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习题.docx
《作业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习题
作业习题
第一章版本学概述
1.名词解释:
古籍、版本、版本学、善本
2.简答题:
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
版本学学习的意义。
3.本章专题:
“版本学”与“古籍版本学”,古籍版本范围限定,版本的涵义,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版本”与“善本”区分与联系,古籍版本学研究的角度和用途。
第二章古籍版本鉴别学习方法·
1.名词解释:
古籍的字体、版式、纸张
2.简答题:
古籍版本鉴定学习的方法;
古籍版本鉴定的角度;
古籍版本学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3.本章专题:
经验与实践相结合的鉴别方法,合理的知识的体系,鉴别版本的三个主要方面:
字体、版式、纸张,版本鉴别参考书及相关工具书。
第三章雕版印刷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
雕版、刻本
2.简答题:
古籍版刻的工序;
唐五代雕版印刷的发展。
3.实践作业:
唐本特征?
五代本特征?
第四章书册制度
1.名词解释:
书册制度
2.简答题:
书册制度的发展演变;
古籍的版式;
3.实践作业:
学习不同书册制度操作方法;
第五章古籍的版本
3.实践作业:
简介版本的类别?
简介古籍版本的鉴别方法?
第六章宋刻本
1.名词解释:
浙本、建本、蜀本
2.简答题:
简述宋刻本的基础知识;
简述宋浙本、宋建本和宋蜀本的版本特征;
3.实践作业:
宋刻本的鉴别
第七章辽金元刻本
1.名词解释:
辽本、金本、元本
2.简答题:
辽金元刻本的发展;
辽金元刻本的版本特征;
3.实践作业:
辽金元刻本鉴别;
第八章明刻本
1.名词解释:
明本
2.简答题:
明刻本的发展;
明刻本的版本特征;
3.实践作业:
明刻本鉴别;
第九章清刻本
1.名词解释:
清本
2.简答题:
清刻本的发展;
清刻本的版本特征;
3.实践作业:
清刻本鉴别;
第十章明刻本
1.名词解释:
明本
2.简答题:
明刻本的发展;
明刻本的版本特征;
3.实践作业:
明刻本鉴别;
第十一章:
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
1.名词解释:
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
2.简答题:
活字本的发展与特征;
套印本的发展与特征;
插图本的发展与特征。
3.实践作业:
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的鉴别。
作业习题答案
第一章版本学概述
1.名词解释:
古籍: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
以纸为载体抄写或印刷的中国古代图书。
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版本:
是指同一部书在编辑、传抄、刻版、排版、装订乃至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
版本学:
在九世纪以前,经过不断的传写,在印刷术发明以后,经过不断的刻印,因而产生了各种不同本子。
有了许多不同本子,就出现了文字、印刷、装帧等等各方面的许多多差异。
研究这些差异,并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出规律,这就形成了“版本之学”。
善本:
从读者治学的角度讲,同符或接近原稿的书就是善本。
张之洞《輶轩语》卷二《语学》篇云:
“善本之义有三:
一是足本,无缺卷,未删削。
二是精本,精校,精注。
三是旧本,旧刻,旧抄。
”
2.简答题:
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
答题要点:
我们的研究对象,则是以古籍版本为主,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古籍的版本源流,研究古籍版本的异同优劣,鉴定古籍版本的真伪等问题。
版本学学习的意义。
学习版本学将有助于我们读书、校书、藏书和科学研究工作;换句话说,即在读书、校书、藏书、科学研究都必须注意版本。
第二章古籍版本鉴别学习方法·
1.名词解释:
古籍的字体:
字体,又称书体,是指文字的风格式样。
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
