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8209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结题报告

南口铁道北小学课题组课题负责人纪华

2007年1月,我校承担了昌平区“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历时两年,此课题研究现即将结束。

两年来,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与全校师生同心协力,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立足学校发展,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推动了学校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强调: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强调学校教育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和谐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体师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做为教育的主课题,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综观以往研究,不少研究者将校园文化简单的物化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合,过分夸大某种符号的作用,忽视了师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师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促进师生成长简单的理解为环境与人的关系,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在不同程度上误导了校园文化的实践。

现象之一:

不少学校把学校文化当成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堆砌。

盲目的追求硬件建设,甚至当成一种评价指标的摆设。

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环境建设等同起来;重视物质环境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现象之二: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不少学校出现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制度文本等同的现象,认为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制度,就能够形成很好的校园文化。

其实制度能成为文化的前提是“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制度的价值判断和对待制度的方式”。

不同学校其文本制度可能相同,但由于人们对待制度的态度与方式存在差异,就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校园文化。

我校也存在着对校园文化认识不清的现象。

现象之一:

简单的将校园文化建设理解为物质文化建设,认为学校由于近几年受亏损企业影响,学校物质文化相对落后于地方学校,硬件不如兄弟校,校园文化必然无法与其他兄弟校相比;

现象之二:

忽视了“人”这一主体,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或学校目标、出台学校某项制度,包括在进行科学决策过程中等等,忽略了“师生”这一主体,忽略优秀的校园文化一定是将教职工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学校目标凝聚在一起的,是被教职工接受,为之而奋斗的目标。

优秀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健康、科学、向上的推动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先进文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相关研究的推进,人们对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种将校园文化仅仅切割为“精神、物质和制度”的元素还原的认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尤其是小学校园文化,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特点、世界观的形成都脱离不了实践性、参与性、生成性的体验特性。

反思和重建小学校园文化内涵,构建和谐校园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摆在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努力构建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和谐的校园文化,使“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理念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1、学生积极向上,教职工团体意识增强,敬业精神增强,使全体师生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形成一套能够适应学校教职工需要的科学的激励机制,这个机制能够有机地实现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奖励激励与情感激励的结合。

3、校园以规划、景观、环境等种种物质形态展现的和谐文化,构成一个完美的和谐整体。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此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为前提,使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设计、参与、规划,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体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感受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强大魅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外在的、以物化形式存在的一种文化,它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和条件,是和谐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

根据学校实际,以校园规划发展为契机,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在进行校园规划、校园文化雕塑建设时积极征求师生群体意见和建议,鼓励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活动;

2、抓住学校划转,更换校名的契机开展校训、校歌、校徽征集,挖掘师生的创造力,凝聚全体师生,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3、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树立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

使校园以规划、景观、环境等种种形态展现的和谐文化,构成一个完美的和谐整体。

(二)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师德建设等内容。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校风、校训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做到“办学理念校园景点内有、宣传媒介里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

2、形成一套能够适应学校教职工需要的科学的激励机制,这个机制能够有机地实现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奖励激励与情感激励的结合。

四、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在课题研究的初级阶段,我们首先查阅、搜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此课题研究现状。

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不同形式,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需求,了解师生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愿景。

根据发展需要,设计具体研究方案,按照学校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研究策略,以使课题研究达到最佳效果。

(一)校园物质环境审美化

校园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活动场所和所有的校园设施设备,它们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

2007年,我校由企业办学归属为政府办学,学校借势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工程。

在校园规划建设时,我们立足学校发展,努力使学校新修缮的教学楼、运动场等建筑或活动区域体现出自身的校园文化精神,从审美的角度,按照美的规律设计,布局,使校园的绿化,环境的布置等都要符合整洁、和谐、美观的要求。

对教学设施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如:

为使学校运动场更合理美观,我们将原来东西走向的渣土运动场调整为南北方向的塑胶场地,在场地东侧,增设了羽毛球场地、篮球场地、并增设了乒乓球台,利用场地的空隙,配备了适宜孩子们活动的运动器械。

