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笔记1.docx
《《温病学》笔记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笔记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病学》笔记1
《温病学》笔记2011年10月17日阅毕
第一章总论
温病学形成的时期是清代中期,距今约260年时间。
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太阳中风是表虚证,太阳伤寒是表实证,而太阳温病则属于表热证。
太阳温病为什么不恶寒呢?
它是伏气发病,是冬天感寒,邪气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腠理开泄时,从里向外发,它不是新感受的邪气,它是郁热从里向外发,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发热而渴不恶寒。
”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
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伏气温病以里热为主,它可以没有表证,一发病就见高热,称为伏邪自发;有的伏气温病初起也可以有表证,但不是单纯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里同病,而且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
而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不同,它初起必然有一个明显的表证过程,然后再由表入里。
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
暑证不分表里,不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
叶天士: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伤寒是外感寒邪,温病是外感温邪,邪气的性质不同,其侵入人体的途径,寒邪是下受,温邪是上受。
其侵犯的部位,伤寒是先侵犯足太阳膀胱经,温病是先侵犯手太阴肺系。
其传变的途径,向里传变的过程,伤寒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是顺传于胃,或逆传心包。
中医历史:
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医学第一部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时期以后,中医学有几次重大的突破,第一次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它大概成书于公元150-219年间,这个过程距离《黄帝内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临床著作,它确立了中医学的辩证诊治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它是《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经典著作。
在《伤寒杂病论》之后,再一次重大的突破,就是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李东垣是补土派的代表,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朱丹溪是养阴派的代表,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到金元四大家的出现经历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公分母之后就是温病学说的形成,这是又一次重大的突破,这个突破是明清时代完成的,实际上最好后完成于清朝的中期,与金元四大家又相隔了几百年的时间。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
什么是温病?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的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病的特点:
奇异的致病因素—温热邪气;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重、易伤阴液。
温病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
伤寒的足太阳表寒证非辛不散,非温不化,所以要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发散表寒;温病的表热证非辛不散,非凉不清,所以要用辛凉解表的药物清解表热。
第三章温病的成因与发病
从伤寒病来看,病因是寒邪,寒为阴邪,其性下行,先犯足经,所以伤寒学派认为是中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
从温病来看,病因是温邪,温为阳邪,其性上升,先犯手经,所以温病学派认为手太阳肺经主一身之表。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气:
先天之气,自然之气,水谷之气。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通过经脉输送气血,把脏腑互相联系起来,使人体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五腑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实际上就是一身之气的功能活动在不同部位的具体体现。
宗气:
积于胸中,在上焦的膻中部位,它的功能是“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是心肺两脏功能的综和。
中气:
居于中焦,脾胃之气的统称,也就是消化系统的称谓。
元气:
藏于下焦肾。
是一身之气的功能在泌尿生殖系统与新陈代谢系统的综合体现。
卫气:
人体的一身之气对人体所产生的保卫功能,行于脉外,并脉而行。
在体表,它温煦肌肉、皮毛、抵御外邪,在体内它温煦五脏六腑腔隙,从而使人体保持恒定的体温。
是一身之气的功能在抵御外邪、调节体温方面的综合体现。
营气:
行于脉中之气。
与血液一同在脉中运行。
一身之气进入血脉,推动血液不断运行。