是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文字、字母、数字的书写形式。
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
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
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版式:
主要是指古籍版面,有版框、行格、版心、鱼尾、象鼻、书口,边栏。
纸张:
主要有麻纸(白、黄麻纸,麻沙纸)、宣纸(罗纹纸、棉连纸、玉版宣、单宣、十刀头、夹连纸)、棉纸(河南棉纸、贵州棉纸、黑棉纸、迁安棉纸、上海棉纸、开化纸、太史连纸等)、竹纸(毛边纸、毛太纸等)。
2.简答题:
古籍版本学学习的方法。
答题要点:
掌握基本的版本学知识,了解版本学演变的历史,多观览古籍版本。
古籍版本鉴定的角度。
答题要点:
版式、字体和纸张。
古籍版本学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答题要点:
序号
书名
编者
出版社
版本
1
古籍版本学
黄永年
凤凰出版社
2009
2
古籍版本学概论
严佐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5
校雠广义·版本编
程千帆、
徐有富
齐鲁书社
1991
6
古籍版本鉴定丛谈
魏隐儒
印刷工业出版社
1984
第三章雕版印刷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
雕版: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印刷技术称为雕版印刷术,即将书页内容翻刻于木版之上,以墨涂版,再翻印至空白纸张上的一种文字复制方式。
雕版印刷术自唐代之后,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运用,历朝历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制版刻书之风延续不绝,直到中国封建时代的终结。
雕版除用于印刷文字外,还广泛用于印制各种图画。
宋代开始,雕版还不时用于印制纸钞。
此外,除传统木刻雕版外,历史上也还出现过金属材料制作的雕版。
与木版相比,金属雕版虽然坚硬耐磨,但制版困难,着墨性能不佳。
因此,传统印刷中,使用的大都是木刻雕板。
刻本:
刻本亦称刊本、椠本、镌本。
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
2.简答题:
古籍版刻的工序。
答题要点:
当以手抄为主的文献传播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版刻书法借鉴石刻书法捶拓、印章铃印等技术,在唐初应运而生。
它包括了备料、写样、上板、镌刻及刷印等工序。
唐五代雕版印刷的发展。
答题要点:
9世纪时,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当普遍。
五代时期,不仅民间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
自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起,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前后二十二年刻印了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
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臻于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阳、四川的成都刻印质量为高。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张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经》,费二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
元、明、清三代从事刻书的不仅有各级官府,还有书院、书坊和私人。
所刻书籍,遍及经、史、子、集四部。
第四章书册制度
1.名词解释:
书册制度:
书册制度,是指书籍的形式,具体是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2.简答题:
书册制度的发展演变。
答题要点:
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古籍的版式。
答题要点:
版面、天头、地脚、边阑、行格、版心、鱼尾、书口、牌记等。
第五章古籍的版本
