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958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

《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材料采集.docx

第二章材料采集

第二章材料采集

第一节材料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一、材料的概念

材料,指作者为写作需要而收集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等。

和材料相关的概念有素材、题材和资料。

在文学创作中,习惯采用“素材”和“题材”两个概念。

素材指作者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原始材料,它一般是零乱的,不完整的。

题材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广义的题材是指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如“工业题材”、“军事题材”、“改革题材”、“爱情题材”等;狭义的题材则指构成一篇或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实用文章写作一般不使用“素材”和“题材”这两个概念。

在科学研究领域,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其它科技情报文章(如年鉴、文摘、综述等),经常使用“资料”这一概念。

资料,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材料。

相比较而言,“材料”的使用范围最广,它既包括经过作者选择提炼后写进具体文章中的内容材料,也包括作者在写作之前搜集积累的原始材料。

它是就整个文章而言的,适用于各类文体的写作。

二、材料的类别

材料的分类存在多种可能性。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使用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分出的类别就不一样。

为了写作的方便,我们可以从来源、可靠程度和组合方式三个方面对材料进行分类。

(一)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这是根据材料的来源进行划分的。

它的好处是便于通过不同途径收集材料。

直接材料,指作者运用各种感知手段或技术手段,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材料。

习惯上也称为第一手材料,或“活”材料。

直接材料源于收集者的见闻、采访和调查,因而其特点是真实可信程度较高。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直接采集材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证实客观事实的过程。

现实生活是材料的源泉。

自传体作品、回忆录、科学实验报告、各种新闻类文章及应用类文章等都以直接材料为主。

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但同样以直接材料作为创作的基础。

古往今来的许多成功之作,之所以写得形象逼真,生动感人,都与作者掌握大量的活生生的直接材料分不开。

间接材料,是指作者通过各种社会交际和传媒工具所获得的材料,习惯上也称为第二手材料,或“死”材料。

包括从他人言谈、转述中获得的材料,从阅读书籍报刊、文件或其它资料获得的材料,从观看电影、电视、录像、摄影或听播、录音等方面获得的材料等等。

间接材料的特点是真实可信程度不如直接材料高,特别是道听途说的东西,更不可靠。

但间接材料也有其长处,即在直接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它可以比较快捷便利地、省时省事地引用到文章之中。

搜集和采用间接材料在各类文章写作中都是必需的。

随着人类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信息的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样化,文章写作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间接材料的搜集和运用。

当今时代,“信息产业”为社会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也为我们从各种传播渠道中“间接”地获取较为真实可信的第二手材料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事实材料和虚化材料

这是根据材料的可靠程度划分的。

它的好处是便于区分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而便于我们根据不同文体的需要而正确使用。

事实材料,是指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或现实中存在的事物。

它排斥情感、虚构、想象、臆造等主观因素,也排斥道听途说、张冠李戴、捕风捉影、加油添醋等虚假成分。

应用文体、学术论文、科学著作,都是以事实材料为依据进行写作的。

事实材料在整个写作中占据的比重相当大。

因此,收集材料,首先应从事实材料入手。

虚化材料,是指文学作品中经过创作主体同化、情化、美化而发生变异的材料。

虚化材料主要有三种情形:

(1)典型化,概括化。

文学是现实生活典型的概括的反映。

经过综合概括加工后的文学形象已不同于生活的原型。

它由某一生活原型开发、扩展、升华为典型的艺术形象。

例如鲁迅笔下的阿Q,矛盾笔下的吴荪甫等,即是如此。

(2)情感化,美感化。

客观事物一旦摄入文学家的头脑,就会被创作主体的心灵过滤和浸染。

一切景境、形色、物象,如果用审美观念去观照,就会出现“自然的人化”。

比方说,诗人笔下的“梅”、“柳”、“兰”、“菊”,总是富于情态和人格精神。

(3)想象化,虚构化。

文学创作中,作家可以把头脑中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重组和虚构,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形象、事件和境界。