在温病中,血的病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耗血---热邪消耗血液而导致血液粘稠;一种动血---热邪鼓动血液,使血溢出脉外。
卫分证是人体体表的保卫功能失常,气分证是脏腑功能失常。
都属于气病。
温病涉及到营与血都是实质性的病变,也就是对人体内有形的液态营养物质的损伤。
血的损伤称为血分证,或是血瘀,或是出血,都是血液严重受损的病变。
卫分证侯:
温热邪气侵袭体表,导致人体卫外功能失常。
病机:
温热袭表,卫外失司,肺失宣降。
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要点:
发热,微恶风寒。
不是表闭而是“表郁”。
气分证:
邪气在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的病变阶段。
病机:
正邪激争,热炽津伤,脏腑功能失常。
特点:
壮热(39度),不恶寒反恶热,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要点:
壮热恶热,渴喜冷饮,舌苔黄。
营分证:
热邪深入血脉病变的初期阶段。
病机:
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表现:
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或斑点隐隐,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要点:
身热夜甚(阳入于阴),心烦谵语,舌红绛。
血分证候:
是热邪深入血脉病变的深重阶段。
病机:
热入血脉,耗血动血。
表现:
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狂谵妄,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发斑、舌质绛紫,脉数。
要点:
出血症与舌质绛紫。
三焦辩证
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上焦证侯:
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变。
一是温热邪气侵袭体表导致卫外失司,肺失宣降。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属卫分证。
二是热邪壅肺的里热证,临床表现是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燥,脉数----属气分证。
第五章温病的常用诊法
卫分证与气分证邪浅、病轻,以实证为主,主要反映舌苔上;营分证、血分证因为损伤了血中的津液,甚至于损伤血液,舌象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舌质上。
望舌苔主要是望舌苔的薄厚,以观察浊气的多少,望苔色白、黄、灰、黑的变化,以判断热邪的浅深轻重;望舌苔的润燥,一般情况下润者多为津液未伤或有湿邪,燥者多属热盛伤津。
望舌质,主要是观察其颜色红、绛、紫的变化,以判断营血损伤的程度。
舌苔如地上初生之草。
草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分、肥料,舌苔生长也一样土壤是舌体、胃阳是阳光、水份是不体内的津液、浊气是肥料。
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斑:
斑为出血所致,血已经溢出脉外,不在血脉中,用手按压血液没有回路而不能褪色。
斑为阳明热毒。
发斑的机制是气分高热窜入血分,形成气血两燔之势,热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瘀于皮下而形成皮下紫斑。
发疹的机制是卫分风热窜入营分,形成卫营同病之势,卫有邪阴,营有热逼,使血液瘀于肤表的细小血络之中而形成丘疹。
斑的发出部位是肌肉;疹的发出部位是皮肤。
胃主肌肉,所以也有人说斑发于胃,肺合皮毛,所以也有人说疹发于肺。
红轻、紫重、黑危。
斑宜清化,疹宜透发。
疹的形成机制是卫营同病,斑的形成机制是气血两燔。
8月31日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关于风温病之卫外失司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辛凉轻解,疏风透热。
方药:
银翘散
温病之肺失宣降
临床表现:
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
治法:
辛凉轻解,宣肺止咳。
方药:
桑菊饮
热邪壅肺证
临床表现:
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燥,脉数。
治法: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方药: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的三个作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
9月1日
肺胃热炽证
临床表现: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或滑数有力。
治法:
辛寒清气,泄热保津。
方药:
白虎汤。
在风温病的发展过程中,风热邪气首先犯肺,出现卫分证,或导致卫外失司,治疗用银翘散;或导致肺失宣降,治疗用桑菊饮。
进一步发展,就由卫分传入气分,导致热邪壅肺,轻证用麻杏石甘汤治疗,重证用白虎汤治疗。
白虎彪悍,邪重非其力不举,用之得当,原有立竿见影之妙,若用之不当,祸不旋踵。
白虎四忌:
白虎本为达热出表,叵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肺胃热炽,津气两伤证
临床表现:
壮热,大汗出,渴喜冷饮,微喘鼻煽,倦怠乏力,背微恶寒,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芤。
治法:
清气泄热,补气生津
方药: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退邪阳,人参固正阳
白虎汤内加人参三钱(9克)
虚脱亡阳证
临床表现:
身热骤退,大汗不止,喘息气微,精神萎靡,甚或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白,脉微细欲绝,或散大。
治法:
补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
生脉散、参附汤。
肠腑热结证
临床表现:
日晡潮热,手足湒然汗出,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气味恶臭,腹部胀满硬痛拒按,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甚则焦燥,脉沉实有力。
