋友相知之情,所以说才会“久而敬之”。

探究问题二

小组讨论:

选择这五章中的任意一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探究问题三

读了4.26;12.23这两章,你是否认为

孔子很圆滑?

如不是,又该如何理解?

补充资料: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

            ——南怀瑾

《论语别裁》: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儒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礼的运用,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和。

以礼为美,以和为贵,但这个“和”必须“以礼节之”。

按照不同阶层间的界限分别用“和”。

 

译文:

有子说: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这两个章节的现实意义?

补充资料:

朋友之道,平等独立,不宜强加于人,即使忠言善告,也应适可而止;如不接受,也就算了,否则自讨没趣。

这种“处世之道”,至今有用。

但它之所以不仅是“处世之道”,因为它显现了作为本体的某种人际关系的具体的情理刻度。

过此刻度则此关系不再维系。

孔学中朋友之道最宜于现代的社会公德,即以独立、自主、平等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也。

 ——李泽厚《论语今读》

读法建议三

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

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程颐

归纳为:

 领悟思想  取其精髓

7、 孔子提出了处友的各项原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提示:

为了辅仁(板:

仁)

孔子讲择友也好,处友也罢(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益于仁德的培养,不是为了结党营私谋私利(比)。

因为这些处友的原则都是符合孔子的“忠恕之道”,符合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道的,故而,辅仁之功,取友为大。

(五)总结:

我们已经开始了《论语》的学习 我们都在路上,可能坑坑洼洼,但是我们相信: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心灵激荡;总有一种情怀,让我们精神坦然。

《论语》就是这么一种力量,这么一种情怀,让《论语》成为我们的朋友。

板书设计

择友的标准

正面:

益友:

直、谅、多闻

君子:

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仁者:

能好人、能恶人

反面:

损友:

便辟、善柔、便佞

小人:

比而不周、言不及义、好行小慧

二、察友的方法:

视所以、观所由、察所安、观其过、察其党

三、处友的方法: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忠告而善道之

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