1.简答题:
简介版本的类别。
答题要点:
是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
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
唐代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流行。
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国子监校刻“九经”。
至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大盛。
旁及辽、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后盛行1000余年。
在发展过程中,因时代不同,有宋、辽、金、元、明、清刻本的不同称谓。
因地域不同,有浙刻本、闽刻本、蜀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又分为杭州本、越州本、婺州本、衢州本、潭州本、赣州本、池州本、建阳本、麻沙本等。
因出资和主刻性质不同,有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又分为内府本,监本,府、州、军本,仓台本,计台本,公使库本,郡斋、郡庠本,兴文署本,广成局本,行中省本,儒学本,书院本,司礼监本,经厂本,藩府本,布政司本,廉访司本,殿本,局本,私宅本,家刻本,自刻本等。
因版刻形态不同,有大字本、小字本、书帕本、巾箱本、袖珍本等不同称谓。
因版印技术不同,有墨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套印本等不同称谓。
因版刻印的早晚不同,有初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递修本等不同称谓。
刻本书的流通,对于保存、传播、弘扬祖国文化,有很大的作用。
简介古籍版本的鉴别方法。
答题要点:
主要从字体、牌记、序跋、刻工、避讳、版式行款、纸张等几个方面。
第六章宋刻本
1.名词解释:
浙本:
浙本主要指浙江杭州刻印的书籍(称“杭本”或“杭州本”)。
此外还有衢州本、温州本、婺州本、台州本、绍兴本、宁波本、金华本等。
建本:
主要是提建宁府建阳县的坊刻本。
蜀本:
多是指眉山刻本。
2.简答题:
简述宋刻本的基础知识;
答题要点:
书写多用欧体,字体结构长方形,书写字画认真不苟,无懈怠处,挺拔秀丽;版心多是白口,有上鱼尾,上下双鱼尾者偶然有之,下端多有刻工姓名;版框大都左右双栏,上下单栏,四周双栏者很少;书品宽大,多用麻纸。
3.实践作业:
了解宋刻本的特征。
第七章辽金元刻本
1.名词解释:
辽本:
指辽代刻印的书籍。
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
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
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金本:
主要是指在金统治区域的刻本,其中金代平水本最为著名,赵城藏是现今金刻本代表作。
元本:
是指在元代刊刻的版本。
主要有元浙本、元建本、元平水本。
3.简答题:
辽刻本特征
答题要点:
避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八《寿隆年号误》中说“辽人谨于避讳”,这在新发现的辽刻本中得到瞭证实。
在61件雕版印刷品中,有7件是避帝讳的。
其中光字避辽太祖耶律德光讳;明字避穆宗耶律璟讳,因为他后来改名为明;贤字避辽景宗耶律贤讳,因为他小字明扆,故亦讳明。
真字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同宋本一样,辽本不但避本字,而且也避同音字,其方法也用缺笔的方式。
如《蒙求》一书中的甄、镇、明、真、慎等字都缺末笔。
就版式而言,辽刻本中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兼而有之。
其中大部分是四周单边、《蒙求》系左右双边。
有七种佛经及《燕台大悯忠寺新雕诸杂赞一策》是四周双边。
一般认为鱼尾都刻在版心,是供折叶用的,而《燕台大悯忠寺新雕诸杂赞一策》中的两个鱼尾不在版心而被分别刻在两行乌丝栏中,其作用是为了醒目和美观。
《燕台大悯忠寺新雕诸杂赞一策》系细黑口,这对我们研究细黑口产生的时间颇有参考价值。
就装帧形式而言,这次发现的辽刻经,绝大部分为卷轴装,计有四十二卷;胡蝶装四件。
此外《妙法莲花经卷第一》原为卷轴装,为瞭阅读方便,改为经折装。
这些装帧形式都与北宋相一致。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在新发现的写经、杂钞中,有四件线装成册。
