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docx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篇一: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运用优美语言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
这篇课文具有“课文长”、“用词美”、“想象点多”等特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做到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
“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中“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课文,问问学生通过读课文看到什么了,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他所看到的小蝴蝶旅程中的样子时,引导学生闭上眼想象,并通过做动作体会“飞、穿、跃”这几个词使用的准确性。
在学生脑中有所感悟后再通过图片进行验证。
“聚会”一词体现出小蝴蝶赶往蝴蝶谷时着急的心情,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体会呢?
我采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参加聚会前着急盼望的心情,去体会小蝴蝶们也是这样,进而指导学生读出小蝴蝶着急的心情。
课文通过描写黄蝴蝶谷和彩蝴蝶谷两个山谷来说明蝴蝶谷的景象迷人。
描写黄蝴蝶谷时使用了几个词语“成千上万”“金光灿灿”“十分壮观”,这几个词都是我要抓的,利用它们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
在理解“成千上万”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成千上万,想象一下成千上万只蝴蝶什么样。
然后播放成千上万只蝴蝶的录像,由于录像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意外的同时很容易的看到了成千上万只蝴蝶的场面。
并指导学生读出“成千上万”。
“金光灿灿”主要抓学生看到耀眼东西时的一种感觉。
通过“成千上万”和“金光灿灿”使学生初步理解“壮观”。
通过这次讲课,我还有几点感受很深。
第一,教学准备要充分,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第二,教学设计要精,不能含糊。
第三,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时间分配要合理,做到主次分明。
下面我针对这三点作详细说明。
在教学设计中,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备教材是我们老师对教材的理解,详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等内容,我们会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出一条教学思路,为了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采用了一系列教学方法。
那么这些教学手段到底运用得合适不合适呢?
这就要看备学生了。
教学手段运用得合适不合适?
1、学生会不会对此感兴趣?
如果学生感兴趣我怎么办?
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我怎么办?
2、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会怎么回答?
学生达到哪个层次我要说什么?
如果学生不会回答怎么办?
3、这个方法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能怎么办?
如果不能我要继续采用哪些方法?
在课堂上,能令我们始料不及的往往就是学生。
可是如果在教学设计环节我们能做到在每个问题的设计上都这样仔细推敲的话,课堂上老师可能会更有把握。
教学设计要做到环环相扣,环环精致。
通过本次讲课,我学习到了一堂好课也像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由上一个问题引出的,环环相扣,做到每一步都给人感觉自然流畅。
除了环环相扣外,还要做到步步精致。
老师在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到大体环节,存在在课堂上再发挥的心理。
而要在课前每个问题,每一步都考虑周详了,课堂上的发挥也应该是老师在课前考虑到的。
第三,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时间分配要合理。
这次讲课,我虽然对重难点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由于课前没有把时间做到严格的合理分配,而允许自己在课上出现了非重点占大块时间的情况。
由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当时我在这耗费了大量时间,而造成了第三自然段重点段用时不够,仓促进行的情况。
受到了这次教训,我记住了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把时间关,做到课堂上分配时间要合理。
同时,我觉得这次讲课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上面两个原因。
如果课前设计周全了,就能考虑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如果课前备好学生,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该怎么办老师心中也会有数。
这次讲课使我真正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更有底气,就得做到更精心的备课。
篇二: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是国标版第4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象。
全文有4个自然段,先说祖国的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再介绍蝴蝶谷名称的由来,接着具体描写蝴蝶谷奇异迷人的景象,最后讲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对教学作如下反思:
一、极力引导学生感受蝴蝶谷的美。
(1)比较中体味美。
第二小节中的关键句“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教学时我把它删改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一起飞到山谷里来”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说说两个句子的不同,强调“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聚会”一词体现出小蝴蝶赶往蝴蝶谷时着急、快乐的心情,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体会呢?
我通过欣赏动画,采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参加聚会前着急盼望的心情,去体会小蝴蝶们也是这样,进而指导学生读出小蝴蝶的心情。
(2)想象中感悟美。
第三节介绍了蝴蝶谷里迷人的景象:
一是只有一种黄蝴蝶的山谷,“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二是“有好多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诵读结合,感受蝴蝶谷的迷人与神奇。
学生回答后出示多媒体画面,再次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理解与想象结合,有感情地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与文本进行对话,介绍蝴蝶谷的美。
(1)如果你就是台湾蝴蝶谷的导游,你会怎样介绍台湾的蝴蝶谷呢?
出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台湾蝴蝶谷。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
熟读课文,内化书面语言;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使学生自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环保教育。
(2)“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你把自己当成小蝴蝶,想想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只小蝴蝶,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
”这种设计不光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蝴蝶,去感受小蝴蝶的想法,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三: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19课,这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景色。
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所以在本节课上,重点是让孩子们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关注了以下几个部分:
一、自学中初步感受美
目前,我们海门正在强力推行“学程导航”的教学模式,“学程导航”强调以学定教,强调学生的字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强调先学后教。
因此,在本课中,我精心设计了两张学习单。
学习单一:
1、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蝴蝶谷名字由来的句子,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2、蝴蝶是怎么来聚会的?
