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406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docx

湘教版三四五年级上复习资料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1831)年,(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

2.经过(5)年的环球考查,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4.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或(问题)。

5、观察的基本方法:

看、摸、闻、听、尝。

顺口溜:

眼耳鼻舌手,人人身上有,帮我认东西,是我好朋友。

6、观察的基本过程:

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7、达尔文寻宝的过程:

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8、指南车诞生于西汉初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总会指向南方。

9、我们把宝贝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物品三类。

第二单元

1、李时珍,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经27年著成《本草纲目》,该书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3、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霸王花。

4、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

5、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第三单元土壤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2.砂质土:

含砂较多。

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

含黏土较多。

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壤土:

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

3.鉴别土壤的方法(手捏法)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砂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4.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5.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肥料)来改良土壤。

他们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沤)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6.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受到人为的破坏。

7.2000多年前,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中描述了不同土壤的颜色、黏度、含砂量等特性,还记录了各种土壤在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植物。

8.证明土壤是否有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土壤放进水中,看有没有气泡冒出来。

9.土壤成分有:

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水等。

10.分离土壤的方法:

沉淀法、筛选法、挑拣法。

第四单元水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

2、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

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碾米)劳动的人们来说,上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

(说明了流动的水有力量)

3、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加快溶解的方法:

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

4、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

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97份,在不足3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去了2份,可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份。

5、(水)把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美丽。

(水)使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6、地球可供利用的(淡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7、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作用。

8、测量水的体积用(量筒)或(量杯),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使用量筒时,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齐平。

9、地球表面上水比陆地多。

10.自然界中原本就有水的地方,统称为自然水域。

第五单元空气

1、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有(重量)。

2、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它的原理和近代燃气轮机是一样的。

3、人体吸入(过量的灰尘)会引起(咳嗽)及(咳痰)等症状,大量吸入(矿物质)粉尘会伤害人的心肺动能,甚至引发尘肺病。

4、我们都离不开(空气),却很少注意他。

5、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所以能被压缩,因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不能无休止的被压缩。

6、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他的应用有(充满气的皮球一拍就能跳起来)。

7、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上升,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8、空气中有灰尘,不同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

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办法:

多栽花草树木等。

第六单元材料

1、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材料分为(天然材料:

棉花做成的布)和(人造材料:

塑料),人们把像棉花这样,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塑料这样,由人类制造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在常见的材料中,如(煤)(棉花)(木材)是天然材料,(塑料)(玻璃)(桌凳)是人造材料。

4、(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1900多年前由东汉(蔡伦)发明。

5、蔡伦造纸的原料是(破布)(旧鱼网)(麻头)和(树皮)。

6、蔡伦用抄纸器将纸浆捞起,吸干水分(压平)(晒干)一张纸造好了。

7、宣纸、新闻纸、牛皮纸吸水性最强的是(宣纸)。

8、把下列用木材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排列②④⑤⑦①③⑥

①漂白纸浆②剥去树皮③沥干水分④将木头切成小片⑤将木头煮烂成浆⑥烘干水分压成纸张⑦搅拌纸浆

9、人类生产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发展,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0、我国商周时期,青铜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材料。

11、春秋战国时期,(铁)被广泛地应用在农田耕种,砍伐开采等工作上,大大地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程。

12、20世纪中叶开始,(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电脑-------

13、制造太空船需要各种特殊合金,有的要能耐(高温)而不(熔化),有的要很(坚硬)。

14、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材料)大部分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使用可再生的材料。

15、我们身边的物体是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

16、工业革命后,钢铁、(合成纤维)(塑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器、飞机、汽车-----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和内容摘要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种。

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属直根,主侧根分别不明显的根属须根。

4、根系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5、茎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

在茎内有向上运输水分的导管和向下运输养料的筛管。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9、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也可以保持植物相对恒定的体温。

10、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及繁殖方式等方面去描述。

2、每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它的身体结构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也会出现差别。

3、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腐食动物。

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叫腐食动物。

4、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

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

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

鳃可以帮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5、金鱼是野生鲫鱼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演变来的。

6、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7、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

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8、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9、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

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龙骨突发达等。

10、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有:

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大熊猫等。

11、珍稀动物减少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有:

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的匮乏,人为的捕杀等。

可以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第三单元声音

1、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所有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着,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停止。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5、声音是通过振动的传递而传播的。

6、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

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理制成的。

7、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

提高音量,借助传声物体(如话筒、喇叭等),缩短声源与耳朵间的距离。

8、噪音指令人心烦的声音。

包括:

过大的声音,杂乱的声音,让人不舒服的声音………

9、噪音给人带来的危害有⑴会使人的听力受损,⑵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⑶影响人的神经系统,⑷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10、减少噪音的办法有:

⑴从噪音的产生、噪音的传播、噪音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防治,⑵加强宣传,杜绝噪音源,⑶利用法律武器,控制噪音源。

第四单元信息的传递

1、信息是指人们与外界沟通时自己所感知的某种事物的样子。

2、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3、五次信息革命分别是:

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

4、了解一种写密信的方法:

用米汤在纸上写字,字迹干后用碘酒在白纸上涂抹,能现出字迹。

5、利用标志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

标志具有:

会意、醒目、美观、简洁等特点。

6、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

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发明的专利权。

7、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

“莫尔斯电码”由字符(或数字)与电码符号构成。

8、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

“•”读做“滴”;“—”读做“哒”。

9、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

10、现代数字通讯是用电路的接通

(1)和断开(0)来传递信息的。

11、专用电话号码不可随意乱拨。

12、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有:

(1)导致了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改变

(2)娱乐方式的改变(3)网上购物(4)远程控制(5)方便了查询。

13、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传输速度快,传播容量大,传播距离远,保密性强,功能多等。

14、使用互联网时注意:

(1)合理控制使用时间,

(2)控制使用范围,(3)提高警惕,(4)不要随意去网吧。

15、为什么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五单元水的变化

1、沸腾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当把水加热到100℃时,水里会冒出大量气泡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

2、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

其原因是水变成水蒸气跑掉的过程中要吸热。

3、蒸发是在平常温度下,水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的现象。

4、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

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5、加快蒸发的方法:

(1)提高温度

(2)提高风速(3)扩大蒸发面积。

6、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7、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可以变成小水珠,当这些小水珠飘散在高空中就是云,低空的则是雾,附着在物体上的则是露。

8、冰是固体状态的水。

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变成的。

水——→冰

9、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所以实验室可以用冰盐混合的方法来造冰。

10、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而结成的小冰晶。

11、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固态的是冰,液态的是水,气态的是冰。

12、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是:

江、河、湖、海及地面上的水,每时每刻都在蒸发着,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在随风飘动的过程中不断聚集,当它们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以雨、雪等方式飘落下来。

降落到地面上的雨、雪水,有的又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了空中,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入江、河、湖,江、河、湖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

水就这样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第六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

1、搜集信息的方法有: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借助电脑、书籍等获取第二手资料。

通过不同方法获取的资料其可信度是有区别的。

2、通过搜集资料,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3、搜集资料时注意:

首先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搜集与我们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并及时记录。

4、搜集关于恐龙资料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搜集研究——整理记录——展示交流。

 

重点实验

1、凝结实验

方法:

①取用2个烧杯,在一个烧杯里倒入适量热水,另一个烧杯里倒入等量冷水。

②分别将2个冷玻璃片盖在2个烧杯上,观察玻璃片底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

盖在盛热水的烧杯的玻璃片底部出现了小水珠。

结论: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

2、造“雾”实验

方法:

往大口杯里倒入大半杯温水,将冰块放入塑料袋,然后伸入杯口,接近水面。

观察杯口处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

在杯口会看见许多白色的“烟雾”出现。

结论: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形成的。

3、造冰实验

方法:

①在杯内放入冰块,②在冰上加入食盐,③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插入冰、盐混合物中,当试管里出现冰时测量试管里的温度。

现象:

在冰里加入食盐后冰盐混合物的温度会大大降低,此时会出现冰。

结论:

利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实现结冰。

 

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1我们在呼吸

1、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2、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3、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4、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

5、肺活量的大小可以反应身体呼吸机能的强弱。

一般来讲:

男生比女生肺活量要大;身体健壮的同学比身体瘦弱的同学肺活量要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肺活量要大。

所以,积极、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增强肺活量。

2心脏和血管

1、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

3、哈维是17世纪时英国的一名医生。

他猜想血液在全身沿着一条闭合路线作循环运动。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他得出结论:

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通过毛细血管连接在一起,使血液在身体中循环流动。

4、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从心脏流出的血液含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流回心脏的血液含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

5、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如氧气、营养物质等)。

6、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

人的一生中,心脏都在不停地工作着。

通常锻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时间也就更长。

7、保护心脏应注意些什么?