辽政权终于北宋末年,辽的书籍制度直接受到北宋的影响,因此辽本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北宋刻本也有重要的价值。
元刻本的版本特征。
答题要点:
元刻本在形式上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从版式上看,元刻本绝大多数是精黑口。
由宋朝出现的细黑口变为精黑口,其原因是出版单位与刻工为了节省工时。
这种风气对明初刻本还有较大影响。
从字体方面看,元刻本多用赵体,赵孟俯是亡宋宗室,入仕新朝,为元世祖所宠,所以赵体在元代极为流行。
清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有载:
“元代不但士大夫竞学赵体……其时官本刻经史,私家刻诗文集,亦皆摹吴兴体。
”(赵孟俯是吴兴人。
吴兴体亦即赵体。
)元刻本还有一个特点,是基本上不避讳。
其讳例只限于全用御名。
而元代诸帝的名字又多是间译长名,这样,在前代旧籍以及当代人的著述中,碰到触犯御名的地方几乎没有。
加之蒙古来自漠北,礼制观念和文字禁忌都比较薄弱,查禁不严,所以在元代的刻书中,很难见到讳字。
元刻本,特别是元坊刻本爱用简化字。
刻书用简体,南宋已经开始,例如罗振玉在日本影印的南宋临安中瓦子张家雕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过狮子林及树人国”一章里有:
“一个驴儿拴在厅前”及“到山西王长者儿处”,其中“驴”、“厅”、“处”三字都用简体。
元朝中叶以后,坊间刻本使用简体字的就非常普遍了。
如“無”作“无”、“龐”作“庞”、“鹽”作“盐”、“雙”作“双”、“隱”作“隐”、“氣”作“气”、“馬”作“马”等等。
第八章明刻本
1.名词解释:
明本:
明代是我国雕版印刷业的繁盛时期,印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发明了饾版、拱花,套印本和插图本大量出现;印刷专用字体形成并广泛使用;除雕版外,活字印刷也得到了应用,木活字本、铜活字本也成为明本的一个特色;印刷地域、规模、品种都有较大的突破;线装取代了包背装,成为古籍的主要装订形式。
明本书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技术、刻书范围、民间书坊数量上等都远胜于前代。
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
2.简答题:
明刻本特征。
答题要点:
明刻本在形式上的特点也随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就版式而言,叶德辉《书林馀话》卷下云:
明初承元之旧,故成弘间刻书尚黑口。
嘉靖间多从宋本翻雕,故尚白口,今日嘉靖本珍贵不亚宋、元,盖以此也。
大抵此类版心,书名只摘一字,下刻数目。
其白口、小黑口空处上记本叶字数,下记匠人姓名,不全刻书名也。
全刻书名在万历以后,至我国初然。
就字体而言,弘治以前刻本,多用赵孟頫体。
清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云:
昔在申江书肆得《黄文献公集》二十二卷,狭行细字,笔笔赵体。
……元代不但士大夫競学赵书,其时如官刻经史,诗家刊诗文集,亦皆摹吴兴体。
至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尚沿其家法。
即刊所见,如《茅山志》、周府《袖珍方》、皆狭行细字,宛然元刻,字形仍作赵体。
明初经廠本基本上用赵体字。
正德中叶以后,覆刻宋本之风渐盛。
当时风气最重诗文,而南宋临安陈氏书籍铺所刻唐人诗集最多,故正嘉间覆刻唐人诗集,率祖书棚本。
书棚本字为欧阳询体,翻刻本也采用欧体。
刻工为便于施刀,又将这种字体演变为横平竖直,撇捺直挺,整齐方正的匠体字,也即今人所谓宋体字。
万历以后,流行两种字体,一是楷体,字形变长,笔画横细竖粗,缺少生气,也即今人所谓长宋体。
二是行书体,字拟董其昌手笔,圆润流畅,婉转秀丽,金陵、建阳坊刻民间通俗读物多用这种字体。
明刻本的用纸,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籍会通》卷四论之甚详,今略举如下:
凡印书,永丰绵纸上,常山柬纸次之,福建竹纸为下。
绵贵其白且坚,柬贵其润且厚。
顺昌坚不如绵,厚不如柬,直以价廉取称。
闽中纸短窄䵩脆,刻又舛讹,品最下而直最廉。
余筐箧所收,十九此物,即稍有力者弗屑也。
余他省各有产纸,余弗能备知。
大率闽、越、燕、吴所用刷书,不出此数者。
燕中自有一种,理精庞质臃肿而最弱,久则鱼烂,尤在顺昌下,惟燕中刷书则用之。
惟滇中纸最坚,家君宦滇,得张愈光、杨用修等集。
其坚乃与绢素敌,而色理疏慢苍杂,远不如越中。
此就产地而言。
如就原料而言,则苦竹斋主《书林谈屑》四《谈纸》中有云:
明刻用纸,亦分黄白两种。
