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7527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docx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

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级联合统考

 

 

————————————————————————————————作者:

————————————————————————————————日期:

 

安徽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年级联合统考

(一)

语文试题(全word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场座位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场座位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的1~6题和第Ⅱ卷15~17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

第1卷(不含1~6题)和第Ⅱ卷(不含15~17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实践过程的展开总是面临理性化或合理性的问题,包含形式和程序两方面,但无法忽视实质的内涵。

从实质层面看,实践过程的理性化既涉及“合理”,也关乎“合情”。

②“情”首先具有实在性的含义,所谓“实情”“情境”等等,便体现了这一点。

在本体论层面,“情”所表示的首先是事物多样规定的真实性,既涉及实在性,也关乎特殊性、差异性,在此意义上,“情”更多地与存在的真实情境相联系。

相对于“情”的以上含义,“理”所展示的首先是普遍的法则、原则或规范。

实践过程中的合“情”与合“理”,意味着既合乎普遍的法则和规范,又适合于特定的实践情境,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实践过程中理性化的具体形态。

③“情”的另一基本含义涉及人的内在情感。

情感具有实质的价值意义:

如果说,普遍的规范、原则主要从形式的层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那么,情感则从实质的方面展现了具体的价值意识。

情感的这种真切性和具体性,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实质的价值内容。

相应于此,“合情”意味着在实质的层面合乎一定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对的“合理”,则表现为从形式的层面循乎价值原则,二者从不同的方面赋予相关实践活动以正当性,这种正当性本身同时体现了价值意义上的合理性或理性化。

④就主体间的交往而言,除了通过对话、讨论、相互批评等语言活动而达到的彼此理解之外,还涉及主体之间基于情感的沟通。

言说者对于聆听者不仅应当晓之以“理”,而且需要动之以“情”:

不仅应当通过理性、逻辑的力量而使聆听者不能不接受其所说的内容,而且需要通过情感的感化,使之心悦诚服。

仅仅凭借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往往容易使言说成为冷峻的强制,难以使人乐于接受。

唯有同时渗入真情实意,才能使人既“信”又“服”、达到“信服”之境。

⑤另一方面,从听者对说者的态度看,则应当有同情理解的意向。

广而言之,这里同时涉及人我之间的相“感”。

在中国哲学中,“感”既指事物(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又指人对世界、他人由“感”而“通”,所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这里的天下兼及他人,与之相联系的“感”既不同于静观,也有别于逻辑的思辨,“通”则不仅指理性层面的“达理”,而且也包括情感层面的“通情”。

与单纯的程序合理性不同,通“情”而达“理”以人我相感、情理交融的方式,体现了主体间交往过程的合理性。

⑥以上主要从实践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及主体性之维,考察实践过程理性化的不同内涵。

从引申的意义看,上述过程所内含的“合情”与“合理”,也关乎主客体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所涉及的合理性不仅仅表现为合乎理性的谋划、计算(合理),而且在于它同时既关注具体的实践情境(实情),也体现了基于喜爱或爱惜之情(合情)。

(选自杨国荣《“合理”与“合情”》,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理”与“合情”是并行不悖的,此现象只有在实践过程的理性化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得以彰显。

B.“合理”与“合情”是相互统一的,其原因并不是源于纯粹理性化的分析,而是来自于实践过程本身。

C.“合理”与“合情”是并行不悖的,此现象在生活中很普遍,理性化程度越高,包含的情感因素越多。

D.“合理”与“合情”是相互统一的,其原因在于情感因素总是在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根本无法回避。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开宗明义,明确提出关注的问题是实践过程的理性化,并指出分析时既要着眼于其形式和程序,又要顾及其实质的内涵,由此引出中心论点。

B.第②③段承接上文,阐明“情”既具有实在性的含义,又涉及人的内在情感;并且将其与“理”作了对比,进而论证了“合情”与“合理”的关系。

C.第④⑤段从“主体间的交往”这一角度进行论述,首先点出聆听者对言说者应有同情理解的意向,然后指出言说者对聆听者更要有基于情感的沟通。

D.第⑥段作总结及延伸,指出无论是从主体间关系及主体性之维来看,还是从主客体关系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来看,都需要既“合理”,又“合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践过程中理性化的具体形态,既要合乎特定的实践情境,又要合乎普遍的法则和规范,“合情”与“合理”须相互统。