运动场主席台的背景墙上,我们用巨幅画布绘写了一个大大的美字,并将我们的校徽镌刻在画布上,淡淡的美字若隐若现于背景之中;学校门厅的影壁墙上,设计了一位少年儿童承载着知识的航船奔向美丽的未来的雕塑,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充满理想的合理的校园布局既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同时整体又非常和谐美观。

使校园环境以物化形态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展现了美的形式,同时也展现了文化环境的审美理想。

我们的家我们爱,为凝聚全体教职工的爱校情怀,在进行校园设计时,我们深入广泛的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将大家对学校的热爱凝聚到学校的每一项建设之中。

例如:

在教学楼的修缮中,我们从楼体颜色的选择,洗手间的设计,楼道的材质,大厅文化墙的设计等等广泛征求大家意见,老师们纷纷献技献策。

可以说学校每一个细节建设都倾注着在校教职工的心血,都体现着学校“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理念。

(二)校园精神文化审美化: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全体成员认同并尊奉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校园精神的综合。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高层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校园精神文化不仅体现对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更是凝聚师生精神的重要方式。

我们在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时,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为前提,使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设计,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体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感受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强大魅力。

1、抓住学校隶属关系改变更换新校名的契机,开展新校规,校训、校歌、校徽的征集活动,引导大家参与到新的校风校貌建设中来。

在校园特色传承中,我们引导大家遵照“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原则,告记大家“现代世界无论有多新,总是扎根于过去,过去是我们赖以生长的土壤”。

①我校有着90多年的建校历史,在近百年的建校史中,学校历尽沧桑,经历了风风雨雨;学校的孜孜学子们秉承着“爱”的传承,代代相传,在学校这片沃土上播洒着爱的火种,爱班、爱校;爱同学、爱老师;爱学习、爱劳动,形成了优良传统。

老师们在“爱”的基础上,深入思索,积极研讨,纷纷上交自己的作品。

在经过集思广益的研讨后,我们确立了新的办学思想:

坚持以“美”为核心,以人为本为原则,以特色+质量,创建品牌校为目标,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力争通过识美教育,使师生学会用明亮的双眸发现美,纯洁的心灵感悟美,用美丽的言行表现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促进人生的审美化,运用日渐完善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原理去进行审美实践,走向成功,完善美丽人生;使我们的学校以识美教育的特色,加上高质量的教育,形成学校的品牌,使学校成为本地区令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学校新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在老师们的积极酝酿下形成,办学理念与老师们的愿景融为一体,成为学校强大的精神力量,老师们的思想境界也在这种精神文化的酝酿中得到了升华。

在作品征集活动中,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学校精神文化,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共享着学校精神文化的强大魅力。

2、新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各层次人员评价方案,以人为本,分层设标,力争达到人尽其才。

为使评价方案发挥其最大效能,在研究确立评价方案期间,我们引导大家积极探讨,共同参与到学校各项评价方案的制定之中。

新的激励机制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几上几下,不断完善。

最后,在全体教师的认同下,新的激励机制运行到学校管理之中,使学校管理达到上下和谐统一,新的评价方案成为学校的制度文化,老师们在新的制度文化中,自觉的规范自己行为,精神饱满的投入每一天。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我们还修改完善了学校原有规章制度,增添了更具人性化的戒免谈心制度,休假探望制度、贺喜、丧补制度等等,删改了限制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条条框框。

新完善的规章制度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理念。

3、以学习为突破口,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建学习型学校,是新形势下的必然之趋。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学习为突破口,从“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开展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大方面,致力于“学习型学校”的创建,积极营造有利于组织学习、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营造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享生命体验的教育氛围;营造能激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的环境氛围,努力使“学习”的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使学校真正成为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学习型组织”。

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努力构建教师的精神文化,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在课题研究前期,学校为教师自购书籍报销购书款近6000元,本年度学校还为每个教研组配备了《细节决定成败》《人性的弱点》等励志图书和《走进新课程》《对教师的建议》等教育理论、业务书籍,为班主任添置了班主任管理书籍,为学科教师购置了专业发展书籍,为学校每位教职员工配备了《教师的礼仪》,《美学概论》《课堂教学美的价值与创造》《教师的十项修炼》等识美教育书籍。