治法:
攻下热结,通腑泄热。
方药: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谓承气汤。
痰热阻肺,肠腑热结证
临床表现:
潮热,便秘,痰涎壅滞,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
化痰宣肺,通腑泄热。
方药:
宣白承气汤
肺热下移,肠热下利证
临床表现:
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舌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下利
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
痰热结胸证
临床表现:
高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便秘,溲短,舌苔黄滑,脉洪滑。
治法:
清热化痰,降气开结。
方药:
小陷胸加枳实汤。
肺热发疹证
临床表现:
身热,皮肤发出红疹,咳嗽,胸闷,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
清热宣肺,凉营透疹。
方药:
银翘散去豆鼓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
热陷心包证
临床表现: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壅气粗,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四肢抽搐,舌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治法:
清营养阴,豁痰开窍。
方药: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热入心包肠腑热结证
临床表现:
身热,神昏,痰壅气粗,四肢厥逆,便秘,腹满痛拒按,渴欲冷饮,饮不解渴,舌蹇,质绛苔黄燥,脉沉数有力。
治法:
豁痰开窍,攻下热结。
方药:
牛黄承气汤。
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9克),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第二章春温
热郁少阳证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肋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黄芩汤加豆豉元参方
热郁胸膈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苔略黄,脉略数。
治法:
清宣郁热。
方药:
栀子豉汤
热灼胸膈证
临床表现:
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
清泄膈热。
方药:
凉膈散。
肺胃热炽证
临床表现: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或滑数有力。
治法:
辛寒清气,泄热保津。
方药:
白虎汤。
肠腑热结证
临床表现:
日晡潮热,手足湒然汗出,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气味恶臭,腹部胀满硬痛拒按,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甚则焦燥,脉沉实有力。
治法:
攻下热结,通腑泄热。
方药: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肠腑热结,阴液大亏证
临床表现:
身热,大便秘结不通,腹满痛拒按,口干唇裂,甚至齿燥,舌苔焦燥,脉沉细。
治法:
滋阴通下,增水行舟。
方药:
增液汤、增液承气汤。
肠腑热结,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
身热,便秘,腹满痛,口干咽燥,齿黑唇裂,倦怠少气,精神萎靡,甚至审志昏迷,目不了了,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肢体震颤,舌苔黄燥或焦燥,脉沉细弱。
治法:
攻下热结,补益气阴。
方药:
新加黄龙汤。
肠腑热结,小肠热盛证
临床表现:
身热,便秘,腹胀痛,小便温服滴不畅,尿时热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红苔黄燥,脉数。
膀胱中的水液有两条来路:
一是小肠气化进入膀胱,一条是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所以出现膀胱中小便代谢失常的问题,一是责之于肺,一是责之于小肠。
治法:
攻下热结,清泄火腑。
方药:
导赤承气汤。
热灼营阴证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或斑点隐隐,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胃中津液缺乏会导致无苔或少苔。
治法:
清营养阴,透热转气。
方药:
清营汤。
气营两燔证—是以气分高热为主而兼营阴损伤的证侯
临床表现:
壮热,口渴,烦躁不安,舌绛苔黄燥,脉数。
治法:
清气凉营。
方药: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
热入心包证
临床表现: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壅气粗,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四肢抽搐,舌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治法:
清营养阴,豁痰开窍。
方药: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壅气粗,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进而身热骤降,汗出不止,喘息气短,脉细无力;甚或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细欲绝或散大。
治法:
豁痰开窍,固脱救逆。
方药:
安宫牛黄丸合生脉散、参附汤。
血热动血证
临床表现:
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昏狂谵妄,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发斑,斑色紫黑成片,舌绛紫,脉数。
治法:
凉血散血。
方药:
犀角地黄汤。
血热导致的出血,不能用炭类止血药。
气血两燔证
临床表现:
壮热,口渴,心烦躁扰,甚则昏狂谵妄,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发斑,斑色紫黑,舌绛紫苔黄燥,脉数。
治法:
清气凉血。
方药:
化斑汤。
气血两燔,热毒充斥证
临床表现:
壮热,口渴,四肢厥逆,咽痛,唇肿,甚则面肿,头痛如劈,骨节烦疼,腰如被杖,喘急鼻煽,神昏谵语,狂躁妄动,呕吐,泄泻,或大便燥结,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发斑,血色紫黑,或见四肢抽搐,舌绛起芒刺,苔黄燥或焦燥,脉虚大而数,或沉数,或沉细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散血。
方药:
清瘟败毒饮。
血热蓄血证
临床表现:
身热,少腹急结或硬满,按之疼痛,小便自利,神志如狂或发狂,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舌绛紫而暗,脉沉实或沉涩。
治法:
泄热逐瘀。
方药:
桃仁承气汤。
血热动风证
临床表现:
壮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甚或神昏狂乱,四肢厥逆,舌干绛无苔,脉弦数。
治法:
凉肝熄风。
方药:
羚角钩藤汤。
阴虚火炽,心肾不交证
临床表现:
身热,心烦躁扰不得卧,舌红绛苔黄燥,或薄黑而干,脉细数。
治法:
泻南补北。
方药:
黄连阿胶汤。
真阴耗损证
临床表现:
低热稽留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口燥,唇裂齿黑,神倦欲眠,耳聋,舌质干绛甚或紫晦,脉虚大或迟缓结代。
肝血与肾精可以互相化生,乙癸同源。
中医学中的证侯,简称证,是对人体病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它反映了病变的病因、部位、性质、邪正关系等多方面的病理特征。
治法:
滋阴复脉。
方药:
加减复脉汤。
亡阴脱液证
临床表现:
不发热或低热,形体消瘦,皮肤干皱,目陷睛迷,齿燥积垢,呃逆声微,二便不通,两颧红赤,四肢厥逆,神昏嗜睡,手指但觉蠕动,甚或
,心中谵谵大动,虚喘息微,舌瘦薄痿软,光绛无苔,脉细促或微细欲绝。
治法:
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邪伏阴分证
临床表现: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精神倦怠,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法:
表蒿鳖甲汤。
春温病深入下焦,导致血热阴伤的证侯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属于热邪仍盛而真阴已伤之证,治疗用黄连阿胶汤;一类是真阴耗损,甚至亡阴脱液的邪少虚多之证,治疗用复脉辈;一类是邪气深伏阴分的后遗症,治疗用青蒿鳖甲汤。
热邪已退,胃阳未复证
临床表现:
口燥咽干,或干咳,口渴,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
甘寒清养。
方药:
益胃汤。
第三章暑温
暑温病是夏季感觉暑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病急骤,初起即以里热盛为特点的温病。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夏暑发自阳明---叶天士
暑伤津气证
临床表现:
身热,汗出,口渴,息高,心烦,尿黄,肢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
清涤暑热,益气生津。
方药:
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湿困阻中焦证
临床表现:
壮热,大汗出,渴欲冷饮,小便短少,胸腔痞闷,身重,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
清热燥湿。
方药:
白虎加苍术汤。
暑湿弥漫三焦证
临床表现:
身热,面赤,咳痰带血,汗出,心烦,眩晕,耳聋,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稀溏,色黄味臭,舌红苔黄滑腻,脉滑数。
治法:
清暑利湿。
方药:
三石汤。
热灼营阴证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斑点隐隐,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清营养阴,透热转气。
方药:
清营汤。
暑热已退,气阴两伤证
临床表现:
唇干口燥,夜寐不安,精神萎靡,饮食无味,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弱。
治法:
补益气阴。
方药:
三才汤。
痰瘀阴络证
临床表现:
神情呆钝,甚或痴呆,或失评点,耳聋,或手足抽动,或手足拘挛,肢体强直,或痿废不用,舌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沉涩。
治法:
化痰祛瘀,搜剔通络。
方药:
三甲散加减。
如果经络不通,气血不能供应而致某些部位失养,哪些部位失养,哪些部位的功能就发生障碍。
常用的活血药物:
当归、川芎、红花、丹皮、赤芍、桃仁、丹参。
搜剔作用较强的药物:
穿山甲、地龙、白花蛇、蕲蛇、乌梢蛇。
常用的理气行滞药:
枳实、厚朴、陈皮、柴胡、木香、香附、郁金。
补气药:
黄芪、党参、白术。
滋阴补血药:
阿胶、沙参、生地、玄参;
气阴两虚:
玉竹、黄精、太子参。
其它几种常见的暑病
冒暑证—寒邪束表,暑湿内蕴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
治法:
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方药:
新加香薷饮。
冬季的伤寒与夏季的伤寒差别很大:
暑咳证—暑邪在表,肺失宣降证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晕而痛,咳嗽少痰,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薄黄或薄黄而腻,脉数而两寸有力。
治法:
清涤暑热,宣肺止咳。
方药:
雷氏清宣金脏法。
中暑、暑厥证
临床表现:
高热,口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气急喘促,喉间痰鸣,四肢厥逆,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沉伏。
治法:
芳香开窍。
方药:
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至宝丹、通关散。
暑秽证
临床表现:
身热有汗,头晕而胀,胸脘痞闷,呕恶,烦躁,甚则神昏,耳聋,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濡数。
原因:
天暑下逼,地湿上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膜原。
治法:
芳香化浊,祛湿辟秽。
方药:
雷氏芳香化浊法
第四章湿病
湿病的特点:
一、季节性强,多发在夏末秋初;二、以脾胃为中心弥漫周身,阻滞气机,导致水液代谢失常;三、病变过程中多出现矛盾症状;四、病程长,缠绵难愈。
湿重于热,湿热郁阻,卫气周病证
临床表现:
恶寒,少汗或无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纳呆不饥,甚或呕恶,大便溏滞不爽,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辛宣芳化,宣气化湿。
方药:
藿相夏苓汤、三仁汤。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志呆痴,时昏时醒,昼轻夜重,昏则谵语,醒则神呆,呼之能应,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或濡滑数。
治法:
化湿清热,芳香开窍。
方药:
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湿阻募原证
临床表现:
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寒热往来,继则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身痛,有汗,手足沉重,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舌苔白厚浊腻,脉不浮不沉而数。
舌苔白腻主湿重—热蕴湿中,热伏在里,使湿浊上蒸,所以舌苔白厚浊腻。
治法:
疏利透达,开达募原。
方药:
达原散、雷氏宣透膜原法。
湿困中焦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口不渴,或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大便溏滞不爽,小便浑浊,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燥湿化浊。
方药:
雷氏芳香化浊法。
湿阻膀胱,上蒙心包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扬,热蒸头胀,身重疼痛,恶心呕吐,神志昏迷,小便不通,渴不欲饮或不渴,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
淡渗利湿,芳香开窍。
方药:
茯苓皮汤送服苏合香丸。
湿滞大肠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扬,头晕胀如裹
治法:
化湿清热,宣通气机。
方药:
宣清导浊汤。
湿热中阻证
临床表现:
身热,汗出热减,继而复热,口渴不欲多饮,心中烦闷,胸脘痞闷,呕恶,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色黄味臭,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辛开苦降,燥湿清热。
方药:
王氏连朴饮。
湿热毒蕴,弥漫三焦证
临床表现:
身热,口渴,胸闷脘痞腹胀,身痛,倦怠,咽喉肿痛,或吐泻频作,或身目发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化湿辟秽,清热解毒。
方药:
甘露消毒丹。
阳气阴血俱虚证
临床表现:
面色
白,四肢不温倦怠乏力,或有少量便血,舌淡无华,脉沉细无力。
治法:
温阳益气,滋阴补血
方药:
黄土汤
阳虚水泛证
临床表现:
形寒肢冷,倦怠神疲,面目、四肢浮肿,心悸,头晕,小便不利,或咳喘气急,面色苍白或青紫,舌质淡白或青紫,苔白水滑,脉沉弱或结代。
治法:
温阳行水。
方药:
真武汤。
冬瓜仁利水渗湿,利尿作用轻。
芦根甘寒生津。
第五章伏暑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以粪燥为无湿矣。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
第六章秋燥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燥热邪气侵袭肺卫证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咯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
治法:
清宣凉润。
方药:
桑杏汤。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
重者,再作服。
燥热化火,上犯清窍证
临床表现:
发热,口渴,咽痛,目赤,齿龈肿胀疼痛,耳呜,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数。
治法:
宣透郁火。
燥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
身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燥,咯痰带血,气逆而喘,胸闷胁痛,咽喉干燥,鼻燥,齿燥,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而燥,脉数。
治法:
清肺润燥
方药:
清燥救肺汤。
肺热咳血,肠热泄泻证
临床表现:
初起发热,咽痒,干咳,继则咳粘痰而带血,胸胁牵痛,腹部灼热,疼痛,大便泄泻,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数。
治法:
清肺润燥止血,清肠泄热止泻。
方药:
阿胶黄芩汤
腑实阴伤证
临床表现:
身热,便秘,或神昏谵语,口干唇燥,舌或黄燥或焦燥,脉沉细。
治法:
滋阴通下。
方药:
增液承气汤。
肺胃阴伤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甚,或不发热,干咳不止,口干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
治法:
甘寒清养。
方药:
沙参麦冬汤、五汁饮。
肺燥肠闭证
临床表现:
咳嗽不爽而痰多,大便秘结,胸闷腹胀,舌苔腻而干,脉滑。
治法:
润燥行气,化痰通便。
方药:
五仁桔皮汤。
此方润不滞气,下不伤阴。
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气逆咳喘,心烦,口渴,舌红绛苔黄燥,脉数。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