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7566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本方案旨在为天碱商业区解放路二期工程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较完整的技术指导,便于U型槽底板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确保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任务,并为业主、监理对工程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等各方面的详细了解提供依据。

1.2、编制依据

1.2.1《天碱商业区解放路二期工程(U型槽部分)》施工图设计

1.2.2施工规范与标准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2.3其它相关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及规程;天津市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3、使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天碱商业区解放路二期工程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解放路二期工程西接现状旭升路,东接现状中央大道,本工程西侧与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建筑结构相接,东侧与现状中央大道接顺。

按照规划条件,U型槽共分7节,分节长度布置为5x24米+2x25米,地道U型槽分节线均垂直于道路设计中心线。

U型槽修筑起点为K1+597.378,修筑终点为K1+767.378,共170米。

其中在U3节段,超级链接人行桥上跨U型槽结构。

2.2、U型槽结构设计

U型槽纵向需按道路竖曲线线形设置。

检修道外露高度统一均为0.15米(含侧面和顶面0.05米石材贴面空间),检修道纵向随道路竖曲线线形设置。

U1~U3节间底板厚度以侧墙处控制最小底板厚度为1.5米,底板顶随道路横坡设置。

侧墙厚度为1.2米(U1、U2另外设置0.15m装修空间)。

U1节间内由于设置横截沟并预埋直径1000mm的排水管,局部底板加厚至2.6米。

U4~U7节间底板厚度侧墙处控制最小底板厚度为1.2m,底板顶随道路横坡设置。

侧墙厚度为1.0m。

根据抗浮计算需要,在U1~U3节间底板下需设置抗拔桩,抗拔桩桩径1.2m,横向共布置5根;U4节间底板下横向布置3根抗拔桩;U5~U7不设置抗拔桩。

2.3、U型槽混凝土施工特点

本工程7个U型槽节段底板厚度为2949mm-1459mm,混凝土强度为C35,抗渗等级为P8,均属大体积混凝土范畴。

浇筑厚度大为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特点。

 

1、混凝土结构物体积较大,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

 

2、大体积混凝土除了需要满足强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有的还要求具有抗冲击或抗震动及耐侵蚀性等性能。

 

3、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较高。

单位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和收缩容易造成结构的开裂。

 

4、混凝土由于其水泥水化热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热于内部,使温度升高较大,容易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

因此对温度进行控制,是筏板混凝土施工最突出的问题。

必须处理或解决由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所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裂缝。

2.4、U型槽底板参数

U型槽底板参数如下表所示:

序号

编号

长(m)

宽(m)

厚(m)

砼方量(m³)

备注

1

U1

24

52.757-63.25

2.949-1.5

2718

2

U2

24

63.25-73.732

1.828-1.5

2687

3

U3

24

73.732-64.168

1.785-1.5

2673

4

U4

24

64.168-55.472

1.761-1.2

1950

5

U5

25

55.472-47.381

1.459-1.2

1673

6

U6

25

47.381-40.605

1.459-1.2

1487

7

U7

25

40.605-33.521

1.459-1.2

1244

8

合计

14432

三、施工准备及部署

3.1、施工准备 

3.1.1 技术准备 

1、混凝土施工前,要充分熟悉图纸,了解混凝土的类型、强度、抗渗等级,了解底板的平面尺寸、各部位厚度,提供足够的资源。

 

2、提前联系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配合比除了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等及满足现场泵送条件外,还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干缩与温度收缩。

 

3、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工长以及质检员、施工作业班组负责人等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将本方案下发到相关部门和个人。

 

4、由专业工长组织所有施工作业队伍人员,根据本方案要求进行详尽的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记录,签字齐全。

 

3.1.2 材料物资准备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施工所需材料物资计划如下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塑料薄膜

3000

养护

2

土工布

3000

养护

3

温度计

50

测温

4

冷却水管

m

7000

降温

3.1.3 机械设备准备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体积大、用量多,要求浇筑过程中连续施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性和施工质量。

本工程底板均使用商品混凝土,并配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泵车进行输送。

施工前提前组织好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塔吊

1台

材料设备转运、协助施工

2

混凝土泵车

3台

1台备用

3

混凝土罐车

16台

商品砼运输

4

振捣棒

20个

5

铁/木抹子、合金刮杠

各10把

6

切割机

6台

水冷循环管网制作

7

弯曲机

6台

水冷循环管网制作

8

套丝机

6台

水冷循环管网制作

9

铁锹

10把

10

潜水泵

2台

泌水抽排

11

水泵

4台

水冷循环供水

12

料斗

2个

13

手持式无齿锯

2台

14

手推车

4部

2、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项目机电部门必须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机械设备进场必须进行及时登记,建立机械设备台帐,随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使用时处于良好状态。