各组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以团队学习方式,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书体会交流活动,强势推出“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反思交流平台”,强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

由教导主任主办的“美学”讲座吸引了全体教师,老师们上交的“识美”教育体会、“识美”教育实施方案反映出老师们已将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自己的思想中,融化到学校的文化体系中。

老师们在和谐的团队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在共同愿景中不断超越自己,将识美教育思想转化为识美教育行为结果,为打造学校识美教育品牌心无旁骛,不懈的追求。

广泛的阅读,深入的实践,系统的思考,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改变了教师的心智,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境界更高了,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更强了,学校关系更和谐了。

学习为教师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学习让教师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在学习型组织构建中,“让读书提升我们的品位”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共识,“让学习积淀我们的生命”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信念。

4、抓课堂教学主阵地,落实“识美”教育。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成果的必由之路。

没有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就成为了空中楼阁、雾里看花。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美是教育研究中亟须关注的新领域。

我们以学校识美教育为引领,组织教师广泛开展了课堂教学美的价值与创造活动。

以组为单位,确立“识美”教育研究课题,如何将“美”落实在课堂,以“美”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课,课堂教学美展示课等等,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大力开展创美活动。

课堂上,孩子们看谁听讲美,回答问题时声音美,姿态大方;写字时,执笔坐姿美,汉字书写美;作业看谁写的最美,老师的评价也是围绕着“美”进行。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们上课听讲认真了,思考积极了,回答问题踊跃了;作业本越来越干净整齐了,放学路上,经常听到孩子们这样对家长说:

“老师夸我写的字真美,我明天还要认真写”“老师今天夸小明主动扫地,说他行为美,是劳动美的代表,明天我也要做劳动美的人”……家长们说“自从学校颁发新校徽,开展识美教育后,我的孩子变了,变得对学习、对劳动充满了兴趣,回到家里也特别懂事”。

我们在广大学生和家长中做调查,95%以上的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喜欢学校的识美教育,孩子们说,学校识美教育使他们有成功感;家长们说:

学校识美教育让孩子们有榜样,受鼓励,真好!

在以美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抓住学科教学中的美学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有差异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4、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体现在班集建设之中。

新的校园环境,燃起了人们新的希望。

新校风、新校规的逐步形成体现了师生新的追求。

在班集建设,教师们紧紧抓住着大好时机,开展了新班规、新班风的创建活动。

具有文化特色的五彩小队,文明示范班、行为规范示范班等,不断涌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之风在校园里蓬蓬勃勃发展起来。

5、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在艺术教育活动中。

将艺术教育融于学校各项工作是我校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

活动促发展,每年我校春季运动会的开幕式都进行各年级的团体操表演,学生参与率达98%以上,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文化艺术节,庆新年联欢等都进行文艺汇演等艺术活动。

每年聘请艺术团到校园演出,2007年北京儿艺给我们带来了舞台剧《福娃》,2008年9月我们又邀请了“北京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来我校演出,使学生近距离的感受艺术魅力。

高雅的艺术熏陶,促进了孩子们的和谐发展。

有些人认为小学所谓的艺术教育不就是画画写写、唱唱跳跳嘛。

其实不然。

有位叫马丁·杰史逊的美国教育家在《创造性》一书中写道:

“一谈到艺术教育,我们总谈到技巧,我们不要忘记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等,这就是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教艺术。

艺术是一种预兆的语言,它把人类的未来展示给我们。

艺术把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艺术也是钥匙,它能打开一个浑沌世界以外的大门。

”他认为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理论是如此,实践的效果也是这样。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和竞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区艺术节竞赛中,学校舞蹈获均获集体一、二等奖,器乐集体二等奖,校园剧一、三等奖,在区红领巾读书活动“童心舞台”礼仪剧比赛中,学生编演的礼仪剧和科普剧分别荣获一等奖,在区英语科技创意大赛中荣获团体表演二等奖,在区第二届小学英语文艺汇演中,戏剧、表演及口语均获一等奖,学生获最佳表演奖,北京市第十届艺术节中,舞蹈《舞动中国红》获二等奖,孙雪莲老师荣获最佳创作奖,在区教研室近几年举办的硬笔书法比赛中,学校均被评为优秀学校。