圈出动词,想一想这几个词语可以交换吗?
3、自学时间:
3分钟
1、学习课文第二小节,了解蝴蝶谷名字由来时,让孩子根据【学习单1】先进行自学:
2、根据【学习单2】感受蝴蝶谷迷人景象,
学习单二:
1、读课文第三小节,说说书中介绍了蝴蝶谷哪两种迷人的景象,试着给这两个谷取取名字。
找出相关句子,画出相关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桌读一读。
3、自学时间:
4分钟。
两张学习单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全部展现出来,让单子成为学生自学时“隐形的老师”,扶着孩子进行有目的、有效率的学习,让孩子们在自学的基础上与其余孩子的交流中,初步感受了蝴蝶谷的美。
二、辨析中品味语言美
文本语言一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文本语言的准确性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课文第二小节写了“每年春季,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句话中,一共用了“飞过”、“穿过”、“越过”三个动词,三个动词,三种不同的飞的姿态,让我们感受到蝴蝶们赶去聚会的情境。
所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是课文第二小节教学是的重点。
教学中,我让学生画出句子中表示蝴蝶动作的词,再辨析“飞过”、“穿过”、“越过”有什么不同,了解语言文字的准确性:
花丛间,蝴蝶们轻轻松松,边飞边玩,特别的悠闲自在就是--飞过;树木那么高,小小的蝴蝶只能从树林间--穿过,一条小溪对于蝴蝶来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飞过的,要不怕辛苦才能从上面--越过。
在学习之后,进行了相关的训练:
“春天来临了,小鸟()过田野,()过树林,()过高山,()到这里来报春。
”“木兰告别了亲人,()战袍,()骏马,()黄河,()阴山,来到了前线。
”学生在练习中品味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在练习中学会了怎样正确进行动词的运用。
三、朗读中感悟形态美
语文课中应该让学生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
我在教学第三段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精心进行教学:
鼓励班上的孩子穿上艳丽的衣服,穿黄衣服的孩子化身“黄蝴蝶”,其余孩子化身“花蝴蝶”,将孩子自己的舞姿融入了情境;配上了班得瑞的《无止境的见识》的优美旋律、辅以生动的满地鲜花的画面和蝴蝶们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的情景,形象、色彩、声音齐全,当这一切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孩子们惊呆了,震撼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仿佛真的置身于蝴蝶谷中,对文字充满了兴趣。
再抓住“金光闪闪”“壮观”等重点词语感受“黄蝶谷”的壮观;抓住“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随风吹来又随风吹去”感受“彩蝶谷”中彩蝶的缤纷,真正体会到蝴蝶飞舞的轻盈体态,感受到蝴蝶谷迷人的景象。
孩子在音乐、图片、动画中,身临其境,图文结合,使得蝴蝶谷的整体美在潜移默化中映入学生的脑海,从而真正感受到蝴蝶的体态美,孕育了美的情趣。
四、训练中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是实践是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课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通过展示蝴蝶的漂亮的翅膀让孩子感受“色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后鼓励孩子积累更多的颜色多的词语“万紫千红”“色色俱全”“色彩缤纷”等。
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孩子讲话,如孩子们在学习第二小节之后,我和孩子们都在音乐中像蝴蝶们一样“感到山谷里去聚会”,我随机的问孩子们:
“小蝴蝶,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在读好“金光灿灿”后引导孩子用“金光灿灿”说话。
在即将离开蝴蝶谷时,我鼓励孩子们表达:
“即将离开蝴蝶谷了,看着这些色彩斑斓的蝴蝶,你想说些什么?
”正是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语言训练,使孩子们更加沉浸于情境中,激发出孩子内心的情感,真正感受蝴蝶谷是令人留恋往返的地方。
本节课上,我虽作了充分的准备,很可惜的是整节课上,孩子们并没有精神饱满、状态极佳。
或许是因为上午整整三个多小时我和孩子们一直在操场参加彭成老师的演讲,彭成老师是善于激发情感的老师,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他感动,情绪亢奋,喊哑了嗓子,举酸了手,哭酸了眼......折腾了一上午,孩子们真的有点累了?
也或许是那天的天气:
赛课活动安排在每天下午,我上的是第二节课,走进多媒体教室,教室里很闷,有老师开启了窗户,操场上的嬉戏呐喊声频频传来,引起了孩子们注意力不够集中?
不管怎么说,有公开课的经历总比没有的好,本次赛课活动还是很有收获的。
不管上的怎么样,也算是完满结束了!