白纸复分白棉与白皮。
白棉纸色纯白,质坚而厚,表面不如开花之光滑;白皮纸白中微带灰黄,颇似米色,不如白棉之细密,亮处照之,常见较粗之纤维盘结于簾纹间。
黄纸复分黄棉与竹纸。
黄棉与白棉同,而色带灰黄,竹纸则类多脆薄易碎,故藏家购求明版,必以白纸为贵。
又有所谓黑棉纸者,余所见明冯天驭所刻《文献通考》及嘉靖刻薛应旂《四书人物考》两书用之,其色灰白,似经薰染。
盖明人喜翻刻宋元旧椠,书法版式,一仍其旧。
黠贾即将纸色薰染,冒充旧刻出售,非精于鉴别者,不易辨识也。
同宋元本相比,明刻本用墨较差,毛春翔《古籍版本常谈·明刻本》中说:
明人印书,用墨佳者罕见。
万历以后,多用煤和以面粉,以代墨汁,取其价廉,成本轻。
这种代用墨水,烟煤易于脱落,书叶成为大花脸。
明季刊本,往往见之,丑恶异常,令人一见生厌。
惟万历年徽板书,黑色有极精者,如所见《淮南鸿烈解》、程幼博《墨苑》、方于鲁《墨谱》之类,真所谓墨色青纯,可爱之至。
这是明刻本的大略情况。
明刻本评价。
答题要点:
明刻本也曾遭到学者们的严厉的批评,其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勘不精,一是逞臆妄改。
校勘不精的例子是监本史书,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明南监罚款修板之谬》曾批评道:
明两监书板,尤有不可为训者。
如南监诸史,本合宋监及元各路儒学板凑合而成,年久漫漶,则罚诸生补修,以至草率不堪,并脱叶相连亦不知其误。
北监即据南本重刊,谬种流传,深可怪叹。
吾不知当时祭酒司业诸人,亦何尸位素餐至于此也。
或谓当时监款支绌,不得不借此项收入略事补苴,且于节用之中而见课士之严肃、其立法未为不善。
虽然,南监板片,皆有旧本可仿,使其如式影写,虽补板亦自可贵,乃一任其板式凌杂,字体时方时圆,兼之刻成不复细勘,致令讹谬百出,然则监本即不燬于江宁藩库之火,其书虽至今流传,亦等于书帕坊行,不足贵重矣。
地方官刻的书帕本质量更差,叶氏《书林清话》卷七《明时书帕本之谬》论之甚详。
臆改的原因有的是出于无知,有的则由于坊贾射利。
鲁迅《准风月谈·四库全书珍本》中说:
“明末人好名,刻古书也是一种风气,然而往往自己看不懂,以为错字,随手乱改。
不改尚可,一改,可就反而改错了,所以使后来的考据家为之摇头叹气,说是‘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
’”明代时人郎瑛,也已谈到坊贾射利妄改旧书的问题:
“我朝太平日久,旧书多出,此大幸也,惜为福建书坊所坏。
盖闽专以货利为计,但遇各省所刻好书,闻价高,即便翻刻。
卷数目录相同,而于篇中多所减去,使人不知,故一部止半部之价,人争购之。
近徽州刻《山海经》,亦效闽之书坊,只为省工本耳。
”但对明刻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九章清刻本
1.名词解释:
清本:
清刻本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其中官刻本即内府本,刻书多为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
清初期刻本,字体仍是明代末期的风格,字形长方,直粗横细。
康熙之后,盛行“写体”和“仿宋体”,道光以后,字体变得呆板,世称“匠体字”。
清代刻本的装帧形式,最通用的是包背装和线装,宫廷刻书兼有经折装、蝴蝶装和包背装。
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
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2.简答题:
清中央官刻本的发展脉络;
答题要点:
陶湘《清代殿版书始末记》一文对此述之甚详:
清代殿版书,实权舆于明代经廠本。
惟明以司礼监专司,清则选词臣从事耳。
顺治一朝,纂刻书籍,均经廠原有工匠承办,故其格式,与经廠本小异而大同。
康熙一朝,刻书极工,自十二年(1673)敕廷臣补刊经廠本《文献通考》脱简,冠以御序。
此后刻书,凡方体均称宋字,楷书均称软字,虽杂出众手,必斠(jiao)若划一。
于武英殿设修书处,校对官员,写刻工匠,咸集于兹。
又敕刻铜字,活板摆印,其书均称内府本。
两淮盐监曹寅以盐羡刻《全唐诗》,软体精美,世称扬州诗局刻本,以奉敕亦称内府本。
雍正一朝,精刻内典,别规格式,字体力求方整,刀法力求匀净。
乾隆一朝,四年(1739)诏刻《十三经》、《二十一史》于武英殿设刻书处,特简王、大臣总裁其事,殿板之名遂大著(凡前称内府本,后亦统称殿本)。
十二年(1747)刻明史、《大清一统志》,次刻三通,再次刻《旧唐书》。
凡在十二年前刊印者,其写刻之工致,纸张之遴选,印刷之色泽、装订之大雅,莫不尽善尽美,斯为极盛时代。
十三年(1748),开三礼馆,刻《三礼义疏》,与《易》、《诗》、《书》、《春秋传说汇纂》合装,总名《御纂七经》,而《三礼义疏》即逊于《四经汇纂》。