这种虚构,是人脑特有的想象功能创造的结果。

它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幻化,是心灵世界、理想世界的拓展。

在其整体结构上并没有实际的根据,但在组合部件上却往往保留有原始材料的表象痕迹。

例如《桃花源记》中的景象,即是如此。

(三)本体材料和背景材料

这是根据材料的组合关系划分的。

它的好处在写作时便于分清主次详略。

本体材料,是指构成文章中心内容、承担表现主题任务的材料。

背景材料,是指在构成文章内容时,处于次要地位、对表达主题起辅助作用的材料。

本体材料在文章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记叙性文体中它往往表现为一个或数个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的行为;在论述性文体中表现为支撑中心论点的主要论据;在说明性文体中表现为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和介绍的主要事实;在应用文章中表现为被陈述的主要问题。

本体材料对突出主题起主导作用,是文章的主干所在。

背景材料的特点是在文章中辅助主要材料,即为本体材料服务。

背景材料表现为次要的人物、情节,辅助性的论据,陈述与主要事实相关连的一些问题等,对主题起着铺垫、渲染、映衬、烘托作用。

背景材料能使文章的内容充实、生动、活泼。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本体材料与背景材料的组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的关系要摆正,本体材料为主,背景材料为辅,切不可颠倒二者的位置。

三、材料的作用

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间架结构都要靠材料加以体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材料对于写作者来说,正如做饭用的米和面一样重要。

没有材料,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写作活动也就无法进行。

概括地讲,材料对于写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

任何文章、作品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作者的某种观点、情感或意志。

但这种观点、情感等不是作者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生活的感触,源于对所反映对象的认识。

《资本论》的观点是马克思对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的总结与概括;《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观点,是鲁迅“锐意穷搜”,从一千五百多卷古籍中获取了详细材料之后归纳出来的。

有篇描绘春天的习作中写道: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我们的青春则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我们应珍惜人生的大好春光,努力拼搏,辛勤耕耘……”这一认识,也是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

所以,在写作活动中,详细地占有材料,是我们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

(二)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和表现主题的支柱

从材料中抽象出认识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开掘、深化,形成统摄全部材料的主题。

文章主题形成的过程,就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尽管主题的内涵和外延有大有小,但都是对一定实际材料抽象概括的结果。

没有充分详尽的材料,就难以形成整体的认识,难以总结出正确的主题思想。

所以说,材料是形成文章主题的基础。

主题形成之后,要把它表现出来,并为读者所理解,所接受,则又需要材料。

因为主题表现的过程即是由抽象再现具体的过程,一定的主题要靠一定的材料加以表现。

没有一些典型、生动、充实、有力的材料来支撑,主题就立不起来。

不难看出,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主题在材料的基础上确立,反过来它又支配着材料的取舍。

在这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材料始终居于优先的地位。

因此,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

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文成意立,材料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三)材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

结构方式和语言运用是文章构成的形式要素,而一定的形式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一定的内容。

没有材料,纵使有高超的结构技巧,有华丽的辞藻,也无济于事,也不能写成一篇好文章。

这正如清代文章家刘大木魁在《论文偶记》中曾说过的:

“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

”例如,1932年,鲁迅想写一部以红军为题材的小说。

在具体的结构布局和技巧表现上,已决定“象《铁流》似的写”,但最终并未写成。

原因何在?

鲁迅在《回答国际文学社问》中说:

“在创作上,则因为我不在革命旋涡中心,而且久不能到各处去考察”,“资料不十分熟悉,怕写不好而因此搁笔。

”可见,没有材料,纵使有结构设计和表现技巧,也无法写出文章。

综上所述,材料在写作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决定着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关系到写作活动的成败。

因此,我们应重视材料的采集。

第二节采集材料的途径和方法

所谓“采集”,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占有材料。

材料贫乏,不仅在构思时限制思路的展开,而且在表现时阻滞才力与笔力。

因此,占有材料是全部写作活动的先导。

采集材料的要求是“多”。

采集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观察、感受、调查、阅读等。

一、观察

观察,就是借助人的感官,全面细致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知觉过程。

观察是人们发现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与写作的关系极为密切。

因为只有“笼天地于形内”,才能“挫万物于笔端”。

写作者必须首先通过观察以获取对客观外界的种种印象,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经过对生活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所获取的素材进行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方能写出文章来。

可见,观察是写作的起点,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

观察对于文学创作、科学理论写作以及应用文章写作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都非常重视观察,强调把观察当作进行研究和创作的一项基本功。

观察大体上可分为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科学观察和艺术观察等几种形式。

有意观察是指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作者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地选定某一对象进行观察,细致入微地体味事物的形态、特征,以获取更多的写作信息。

