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实施细则.docx
《混凝土质量控制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控制实施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控制实施细则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细则
本标段混凝土包括两条导流洞进口引渠、消涡结构混凝土,两条导流洞和供水洞洞身衬砌、竖井闸室混凝土,闸室交通洞衬砌混凝土,临时过坝交通洞洞身衬砌及路面混凝土,施工支洞和临时过坝交通洞封堵混凝土。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制定详细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计划,并报监理人审批。
2)根据招标文件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对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原料进行取样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3)各部位混凝土开浇前,先经项目部质检人员进行“三检”,包括基础处理、模板、钢筋、埋件等,全部合格后报监理人验收认可。
4)工地试验室的试验人员按有关规定和招标文件要求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物理性能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5)质检人员跟班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并对其养护和保护措施进行检查。
6)一旦出现混凝土缺陷,立即报告监理人,同时制定纠正、处理和预防措施,并报监理人批准后,对其缺陷进行处理。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在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中,基础及缝面处理、模板与钢筋安装、混凝土拌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混凝土浇筑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点。
仓面混凝土浇筑方法、浇筑时间、仓面设备配置及温控措施等是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措施。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9.10-1。
基岩面及混凝土施工缝面处理
(1)基岩面处理
清除基岩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有害淤泥、松散软弱夹层等,表面采用高压水或其他方法进行彻底清洗,并排净积水。
基岩的渗水采取妥当引排措施。
清洗后的基础岩面在混凝土浇筑前保持洁净和湿润。
混凝土浇筑前,在基岩面铺2~3cm厚同等级一级配富灰混凝土或砂浆,铺设均匀,以保证混凝土与基岩面良好结合。
(2)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缝面使用压力水、风砂枪或人工打毛等加工成毛面,清除缝面上所有浮浆,松散物料及污染体,以露出粗砂粒或小石为准,但不得损伤内部骨料。
开始打毛时间及冲毛时水压、风压等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并得到监理人认可或批准。
缝面打毛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湿润,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前,将层面松散物及积水清除干净后均匀铺设一层厚23cm的水泥砂浆。
砂浆标号比同部位混凝土标号高一级,每次铺设砂浆的面积与浇筑强度相适应,以铺设砂浆后30min内被混凝土覆盖为限。
铺设工艺必须保证新浇筑混凝土能与老混凝土结合良好,并得到监理人认可或批准。
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下一层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模板工程
1、模板材料
(1)木模板
木材的质量达到Ⅲ等以上的材质标准。
不使用腐朽、严重扭曲、有蛀孔等缺陷的木材、脆性木材和容易变形的木材。
木材提前备料,干燥后使用,湿度宜为18%~23%。
(2)钢模板
钢模板的面板厚度根据结构受力要求计算确定,且厚度不小于3mm,钢板面尽可能光滑,不带凹坑、皱折或其它表面缺陷;采用型钢或钢管制作模板骨架,确保模板稳定。
(3)模板拉条
固定模板用的拉条埋入混凝土中的钢条,并在距离模板内表面50mm处终止,与模板拉条紧固件连接,拆模后拉条紧固件在混凝土中留下的孔洞按技术文件及有关规范处理。
2、模板制作
模板的制作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结构外形,其制作允许偏差不超过相关规范的规定。
3、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前,按混凝土结构物的详图进行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
模板安装过程中,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
(2)竖向模板设置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3)模板的钢拉条不弯曲,直径大于8mm,拉条与锚环的连接牢固。
预埋的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在承受荷载时,有足够的锚固强度。
模板的对拉螺栓中部设止水板,模板拆除时将对拉螺栓两端的塑料帽取出,并回填不低于混凝土强度的水泥砂浆,回填平整。
(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以及各块模板之间的接缝平整、密合,以防混凝土中砂浆的流失。
建筑物分层施工时,逐层校正下层偏差,模板下端不产生错台。
(5)在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其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
4、模板的清洗和涂料
钢模板在每次使用前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钢模面板涂刷矿物油类的防锈保护涂料;木模板面采用烤涂石蜡或其它保护涂料。
5、拆除
(1)模板拆除时限,除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外,还遵守下列规定:
不承重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并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拆除;在墩、墙和柱部位在其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后,方可拆除。
(2)经计算和试验复核,混凝土结构物实际强度已能承受自重及其它实际荷载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能提前拆模。
6、模板检查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
对承重模板的支架,加强检查、维护。
如模板有变形走样,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矫正。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量
为满足各部位钢筋供应要求,钢筋加工厂配备足够的加工能力。
钢筋材质及检验
(1)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符合热轧钢筋主要性能要求。
(2)验收每批钢筋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使用前,按GB1499规定抽取试件并作力学性能试验并分批进行以下钢筋机械性能试验:
①钢筋分批试验,以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每批重量不大于60kg;
②根据厂家提供的钢筋质量证明书,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表质量,并测量每批钢筋的代表直径;
③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和尺寸测量合格的两组钢筋,各取一个拉力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进行试验。
试验项目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如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即认为拉力试验项目不合格。