3.1.4 劳动力准备 

1、按每次浇筑的工作量计算浇筑时间以确定劳动力需用计划,在下达浇筑令之前,必须全部落实。

各节段底板混凝土浇筑量较大,连续浇筑时间长,要求每次浇筑混凝土劳动力按两班人员配备。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工作内容

1

钢筋工

2x5

看护钢筋,必要的钢筋校正

2

木工

2x3

看护模板,必要的模板校正

3

砼工

2x25

卸料、振捣、抹面、养护

4

塔吊操作工

1x2

吊运砼、材料机具等

5

泵车工

2x2

砼泵送

6

电工

2x1

用电、用水保障

注:

本表中数据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砼浇筑量作适当调整; 

2、劳动力进场后,项目安全部门必须对各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与相关施工队伍签定安全生产合同,项目技术部以及专业工长要对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详尽的质量技术交底,并作好书面记录。

3.1.5 现场准备 

1、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模板工程要施工完成并请业主、监理和质监人员检查验收,办好隐蔽验收和砼浇灌许可证。

 

2、泵车、泵管就位,各种人员安排到位。

 

3、各种浇筑混凝土用施工机械如振动棒、振动器、抹光机、污水泵等试用正常,准备充足并留有备用。

 

4、现场照明走线到位,确保晚上施工的需要。

动力用电接至施工部位并留有接线箱。

 

5、应急混凝土吊斗制作完毕,塔吊准备完毕。

 

6、各岗位管理人员、司机、机操工及相应钢筋工、模板保护工、混凝土工等各种劳务人员到位,并全部接受过相应的各种书面交底。

 

7、与地方城管、环卫、交通等相关单位的各种手续业已办理完毕。

8、各种预埋铁件、预留洞口等都已完成,并经验收通过。

9、各种应急物质(如下雨、机械故障等)全部到位。

 

10、安排好职工的食宿,特别是解决好临时增加人员的食宿。

11、保证开水、热饭、菜的供应,一线员工全部在现场用饭。

 

12、根据连续施工需要,安排晚上加餐,并用盒饭送到现场。

3.2、施工部署

3.2.1 底板混凝土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清理模板(钢筋加工安装完毕)→埋设测温装置→水循环冷却系统施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分层)→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测温。

3.2.2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间

序号

编号

砼方量(m³)

计划泵车数量

浇筑时间(h)

1

U1

2718

2

49

2

U2

2687

2

48

3

U3

2673

2

48

4

U4

1950

2

35

5

U5

1673

2

30

6

U6

1487

2

27

7

U7

1244

2

23

说明:

浇筑速度按照25-30m³/h*台计算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

4.1、浇筑前准备工作 

(1)浇筑前应将底板钢筋内杂物进行清理,对混凝土垫层应浇水润湿,但基层表面不应留有积水。

 

(2)项目测量员密切关注,及时组织定位测量放线复核工作,做好柱、侧墙等部位钢筋的轴线控制工作。

 

(3)投入足够的劳动力,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穿插,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任务。

4.2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1、底板砼浇筑采用斜向推进、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400mm±100mm左右,由低向高斜向推进的方式组织施工。

2、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要求快插慢拔,保证振捣棒下插深度和混凝土有充分的时间振捣密实。

振捣点的间距按照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以400~500mm 进行控制。

振捣时间控制具体以砼不再下沉并无气泡产生为准。

振捣应随下料进度,均匀有序的进行,不可漏振,亦不可过振; 

3、钢筋密集处要求多次振捣,保证该处混凝土密实到位,注意不要一次振捣时间过长,防止局部混凝土过振离析。

在预埋件和钢筋交错密集区域,需用粗钢筋棒辅以人工插捣。

对于柱墙插筋的部位,亦必须遵循上述原则,保证其位置正确,在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复核轴线,若有异常,应在砼初凝之前及时校正; 

4、底板结构板面上翻起墙体段以及板面粗钢筋,都是容易在振捣后、初凝前容易出现早期沉缩裂缝的部位,必须通过控制补充下料和二次振捣予以消除; 