无意观察,即无目的的观察。

指作者并没有带上意图,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去观照生活。

这种观察虽不受人的意识的特别控制,但它和记忆、感情紧紧相连,一旦受到偶然的触发,便会从脑海中活现生动的写作材料。

有意观察和无意观察经常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二者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

科学观察是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观察,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

这种观察主要为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文秘人员所采用。

艺术观察是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审美意义上予以观察。

它主要为文学艺术工作者从事文艺创作时所采用。

科学观察与艺术观察在观察的目的、感受的内容、捕捉的材料及孕育的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那么,如何去观察呢?

(一)确立观察角度

要观察事物,必须站在一个特定的位置,这就是观察的角度,也叫立足点或观察点。

按照通行的说法,观察点一般有两个:

一是方位观察点,一是心理观察点。

方位观察点指置身特定的空间位置进行观察。

它体现出观察者和观察对象的空间关系。

方位观察点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或变化的。

但方位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就大不一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作者站在不同的位置所得出的结论。

所以,要想全面、准确地把握对象,就需要不断地变换角度,挑选最适合于了解对象特点的最佳方位观察点。

不仅对静止的自然物的观察如此,对于社会人生的观察也有一个方位角度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根据人际之间的远近亲疏而确定相应的观察距离上面。

心理观察点是指带着特定的感情和态度去观察。

它体现观察者和观察对象的情感关系。

人们在观察时并非像摄像机那样只是被动和机械地接受,而是持有一定的感情和态度,能动地富有创造性地面对被观察的对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心理观察点的主观色彩较浓。

科学观察一般不运用这种观察法,而采取一种较为客观的态度。

这是因为科学观察重视的是客观事物规律或特征形成的逻辑过程,而艺术观察则脱离不了观察对象的感性形象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观察者的主观好恶情感,因此心理观察点主要运用于艺术观察。

实际上,在文艺作者的观察取材过程中,方位观察点和心理观察点是相互渗透的。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材料是通过方位观察点取得的,但其中却渗透着作者十分真挚的情感。

总之,观察角度的正确选择对于观察能否取得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观察者应注意自身的观察位置、角度以及观察时的心理状况。

(二)养成观察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观察习惯是在长期不断的观察练习中养成的。

为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耐心

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主动地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留心各样的事情。

观察时,应全神贯注,耐得住寂寞。

科学观察尤其如此。

世界上许多著名科学家对某一自然现象的发现,往往来自持久而耐心的观察。

2.细心独到

不同的事物,甚至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都有自身的特征,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抓住特征,有独到的发现。

比如,同是“刮风”,就有“春风、秋风、细风、和风、微风、轻风”,也有“凉风、朔风、狂风、天风、雄风、黄风”等等;同是“下雨”,就有“好雨、细雨、毛毛雨”,也有“大雨、暴雨、狂雨、骤雨、苦雨、山雨”等等;同是人的“笑”,就有“大笑、微笑、柔美的笑,爽朗的笑,娇嫩的笑,浪漫的笑,聪明的笑,热情的笑”,也有“狂笑、媚笑、偷笑、冷笑、笨拙的笑,粗暴的笑、皮笑肉不笑”等等。

如果抓不住事物的特征,观察而得的材料必然显得平平淡淡。

那些粗心大意者无法体会到自然、人生的美妙之处。

所以,我们应逐步养成细心观察、捕捉特征的习惯。

3.多思勤记

观察中应做到手脑并用。

观察不仅仅是感官的接受感知活动,而且也是大脑能动的思维活动。

感官接受的信息要通过大脑的记忆、储存、联想、想象、分析和综合之后,才能使观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更具有周密、系统的特点。

所以,观察中要积极地开动脑筋推敲思考。

同时,还应抓紧笔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就是“观察笔记”。

记观察笔记可以使我们时时处处注意观察,有利于我们观察习惯的养成。

记写本身也是一种练笔,对增强我们的“笔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二、感受

感受,是指由于客观外界的影响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在感受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既包含特定的情感体验因素,也包含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素。

感受有别于观察。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取外界信息为目的,是对“物态”的反映;感受则侧重于主观内在的情绪活动,是外物在内心激起的波澜,是“心态”活动。