期待下一次公开课的来临!
篇四: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
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课文具有“课文长”、“用词美”、“想象点多”等特点。
记得薛法根老师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每备一节课前都要将课程标准仔仔细细地进行阅读,对照课程标准上不同年级需要达到的要求等进行备课。
好的习惯和做法只值得学习的。
备这一课时,我再次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针对本课内容及课文特点,并依据上述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进行了这一课的思考,确定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在读中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是学习的重点。
如何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是教学的难点。
那如何来吃透文本,渗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呢?
思考如下:
一、立足文本,提炼问题,让文本清晰起来。
要上好一篇课文,首先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文本思路要清晰。
细读课文后,我发现在全篇课文可以以“台湾的蝴蝶谷景象迷人。
”为主线,提炼“蝴蝶为什么喜欢宝岛台湾?
”“人们为什么称它为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如何?
”三个主问题。
而第一个问题可以放在第一课时与学生读文交流解决。
第二课时可以围绕后两个主问题引领学生去细读,去品味,去感悟悟,去想象,让文本思路清晰可见。
二、品位语言,提升素养,把文本积累起来。
“语文素养”的关键要素是语言,包括语言积累、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多关注语言的积累。
这体现在本课的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描写颜色词语的积累。
教学二、三自然段中让学生给“色彩斑斓”换词进行积累和运用,第三自然段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金光灿灿”等词语,让学生存储在自己的大脑记忆库中。
二是读、背过程中有关语言感受的积累。
如给画面配音“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通过动词和形象的动画,积累语言中所蕴涵的形象感、意蕴美和情趣感。
三是语言表达特点的积累。
如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句子“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中“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
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对比朗读中辨析“飞过”、“穿过”、“越过”等动词,学生立刻发现和体会到老师读时都用了“飞过”,觉得很是重复,教师不经意的朗读,其实是精心之笔,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丰富,提醒学生写话时也要注意做到用词的准确,词语的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写好文章。
并以动画来形象地验证这一用词的精当。
又如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两个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及初步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中黄蝶翠谷因“金光灿灿”而“十分壮观”;描写彩蝶幽谷时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引导学生讨论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进而追问“蝴蝶与花瓣哪里像?
”引导学生从颜色和飘舞的姿态等方面认识到它们都是五颜六色的、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翻飞和花瓣随风飘舞很像,让学生体会作者打比方的形象与生动。
三、创设情景,互动对话,让文本立体起来。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如何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细细品味,让文本立体起来呢?
教师以“采访”的形式创设情景对话,使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使文本立体起来。
“赶到”一词既体现出小蝴蝶高兴也体现出了和赶往蝴蝶谷时着急的心情,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体会呢?
我运用“采访”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入情入境,学生不但从这一互动情境中理解了词语,更体会小蝴蝶聚会前高兴、兴奋、着急的心情,进而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课文,情感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又如让自己扮演游人,学生扮演热情好客的蝴蝶,游人一到山谷,立即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使学生沉浸其中,“翩翩起舞”“团团围住”不着一语,学生立刻从立体的文本表演中感悟和理解,蝴蝶谷的整体美在潜移默化中映入学生的脑海,孕育了美的情趣。
教师与学生将无声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了,文本也由此立体起来。
四、巧借媒体,突破难点,让文本鲜活起来。
在读中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是学习的重点。
如何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去感知、去感悟呢?
低年级小朋友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优势,不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加深学生们对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
寓美育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教学“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辨析“飞过”、“穿过”、“越过”等动词时,以动画将学生带入文本所描绘的情景,形象地来验证这一组动词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又如我出示的“黄蝶谷”和“彩蝶谷”的两个画面是学生在听读想象的基础上,直观的感受到山谷的迷人,适时的补充其它的蝴蝶谷,学生立刻被引领进了这迷人的蝴蝶谷中,直接“闻其声、观其景、临其境”,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美景学习难点由此突破,文本也因此鲜活起来,而学生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篇五: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
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触题就能引发人们一窥蝴蝶谷迷人景象的强烈愿望。
课文由台湾的自然环境引出蝴蝶,由蝴蝶引出蝴蝶谷,再通过蝴蝶谷写蝴蝶,写游人。
呈现出蝴蝶谷瑰丽,壮观的奇异景色。
全文充满情趣,极尽体现出一个“美”字。
最突出的是文中作者浓墨重彩描绘的蝴蝶斑斓的色彩美和蝴蝶舞姿的动态美,另外还有文章的词句美、蝴蝶谷的环境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等等。
整篇文章文美、景美、意境美,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形式。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不作繁琐的分析,而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渗透两种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边读边思、读中想象,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探究,自悟自得。
一、教师动作引读、媒体辅助、情境表演、层层诵读,突破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是: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这句话中的动作“飞过”“穿过”“越过”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在学习中要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穿过”“越过”,而不都用上“飞过”呢?
