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8504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疾病

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橡胶、纤维、合金、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禁止烟火、保持通风可防止矿井内瓦斯爆炸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测溶液pH

C.

干燥氧气

D.

氧气验满

3.下图为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和(4)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

(1)和

(2)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H3,其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

C.

(1)和(3)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汽化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本身变大

D.(4)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4.2021年初美洲、非洲等国家相继出现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主要是通过人接触蚊虫而感染。

使用驱蚊剂是一种很好的驱蚊方法。

某驱蚊剂的主要成分为丙烯菊酯,化学式为C19H26O3。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菊酯由48个原子构成B.丙烯菊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丙烯菊酯为有机物D.丙烯菊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内容关系合理的是(  )

A.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B.向一定量锌粒中滴加稀硫酸

C.一定质量的固体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

D.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溶质硝酸钾至溶液饱和

6.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A

分离CaCl2和CaCO3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蒸发滤液

B

将CuCl2溶液转化为Fe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反应后过滤

C

除去NaOH固体中的Na2CO3

加入稀盐酸,反应后蒸发

D

鉴别NH4NO3和NaCl固体

加入适量的水,观察现象

A.AB.BC.CD.D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B.

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

C.

鉴别铵态化肥

D.

探究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二、填空题

8.现在是草莓成熟的季节,很多人利用周末时间去采摘草莓,草莓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市民喜爱的水果之一,请根据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草莓中含有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

(2)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施加有机肥料,还需要补充施用复合肥料,以下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CO(NH2)2

B.NH4NO3

C.NH4H2PO4

D.KNO3

(3)覆盖草莓的塑料膜使用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

9.t1℃时,烧杯A中装有R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

(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_。

(3)要使R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你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反应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1.很多化学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请你分析下图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1)图1中的现象是: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现象:

一段时间后,b、c中铁钉基本无现象,a中的铁钉液面处出现锈斑。

铁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某些化学反应是可以阻止的,请举出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两两相连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碳的一种单质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罐,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2)C与CuO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硫酸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3.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2)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选填“b”或“c”)进。

(3)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或C,小海同学认为选取C装置比较好,你认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亮同学用鸡蛋壳(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代替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Na2CO3、Ca(OH)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白色粉末的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1)Ag2CO3不溶于水。

(2)AgOH在水中分解生成Ag2O,该物质不溶于水。

(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Ⅰ

现象

甲同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搅拌,静置,测量上层清液的pH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上层清液为无色

③溶液的pH为10

(实验结论)

(1)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确定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乙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Ⅱ

现象

结论

乙同学取步骤Ⅰ中的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HNO3,再加入适量的AgNO3

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

该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一定存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加入足量HN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将步骤Ⅱ中的稀硝酸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15.根据下图所给实验信息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请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泡沫丰富,无浮渣的是软水,泡沫较少起浮渣的是硬水,正确;B、预防甲状腺疾病可以食用加碘盐,正确;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D、因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矿井通风能降低瓦斯的浓度,避免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以内,并带走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控制烟火是为了万一瓦斯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时没有火种也不会发生爆炸,从而避免瓦斯爆炸,正确。

故选C。

2.D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防止污染待测液,错误;C、图示的干燥装置中,进气导管连接错误,无法对氧气进行干燥,错误;D、图示氧气验满操作中,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3.B

【解析】

A、(3)和(4)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氧化镁,由离子构成,错误;B、

(1)和

(2)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H3,其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正确;C、

(1)和(3)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汽化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正确;D、(4)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错误。

故选B。

4.C

【解析】A、一个丙烯菊酯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错误B、由丙烯菊酯(化学式:

C19H26O3)的化学式可知,丙烯菊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错误;C、丙烯菊酯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D、丙烯菊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

(1×26):

(16×3)=114:

13:

24,丙烯菊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故选C。

点睛:

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分子的基本性质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C

【解析】A、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应该等于7,不会小于7,错误;B、向一定量锌粒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与锌粒接触就会产生气体,错误;C、一定质量的固体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减少,当反应结束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保持不变,正确;D、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溶质硝酸钾至溶液饱和,当开始加入硝酸钾时,溶液的质量不为0,错误。