B.实践活动本身的正当性赋予了“合情”与“合理”内含的价值原则,二者分别从实质和形式的层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倾向。

C.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式的通“情”达“理”包含理性与情感两个层面,虽然缺乏程序合理性,但却在实质上更具合理性。

D.在实践展开的具体过程中,如果既关注合理的谋划与计算,也关注主体的喜爱或爱惜之情,就能够正确解决理性化的问题。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彭阳王勰,字彦和。

勰生而母潘氏卒,及有所知,启求追服。

文明太后不许,乃毁瘠三年,弗参吉庆。

高祖大奇之。

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

从征沔北,诏曰:

“明便交敌,可敕将士肃尔军仪。

”勰于是亲勒大众。

须臾,有二大鸟从南而来,一向行宫,一向幕府,各为人所获。

勰言于高祖曰:

“始有一鸟,望旗颠仆,臣谓大吉。

”高祖戏之曰:

“鸟之畏威,岂独中军之略也?

吾亦分其一尔!

此乃大善,兵法成说。

”至明,便大破崔慧景、萧衍。

其夜大雨,高祖曰:

“昔闻国军获胜,每逢云雨。

今破新野、南阳,及摧此贼,果降时润。

诚哉斯言!

”勰对曰:

“水德之应,远称天心。

”高祖令勰为露布,勰辞曰:

“臣闻露布者,布于四海,露之耳目,必须宣扬威略

以示天下。

臣小才,岂足大用?

”高祖曰:

“汝岂独亲诏,亦为才达,但可为之。

”及就,尤类帝文。

有人见者,成谓御笔。

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遗敕数纸。

咸阳王禧疑勰为变,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

谓勰曰:

“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

”勰恨之,对曰:

“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禧曰:

“汝恨吾后至耳!

”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

帝患久多忿,因之以迁怒。

勰每被诮詈,言至厉切;威责近侍,动将诛斩,勰承颜悉心,多所匡济。

东宫官属,多疑勰有异志,窃怀防惧。

而勰推诚尽礼,卒无纤介。

世宗后频幸勰第。

及京兆、广平暴虐不法,诏宿卫队主率羽林虎贲,幽守诸王于其第。

勰上表切谏,世宗不纳。

勰既无山水之适,又绝知己之游,唯对妻子,郁郁不乐。

议定律令,勰与高阳王雍、八座、朝士有才学者五日一集,参论轨制应否之宜。

而勰夙侍高祖,兼聪达博闻,凡所裁决,时彦归仰。

加以美容貌,善风仪,端严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观者忘疲。

勰敦尚文史,物务之暇,披览不辍。

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三十卷,名曰《要略》。

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闲居宴处,亦无慢色惰容。

爱敬儒彦,倾心礼待。

清正俭素,门无私谒。

(选自《魏书•元勰传》,有删节)

【注】①毁瘠:

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

②露布:

奏捷的文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大奇之奇:

对……感到惊奇

B.故知有夷险夷险:

危险

C.世宗后频幸勰第幸:

宠幸

D.勰敦尚文史敦尚:

推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亦分其一尔其可怪也欤

B.久之乃入填然鼓之

C.而勰推诚尽礼倚歌而和之

D.幽守诸王于其第君幸于赵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勰幼年丧母,长大之后想要为母亲追加服丧之礼,文明太后没有应允,元勰仍居丧三年,因哀伤过度而极其瘦弱,拒不参加吉祥喜庆之事。

B.元勰跟随魏高祖出征沔北时,曾有两只鸟从南方飞来,飞向幕府的那只被人捕获,元勰告诉高祖这是吉兆,他并不知高祖也得到了另一只鸟。

C.魏高祖病逝之后,咸阳王禧怀疑元勰可能政变,不敢前来料理丧事,而太子的属下更有很多人怀疑元勰有篡位夺权的心思,暗自心怀戒备和畏惧。

D.魏世宗即位之后,借着京兆、广平残害百姓之事囚禁了众王,元勰呈上奏章,恳切进谏,但是没有被采纳,因而撰写《要略》抒发内心愤懑之情。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

(3分)

(2)汝岂独亲诏,亦为才达,但可为之。

(3分)

(3)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

(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战城南战城南

【唐】杨炯【元】宗泐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进兵龙城南,转战天山道。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烽烟转平漠,杀气霾荒徼。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将军重爵位,天子尚征讨。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不辞斗死多,但恨生男少。

【注】①杨炯:

初唐四杰之一,其五律工整雄健。

②徼(jiào):

边界。

③宗泐(lè):

元代僧人。

8.这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9.第一首诗尾联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满地黄花堆积,①,②?