感受总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它是观察的进一步深化,是表层印象向心灵感知内化的结果。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是对外在事物的观察,而“断肠人在天涯”则是内心的感受。

感受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

“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

”意识到外在的观察,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到大致相同,但内在的感受却因人而异。

比如说,面对“秋风落叶,夕阳残照”的景象,有的人会生发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的感伤情怀;有的人会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礼赞与感叹;也有的人会抒发“自古逢秋悲寂聊,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喜悦之情。

可见,感受与人的情态、心境有关系。

感受同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

尤其是各种文学作品的写作,自始至终离不开对事物的感知和生活的感受。

有人问高尔基:

你常常根据什么样的感觉来构成形象?

他回答说:

当然是根据一切的感受。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文学作品无不出自作者细微真切的生活感受。

不仅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感受,事实上,写理论文章也常常要以自身的生活感受去丰富、补充有关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

恩格斯为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曾花费很长时间亲自到工人住宅区去体验、感受他们的生活和心理。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呢?

(一)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

人人都有感受外界事物的能力,但敏锐程度却并不一样。

这与人先天的秉赋有关,也与人后天的学习、锻炼、培养有关。

有志于写作的人,应主动地自觉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

首先,应培养观察事物的注意力。

如果在观察外界事物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对有用的材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然不会产生深刻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开放五官,集中精力,不失时机地追踪和摄取具有写作价值的信息。

其次,要训练洞悉事物的敏感力。

如果对客观事物反映迟钝,就不能透过细微的现象抓住本质。

有志于写作的人,贵在敏锐地感知事物,善于对直观材料反复揣摩、回味、辨析,力求从平淡的事件中洞察其深邃的意义,从偶然事变中发现必然规律,从细小事物中悟出人生哲理。

(二)培养独特的体悟能力

感受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是因为任何感受都是经过具体的个人的头脑反映出来的。

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心境情绪各有差异,因而也就产生不同的感受。

同时,客观事物的纷繁多样,使得写作主体只能选择某些特定的事物作为自己观感的对象,这样必然会形成感受的多样化和独特性。

作者一旦形成独特的感悟和独特的认识,就有可能写出新颖独到的文章。

人们对蜜蜂的赞美大多集中在辛勤酿蜜这一点上,而秦牧却与众不同。

他在《花蜜与蜂刺》一文中,认为“蜜”与“刺”都应该赞美。

因为“既能辛勤劳动,必要时又能挺身战斗的人,既是善良的,又是英勇的。

他们不是喝血者,不是寄生虫,不是强盗,也不是懦夫;他们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

”由赞美蜜蜂继而赞美“英勇”、“善良”的人,这就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三)培养丰富的情感趣味

古人说:

“文章不是无情物”。

文章的写作需要情感。

文学作品是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文体,没有情感就无法体现文学的审美功能。

即使在议论说理和应用说明性的文章中,也并不完全排斥情感。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情感的深度决定于感受的深度。

所以感受能力不仅包括感受的独特性,而且还包括感受的丰富性。

感受的丰富必然导致情感的丰富。

写作活动中,丰富的情感体验是文章丰满生动的土壤。

情感产生于客观生活之中,但它还要在主观意识中发酵、酝酿、改造,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生活”。

我们在生活中一旦产生了某种感受和情感,不应让它随时光流逝淡化消失,而应进一步深化情感,集中情感,梳理情感,努力使之成为一种情趣,一种韵味,一种顿悟,一种思绪,一种立意……这样,就会为文章写作劈开航道。

三、调查

调查,是有目的地了解、采访及现场勘验的一种采集活动,是获得材料的主要途径。

调查与观察、感受不同。

观察和感受是在自然条件下,直接感知客观事物,获得第一手材料,而调查主要是了解当事人和知情者对客观情况的反映,获取的既有第一手材料,又有被调查者所转述的材料,即第二手材料。

观察的机动性、随意性较大,而调查却要更多地受到调查目的的制约。

感受是主观的反映,往往偏重于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所采集的材料多用于文学写作,而调查却要尽量排除主观色彩,所获得的材料要求具有客观性,并多用于应用写作。