故选C。

点睛:

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6.C

【解析】

A、CaCl2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正确;B、过量的铁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FeCl2溶液和铜,反应后过滤,正确;C、NaOH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NaCl溶于水温度不变,可采取加水的方法鉴别,正确。

故选C。

点睛:

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7.A

【解析】

A、酒精和水不反应,不能用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红色消失,可以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正确;C、铵态氮肥和氢氧化钠混合液加热后产生氨气,氨气易溶于水,显碱性,石蕊试液遇酸性变红,遇碱性变蓝,可以鉴别铵态氮肥,正确;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可以用铁片与硫酸铜溶液来探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正确。

故选A。

8.维生素CD产生白色污染

【解析】

(1)根据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解答;

(2)根据含氮、磷、钾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叫复合肥料解答;(3)根据塑料膜使用不当易造成白色污染解答。

(1)草莓中含有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

(2)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故选CD;(3)覆盖草莓的塑料膜使用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产生白色污染。

9.BABa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解析】

(1)根据溶液升高温度后无溶质析出分析解答;根据A、B两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一样,故质量分数一样大小,而C溶液由于加入了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而D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就更大分析解答;

(2)根据图1中升温后加入R,R又溶解了,说明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解答;(3)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分析解答。

(1)t1℃的A溶液升温后形成t2℃的B溶液,升温后无溶质析出,说明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B;A、B两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一样,故质量分数一样大小,而C溶液由于加入了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而D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就更大。

故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和B;

(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如图2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因为图1中升温后加入R,R又溶解了,说明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a;(3)要使R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10.CH3OH化合反应CO+2H2

CH3OH

【解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解答。

(1)由图可知,丙物质的化学式是CH3OH;

(2)由图可知。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3)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

CH3OH。

11.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隔绝氧气可以阻止燃料燃烧(或涂油、刷油漆等涂保护层的方法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解析】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考虑;

(2)由铁生锈的条件分析解答;(3)根据灭火的原理(或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分析解答。

(1)铜片上的白磷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能够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故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b中铁钉只与水接触,c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而a中的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故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3)隔绝氧气可以阻止燃料燃烧(或涂油、刷油漆等涂保护层的方法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12.NaOH[或Ca(OH)2,合理即可]吸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O+H2SO4===CuSO4+H2O

【解析】

根据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甲可能是氢氧化钠,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解答。

(1)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故甲可能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C与CuO反应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稀硫酸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13.AD(或AF或AG)c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2)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解答;(3)根据该装置有止水夹和多孔隔板,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解答;(4)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解答。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

故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D(或AF或AG);

(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c进;(3)C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4)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4.Ca(OH)2和Na2CO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有白色沉淀产生排除碳酸根离子对氯离子鉴别的干扰不可行,若步骤Ⅱ中加入稀盐酸,则带入了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干扰氯化钠的检验

【解析】

【实验结论】

(1)根据有白色沉淀生成分析解答;

(2)根据根据有白色沉淀生成及上层清液为无色分析解答;(3)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解答;根据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解答;【解释与结论】根据排除实验干扰分析解答。

【实验结论】

(1)碳酸根与钙离子不能共存,能生成白色沉淀,故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OH)2和Na2CO3;

(2)CuSO4溶液显蓝色,故不可能有硫酸铜,由

(1)知,该粉末中一定有Ca(OH)2和Na2CO3,故该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3)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②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加入足量HNO3的目的是排除碳酸根离子对氯离子鉴别的干扰;

(2)将步骤Ⅱ中的稀硝酸用稀盐酸代替,不可行,若步骤Ⅱ中加入稀盐酸,则带入了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干扰氯化钠的检验。

15.

(1)2.33g

(2)9.8%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2)利用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可以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10g+20.8g-28.47g=2.33g;

(2)设稀硫酸溶质质量为x。

H2SO4+BaCl2=BaSO4↓+2HCl

98233

x2.33g

x=0.98g

×100%=9.8%

答: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是2.33g;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