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903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docx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

堤防查险与险情处理

1、散浸

险情说明在汛期水位高的时候,河水通过堤身土壤的空隙,从堤坡下部或坡脚附近渗出,象人身上流汗一样,堤坡湿润发软,甚至发生浸润水流,这种险情叫做散浸。

发生后应及时妥善处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形成脱坡或漏洞等更大险情。

原因分析造成堤身散浸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有:

堤身单薄,坡过陡;

堤身土质砂重,透水性强;

修堤质量关差。

如踩层厚,土块大,碾压不实,接头牙口处理不好;

堤有隐患。

如蚁洞,獾穴,树根,暗沟,棺材等。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缩短了渗径,抬高了浸润线(即:

干湿分界线)而形成的。

抢护原则堤外坡阻水入堤,堤身坡砂土,土质不易饱和,堤身稳定,险情无发展趋势,可以加强监视,注意其变化。

如果坡面散浸较严重,则需及进处理。

抢护方法以导渗为主。

必要时,并应用粘土外帮阻渗,以减少江水渗入,同时兼收加强堤身之效果。

现将几种常用方法,分别说明如下:

导渗明沟。

水位继续上涨,堤身发生散浸且有发展趋势,应立即在堤坡开明沟导渗,让渗水集中沟流走,降低浸润线,使坡土壤干燥坚实,以稳定险情。

具体做法:

从坡散浸部位稍上一点的地方起,到堤脚以外止,从下向上顺堤开挖一些连续“V”字形导渗明沟。

沟的间距3~5米,沟深0.4~0.8米,沟宽0.3~0.5米。

沟的断面一般上宽下窄。

散浸严重的堤段,沟可以挖深些密些。

沟尾要接通堤脚排水沟,使渗水能流出去。

导滤沟。

如果开明沟后,沟渗水大、流速快,挟带土粒,边坡坍塌,就应在明沟放导滤材料,以保证流水不流土。

导滤材料有两大类:

一种是砂石料,一种是梢、秸料。

用砂石导滤材料,一般要铺垫三层:

下层铺粗砂,中层铺瓜米石,上层铺卵石,每层厚约0.2米。

如用梢、秸料做导滤材料,就捆成枕,直径0.3~0.5米,外裹一层草包或稻草,上面压一层土草包,以免土粒阻塞空隙,失去滤水导渗作用。

枕的大头向上,梢向下,由沟的下部向上铺,头梢接头处要重合交接,梢尾露出沟外,以利渗水排出。

透水压浸台。

当堤身断面不足,或外滩窄小,堤产生严重散浸时,可在坡加做层苇层土的透水压浸台。

具体做法:

在筑压浸台部分先做导滤沟(照上面第二种做法),然后在堤脚上,铺放芦苇两层,每层厚0.1米,共0.2米,铺成“人”字形,头梢重合,柴梢向外,目的是引出渗水。

在芦苇上面铺稻草厚0.05米,然后填土劣实,厚1.0~1.5米。

填土面上再铺放芦苇,层土导苇,直到浸润线以上为止,坡度1:

3~1:

5。

若基础不好,压浸台坡脚要抛石或用砂土袋固脚,以防止出现脱坡险情,但要注意不要将沟渗水阻塞。

粘土外帮。

坡散浸严重的堤段,如堤身断面较小,外滩较宽,附近有粘土加做外帮。

土随倒随用脚踩实,要保证质量,以减少渗入水量,从而缓和险情,增强堤身抗洪能力。

外帮宽度一般4~5米,长度应超出散浸堤段两端至少5米,高出水面0.5米。

抢护散浸切忌采用粘性较重的土壤填筑压浸台,它会使堤身渗水无法顺利排

出,从而加剧险情。

2、脱坡

险情说明当堤背水坡发生散浸,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失当,险情就会继续发展。

或堤脚基础软弱,临坑圹洼地,在散浸堤段的堤顶或肩、坡发生弧形裂缝,继而扩大,坡就整块向下滑动,甚至骤裂下挫,堤身形成吊坎,堤脚土壤上鼓,有的甚至堤基也滑动突起。

这种险情,叫脱坡或滑坡。

原因分析当堤身发生散浸后,堤土浸水饱和,抗剪强度降低,堤坡失去稳定,整块土体下挫。

如果堤脚基础松软,临水塘湖沼,搞滑能力弱,更易发生脱坡险情。

抢护原则堤外阻水入堤,堤滤水还坡,即消减渗水压力,恢复堤坡稳定。

抢护方法抢护脱坡的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滤水还坡,外帮截渗,填塘固基。

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当时当地具体情况,分别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抢护。

1、开沟导渗:

从开始脱坡的顶点起,沿弧形裂缝挖沟,再从这条沟起开挖若干条与堤身轴线垂直的顺坡纵沟,沟尾均应延出堤脚以外,不能封闭。

沟距为5~8米,沟宽0.5米以上,沟深最好是挖到滑裂面(滑动部分与尚未滑动部分之间)。

实践证明,脱坡险情发展很快,要迅速处理。

沟的上下两端挖到滑裂面,中间接近滑裂面就能生效。

开沟时如沟的边坡崩塌,不易成功,就从下往上挖,边开边放导渗材料。

导渗材料应符合两个要求:

即要使渗流顺利排出,又不允许渗流带走泥砂。

导渗材料一般多用梢、秸料。

把梢、秸料轧成捆,直径0.5米左右,外包一层草后放入沟,头向上,梢几下,头梢重合交接,上压一层土草包。

另外也有用砂、卵石作导渗材料的。

2、透水压浸台:

如堤身断面不足,脱坡严重,取土容易,做了上面的开沟导流以后,再在上面做透水压浸台。

一般面宽1~2米,坡度1:

5,高度至外江水面下1~2米。

做法与散浸的透水压浸台相同,也要注意填土时不要把导渗沟堵塞。

3、透水土撑:

堤身坡滑脱严重,围又较大,取土困难,做了开沟导渗以后,再在上面做透水土撑。

做法与透水压浸台相同。

但透水压浸台是顺堤全面的做,透水土撑有宽度有间距。

一般宽度5~8米,脚部应较顶部宽,间距10~20米。

4、外帮:

若脱坡严重,可在抢护坡的同时,在外坡加做粘土外帮,以减少渗水,缓和险情,更有利于争取时间完成抢护工作。

抢筑方法与散浸外帮相同。

如果堤有渊塘或连堤基也有滑动的严重脱坡险情,则应在坡脚和涌起的地面上压石或推土草包镇脚,或填塘固基。

在抢护脱坡时,切忌采用打桩、打船撑方法,它不但不能抵抗脱坡土体的下滑巨推力,反而会促使脱坡险情恶化。

3、漏洞

险情说明汛期土堤在外江高水头压力下向堤身渗透,当堤段抗渗能力差,于是渗水乘虚而入,再从堤坡或堤脚向外冒出,并形成一个或大大小小的多个出水孔,也有直接贯穿堤身,象水管子一样有明显的进口和出口。

以上所述险情都叫做漏洞。

洞中流出来的水是清的,叫清水漏洞;流出来的水是浑的,叫浑水漏洞。

清水漏洞一般是散浸集中。

浑水漏洞是险情恶化的表现,是十分严重的险情,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抢救。

否则,险情将迅速发展,基层导致堤防决口。

原因分析一般说来,是由于堤身部有屋基,阴沟、暗剅腐朽树根等物,筑堤时未清除;填筑质量不好,接头或碾压不密实;堤有白蚁、蛇、鼠、獾洞,在高水位压力下,渗水沿隐患、松土患连与江水贯通而成漏洞。

尤其在高水位堤身浸泡时间久,土体结构变松软,更易促成漏洞的发生,故有“久浸成漏”之说。

抢护原则一般应是“外堵导”,堤外堵截洞口是除险的上好良策;堤约束洞口,围井反滤是控制险情,应急措施。

在一时找不到洞口的情况下,二者应同时并举(堤围井反滤,堤外填土外帮)。

必要和可能时还可采取堤身抽槽翻筑等措施,但此种办法不可冒然实施。

抢护方法:

一、抢护浑水漏洞的方法:

1、堤外堵塞

(1)堵洞加外帮。

对漏洞的抢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

为此,必须

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

寻找洞口可用多种方法:

如发现水面漩窝,从而找到洞口;用人横排成行,自上而下用脚在堤坡上探摸或潜入水一探摸(为了安全,潜水摸渍洞、堵洞人员必须以绳索,以免被水吸进洞)。

找到洞口后,应立即堵塞。

洞小的可用棉衣、棉絮等洞口堵住;洞口较大或周围有几个洞的,可以用棉被或将油布开顺堤坡拖下盖住沿口,然后再压土袋并填土做成外帮闭气,高出水面。

(2)单纯外帮。

如果外找不到明显洞口,可在漏水堤段外坡顺堤坡大面积倾倒粘土做外帮,边倒边踩(人在水中),这样可以收到覆盖进水口的效率。

外堵漏洞切忌在外坡盲目乱抛石或袋土,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

2、堤约束

(1)围井倒滤:

围井倒滤是平压的发展,在高度有限的围并中,按顺序放入倒滤材料而成。

目的是借倒滤材料的作用,增加对水的阻力,降低流速,达到保持清水畅流,又不带走泥沙。

①将漏洞出口附近的杂草、石渣等物清除干净,以免围井建成蓄水后,基础漏水。

②围井不要做得太高、太大(一般直径和高度为1.0米左右),洞口居中。

临水面用袋土叠砌,背水面填粘性土夯实,不使漏水。

③围井分层填筑倒滤料,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最后填卵石,每层厚度0.2~0.3米,如漏洞涌水较汹,开始填砂有困难时,为了杀水势,可先填瓜米石或卵石,甚至小石块,按先填粗骨料,后填细骨料的要求进行填料,然后再按先填细骨料、后填粗骨料的要求进行填料。