扬州诗局,于曹寅帮后,工亦中缀。
……自此以后,勅纂各书之写刻印装,每下愈况。
试举三十年(1765)后所刻之六通,四十年(1775)后所刻之《旧五代史》,五十年(1785)后所刻之《续纂大清统志》,与十二年(1747)前所刻诸书,校其优劣,判若霄壤。
嘉庆一朝,四年(1799)刻《续纂八旂通志》,工料愈逊。
九年(1804)勅纂《熙朝雅颂集》,特谕阮元刊进,亦不如《全唐诗》。
道光、咸丰两朝,天下多故,稽古右文,万机无睱。
同治一朝,大乱甫定,天子冲龄,此事遂废。
八年(1869)夏,武英殿灾,凡康熙二百年来之藏书储板,一炬荡然。
幸大内宫廷殿阁,奉天陪都、热河行宫陈设书籍,尚有存者。
武英殿灾,纂修协修之官犹在,写刻印装之工匠未撤,而刊书之事,终同治一朝,阒寂无闻,此为极衰时代矣。
(载《武进陶氏书目丛刊》)
清刻本的版本特征。
答题要点:
清刻本在形式上也有其特点。
就版式而言,清代比较尊重古刻本,影宋刻本的见气颇盛,所以在形式上受宋本影响比较明显,一般左右双栏,也有四周双栏或单栏的;大部分是白口,也有少数黑口。
值得注意的是字行横竖都排列的比较整齐,书前不少刻封面。
封面一般为三行,中间一行为书名,字略大;右行是编著者,左行是刻版者或藏版者。
封面多用薄薄的黄色、绿色、粉红色纸印。
清代刻书,由于文字狱的残酷,特别是庄廷鑨《明书》案发,刻工也被处死,所以刻工多不敢在书上留名,但嘉道以后,禁纲稍疏,刻工在所刻书上留名者渐多。
如乾隆至道光年间,金陵刘氏著名刻工刘文奎、刘文楷、刘文模、刘觐宸、刘仲高等等,就在他们所刻书的卷尾留下了名字。
就字体而言,清代内府刻书有一定的格式,方体的称宋字,楷体的称软字,如《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则用宋字,疏行大字,最宜老眼;御纂《七经》、《全唐诗》、《全金诗》等,则用软字,密行端楷,酷肖宋镌。
影响所及,清刻本主要就采用这两种字体。
宋字,也叫仿宋体或硬体字,这种字体在清刻本中最为普遍。
道光前刻的横细竖粗,撇长而尖,捺拙而肥,还比较美观;道光以后,字体显的呆板,世称匠体。
软体字也即手写体。
清代手写上版的名家前已经介绍。
就用纸而言,苦竹斋主《书林谈屑》中云:
“清代印书,上焉者用开花纸,色白而坚韧细密,表面光滑,清康熙版《御制诗文集》及《性理精义》等书,即其一例。
武进陶兰泉氏在世时,藏书甚富,陶氏最醉心于清初精刻初印之开花纸书,故世人尝以“陶开花”呼之。
嘉道间殿版书,多用白榜,较之开花,质松而稍厚,嘉庆《御制全史诗》及道光《钦定新疆识略》等书均用之。
宣纸多用于印谱、画谱,普通书用之者极鲜,惟雍正十三年所刻《陕西通志》一百卷,其最初印本全用宣纸。
同光以后,宣纸印书,乃渐盛行。
又有所谓太史连与粉连、绵连等名目,色白质松,类似宣纸。
竹纸色黄,上焉者坚韧光滑,如康熙殿版《渊鉴类函》及《佩文韵府》,其初印本用纸,与今日江西所出之玉版,官堆无异;下焉者质松脆薄,直与毛边等耳。
”普通印本则竹纸较多。
由于清代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所以清刻本避讳很严,除避庙讳御名外,往往还从种族岐见出发,刻书避胡、虏、夷、狄等字。
其方法每作空白,或改易形声,如以夷为彝,以虏为卤之类。
这也是我们研究清刻本时就注意的。
第十章:
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
1.名词解释:
活字本:
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
套印本: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
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
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
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2.简答题:
明代闵、凌两家的套版印书的发展与特征。
答题要点:
套版技术是从徽州传入湖州的吴兴。
吴兴地处浙西,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历代不少名儒硕学出身于此,文化学术空气浓厚,为套版印刷术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吴兴首先使用套版印刷术刻印书籍的是吴兴闵齐汲,字及五,号遇五,晚年自号三山急客,生于明万历三年。
潜心于古籍的研究和图书的刊印,着有《六书通》一书传世。
于万历四十四年刻印了第一部套版印书《春秋左传》十五卷。
他在该书《凡例》中说:
旧刻中凡有批评圈点者,俱就原版墨印,艺林厌之。
今另刻一版,经传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