1)有埋管部位及表面有粗大钢筋部位,振捣之后、初凝之前易在砼表面出现沉缩裂缝,应及时用磨光机或人工压抹予以消除; 

2)砼表面水分散失,接近初凝时会在表面形成不规则裂缝,应及时用磨光机或人工压抹予以消除。

处理之后,应防止水分继续蒸发使砼表面干缩,应及时进行蓄湿养护; 

5、砼板面标高控制采用每隔2m 设标筋找平,浇筑工程中辅以水准仪抄平校核; 

6、底板面混凝土分两次找平,第一次随振捣随找平,表面还留有部分水分时立即进行第二次找平,并随即覆盖塑料薄膜,以免因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导致干缩裂缝出现的几率增加。

 

7、砼浇筑要按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加强现场调度管理,确保已浇砼在初凝前被上层砼覆盖,不出现“冷缝”。

4.3、大体积砼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施工中根据混凝土浇筑流向,要用水泵及时抽除混凝土表面泌水(见下图),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的方法。

4.4、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1、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纯水泥浆或者1:

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在160±20mm,若遇到混凝土塌落度偏低影响正常浇筑,应及时退回搅拌站处理,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向泵车中添加水。

 

3、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不应多于30min,如超过30min则应及时清管,以免堵管。

 

4、若遇堵管,不得将堵管离析后的混凝土浇筑至底板结构中,必须将其转出底板范围外。

 

5、不得将水管端头放至建筑面以内。

以免水管冲蚀未凝固的混凝土,导致水泥浆被冲走后结构强度偏低。

 

6、在浇筑整过程中,工长应做好搅拌站和现场需求混凝土量的调度工作,坚决杜绝混凝土浇筑中断。

 

7、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劳务队伍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工长汇报,若工长不能解决时应及时向上级反映。

4.5、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使采取覆盖保温养护措施,并保持湿润,严防脱水、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方法(在混凝土边浇筑成型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夏季一层塑料薄膜,防止表面失水过快产生裂缝)。

(2)保温材料选用塑料薄膜外加保温材料,同时加强测温以随时了解内外温差。

以20°C温差为预警温差,达到预警温差时应加大测温频率,当内外温差达到23°C时,及时采取增加覆盖保温材料、启动水循环冷却系统等控温措施。

覆盖时塑料簿膜幅与幅之间接缝处应有5cm重叠,每块棉毡之间应有10cm重叠。

棉毡应在测温设备监测下以夹花方式掀去1/2或1/3。

(3)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时,混凝土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夏季大体混凝土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洒水养护,持续7天,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模板和保温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差不大于20℃时拆模,拆模后的混凝土亦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养护周期不到14天的应保持洒水养护。

4.6、混凝土测温

(1)测温孔采用预埋Φ75mm的PVC管壁厚2.5mm。

伸出U型槽底板顶面20cm,底面封闭严密不漏浆,在混凝土终凝前分几次转动PVC管,保证混凝土终凝后能拔出。

混凝土养护完成后用与底板同标号水泥砂浆充灌密实。

(2)测点布置:

A、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B、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具体见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测温点布置图

(3)确定测温点的深度:

深点深度距离底板50mm,中点深度为H/2(H为底板厚),浅点深度为50mm。

如下图所示:

(4)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 

温度监控指标如下:

内外温差:

小于25℃ 

降温速度:

小于1~1.5℃/d 

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

小于15℃  

(5)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3天内:

每2小时测一次。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4~15天:

每4小时测一次。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16天:

每24小时测一次。

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 ,停止测温。

 

(6)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每天降温不大于1.5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测温工作。

4.7、混凝土水循环冷却系统

4.7.1水循环冷却系统

1、U型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通过内部水循环冷却管降温;

2、工作原理:

在底板施工过程中,预先在结构体内预埋水循环冷却管,当浇筑完成后或浇筑过程中及时通冷却水,利用水管的导热性能,由冷却水的流动带走混凝土的部分热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根据降温的阶段目的,水循环冷却管的整个运行过程可分为两期,即初期冷却和后期冷却。

初期冷却是在混凝土初凝以后,甚至常在混凝土浇筑时就开始,目的在于削减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峰值,减少水化热引起的温差,从而降低由水化热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满足允许温差的要求。

4.7.2材料与机械设备

1、材料:

DN45mm普通焊管(壁厚3.5mm),防水胶带,45mm不锈钢球阀;

2、机械设备:

水泵4台,蓄水池1个,弯曲机1台,切割机4台,焊机4台。

4.7.3冷却管的制作安装

1、冷却管应先下料,接口采用焊接连接,弯头采用两个90°弯管加直管连接制成,接口安装时应设置防水胶带,确保接头不漏水。

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安装球阀止回。

2、冷却水管网按照冷却水由热中心区流向边缘区的原则分区布置,u1底板局部加厚段设置2层,其余在底板中心高度处设置一层,进水管口设在靠近混凝土中心处,出水口设在混凝土边缘区。

3、冷却管纵向间距为1.2m,最外层水管距离底板边1m,进、出口引出底板侧面0.5m,进、出水口均设置不锈钢球阀。

4、布管时,水管要与底板主筋及测温预埋管错开,当局部管段错开有困难时,适当移动水管的位置。

5、水管网设置水平方向支撑钢筋(HRB400φ=20mm钢筋,间距1.8m,焊接在马凳筋上),并将水管与支撑钢筋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管变形或接头脱落而发生堵水或漏水。

6、水管网安装完成后,将进、出水管口与进出水总管、水泵接通,进行通水试验,以确保水管畅通且不漏水。

7、水循环管路布置如下图

U1底板冷却管平面布置图

4.7.4水循环冷却系统的运行

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23℃时,做好运行准备,水泵、水箱就位,管路接通;内外温差达到25℃时开始运行,进出口水温差值控制在5℃之内,避免散热过快导致内部管网处产生冷缩裂缝。

4.7.5冷却管后期处理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完成后,采用JBZ-2型注浆设备将P·O42.5水泥浆灌入管网中,水灰比0.5。

待水泥浆凝固后,用手持式切割机将冷却管外露部分切除。

五、质量标准

5.1、外观质量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缺陷;

(2)连接部位无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

(3)无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外形缺陷;

(4)表面无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外表缺陷;

(5)无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外观质量缺陷。

5.2、位置和尺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底板

15

经纬仪及尺量

墙、柱、梁

8

尺量

标高

层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全高

±3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截面尺寸

底板基础

+15、-10

尺量

墙、柱、梁、板

+10、-5

尺量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塞尺

预埋件中心位置

预埋板

10

尺量

预埋螺栓

5

尺量

预埋管

5

尺量

预留洞、孔中心线位置

15

尺量

六、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1、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混凝土因其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易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

2、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粗骨料选用粒径为20~40mm连续级配碎石;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2.5-2.9左右的中砂。

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黄砂含泥量控制在1.5%以下。

如果含泥量大的话,不仅会增加混凝土的纠缩,而且会引起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降低,对混凝土抗裂不利。

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

3、降低混凝土温度差

(1)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

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冷气进行预冷,或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

(2)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

(3)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内。

4、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期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2)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3)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4)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过大高差。

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5、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放松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6、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1)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2)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3)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底、顶板与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出现。

(4)基础底板及楼板遇电线预埋管及其它专业预埋管线交叉重叠超过两个管径,防止出现结构裂缝,缘交叉重叠管线上部加设钢筋网片使用¢6@200。

,宽度不小于500㎜

(5)切实做好混凝土保温养护,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徐变特性,减少温度应力。

(6)保温措施采用一层防雨塑料薄膜,一层麻袋覆盖,上再覆一层防雨塑料薄膜。

覆盖工作必须严格认真,塑料薄膜幅边之间搭接宽度不少于10CM,麻袋之间连口拼紧,养护期间浇水视具体情况而定。

七、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

7.1、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1)对工人进行上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机械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专机专人负责,部分机械设专人指挥。

(2)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安全帽,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脚手架、步道必须搭设牢固,不得使用单板、浮板和探头板。

作业层必须搭高度为1.2m高的二道防护栏杆。

(5)遇大风(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雨天气时不安排混凝土浇筑施工。

有大雾天气时,施工人员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按照互不伤害的原则进行施工或暂停施工。

(6)大风或大雨后及时检查脚手架及马道平台,如有松动现象,务必及时处理,防止空中坠落事故发生。

(7)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电源箱、电焊机冬期应有防护措施,以防雨水直接淋上发生事故。

(8)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接地和防漏装置,并由专人使用和保护,施工用电线电缆经常检查,防止发生事故。

(9)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照明。

本工程除需要在基坑顶每侧设置两组照明外,还需要在塔吊顶和混凝土输送泵点设置照明设施,对下基坑马道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