尽管如此,它们却都是采集材料的途径和方法,在采集实践中完全可以交替使用,相互补充。

调查作为获取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越来越受到日渐普遍的重视。

运用调查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讲究调查的态度

没有一个正确的调查态度,就不会取得理想的调查结果。

好的态度,能立刻消除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陌生感,从而使调查得以顺利开展。

毛泽东曾说过,从事调查工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欲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①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所以我们在调查中必须具有虚心的态度和求知的热忱,以取得调查对象的理解与信任,从而获得自己想取得的材料。

铁竹伟在写《霜重色愈浓》时,为了获取精彩、珍贵的资料,克服了许多困难。

事后,铁竹伟总结说:

采访时如抱着单纯的材料观念,缺乏深厚、诚挚的感情,那往往是要失败的。

在调查中,我们还应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也就是说,调查必须尊重事实,不能存有偏见,不能掺杂个人主观上的好恶成份。

调查的目的和计划,只能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进行拟定或变更,切忌失去客观依据。

否则,就很难取得科学和可靠的材料。

(二)要讲究调查的方式方法

调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而仅凭热情还不够,还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常见的调查方式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

普遍调查,即在一定范围内,对所有相关的对象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的好处是能直接取得较为全面的资料。

不足之处是涉及范围广,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

重点调查,即对重点相关对象或对一件事实的某一方面所进行的调查。

重点调查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般应在对全貌已有所了解的前提下进行。

典型调查,即对典型的人或事所进行的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省时、省事而又可靠的调查方式。

但是,如果凭某些个人的主观臆断确定典型,或在错误思想指导下选择典型,则又最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典型调查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地选好典型。

抽样调查,即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

抽取的原则是:

总体中每一部分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选用的“样本”应有一定代表性,并且要有一定数量,防止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个别采访、开调查会和问卷等。

个别采访,即对当事者或知情者的个别访问。

这种“一对一”的交谈比较容易保持调查的中心话题,不致离题太远。

但如不善于引导,也可能形成“冷场”。

所以,个别采访要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运用采访技巧,讲究谈话艺术。

个别采访时要注意做好访问记录,对基本观点、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及重要语言都要尽可能详记。

开调查会就是召集相关人员开座谈会,听“众人谈”。

问卷调查,就是把调查内容预设成几种情况,用表格形式,让调查对象选择填写。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科研性调查。

它的长处是有利于在较大范围内获取材料,有利于获取较为确凿的统计数字。

要搞好问卷调查,关键在于设计调查表。

因此,调查者要事先做好初步调查,以便有的放矢地设计表格项目。

调查表应简明扼要,提问要严谨,措词要明确,问题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还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四、阅读

阅读,就是通过看书读报,从书面文字中获取写作的材料。

写作材料虽然可以通过观察、感受、调查来直接获得,但更多的则是来自于阅读。

因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直接经验会受到时间、空间、精力、条件等诸方面的限制,而书籍却能把前人或他人获得的知识、经验、信息记载下来,传播出来,从而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过来。

所以,通过广泛深入的阅读,从书籍报刊中摄取别人的直接经验,来丰富生活,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就成了又一条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阅读无论对于学术论著、论文、史传文章、知识小品等文体的写作,还是对于文学文体的写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今许多优秀作家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无不得益于阅读。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所仔细钻研的书籍多达1500种以上。

列宁为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曾参考过的各种著述共583本。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也是在阅读钻研了1500多种古书的基础上写出的。

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要写作就必须大量阅读。

在文字“信息流”急剧膨胀的今天,阅读更加成为现代社会成员生存和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有赏析性阅读,也有积材性阅读。

赏析性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欣赏,并通过对接收的内容,加以思考分析,既得到消遣娱乐,又可以学习文章写法。

这种阅读固然可以采集到写作材料,但它不以集材为目的。

积材性阅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达到特定的写作目标而进行的阅读。

只有目的明确,阅读才会方向对头,精力集中,效果显著。

(二)讲究阅读方法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广博而专精的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

为此,就不能不讲究阅读的方法。

常见的阅读方法有泛读和精读两种。

泛读,就是广泛浏览、翻阅各类书籍。

泛读着眼于广度和速度,主要目的在广为吸收、积累,增加知识与信息的接受量,从而间接获取写作材料,多方借鉴写作技法。

当然,泛读还可以开拓眼界,培养思想,陶冶性情,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写作者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鲁迅曾说过: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密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可见,读的广,见识也就多,写起文章也就会得心应手了。

精读则是有选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