滤料总厚度,以0.6~0.8米左右为宜(特殊情况例外)。

总之,围井倒滤能够达到抑制泥沙、畅流清水即算成功。

④倒滤井建成后,经过考验如继续冒浑水,未达到予期效果,可将填料表层的粗骨清除掉,按上述级配要求重新实施。

⑤倒滤井做好后,仍应加强观察防守,发现险情变化,及时加固处理。

(2)倒滤堆:

如果漏洞水量冲力不大,即可直接在出水洞口(不做围井)放倒滤材料。

具体做法:

在出口挖去坡面草皮和松土软泥,深约0.2米,直径0.5~1.0米。

在坑先放一层粗砂,后放瓜米石,再放卵石,每层厚约0.2米,上层要盖住下层,流出清水不带泥砂就成功了。

3、抽槽截断(抽槽翻筑)

抽槽翻筑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只有在万不得已、而且具备必要的条件(如:

水位稍退的汛隙,堤面宽,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够等)时,才能采用这个办法,但必须加强领导,集中力量,确保填筑质量,突击完成。

抽槽是在堤顶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宽度以能适合开挖工作的最低宽度为限,尤以开挖深槽更要谨慎从事。

挖出漏洞后,先堵死进口,排干渍水,清除淤泥,再堵塞出口,然后用粘性土层踩层夯,回填密实,如槽的土经夯后变成橡皮那样发软时,可用小木杆插几个洞,使泥浆涌出,撤一薄基砂后再筑,许可时应予返工换土夯实。

二、抢护清水漏洞的方法:

1、小清水漏洞,流量小且慢,又不带土粒和砂粒,可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变

化立即反滤处理。

2、大清水漏洞,流量大,流速快,要同抢护浑水漏洞一样做围井倒滤缓流,

以防止险情恶化。

3、清水漏洞群要采用粘土外帮阻渗。

抢护漏洞切忌在漏洞出口打桩,填土封压或采取高围井蓄水平压方法,前者只会促使险情扩大恶化,后者工作量大,防守不易,万一蓄水溃井,险情会突然恶化,甚至决口。

4、跌窝

险情说明由于堤身有隐患或质量太差,汛期受水浸泡后,抗剪强度减

弱,堤顶或外坡局部地方发生突然塌陷,形成方圆不等、大小深度不一的凹坑,叫做跌窝。

原因分析:

1、白蚁蚁巢、鼠、獾等洞穴,汛期受水浸泡后,形成跌窝。

2、修堤质量太差,回填不密实,土块架空,堤身受水后,局部塌陷,形

跌窝。

3、堤隐患未彻底清除(如过去抢险用的柴草、梢料,事后未彻底翻筑

或堤埋有坟墓、树根,日久腐烂,形成空洞),受水后塌陷。

4、浑水漏洞不断发展,堤土被冲蚀,形成空洞,造成局部塌陷。

一般说来,因蚁穴、獾洞形成的跌窝,多发生在堤身上半部;伴随漏洞出

现的跌窝发生在堤坡及堤脚,并与漏洞在一条线上。

抢护原则跌窝是局部塌陷,为防止流浸蚀继续扩大,应及时翻填。

如果是伴漏洞而发生,就要配合漏洞险情进行处理。

抢护方法:

1、堤身发生跌窝,没有伴随漏洞的坑松土清除,用粘土填实还原即可。

2、跌窝发生在堤坡漏洞出口处,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窝,应配合抢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

同时,再将跌窝的松土清除,回填粘土夯实。

如外堵止水无效,必须将跌窝的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卵石等做倒滤,制止漏水带出泥土,以稳定险情。

洪峰过后,江水退至跌窝底部以下时,应立即组织力量,追赶翻筑,高质量回填还原。

3、跌窝发生在堤外坡水下部分,堤有漏洞出口的,可用袋土、棉絮、油布等物将跌窝填实盖严,再加做粘土外帮闭气。

同时堤漏洞出口要做到倒滤井。

4、如跌窝发生在堤身单薄、堤面较窄的堤顶或外坡上,要翻筑时,翻筑前应加做足够的粘土外帮,或袋土围堰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

开挖后应先消除隐患,有漏洞而且继续流水的应将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实。

跌窝

险情说明汛期堤身或外滩发生局部塌洞叫做跌窝。

原因分析发生跌窝的原因有:

白蚁、蛇、鼠、獾之类在堤打洞,或筑堤时土块架空末经夯实,遇江水高涨,江水灌入,或雨水泡浸使洞周土体浸软而形成局部陷落,所以跌窝伴随漏洞而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