③,④!

⑤,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⑥!

(李清照《声声慢》)

乙:

①,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来老莫还乡,。

(韦庄《菩萨蛮》(其二))

⑥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钟表馆

周晓枫

①身处天子脚下的北京人总是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懒散而处变不惊。

四十多年生活在这里,我把整个北京都当作一座旧宫殿……建筑它,出自时间的手笔。

我像廊柱的蠹虫,默默啃食并消化其中微小的残渣。

尽管,我猜测天堂有着紫禁城那样的金色屋顶,但居京三十多年,使我习惯了故宫的华丽。

从摇晃、拥塞的103路公共汽车里,我看见角楼,并对它遗世独立的美无动于衷。

②我想我唯独没有克服对钟表馆的敬畏。

它坐落在故宫东南角,进入时需单独缴费。

这里椽檩高大,光线低暗,收藏各种各样的报时器和天文钟,大多由伦敦和巴黎的名匠制造。

不由自主,我把脸按扁在玻璃上,想看得更清楚。

基座上的大象镶珠嵌玉,精巧的小人儿围绕着轴心旋转……这些钟表遵循共同的审美原则:

繁复和对称。

过分装饰,使之超出作为钟表的必要,观赏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

也许,美,正是扩大在实用性之外浪费的部分。

③漫长的成长阶段里,表都是我唯一随身携带的机械。

事实上我对机械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从未像其他孩子那样,好奇地拆开后盖,偷窥一只钟表犬牙交错的精微的内脏。

记得伴随多年的那只黑猫闹钟,它的眼珠左右错动,鬼鬼祟祟,但我喜欢它在黑暗中扩散开来的甜蜜尾音。

有一天,它终于停了,我拒绝修理,把它完整地放到床下抽屉里,和先前坏掉的那只鸡啄米的闹钟搁在一起。

④我的童年就是被几只闹钟集体偷走的。

一个巍然王朝同样遭到钟表馆的劫掠。

钟表是穿在时间脚上的鞋,它使时间走动时发出声响。

沙漏和日晷带有典型的东方色彩,含蓄,无声,包含优美的比喻。

而钟表,最早的西方文明象征物,作为昂贵的礼物和奢侈的玩具,它进驻一个国家的心脏……一个五千年以来信奉农业、诗歌、礼仪和慢节奏的古老国家。

紫禁城,檐瓦灿烂,宫墙血红,数不清的房间里,轮流上演明明暗暗的阴谋和闪闪烁烁的爱情。

当夜晚到来,月光一点点把宫殿和人影一同淹没,只有时钟一丝不苟,继续向前。

精确的机械装置滴答滴答地响着,听起来,像有什么危险地进入了倒计时。

⑤我参观的时候,钟表馆里的钟表早已停滞。

电视录像里,反复演示着其中一件的神奇之处,小人儿可以提笔写下“万寿无疆”,起承转合,字字蕴含笔锋。

流逝的是钟表的应用功能,留下的是欣赏价值。

或者说,当事物不再流入使用过程,它便面对迥异的命运:

被废弃,或被珍藏。

⑥我流连忘返。

那天忘了戴表,欣赏和赞叹过后,我想知道几点了。

这才发现,这座钟表馆丝毫不能给予我的恰恰是时间提示。

表盘上的指针朝向各个方向,我被无数错乱的箭头包围了,无所适从。

平时对表,我们习惯找到两只相对一致的手表,从而使自己的时间趋于准确。

现在这种经验完全失效。

尊贵的钟表们一无用处,标识时间的事物自己死在时间深处。

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停止,今天,我却难以理解它们从往事中提炼的暗示。

站在空旷的大厅,我茫然,或许那个时刻体会到的叫虚无。

⑦也许它们停止运转出于更高的智慧。

相对格林尼治的标准时间,我们身边即使最精确的表也难免存在误差。

但只要表不走,就至少能保证一个时间绝对正确。

钟表馆里的时钟拒绝与时俱进,拒绝像今天的大多数事物所参与生活的方式。

也许这些钟袁注重的是质:

与其错误一生,不如追求哪怕只发生于瞬间的真理。

⑧想起中学春游,骑几个小时车到圆明园,为了看废墟。

废墟比完整的建筑更让人震撼,因为前者具有后者尚还缺乏的东西:

时间的参与感。

多年后,我又来到圆明园,万花阵已修复完成。

这是一座石墙组成的圆形迷宫,我在其中不断迷路,一会儿顺时针,一会儿逆时针,越焦灼越找不到出口。

石墙不高,我几次攀上墙,借以判断方向。

站在万花阵中间的亭子上,我发现这里就像一个巨大表盘。

圆是所有几何图形中唯一没有遭到线条分割的图形,但这个大圆内部,充满错杂路线,以至让人产生一种缓慢的眩晕。

也许,时间本身正是如此,它并非稳定而匀速的涡流,每时每刻,朝着统一的流向。

我看到游客在迷宫中走失,相互呼唤,听得见声音看不见人影。

走散的,还有进行比赛的两个孩子,她们一个早在出口等待,另一个,一直在顺时针、逆时针中领受教训;日渐黄昏,等落后的那个几乎含着眼泪走出迷宫,领先的那个耐不住过久的孤单前去寻找她的朋友,重新置身迷宫,她不知其中已全是陌生人。

孩子个子小,不能像大人那样攀墙,她们身陷其中,不知所至。

⑨谁也不能嘲笑无助的孩子,浩大时空面前,我们谁又不是孩子?

岁月的墙太高,想做骑墙派?

根本是不自量力的奢望。

(选自2013年第2期《十月》,有删节)

11.从第②~④段来看,作者为何“没有克服对钟表馆的敬畏”?

(6分)

 

12.请对第④段画线句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4分)

 

13.从第⑤-⑦段看,钟表馆里钟表的“停滞”,给作者带来哪些启示?

请用自已的话加以概括。

(6分)

 

14.文章题目是“钟表馆”,结尾部分却写了钟表馆之外的万花阵,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根据全文,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苍桑青睐敝蓬车惹是非出奇制胜

B.蕴藉报歉金刚钻入场券两全齐美

C.寒喧起讫候车室挖墙脚理曲词穷

D.装潢蛰居博彩业发祥地否极泰来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为了让各界人士尽早了解会议内容,新华社在会后第一时间授权发布了会议公报。

B.超级台风“海燕”肆意侵袭,以至菲律宾一夜之间呈现出满目疮痍的景象,困顿之际,“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雪中送炭,送去了中国人民的问候。

C.Beyond乐队的经典歌曲《光辉岁月》,既表达了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据说曼德拉听完这首歌,又看完翻译的歌词,不觉潸然泪下。

D.中国社会涌动着移动通信技术升级的大量需求,发展4G乃至5G通信已呈势如破竹之势,形成了在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追赶西方的现实力量。

1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短短的5年刚刚过去,“双十一”就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网购交易日,中国网购日的销售金额超过美国年度最大的两个网上购物日的销售金额合起来还多。

B.前“非洲足球先生”卡努特身为超级射手,在球场上用一次次的进球和助攻反馈着北京国安队的信任,更用精彩绝伦的表演征服了热情的球迷和强劲的对手。

C.虽然新石器时代没有文字记录有巢氏是何方人氏,但是经过认真地考证,巢湖市坝镇巢山一带被认为就是“中华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及其子孙的生息之地。

D.月球上每个夜晚时长超过14个地球日,最低温度可至180摄氏度以下,由于月夜期间无法得到太阳能帆板供电,“嫦娥”“玉兔”需以休眠状态来度过寒夜。

18.请根据语境,给下面六句话排序,并将序号写在题中所给横线上。

(4分)

进村后,我们访问了几户农家。

①我们沿着盘江路向东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郊外。

②路旁的房子比较低矮,路灯昏暗,街道冷清。

③看见不远处,影影绰绰有几处灯光,我们便深一脚浅一脚摸了过去。

④到近处一看,果然是个小村子。

⑤那时,兴义城区只有一条叫盘江路的大路。

⑥这里到处是农田,四周一片漆黑,分不清东南西北。

19.下面是马年春节“微信”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仿写恰当的句子。

(6分)

(1)驮人载物的家马,吃苦耐劳,驯良温顺,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2)参与竞技的赛马,装饰华丽,为人奴役,是绿茵场上追名逐利的玩物。

 

20.仔细观察五代梁楷所画的《太白行吟图》,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5分)

 

(1)请结合所附诗句.发挥联想,捕绘画中李白的形象。

不超过45字。

(2分)

(2)请简略说明画作的妙处。

不超过55字。

(3分)

 

五、(60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

因借汉字的言简意赅,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

比如新加坡选用了“霾”,而“房”被选为中国年度汉字,“争”被选为国际年度汉字。

在过去的2013年里,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你又将如何概括和浓缩?

