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试题集打印.docx
《全球变化试题集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变化试题集打印.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变化试题集打印
全球变化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系统:
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行星地球。
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根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2.全球变化:
为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
3.大洋传送带:
极地区域因辐射冷却等因素而形成的寒冷、高盐、高密度的海水强烈下沉,形成底层流或深层流。
其中,北大西洋的高盐度水以深层流的形式向南流,在绕过非洲南端后,除局部向北流到印度洋外,其余的一直向东流入太平洋,在此,受温暖和入注淡水的稀释作用,海水密度降低并上升到外表,然后向西运动返回到大西洋以平衡外流的水体。
上述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水体流动构成了一个跨越大洋的海洋“传送带〞。
4.深层流:
极地区域因辐射冷却等因素而形成的寒冷、高盐、高密度的海水强烈下沉,形成底层流或深层流。
5.碳酸盐补偿深度:
在大洋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界线深度,称碳酸盐补偿深度〔CCD〕。
在这个深度上,上覆水层沉降而供给的碳酸盐与溶解而失去的碳酸盐数量相等。
在碳酸盐补偿深度〔CCD〕之上的浅水区内碳酸盐以沉积为主,在此之下的沉积物中,碳酸盐的含量在10%以下,甚至不含碳酸盐。
6.温室效应:
大气层中各种微量气体对地球外表长波辐射的吸收是决定地面温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水汽〔H2O〕,以及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氯氟烃等温室气体对太阳的短波辐射进入地球影响不大,却能强烈地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从而在地球的外表形成一层保温层,使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不是马上就散失掉,而是在其返回宇宙空间之前反复地加热地球,使地球变得象温室一样温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温室效应〞。
7.生物净初级生产力:
初级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以生物量形式捕获并贮存的能量比率称为初级生产力,生物所生产的生物量与其为维持生存所消耗的生物量之差称为生物净初级生产力。
8.阳伞效应:
强火山爆发能在平流层下部形成一个持久的含有硫酸盐粒子的气溶胶层,它们存留在平流层中增加了大气的反照率,因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直接太阳辐射,进而导致温度下降,这个影响被称为“阳伞效应〞。
9.始新世末期事件:
38MaBP前后,始新世末期,有一次重要的急速变冷事件,对全球生物界造成重要影响,称始新世末期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大约10万年的短暂时间里,导致深部海水温度下降了4~5℃,并导致南极海域表层水温度的大幅度降低,在环南极地区海面形成冰冻环境并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海冰,寒冷的高盐度海水下沉,形成南极底层水,温盐环流出现,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的陆地温度可能下降10℃左右。
10.新仙女木事件:
从冰期到间冰期的转换过程中,同样存在一系列高频振荡过程。
13kaBP前后出现了升温幅度高达4℃以上的突然增暖,此后出现持续约2000年的冷暖交替振荡,在11kaBP前后,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使气候回到了冰期环境。
此次强变冷事件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使得斯堪的那维亚的冰盖和苏格兰高地的冰川再次前进,北大西洋的极地水团和海冰南界从纽芬兰至冰岛一线重新扩展到葡萄牙地区,随气候转暖而在欧洲定居的桦木等森林植被为苔原植被所代替。
新仙女木事件是根据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阿尔露德剖面粘土层中所发现的八瓣仙女木花粉而命名的,持续时间1000年左右。
在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南格陵兰的温度在50年内上升了7℃,降尘在缺乏20年内下降了3倍,冰雪堆积速率在3年内增加1倍。
11.区域分异:
区域分异是地球系统有序性在空间上的表现,地球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在坐标位置不同的地球表层空间有不同的组合,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环境属性特征的地理区域,每个区域内部有较高的一致性,相邻区域之间有明显的或逐渐过渡的分界线。
12.沃克环流:
在东赤道太平洋冷水域的上空大气强烈下沉,西赤道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海洋大陆上空大气对流强烈,大气以上升为主,这样就形成一个闭合的东西向环流圈,称为沃克环流。
13.热盐环流:
除表层风生流之外,大洋中还存在有海水的密度分布决定的海洋环流,由于密度又取决于温度和盐度,所以也称为热盐环流。
14.极性倒转与极性期:
在地球历史上,地球磁场的南极和北极曾颠倒过屡次,称为极性倒转。
其中,105~106年长度的极性变化称为极性期。
15.气候模式:
气候模式是由一组特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数学—物理模型〞,是用数学方法对某些特定时空尺度的气候系统演变的物理描述。
气候系统可以由一系列根本方程组进行描述,通过对气候系统的“原始方程〞的各类简化处理,有选择地强调特定时空尺度上气候系统中某些重要的过程,忽略对这些过程影响不大的一些其它过程,就可以得出各类气候模式的控制方程。
16.均一性假设:
均一性是指在方法论含义上的均变论,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根本原理。
它包括两个根本假设:
①自然法那么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变性;②如果所研究的结果能够用现代可观察的过程来解释,就不会有假设的未知过程。
17.d18O:
利用有孔虫的碳酸盐介壳的18O/16O值能够定量地反映全球温度变化及冰量变化的特征。
以现代平均大洋水中的18O/16O〔SMOW〕值为标准,可以计算不同时期沉积物中有孔虫残骸样品中的18O/16O〔S〕值与标准值的差值δ18O:
‰。
根据δ18O值的变化,不但可以计算出有孔虫生存时期的温度,而且可以对全球冰量的变化进行推断。
18.新生代衰落:
新生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历时65Ma。
新生代期间,环境呈变冷、变干的趋势性变化,称为新生代衰落。
新生代衰落导致了第四纪冰期的出现,构成了第四纪全球变化的背景。
一般认为第四纪开始于2.4MaBP。
19.绕极环流:
大约50MaBP之后〔始新世期间〕澳大利亚从南极洲别离向北运动,南大洋开始增宽,形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南大洋通道,使得西风环流能够建立起绕极环流。
这一环流完全绕南极运动,对低纬地区来的暖流起到了阻碍作用。
20.奥杜威文化:
最早的能人化石距今240万年前左右,能人与南方古猿之间有60万年缺少化石,与生活在树上的南猿祖先不同,能人完全在地面上生活。
最早的石器是在非洲发现的,时间与此相当,大概是能人制造的,它们是用经简单打制的砾石制成的,被称为奥杜威文化。
虽然他们最初所制造的工具还相当简单,但它们是人类出现的标志,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1.更新世滥杀假说:
有些学者注意到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动物绝灭在时间上有一致性,提出了“更新世滥杀〞导致动物绝灭的假说。
他们认为,在更新世结束的时候,大量的狩猎者并非出于食用的目的,屠杀了巨大数量的动物。
考古发现有利于这种滥杀假说,在一些屠宰场遗址,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
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捕食者的人类,应对那些已因环境变化而数量减少、而又没有防御性适应行为的动物灭绝负责。
22.14C年代测定:
自然界中含有三个C同位素,12C、13C和14C,其中14C是放射性同位素。
它随时间的衰变遵从于负指数规律,根据14C的衰变规律,14C测年成为广泛的应用于测定近10万年来的时间的最主要的方法。
23.冰期-间冰期转换过程的不对称性:
冰期与间冰期之间的转换是不对称的,从间冰期向冰期的过程是缓慢的、阶段性的,缓慢的变冷过程可能会持续70~90ka,其间发生数次轻微回暖的阶段;从冰期向间冰期的变化却是迅速的,冰川融化只需要8ka的时间,冰川的退缩使环境迅速转变为现代的间冰期。
24.磁化率:
磁化率是物质被磁化难易程度的一种量度。
25.孢粉:
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统称,它们分别是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维管束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的体积小〔10~100μm〕,数量多,除少局部实现其繁殖功能外,绝大多数降落到地面后被埋藏在沉积物中。
每种植物的孢粉具有显著区别于其它植物孢粉的特征,借助于显微镜分析鉴定技术可以确定沉积物中各种化石孢粉的类型。
根据孢粉的组成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推断植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过程及环境的变化,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26.地质年代表:
是一种用来区分地球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非固定间距的时间标尺。
其根本单元为“代〞〔Era〕,其中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合称为显生宙,最初以地层中生物化石明显增多而与其以前的时期相区别。
显生宙内的三个代,最初是依据古生物演化阶段和地层关系划分的。
每个“代〞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假设干个“纪〞,每个“纪〞内又划分为假设干个“世〞。
地质年代表成为具有相对—绝对意义的时间体系。
27.成铁时期:
距今25亿年前以后,蓝绿藻的繁盛增加了氧气的生产量,大气和水体中自由氧的含量明显增加,开始了从复原性大气向氧化大气转变的过程。
海洋中氧的含量不断增加,使得成铁建造在距今24亿~20亿年前到达最大规模,形成全球地质史上的“成铁时期〞
28.全息假设:
根据局部可以反映整体的全息学根本观点,环境可以由其可识别的全息源来反映。
不同类型的全息源可以互相替代,在某一空间点上获取的环境信息可以代表一定的空间范围,某一时段的环境状态可由在此时间区间内的环境信息来表征。
29.Heinrich事件:
地质学家HartmutHeinrich〔1988〕发现北大西洋末次冰期期间的沉积中普遍存在6次大的冰漂碎屑沉积事件,反映了6次较大的冰山崩塌融化过程,上述事件被命名为Heinrich事件。
30.冰期:
冰期指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的冰期等,在时间尺度上达108年,此时地史中气候寒冷,极地广布冰盖,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
31.间冰期:
间冰期指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的冰期之间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在时间尺度上达108年。
32.生物泵:
生物作用的碳酸盐沉积和有机碳沉积是重要的固碳方式,生活在海洋表层中的浮游生物中的一局部〔大约1%左右〕在死亡后进入深海或海底而被固定,在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内不再参加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种作用称为生物泵,
33.14C测年:
放射性同位素随时间的衰变遵从于负指数规律。
放射性同位素这种随时间有规律衰变的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时间尺度的年代测定。
其中14C测年方法是测定近10万年来的时间的最主要的方法。
34.末次冰期最盛期:
25~18kaBP前后的末次冰期盛期是第四纪期间全球环境寒冷阶段的代表。
35.火山活动指数:
火山活动指数是Bryson〔1989〕根据40kaBP以来火山活动的年代数据编制的,用以表示火山爆发频率的变化。
36.南方古猿:
在人类学界南方古猿是人类进化系统开始的代表,南方古猿最早的年代不到4百年。
37.能人:
最早的能人化石距今240万年前左右,能人完全在地面上生活,他们能利用自然界中比拟锋利的砾石等作为工具,因此它们是人类出现的标志。
38.直立人:
直立人最早在约2百万年前出现于非、欧、亚各洲,直立人是被确认能够制造时期工具、并利用工具获取食物的动物,他们创造了利用工具从自然界
39.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在距今大约20万年前出现,其化石发现于亚、非、欧的许多地点,早期智人是继直立人之后出现的智人的早期阶段。
40.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也叫现代人,是指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在距今大约10万年前出现的。
41.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
具有这种牙齿、头盖骨、肢骨的猿人,他们大概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十万年以前,被称作“北京猿人〞和“北京人〞。
42.猛犸象:
猛犸象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在更新世末期的动物灭绝浪潮中灭绝。
43.第四纪:
第四纪所占据的时间为250万年左右。
第四纪是由德努瓦耶依据法国巴黎盆地的研究,把地球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并把最近的一个时期称之为第四纪。
44.古自然地理环境时期:
在地球进化的45亿年的历史中,各圈层经历了五个开展阶段,在距今4亿到2.25亿年前,是陆地生命开展阶段,这个时期生物种群和海陆分布形式,就是与现代有明显不同的古自然地理环境时期。
45.辐射演化:
就是生物的进化过程中以大爆发的方式出现,辐射演化就是指生物大爆发。
几乎每个门类都是通过大爆发的方式进入繁盛期的。
46.布容正向极性期:
在地球历史上,地球磁场的南极和北极曾颠倒过屡次,称极性倒转。
其中,105~106年长度的极性变化称为极性期,与现代磁场方向相同的时期称正向极性期,反之称反向极性期。
在古地磁年表中,“期〞是用已故的对地球磁场研究有重要奉献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布容正向极性期的名称正是这样得来的。
47.松山负向极性期:
在地球历史上,地球磁场的南极和北极曾颠倒过屡次,称极性倒转。
其中,105~106年长度的极性变化称为极性期,与现代磁场方向相同的时期称正向极性期,反之称反向极性期。
在古地磁年表中,“期〞是用已故的对地球磁场研究有重要奉献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松山负向极性期的名称正是这样得来的。
48.植物硅酸体:
高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硅,经维管束传递,在植物组织细胞〔与根、茎、叶、颖片、果壳、花有关的表皮细胞,叶肉细胞,维管束细胞等〕内腔或细胞之间以水合硅〔SiO2·nH2O〕的形式沉积下来,并聚合成各种形态的蛋白石矿物。
这种充填在高等植物组织细胞中的非晶质二氧化硅矿物称为植物硅酸体,植物硅酸体的大小一般20~200μm,它的形态忠实地记录了生产它的植物细胞的形态。
49.古土壤层:
在第四纪的沉积层中,假设成土作用大于风尘堆积作用时形成的就是古土壤层。
50.古环境感应体:
是在过去某一时期形成并一直保存至今的各种自然体,它们本身就是当时的环境过程的产物,记录了当时的环境状况,如古沙丘、黄土与古土壤、冰芯、树木年轮等。
51.环境代用资料:
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与古环境感应体合成环境代用资料,它们具有更长的时间覆盖范围,分布地区广泛,能够弥补观测记录过短的缺乏,揭示更长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历史。
52.全球变化敏感区:
指的是最易受全球变化冲击的地区,气候边界地带、生态虚弱带还有海岸带都是全球变化及对人类的影响表现为强烈的敏感地区。
53.小冰期:
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
54.人类生态系统:
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构建在固体地球系统、物理气候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上,并作为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球岩石圈循环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的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55.地球轨道参数:
地球轨道参数包括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这些地球的轨道参数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它们的变化均会导致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季节和地区分布的变化。
56.全球尺度:
所谓全球尺度是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大约相当于地球半径以上,或虽然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没有到达上述规模,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
57.全球观点:
所谓全球观点就是从地球系统的思想出发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地球系统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中所有局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而不是孤立的研究地球的不同组分和它的环境。
58.IGBP:
即国际地圈—生物圈方案,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联合会发起和组织的重大国际科学方案。
该方案于1980年代初期开始酝酿,1986年正式提出,1990年进入执行阶段。
该方案主要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子系统及其与物理气候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科学目标是:
了解和阐述控制整个地球系统的关键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了解和阐述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了解和阐述出现在地球系统中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重大全球变化。
特别是那些时间尺度为几十年至几百年,对生物圈影响最大,对人类活动最为敏感,具有可预测性的重大全球变化问题。
59.更新世:
是第四纪倒数第二个阶段,距今大约200万年至10000年前,
60.有孔虫:
属原生动物门根足虫纲,是一种微小的真核单细胞动物,其虫体由一团原生质构成,体外具有一个由原生质分泌物形成的或分泌物胶结其他外来颗粒构筑而成的壳,从寒武纪到现代均有分布,在第三纪到达全盛,第四纪海相地层中有孔虫种类繁多,是重要的指相化石。
二、填空
1.全球问题的根源在于地球有限的生命支持系统与〔爆炸式增长人口数量和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
2.当前的全球变化研究以〔系统的〕和〔动态的〕地球观为指导,区别于以圈层为核心的旧的地球科学体系。
3.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方案体系,主要有四个内容上密切联系又彼此相对独立的国际研究方案构成,它们是:
〔国际地圈-生物圈方案〔IGBP〕〕,〔全球变化人文方案〔IHDP〕〕,〔世界气候研究方案〔WCRP〕〕,以及〔生物多样性方案〔DIVERSITAS〕〕。
4.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有:
〔离散〕、〔会聚〕和〔平移〕三种形式。
5.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被抬升到〔侵蚀基准面〕以上重新接受侵蚀堆积过程,从而完成岩石圈循环过程。
6.全球生态系统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两大类型。
7.按照全球变化驱动力的来源,可以将驱动因素分文三种类型:
〔周期性变化的因素〕、〔非可以变化的因素〕和〔随机发生的因素〕。
8.〔洋盆形状〕和海陆分布格局的变化会导致大洋环流形式的变化。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按其所到达的程度可以分为:
〔土地承载力〕、〔生产系统〕、〔经济与生活〕和〔社会政治〕四个层次。
9.〔气候边界地带〕与〔生态脆弱带〕是最易受全球变化冲击的地区。
10.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所依据的主要原理包括:
〔协同性假设〕和〔全息假设〕。
11.利用〔模式模拟全球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12.综合考虑各圈层演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的特点,可将地球45亿年的自然环境演化分为五个开展阶段:
生命出现以前的〔无机自然地理环境时期〕、以海洋生命繁盛为标志的〔古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时期〕、〔陆地生命开展〕,但生物种群和海陆分布形式均与现代明显不同的古自然地理环境时期,和〔现代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开展时期〕。
13.从〔始新世末〕到〔渐新世〕的环境变化是新生代衰落的重大转折时期,许多现代环境特征都是在此时期形成的。
14.在末次冰期〔北半球冰盖的大规模扩展〕是冰期最盛期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15.人类学界一般成认人类进化系统是从〔前人〕到〔能人〕再到〔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顺序。
16.全球变化表现为在不同的〔源〕和〔汇〕之间物质交换和贮存比例关系的变化。
17.物理气候系统由大气、海洋、冰雪、陆地外表和生物圈所组成,〔太阳能〕是物理气候系统的驱动力。
18.大气主要通过〔风应力〕将动量送给海洋,影响海洋环流,气候系统正是通过大气和海洋的运动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传输与转化。
19.冰雪通过其〔高反射率〕和〔融解〕成为有效的热汇,它们在大气热量平衡中起着冷却面的作用。
20.海洋对大气运动和气候系统的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影响地球大气系统的〔热力平衡〕,二是影响〔水汽循环〕,三是调谐〔大气运动〕,四是降低气候系统的〔敏感性,调节温室效应〕。