冷弯试件弯曲后,不得有裂纹、剥落或断裂。
如有任何一个试验项目的任何一个试件不符合规定时,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第二次试验中还有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3)钢筋进货后,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查看锈蚀程度及有无裂缝、结疤、麻坑、气泡、砸碰伤痕等,并测量钢筋的直径。
不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钢筋。
(4)验收后的钢筋,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堆放,堆置在仓库(棚)内,且立牌以资识别。
(5)露天堆置时,采取垫高并加遮盖措施。
确保钢筋在贮存、运输过程中避免锈蚀和污染。
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程序见图9.10-2。
钢筋在本标段生产区内的钢筋加工厂内统一制作加工,为了防止运输时造成混乱和便于安装,每一型号的钢筋捆绑牢固并挂牌明示。
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在加工前采用除锈机或风砂枪将其表面的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用于加工的钢筋原材做到平直,无局部弯折。
钢筋的调直按以下规定执行:
(1)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2)钢筋在调直机上调直后,所调直的钢筋不出现死弯,否则剔除不用。
钢筋加工的尺寸严格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制作,钢筋的弯钩弯折加工按规范的规定执行,钢筋加工后的允许偏差不超过表9.10-1。
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
序号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值(mm)
1
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的偏差
±10
2
箍筋各部分长度的偏差
±5
3
钢筋弯起点位置的偏差
±20
4
钢筋转角的偏差
3°
钢筋安装
(1)钢筋安装程序见图9.10-3。
(2)钢筋在现场按施工图纸进行安装,并符合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
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3)按照安装需要,先安好架立筋,架立筋的直径和间排距满足承重钢筋网的受力要求。
把钢筋的位置在架立筋上进行标示,并严格按标示的位置进行安装。
(4)钢筋的交叉点采用铁丝扎牢。
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要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5)为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支承钢筋的混凝土垫块,其强度不低于同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用垫块中埋设的钢丝与钢筋扎紧,垫块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在多排钢筋之间,采用短钢筋支撑以保证位置准确。
(6)绑扎钢筋的钢丝结呈梅花形布置,间隔绑扎。
绑扎钢丝不要弯向模板侧。
(7)在钢筋架设完毕,未浇混凝土之前,按照设计图纸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检查合格的钢筋,如长期暴露,则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重新检查,合格后方浇筑混凝土。
钢筋的安装不得与混凝土浇筑同时进行。
(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值班人员经常检查钢筋架立位置,如发现变动及时矫正。
严禁为方便混凝土浇筑擅自移动或割除钢筋。
(9)钢筋接头
在加工厂中钢筋接头宜采用闪光对头焊接或采用手工电弧焊。
现场安装时,钢筋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和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并遵守相应的规程、规范。
采用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时,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和《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的要求。
受力钢筋一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方式,机械连接钢筋接头性能指标为A级标准。
(10)钢筋接头位于结构物的低应力区,接头位置错开布置,结构同一断面处的钢筋搭接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下列规定:
①闪光对焊、熔槽焊、接触电渣焊及机械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超过50%,在受压区不受限制。
②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中不超过25%,在受压区中不超过50%。
③焊接与绑扎接头距钢筋弯起点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位于最大弯矩处。
在施工中如分辨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其接头的设置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
如两根相邻的钢筋接头中距在50cm以内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扎搭接长度以内,均作为同一截面处理。
(11)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钢筋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控制,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12)在负温下焊接钢筋时,采取有防风、防雪措施。
手工电弧焊选用优质焊条,接头焊毕后避免立即接触冰、雪。
焊接钢筋的工人做到100%持证上岗。
止水施工
缝内的橡胶止水带型式、尺寸满足本招标文件和图纸的要求。
止水带不能露天储放或直接暴露在阳光中,防止油脂沾污。
到货6个月未安装时,放松卷装卷。
橡胶止水带基本聚合物采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其拉伸强度、伸长率、硬度等,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安装
(1)缝内止水带的安装形成一个连续密封的止水环。
橡胶止水带采用硫化接头。
(2)靠近止水带的混凝土,止水带下面及止水带周围的混凝土振捣密实,以确保混凝土与全部止水带紧密结合,并避免止水带周围形成空穴。
(3)橡胶止水带的安装时防止变形、变位和撕裂,止水带埋入混凝土中的两翼部分与混凝土紧密结合。
(4)止水带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止水带抗拉强度的60%,硫化过程中的接头在磨具加热关闭后以停留至少10min为宜。
(5)现场安装时应对安装的止水带每隔1m左右采用不小于φ8钢筋进行架箍固定,以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止水带移位,影响止水效果,同时加强止水带部位混凝土振捣以使混凝土密实。
(6)止水带上的膨胀胶条在埋设前进行保护,避免在埋设前发生膨胀。
混凝土浇筑
1)任何部位混凝土开始浇筑前8h(隐蔽工程为12h),通知监理对浇筑部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地基处理、已浇筑混凝土面的清理以及模板、钢筋、锚筋、灌浆系统、预埋件、止水和观测仪器等设施的埋没和安装等,经监理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2)任何部位混凝土开始浇筑前,将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的配料单提交监理人审核,经监理人同意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因混凝土拌和及配料不当,或因拌和时间过长而报废的混凝土弃置在指定的地点。
4)混凝土出拌和机后,迅速运到浇筑地点,运输过程中确保混凝土不发生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现象。