学生个人获奖达百余人。

在学校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中,孩子们尽展才华、尽情发挥,放飞自己的梦想。

学生学习艺术,不仅接受了艺术熏陶,有了艺术追求,而且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爱,懂得了发愤的人生意义。

强大的校园精神文化展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着老师、凝聚着同学们,在铁小这片沃土上勤奋耕耘。

六、课题研究成果

随着“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课题的深入推进,学校呈现出蓬蓬勃勃的新气象。

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学校物质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原隶属企业办学,因受企业效益影响,近十年教育投资极其馈乏,致使学校物质环境相对较差,通过问卷调查,有%的教师对学校工作条件和校内生活不满意。

老师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又怎么能和谐呢?

2007年学校归属到政府办学后,学校抓住大好时机,积极争取到市区两级财政投资一千多万元使学校基础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楼修缮工程、饮水工程、校园网建设,运动场改造,教工食堂基础建设……于2007年底全部竣工。

2008年,我们又对前院进行了改造,为专任教师每人配备了计算机,办公室配备了空调,新配备了六间多媒体教室,如今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令老师们心情舒畅,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更高了。

(二)新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分层设标、分层评价方案的确立,充分发挥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将学校的制度建设与教师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理念,将学校的管理变成教师的自我管理。

制度文化建设初步漳显出民主、自我的管理效果,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学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走进南口铁道北小学,迎接人们的是孩子们满面春风的问候:

“您好!

客人好”,走进班里,迎接人们的准是热烈的掌声和充满热情的欢迎声;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成为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班组同事之间成为互助合作的亲密伙伴,老师们每天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和工作,脸上荡漾着春风。

用老师们的话讲:

现在的南口铁小就象家一样,温馨和谐,充满快乐。

(四)新的班风、校风逐步形成,全体师生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撰写的论文《脱掉“紧身衣”、减轻“压力码”》;《浅谈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研究》;《抓住契机进行德育浸润》《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等十多位教师的论文分别荣获市一等奖;有35篇论文分别荣获区级以上二、三等奖;

教师的录象课《在农场里》荣获区第二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录象课评比一等奖,本校教师创编的舞蹈《舞动中国红》荣获昌平区第十届艺术节第一名,并荣获最佳创作奖,代表昌平区参加了北京市艺术节竞赛荣获市二等奖。

学校获得古诗诵读全优学校、平安之路交通安全先进单位,区教学质量优秀校等称号。

七、收获与思索: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共享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大魅力,促进了师生的和谐发展,铸就了扎实的校风,增强了学校内功,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使一所具有近百年发展史的老校焕发出勃勃生机,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赞誉。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深刻体会到,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品味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渗透力和震撼力。

它可以调节和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能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能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自我提高。

最为重要的是能使每一位师生员工由单位个体意识转变成为集体单位意识,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可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忽视人这一要素,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每一所学校校园文化都是这个学校历史的结晶,我们在历史传承中不断的创新,在日益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完善我们美丽的人生。

八、不足与研究方向

1、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

还需要踏下心来,组织老师深入研讨,在教育教学中更好体现教学美的价值与创造,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的还不够到位。

校园网基础建设虽然完成,但终端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离精心打造的“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还需要不断拓展思路,加强信息技术网络建设。

3、物化的显现校园文化标志还有待进一步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滴滴点点,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

今后,我们仍需以课题为引领,不断探索,努力创建学校的特色品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参考文献:

1、①(佛来克斯纳:

《现代大学论:

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仲仕伦:

《高校美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P341。

3、李如密:

《教学美的价值与创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009年3月23日

 

昌平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

结题报告

 

单位:

昌平区南口铁道北小学

课题负责人:

纪华

时间:

2009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