你将以一个怎样的汉字来评点不断变化中的自己,为过去的一年留下醒目的标记?

请用“我的年度汉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徽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年级联合统考

(一)

语文参考答案

1.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与C项,将“合理”与“合情”的关系理解为“并行不悖”,互不影响,井水不犯河水,这是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且A项“只有……才”过于绝对,C项“……越高,……越多”无中生有。

D项,谈论的话题是“人们的理性判断”,而非“实践过程的理性化”,不符合文章原意。

2.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题思路】C项错误较为明显,“首先……,然后……”次序颠倒。

3.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正确,见②段最后一句。

B项,因果倒置,应该是“‘合情’与‘合理’赋予‘实践活动’以正当性”,见③段最后一句。

C项,曲解文意,“与单纯的程序合理性不同”并非指“缺乏程序合理性”,“单纯的”这一修饰语的重要性被忽视,见⑤段最后一句。

D项,“如果……,就……”属于充分条件,而原句所给条件较原文范围缩小了,缺少“关注具体的实践情境(实情)”这一条,见⑥段最后一句。

4.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踣】C项,驾临。

A项,考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项,考查偏义复词,C项,考查一词多义,D项,根据语段推测双音节词的含义。

5.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前者代词,可译为“其中”;后者副词,表强调,可译为“真是”。

B项,均是语气助词,不译。

C项,前者承接“东宫官属,多疑勰有异志,窃怀防惧”一句,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后者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D项,前者介词,可译为“在”,后者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

6.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撰写《要略》与进谏之事没有必然的联系,属于无中生有。

7.

(1)(元勰)才思敏捷而又特别好学,夜以继日,博通经史,平时喜欢撰写文章。

(2)你不仅是我亲自诏令的,而且才能也很明达,只管去写好了。

(3)自从魏高祖生病,元勰经常居住在宫中,亲自侍奉医药,早晚不离左右,甚至于(睡觉之时)衣带都很少解开,头发蓬乱,满面污垢。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解题思路】

(1)“耽”也可以解释为“沉迷”;“耽”“雅”“属文”各1分。

(2)“岂独”可以解释为“难道只是”,“达”可以解释为“明达”“通达”“畅达”等,“但可”可以解释为“只须”“只管”,各1分。

(3)“不豫”可以解释为生病;“夙夜”“至于”“乱首”各1分。

8.杨诗描写征途的艰辛、军队的威武和战事的激烈,借以表现将士立志杀敌报国的满腔豪情。

(2分)宗诗描写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痛斥统治者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表现出反战的主题。

(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主旨及作者情感的能力。

【解题思路】对主旨的分析,应该起于对诗歌内容的概括。

杨诗的尾联和宗诗的颈联,分别是这两首诗的关键句,直接关系到对全诗主旨的把握。

9.

(1)运用反衬(对比),将征尘千里的“暗”,与战士寸心的“明”加以对照,表达心系祖国、驰骋疆场的必胜信念。

(2分)

(2)运用比喻,将战士的“寸心”比作辉煌的阳光,表现出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2分)

(3)逐用夸张(夸饰),想象战士的“寸心”比辉煌的阳光更为明亮,表现出视死如归、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

(2分)

(4)以景结情,尾联“千里”一句,以大漠黄沙乱飞之景来渲染战事之激烈,倍增噱慨雄壮之感。

(2分)

(5)运用对仗(对偶),句式整齐,音韵铿锵,节奏鲜明,富有美感。

(2分)(答出两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解题思路】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艺术手法并具体分析。

(2)点、第(3)点为主要修辞方法。

如将“明”归于“炼字”,论述合理,也可适当给分。

本题也同时对第8题作出提醒。

10.甲:

①憔悴损②如今有谁堪摘③守着窗儿④独自怎生得黑⑤梧桐更兼细雨⑥怎一个愁字了得

乙: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③玉露凋伤枫树林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⑤还乡须断肠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题思路】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

11.

(1)钟表馆里的钟表出自名匠之手,极具繁复和对称之美,令人惊叹。

(2分)

(2)作者在漫长的成长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