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177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

最新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且其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

B.生物大分子都能够以主动运输方式出入细胞

C.肝糖原、受体蛋白、脱氧核糖核酸都可以水解生成大量的单体

D.DNA双螺旋结构解旋后不能表达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但只有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而核酸、多糖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A错误;生物大分子如抗体等分泌蛋白或细菌、病毒等颗粒性物质以胞吞、胞吐的方式出入细胞,而不是主动运输方式,B错误;多糖、蛋白质、核酸都可以水解生产大量的单体,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C正确;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主要发生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当DNA双螺旋结构解旋后,其中的一条单链可以作为转录的模板,合成出信使RNA,然后再完成翻译,D错误。

2.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多样性

B.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荷兰科学家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并进行了命名

D.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统一性。

英国科学家虎克对细胞进行了命名。

细胞学说揭示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DNA的复制

B.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

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答案】D

【解析】解: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遗传物质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正确;

B、由图中染色体的颜色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B正确;

C、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其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若该细胞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正确;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且图乙是精细胞,根据染色体颜色可推知图乙不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D错误.

故选:

D.

4.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R、r)及黄色与绿色(Y、y)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答案】D

【解析】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1)×(1:

1)=3:

1:

3:

l,A错误;

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B错误;

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1)=1:

1,C错误;

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的有3×2=6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

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答案】A

【解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于组织液(突触间隙)中,A正确;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B错误;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神经细胞内部,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内环境

【名师点睛】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是发生在其中的生理过程均符合题意,发生在细胞内的或外分泌液中的均不可。

6.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每个电表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

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

A.a点对应图5B.b点对应图3

C.c点对应图3D.d点对应图4

【答案】C

【解析】在a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由于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所以没有电位变化,A错误;在b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电位发生两次变化,所以b点对应图5,B错误;在c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电位发生两次变化,c点有突触间隔,所以图3中间在横轴的时间要长一点,C错误;在d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由于突触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位只发生一次变化,所以d点对应图4,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装置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回答:

(1)在光下,根尖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___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3)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___。

(5)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128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mg。

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植株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2).叶绿素(3).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不同(4).t2(5).t4(6).增多(7).120(8).降低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

图1是密闭容器,光合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容器内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浓度达到平衡,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图2中,t4点氧气的释放速率为0,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最低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1)由于根尖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在光下,根尖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而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所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3)由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以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4)曲线中t2-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t2和t4,这两点都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t4时补充CO2,二氧化碳固定加快,三碳化合物的生成加快,短时间内其去路不变,最终导致叶绿体内C3的含量升高。

(5)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128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128÷192×180=120mg;示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25℃,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导致植株光合速率降低。

8.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甲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

(2)在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________。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________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________分子上。

(填字母)

(4)丙图中分子L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________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L的________端开始的。

核糖体与分子L的结合部位可以形成_______个tRNA的结合位点。

(6)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________分子的水。

【答案】

(1).DNA复制

(2).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3).a和c、b和d(4).e(5).f(6).6(7).A(8).2(9).115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甲图:

甲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DNA分子复制是以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分析乙图:

乙图表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分析丙图:

丙图表示翻译过程,其中m、n都表示多肽链.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

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1)甲图中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表示DNA复制;乙图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表示转录;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转录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甲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a和c、b和d。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e模板DNA链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fmRNA上。

(4)分子L为mRNA,彻底水解得到磷酸、核糖、A、U、C、G共6种化合物。

(5)图丙中肽链n比m长,说明翻译是从A端开始的;核糖体与分子L的结合部位可以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6)DNA(或基因)中碱基数:

mRNA上碱基数:

氨基酸个数=6:

3:

1,若某mRNA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肽链,需要351÷3=117个分子的氨基酸。

要求脱掉的水最多,则肽链数最少为1,根据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可知,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17-1=116个。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模版链的条数判断甲乙两图表示的遗传学过程,根据丙图中肽链的长度判断翻译的方向。

9.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

图甲a~d表示膜结构或管壁,A~D为体液

(1)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会引起图甲中[]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

(2)图乙中①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②与④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②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②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毛细血管壁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__________。

【答案】

(1).B组织液

(2).组织水肿(3).2/3(4).蛋白质(5).无机盐、蛋白质(6).组织液和血浆(7).⑤→②→③→①(8).6(9).①组织细胞

(1)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会引起图甲中B组织液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2)图乙中①是组织细胞,其内的液体为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②血浆与③组织液、④淋巴的主要区别是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3)氧气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的,因此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

⑤红细胞→②血浆→③组织液→①组织细胞,该过程经过一层红细胞膜、两层血管壁膜、一层组织细胞膜和两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CO2是细胞呼吸产生的,因此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①组织细胞。

10.图甲为某反射弧示意图;图乙表示兴奋在丁、戊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H表示物质;图丙表示图甲中②点在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电流刺激E,可观察到A发生运动反应:

若在①处用电流刺激神经纤维,A有反应而E无反应。

由此表明A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2)图乙中,若F、G之间距离等于G、I之间距离,刺激G处,电流表①与电流表③相比,电流表______(填“①/③”)的反应滞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刺激I处,电流表②偏转的次数为__________次。

(3)图乙中H为_____________,会通过______________信号的转化引起戊神经元兴奋。

(4)据图丙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b时刻Na+通道大量开放,膜外Na+大量涌入膜内

B.a—c段形成有关离子的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C.若神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Na+数量减少,c点将上升,静息电位不变

D.c时刻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

【答案】

(1).效应器

(2).③(3).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要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速度慢,所需时间长(4).1(5).神经递质(6).化学信号→电信号(7).C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甲中,电流刺激E,可观察到A发生运动反应;若在①处用电流刺激神经纤维,A有反应而E无反应,因此A、B、C、D、E分别是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和感受器。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由于在①处用电流刺激神经纤维,A有反应而E无反应,而电流刺激E,可观察到A发生运动反应,表明E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2)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因此刺激G处时,电流表①与电流表③相比,电流表③的反应滞后。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I处,电流表②偏转的次数为1次。

(3)图乙中H是丁神经元的轴突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电信号,从而引起戊神经元兴奋。

(4)图丙中,b处于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的过程中,是钠离子的大量内流引起的,A正确;a—c段钠离子的内流不需要消耗ATP,B正确;如果神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Na+数量减少,c点将下降,静息电位也会发生改变,C错误;c时刻为动作电位,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D错误。

11.下图为A、B、C三个神经元构成的反射弧,椐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__。

(2)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刺激部位④,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

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________控制。

(5)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否为双向的?

并预测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利用图中标注的数字⑥、⑦、⑧说明刺激、测量和观察的部位)设计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是双向的。

【答案】

(1).感受器

(2).A→B→C(3).正电位→负电位(4).大脑皮层(5).电刺激⑦处,观察⑧的变化,同时测量⑥处电位有无变化(6).若⑧有反应,⑥处有电位变化(7).若⑧有反应,⑥处无电位变化

【解析】试题分析: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根据突触结构可知,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的方向是A→B→C,则图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④⑤表示神经中枢,⑥⑦表示传出神经,⑧表示效应器。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表示感受器。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方向是A→B→C。

(3)刺激④,该部位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所以膜外电位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4)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说明缩手反射还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5)根据题意,利用⑥⑦⑧三处进行实验,实验目的是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否为双向的,故可刺激⑦,分别检测⑧和⑥处电位有无变化来进行判断。

预测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若⑧有反应,⑥处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若⑧有反应,⑥处无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不是双向的。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根据突触的结构或者神经节的位置判断图中反射弧的各个部位的名称以及兴奋传导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