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7720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 第7章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docx

高考一轮中图版地理第7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第1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本讲复习脉络:

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自然条件

主要有气候、土壤、地形等。

2.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有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农业技术等。

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农业区位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

具体如下表所示: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农业的区位选择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①种植业:

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地区。

水稻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气候凉爽的中温带地区

②林业:

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

a.柑橘:

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b.苹果:

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③畜牧业: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

④渔业:

主要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考向1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分析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①洪泽湖周边地区 ②太湖周边地区 ③沿江地区

④沿海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①山地易排水 ②山地日照充足 ③山地风力大 ④山地云雾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D 2.C

●考向2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3.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解析] 都市农业园区和城郊农业园区具有相关性,需要从农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回答。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农业技术、地价、交通和政策等方面。

[答案] 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答题模板

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

(1)自然条件的描述

类型

生产优势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

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

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

地形

(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土壤

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水源

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的描述

市场条件

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交通条件

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农业技术

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国家政策

政策、价格、补贴、资金

劳动力

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植)技术

●考向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015·全国卷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4~5题。

4.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5.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4.D 5.A [第4题,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

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故选D。

第5题,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

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故选A。

]

●考向4 农业的区位选择

昆仑雪菊是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等独特功效的稀有高寒植物。

昆仑雪菊生长于昆仑山3000米以上的冰峰峭崖上,每年8月盛开,花期短,生长区域狭窄,产量极小,弥足珍贵。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昆仑雪菊原产地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山地气候

B.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C.土壤深厚肥沃

D.海拔高,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

7.新疆茶农纷纷将昆仑雪菊引到平原地区进行人工种植后,单产明显提高,然而价格骤降,为使昆仑雪菊维持一个稳定而合理的价格,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②完善流通体系,拓宽流通渠道 ③加强市场调研,减少农户盲目种植 ④提高产品价格,缩小种植规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6.A 7.B [第6题,昆仑雪菊原产地为昆仑山区的高海拔地区,该地区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较小,土壤不肥沃,热量条件相对较差。

第7题,昆仑雪菊价格骤降主要是产量过多,品质变差造成的,为了使产品更有竞争力,主要应从提高昆仑雪菊的品质,打造品牌,加强宣传,拓展流通渠道等方面来加强。

]

考点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原始迁移农业

(1)分布:

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

(2)生产过程:

(3)影响: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1)生产特点:

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

(2)生产方式:

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

(3)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

3.现代混合农业

(1)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位优势有:

地形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温暖、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2)生产方式:

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

具体如下图所示: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的优点

①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②时间互补,忙闲错开;③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

(1)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灌溉水源,解决措施是东水西调。

(2)世界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还有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图文助记

1.水利工程与水稻种植

由于夏季风的强弱或进退早晚差异,使水稻种植区旱涝灾害多发,故水利设施建设对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至关重要,要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

2.水源与绿洲农业

水源对绿洲农业影响较大。

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冲积扇、洪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以及高山冰雪融水汇聚的山麓地带,一般呈带状、点状分布。

1.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分类

农业地域类型是在影响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及科技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相同。

具体分析如下:

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1)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2)水稻种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商品谷物农业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①自然条件:

a.地形:

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

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壤肥沃。

c.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d.水源:

临近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条件:

区位因素分析

形成条件评价

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

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2)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①相似之处: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水源灌溉;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②不同之处:

a.纬度不同:

我国纬度高于美国。

b.气候类型不同:

美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经营方式不同:

我国是国营;美国是家庭经营,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4.畜牧业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对比分析

项目

异同

西欧乳畜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产品

相同点

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

不同点

牛奶及其制品

牛肉

市场

相同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不同点

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

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经营

方式

相同点

集约型的专业化商品经营

不同点

规模较小

生产规模大

交通

条件

相同点

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不同点

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与公路运输

需要依赖国际联系的铁路与海洋运输等方式

原料

供应

相同点

牧草、饲料

不同点

种植牧草、饲料

以天然牧草为主

区位

指向

不同点

城市郊区

优良的天然草场

科学

技术

相同点

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的比较

区位

比较

我国内蒙古牧区有着和阿根廷相似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盛、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

现状

比较

阿根廷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使潘帕斯草原形成大牧场放牧业,其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我国内蒙古牧区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草场沙化、牧区生态环境恶化,其畜产品的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

可借鉴

之处

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推进

5.混合农业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或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2)图解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

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考向1 农业地域的形成

(2017·河南十校大联考)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

据此完成8~9题。

8.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

9.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源不足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D.气温较低

【思维流程】

8.B 9.A [第8题,读图可知,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较高,为混合农业。

第9题,由图中的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大面积种植橄榄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

]

●考向2 水稻种植业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下题。

10.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B [乙地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稻作农业(水稻种植业),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有:

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水利工程量大、生产规模小等。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

]

●考向3 商品谷物农业

(2017·德州模拟)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中展示的农业区属于(  )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12.影响上述农业区小麦种植共同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B.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11.B 12.C [第11题,由图可知,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和中国的东北部农业区都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第12题,美国中央大平原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都属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中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相对不足。

]

●考向4 畜牧业

13.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阿根廷地理简图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

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

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解析] 自然方面包括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人文方面包括科技、交通、管理、市场等。

从文字材料中可获取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现代化程度高”、“交通发达”等信息。

由“现代化程度高”可知该地“生产专业化高、机械化水平高、重视科学研究、培育良种牛”等条件。

从图中可获取潘帕斯草原位于阿根廷中部,东临大西洋,铁路、海洋运输便利等信息。

[答案] 自然方面:

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

人文方面:

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口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

答题模板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1)命题角度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

①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②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

③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

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2)答题术语

①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术语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②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

关键词

答题术语

观点有利/不利;

效益/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考向5 混合农业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15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

14.D 15.C [第14题,读图可知,该地农业生产既种植水稻、花卉、水果等,又养殖鸡、鸭、牛、羊等,即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且两者都占较大比重,因此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利用沼渣及动物粪便等有机堆肥作为肥料,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因此农产品具有绿色优质的特点,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

解题技巧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判断

①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工程量大。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较丰富,热量、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区可以通过解决灌溉问题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因而多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半干旱区可利用天然牧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根据分布判断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下图是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判断,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

(3)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商品率判断

首先,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

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

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

如下面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4)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

判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把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季风水田农业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

谷物、牲畜

主要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混合农业

单一热带

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有利影响

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2.不利影响

(1)不合理生产方式的影响:

如砍伐森林、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造成水土流失、沙漠扩大等后果。

(2)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

①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在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田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塑造了农业文明。

(2)不利影响

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下表: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毁林开荒、垦山种粮

水土流失

修水库、修渠道、不合理灌溉

沼泽化、盐渍化

过度放牧、滥垦滥挖

草场退化、草场沙化、载畜力下降

过度采伐森林

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生态保护功能减弱、河流下游涝灾频发

滥捕狂捞、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鱼类资源大幅减少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危害人类健康

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

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

境外物种的引进

病源、生态灾难

●考向1 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水分

C.坡度D.温度

18.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