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学时在媒体的辅助下,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体会,再采用层层诵读的方法予于突破。
首先,教师带上“飞过”“穿过”“越过”这几个动作来引读本句话,让学生对这几个动作有个初步的感知。
接下来,我借助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
“小蝴蝶们,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美丽的花丛,花丛很矮,我们怎么过去?
飞过了花丛,又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的树木很高,我们飞不上去,可是树木之间有缝隙,我们又怎么过去?
穿过了树林,来到了小溪边,小溪很宽,我们怎样过去?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一边表演一边自然而然就说出了“飞过”“穿过”“越过”这几个动词。
借助我描述性的语言和学生自身的表演,他们很容易就体会到了“飞过、穿过、越过”这几个动词的准确运用。
在理解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后,请学生读读这句话,要求读好这几个动词,同时还要将蝴蝶们迫不及待赶去山谷聚会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们带上这几个动作边读边表演,再次强化学生对这几个动词的理解和体会。
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们感受蝴蝶聚会时的愉快心情,并用朗读表现出来。
在媒体的辅助下,通过情境表演、层层诵读,学生不仅理解了动词运用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而且感悟出了小蝴蝶们参加聚会时的急切、高兴的心情。
此种方式不仅很好地突破了难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课堂灵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意愿。
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来欣赏第二段视频,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根据学生谈的感受来展开第二段的教学。
有的学生谈到“我觉得蝴蝶很美”从而引出“色彩斑斓”这个关键词的教学。
有的谈到“我觉得蝴蝶的心里很着急”从而引出“赶到”一词的教学。
在教学课文第三段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时,我让学生找出哪种景象让你觉得最迷人?
用“--”划出来。
然后请个别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来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整节课也显得很灵活、机动。
三、朗读感悟,看图想象说话,突显重点。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文笔精美,分别向学生展示了蝴蝶谷中“黄蝶谷”与“彩蝶谷”的不同风景,是全文的重点。
“黄蝶谷”中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在教学“黄蝶谷”时,先让学生说说“哪个词让你格外喜欢”从而引出“金光灿灿”一词,然后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看到“金光灿灿”一词,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金光灿灿”一词。
接着我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黄蝶谷”金光灿灿
壮观景象,使学生对“黄蝶谷”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真正理解“壮观”一词。
激起学生对“黄蝶谷”的喜爱之情。
随后让学生读读描写“黄蝶谷”的句子,把黄蝶谷的壮观和自己的喜欢之情表达出来。
“彩蝶谷”中的情景是“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句中把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翻飞比作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这个比喻句非常的形象生动。
于是我设计了“蝴蝶和花瓣有什
么相似之处?
”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体会这天女散花般的美景。
然后再引导学生配上动作把这迷人的景象展现出来。
在感悟到了“黄蝶谷”与“彩蝶谷”的壮观景象之后,我引导学生看图展开想像说话。
有的山谷里有___________,停歇在绿叶上,就像__________。
有的山谷里有__________,在柔和的春风中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
我有意识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词语用上去,加上学生前面已经感受到了蝴蝶谷的魅力,所以在想像时,学生的语言还是比较丰富的。
在看图想像说话中,学生把学到的词语运用到了说话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蝴蝶谷”的美丽壮观。
整个第三自然段的学习紧紧抓住了朗读感悟,看图想像说话来展开,较好地突显了课文的重点。
四、本文生字词的呈现方式多样化,识字与朗读结合得较好。
本课采用的是识字教学的形式,词语的呈现方式多样化。
有:
问题引入、叙述引入、引读导入等。
例如:
我问“你从哪里感受到蝴蝶很美?
”从而引出“色彩斑斓”一词的教学。
再如:
我引读“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导入“花丛”一词的教学。
还有: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一句,我以“这句话中有个生字词,让我们来读好它。
”这样的方式引出“景象”一词的教学。
在读准本课生字词音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情感。
例如:
“祖国”一词,除了读准字音,我还指导学生要读出对祖国的热爱。
“气候温暖”一词要读出暖意。
“水源充足”一词要突出水源很多。
“花草茂盛”一词要将花草的多、美读出来。
“色彩斑斓”一词要将蝴蝶颜色的多和美读出来。
只有将词语的情感指导落实到位,句子的感情才能体会得淋漓尽致。
反思这节课,自己也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感情朗读方面,指导得还不太到位。
一部分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确实是表现出色,非常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从他们齐声朗读的课文中能听出来,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很好地体会到蝴蝶谷的迷人。
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更多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个孩子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要及时、丰富。
本节课上我评价的语言显得有些单调,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评价的语言中还可以渗透一些朗读的要求,让学生听了教师的评价语言就知道自己的朗读存在哪些问题,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再次,在备课时就要很清楚地明确本课的一类生字中有哪些字是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以二类字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