A不抽烟,不喝酒;B刚做完剧烈运动不要马上停下来;C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

3我们的大脑

1、“眼疾手快”这个活动,大脑工作的过程:

眼睛看到直尺下落——直尺下落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作出反应输出抓尺的信号——手作出“抓”尺的动作。

2、人类有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有相应的语言中枢,语言中枢由四部分组成: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3、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如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

4、14页中:

事例一,甲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发达,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不发达。

事例二,乙的视运动性语言中枢发达,运动性语言中枢不发达。

5、15页辨是非:

A课间仍在学习,这样做法不对,因为合理的休息才可以让大脑更好的工作;B深夜还在上网,这样做法不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充足的睡眠可促进脑的发育;C剧烈运动时戴头盔这样做法是正确的,头盔可以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6、大脑在头部的位置,颅骨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

4和谐统一的身体

1、肺、气管、心脏、血管、脑等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之间和谐统一,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

2、人体的各个器官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它们相互协调,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当某一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人体其他部分的健康。

3、生活中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有很多:

吸烟问题、噪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垃圾食品问题等。

4、1994年4月10日,我国颁布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规定“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

5、解决睡眠不足问题的建议:

A老师减少作业量;B同学们要提高效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C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看电视的时间;D不要沉迷于电子游戏。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

1生活中的好帮手

1、在生活中,为了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人们的“好帮手”。

2、各种工具的关系:

A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方法起不同的作用。

B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

C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

3、几千年以来,人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制造和改进工具,现代工具都是在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他能撬动地球吗

1、像阿基米德说的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

杠杆工作时总围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那点是动力点,悬挂垂物的那点是阻力点。

2、在同一杠杆设置中,动力点与支点间的距离越大越省力,距离越小越费力;阻力点与支点的距离越大越费力,越小越省力。

3、生活中杠杆不一定都是省力的,有的是为了方便。

4、找出几种类型杠杆的三个点。

3轮轴

1、像自来水开关这样由轮和轴组成的装置叫轮轴

2、在轮轴装置中,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动轮转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3、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

     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更省力?

(轴缩小)

4、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

(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

5、最早的轮轴——轱辘

6、轮想等的情况下,轴越小越省力。

4滑轮兄弟

1、像安装在旗杆顶上的那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2、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像这样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4、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并不省力。

5、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6、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却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7、滑轮也是一种杠杆。

5在斜坡上

1、认识斜面各个部位的名称:

斜面、坡度、斜面长度、坡度、物体运动所走过的距离、物体被抬高的距离、竖直提起重物所用的力、沿斜面拉重物所用的力。

2、斜面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坡度、斜面的光滑度。

3、斜面越低、越长越省力。

4、斜面虽然省力,但是费距离。

5、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6、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运用斜面一定省力,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6有趣的传动

1、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都是简单机械。

复杂的机器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

一部完整的机器是由工作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作用部分构成的。

传动部分或传动系统,是传动运动和动力的机构。

齿轮这种简单机械就能起到传动的作用。

2、齿轮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可以使小齿轮运动的速度加快。

3、手动挡汽车,就是依靠档位(齿轮)的变化控制汽车的前进、后退、加速、减速的。

第三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1地球的故事

1、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圆的;地像一张有皱褶的纸,是平的。

因为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2、古希腊人从进出港船只现象,提出了大地不是平的,而是一个大圆球的猜想。

3、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4、麦哲伦是葡萄牙航海家,他带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历时三年,船队最后又回到了西班牙,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环球航行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一伟大猜想的。

5、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6、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7、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地球赤道大约有4万千米。

8、郑和——中国古代航海家。

2风光无限的地貌

1、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就是地貌。

常见的地貌有沙漠、海洋、湿地、山地、平原、高原等。

2、我们的家乡属于山地这种地貌,其地貌特点是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

3地球的内部

1、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它的构造就像一个熟了的鸡蛋。

3、科学钻探被称为伸入地球深处的“望远镜”,地质学家利用科学钻探获取岩心、岩屑、岩层中的流体等,从而获取地下岩层中的各种地学信息。

4、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是一个迷团,科学家也仅仅是一种预测。

4地球仪

1、地球仪是地球表面的模型。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一般不能观察到她的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

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不同的地貌。

蓝色被用来表示面积最大的海洋,所以人们常说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

3、地球被划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

七大洲是:

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极洲、亚洲;

四大洋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纬线:

在地球仪表面,沿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圈的线叫做续线。

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越往两极纬线越短。

每一根纬线都标注了不同的度数叫纬度。

5、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每一根经线都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

6、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

7、利用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