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512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纲解读

考情播报

最新考纲

核心内容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Ⅱ)

主要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等

1.考查方式:

常常结合图形,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组成成分及稳态的调节,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等各种调节综合考查。

2.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为主,偶尔出现非选择题,属于低中档题。

知识点一 人体的内环境

知识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知识点三 稳态的调节

1.人体的体温调节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①先判断B为__________,则A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②图中a、b、c分别为A与B、B与C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

③D液体需经d过程注入C液体,则d为____________。

提示:

①组织液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②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③淋巴循环

(2)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①~④中的哪一种?

________。

3发热和寒颤     ②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③寒颤和出汗减少④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提示:

从图中可读出,60min前,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60~80min时,体温上升,80~100min时,体温恢复正常。

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情有发热、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

寒冷刺激下打寒颤能增加产热,但一般不会导致体温高于正常值,因此只有④可能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

1.填写内环境成分的相关知识

(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

(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水 ⑤胰岛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氨基酸 ⑧抗体

提示:

内环境成分:

②③④⑤⑦⑧

2.判断下列有关内环境叙述的正误

(1)(2015·课标全国Ⅰ卷)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2)(2015·课标全国Ⅱ卷)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3)(2014·课标全国Ⅰ卷)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4)(2014·课标全国Ⅰ卷)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5)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6)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

(7)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8)血浆中的HCO

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3.判断下列有关人体体温和水盐调节叙述的正误

(1)(2015·海南卷)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2015·海南卷)在体温调节中,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3)(2015·海南卷)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4)(2014·山东卷)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5)(2014·福建卷)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6)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

(7)长时间不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一、选择题

1.(2015·课标全国Ⅰ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

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

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答案:

A

2.(2015·江苏卷)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解析:

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较高,K+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细胞内液中Na+浓度较低,K+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二者渗透压比较接近,维持组织正常形态。

所以B项正确。

答案:

B

3.(2016·郑州联考)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

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

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解析: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细胞内液,B错误;葡萄糖由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协助扩散,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

答案:

D

4.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包含甲、乙、丙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解析:

只有双向箭头指向的丁为细胞内液,有双向箭头指向并有单向箭头指入的乙为血浆,甲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是机体的内部环境,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中;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内液中的O2浓度低于组织液中的O2浓度。

答案:

C

5.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解析:

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B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C正确;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D错误。

答案:

D

6.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

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解析:

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白蛋白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白蛋白含量会影响血浆渗透压,可见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

答案:

C

7.(2016·延安模拟)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

B.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

C.②通透性大于③,②从⑤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④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D.①④存在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不会透过②③,所以抗体的运输不会是由⑤到达④,有些情况下可以由④到达⑤

解析:

⑥为细胞内液,④为血浆,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需要经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共有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A正确;饥饿时,血糖水平低,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A端为进入端,所以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B正确;②为毛细淋巴管壁,③为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允许大分子通过,②通透性大于③,大分子蛋白从淋巴直接进入血浆,不经过生物膜,C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组织液中没有;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正常情况下抗体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允许部分抗体通过,D正确。

答案:

C

8.(2016·石家庄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  )

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pH的影响

B.细胞代谢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

C.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

D.即使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终产物,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

解析: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内温度、pH的大小不属于内环境的条件,A错误;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B错误;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维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稳定,C错误;组织液中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利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

D

9.(2015·海南卷改编)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热环境中比寒冷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解析:

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A错误;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B正确;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C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D正确。

答案:

A

10.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

冬天,一健康男子在室外静静地等车,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男子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

B.该男子体内热量主要来自④⑤的产热

C.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

D.⑦⑧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

解析:

由于该男子一直处于较低温度下,所以其体温调节中枢一直接受来自①的兴奋,故一直处于较兴奋状态。

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和骨骼肌。

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控制皮肤血管及骨骼肌,故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机体细胞代谢,但是并不能支配汗腺的分泌及皮肤血管的收缩(二者受神经支配)。

答案:

D

11.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2CO3/NaN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会引起细胞失水。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血浆中的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

血浆渗透压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

C

12.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解析: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引起尿量减少,A错误;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C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进而使机体产热量增加,D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

(1)下表为图中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不同部位主要电解质的含量(单位:

mmol/L):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血浆中阴离子浓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填“大于”、“小于”、“相等”或“相近”)。

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稳定的溶液中,表中数据能否说明这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水将从细胞________(填“内”或“外”)向细胞________(填“内”或“外”)转移。

在身体缺水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________。

(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解析:

(1)表格中的②表示血浆,②的阳离子浓度和阴离子浓度均为149.9mmol/L,即二者相等。

图中①为组织细胞,③为组织液,表中①的电解质含量代表细胞内液的电解质含量,数值为152.6+152.6=305.2(mmol/L);③的电解质含量代表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数值为152.9+152.9=305.8(mmol/L),说明二者的关系是相近。

(2)大量出汗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细胞失水,此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即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调节下实现的。

答案:

(1)相等 相近 能。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的多少有关,表中数据表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溶质微粒数目大致相等

(2)升高 内 外 增加 (3)神经、内分泌和免疫

14.(2014·课标全国Ⅰ卷)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尿量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渗透压与pH)的相关知识。

(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

(2)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答案:

(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15.(2015·江苏卷)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________(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

据此推测:

Ⅰ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导致的。

解析:

(1)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所以腺体A表示甲状腺和肾上腺。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不能进入靶细胞,所以胰岛素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

(4)Ⅰ型糖病具有种族差异性,由基因决定,由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由于患者血液中含有抗体和效应T细胞,推测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的。

答案:

(1)甲状腺和肾上腺 

(2)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神经—体液 细胞膜上 (4)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