21.所有被风侵蚀的物质最终北搬运到大洋沉积,完成〔地球固体物质〕在地球外表的迁移转化过程。
22.除生命活动过程之外,〔大气化学过程〕、〔土壤地球化学过程〕与〔海洋化学过程〕是控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三个关键环节。
23.地球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与交换是通过一系列过程来实现的,这些过程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
24.根据所依据的信息来源与研究方法的不同,当前全球变化研究包括三种途径:
第一〔全球变化的重建〕,第二,〔全球变化的动态监测〕,第三,〔全球变化的模拟〕。
25.物理气候系统由大气、海洋、〔冰雪〕、陆地外表和〔生物圈〕所组成,〔太阳能〕是物理气候系统的驱动力。
26.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变化主要与大气和海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有关,但能量循环过程很大程度上由气、液和固态水物质所支配,〔是通过水的循环〕来实现的。
27.地球的行星反射率〔α〕,决定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被直接反射回太空的份额的多少。
云量、〔大气气溶胶、冰雪覆盖面积、陆地植被、地貌形态〕,以及海陆分布格局等都对地球行星反射率产生影响。
28.地球的温度就是由“温室气体〞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来维持的,如果没有这些温室气体存在,地球的外表温度将较现代低32℃,即从现在15℃下降为〔-17℃〕。
29.维持温室气体的平衡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自然状况下大气的温室气体是由生物过程和〔海洋过程〕来调节的,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自然平衡受到破坏。
30.大气和海洋以十分复杂的〔非线性方式〕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十分敏感的〔耦合系统〕,共同承当着地球上能量的传递作用,是热量从赤道向极地传输的重要方式。
31.除表层风生流之外,大洋中还存在由海水的密度分布决定的海洋环流,由于密度又取决于温度和盐度,所以也称为热盐环流。
极地区域因辐射冷却等因素而形成的〔寒冷、高盐、高密度〕的海水强烈下沉,形成底层流或深层流。
32.水在不同的水体之间不停地相互迁移转换,构成水文循环过程,此过程受太阳能所驱动,一般在几年之内就可循环一次,但不同局部循环更新的速度有快有慢,通常大气中的水汽约〔10天〕循环更新一次,而水在海洋中的停留时间超过〔10年〕。
33.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大气水汽的〔源〕和CO2的〔汇〕,海洋通过改变水汽蒸腾和CO2吸收的强度调节大气中这两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使温室效应的强度得到有效控制。
34.土壤是空气和水分贮存的场所,它的性质不仅影响地表的水分和热量的状况,同时也影响与大气的交换过程,影响土壤对大气中〔CO2、CH4〕等气体的平衡的调节作用。
35.进入大气的尘埃物质对地球能量的收支平衡有重要影响,大气中尘埃的含量增加会〔增大地球的反射率,减少入射辐射、增加散射辐射〕,但总体上使地球接收的能量减少。
36.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中心地区,陆源物质含量很少,沉积过程以海洋中浮游微体生物骨骼的富集居主导地位,主要为碳酸盐和硅酸盐沉积,碳酸盐的沉积主要由化学作用〔海洋溶解作用〕控制,硅酸盐沉积那么主要受生物作用〔浮游生物生产率〕控制,碳酸盐沉积于浅水区,深水区那么主要为硅酸盐。
37.大气环流是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热量和水分通过大气环流进行传输,水分的传输影响到陆地上〔降水的分布〕、〔冰盖的开展〕和〔海水的盐度〕。
38.水循环过程的意义不仅是水的气相、液相和固相之间的状态转换,更为重要是,就气候系统而言,以全球能量和水循环过程为主体的气候和〔水文系统〕的过程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39.经风化和侵蚀堆积作用而形成的陆地外表为在其上发生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和〔生物过程〕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正是在经风化和侵蚀堆积作用下形成的陆地外表上,发育了土壤、生长植被、调节水的储存和运动、进行与大气的水热交换。
40.成土过程所产生的松散的颗粒物质的聚集使得在陆地表层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富集的〔土壤层〕,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根底。
41.〔风力搬运〕的物质是在空气中传输的,进入到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在大气层中停留,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42.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控着地球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43.从化学的角度看,土壤的成土过程是一个由生物调控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它与〔风化作用〕过程发生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既彼此对立又相互依赖。
44.〔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这些地球的轨道参数都是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