5)在浇筑层的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对下层混凝土的施工缝面按监理人批准的方法进行冲毛或凿毛处理,达到混凝土表面无乳皮。
如果在基础面浇筑混凝土,还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1)建筑物建基面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2)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要清除,冲洗干净并排干积水,如遇有承压水,需制定引排措施和方法报监理人批准,处理完毕并经监理人认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清洗后的基础岩面在混凝土浇筑前要保持洁净和湿润。
(3)易风化的岩石基础及软基,在立模扎筋前处理好地基临时混凝土保护层,在软基上进行操作时,避免破坏或扰动原状土壤。
(4)基岩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先铺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砂浆水灰比与混凝土的浇筑强度相适应,并保证混凝土与基岩面结合良好。
6)混凝土入仓时,防止发生骨料分离。
骨料粒径小于80mm的三级配混凝土垂直下落距离不大于2m。
7)混凝土浇筑按照监理人批准的浇筑分层分块和浇筑程序进行施工。
8)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予以清除,并弃置在指定的地点。
9)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拌和楼外加水。
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采用加砂浆和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质量。
10)浇入仓内的混凝土要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将粗骨料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要从低部开始浇筑。
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果表面泌水较多,要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严禁在模板上开口排水,以免带走灰浆。
11)在浇筑当中,尽量将混凝土捣实至可能的最大密实度,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泛浆为准,同时避免振捣过度。
仓面振捣按顺序进行,以免造成漏振。
对于钢筋较密集部位加强振捣,防止漏振。
12)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钢筋、止水及预埋件。
浇筑的第一坯混凝土以及在两罐混凝土卸料后的接触处须加强振捣。
13)老混凝土上的浇筑仓,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二级配混凝土或三级配富浆混凝土(适当加大砂率)作为接触层,确保新浇混凝土能与基岩或老混凝土结合良好。
14)混凝土浇筑要保持连续性,浇筑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按试验确定。
若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施工缝处理。
15)除经监理人批准外,两相邻块浇筑间歇时间不得小于72h。
16)混凝土收仓:
混凝土浇筑仓浇筑到最后一个坯层时,控制混凝土拌和量,防止多拌。
仓内机械设备按顺序依次退出,不凝土面上行走。
若是结构面层,则做人工收浆抹面处理。
预留孔混凝土
(1)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在混凝土建筑物中预留各种孔洞。
为了施工方便和安装作业所需预留的孔洞,均在完成预埋件埋设和安装作业后,采用混凝土或砂浆予以回填密实。
(2)回填预留孔用的砂浆或混凝土,与周围建筑物的材质相一致。
(3)预留孔在回填混凝土或砂浆前,将预留孔壁凿毛,并清洗干净和保持湿润,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
(4)回填混凝土或砂浆过程中仔细捣实,并保证埋件粘结牢固,以及新老混凝土或砂浆充分粘结。
外露的回填混凝土或砂浆表面抹平,并充分进行养护和保护。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1)有模板的混凝土结构表面修整
混凝土表面蜂窝、凹陷或其它损坏的混凝土缺陷按工程师指示进行修补,直到工程师满意为止,并做好纪录。
修补前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清除缺陷部分,或凿去薄弱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浆、混凝土或其他填料填补缺陷处,并予抹平,加强修整部位养护,确保修补材料牢固粘结,色泽一致,无明显痕迹。
(2)非模板混凝土结构表面的修整
根据无模混凝土表面结构特性和不平整度的要求采用整平板修整、木模刀修整、钢制修平刀修整等不同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表面修整,并达到设计规定的允许平整度偏差要求。
混凝土的养护
根据本标段工程建筑物的情况,按工程师的指示选用洒水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18h内开始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延长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隧洞衬砌混凝土则采取喷水养护,使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用于表面的石材,色泽均匀。
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为保证本工程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配合比及仓面作业等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1.1水泥、外加剂、砂石骨料等要定期随机抽样检查与试验,其贮存满足相应的产品贮存规定,不合格材料不进入拌和楼。
1.2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在全面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参数的条件下,掺用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初期硬化时的徐变能力;选用较低的水灰比,以提高其极限拉伸值。
1.3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
严格按试验室开具的、并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使用的外加剂,提前做不同种类外加剂的适配性试验,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根据砂石料含水量、气温变化、混凝土运输距离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用水量,以确保混凝土入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定期检查、校正拌和站的称量系统,确保称量准确,且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保证混凝土拌和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在拌和站同时生产几种标号的混凝土的情况下,采取电脑识别标志,防止错料;所有混凝土拌和采用微机记录,做到真实、准确、完整,以便存档或追溯。
1.4测量控制
根据地形条件和工程体形设计上的特点,施工测量工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将设计数据准确无误地放样于实地,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1.5模板施工质量控制
(1)测量放样施工增密控制网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
(2)模板安装尺寸准确、平整、光洁,接缝严密,固定可靠。
(3)模板及配件在出厂前严格检查制作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出厂。
(4)为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加强模板的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布置一个模板维修保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