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6782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docx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

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论文

 

 

————————————————————————————————作者:

————————————————————————————————日期:

 

 

本科学年设计(论文)

 

题目:

浅析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

—以尼森电子诈骗案为例

 

教学单位:

会计学院

专业班级:

会(本)1223班

姓名:

李海阳

学号:

1209501130

指导教师:

孙熠

2014年12月   

评分要求: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指标

满分

评分

1

论文选题

选题角度有新意,具有创造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

10

2

文献资料

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较多的背景资料和数据。

10

3

写作水平

理论分析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30

4

工作态度

严肃认真,勤奋刻苦,善于与他人合作。

30

5

格式规范化

学年论文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10

6

创新

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10

合计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企业的要求不断增高,企业信用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

良好的企业信用不仅利于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而且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当前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也还存在缺失现象,应尽快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构建良好的企业信用。

关键字:

信用;市场经济;积极措施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甚至行业之间的关联以及影响越来越密切,企业增加销售额的主要手段已变成赊销。

但是,伴随着赊销的则是巨大的信用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的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信用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在2001年8月,中关村发生了一桩有史以来金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金融诈骗案。

一个名为仪科惠光的IT产品连锁销售公司欠下村内几十家企业的3000余万元货款(不完全统计),老板携款潜逃,公司被封,人去楼空。

随后的2002年8月,苏州发生了尼森电子的几位管理人员导演的诈骗案,涉案案值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受骗企业多达156家。

2003年3月,“长虹在美遭受巨额诈骗”,导致长虹股价下跌4%,市值损失超过6亿元。

中盛粮油在2005年大豆油业务套期失败损失1.87亿港元。

 

  至此,“信用危机”高频的出现在了企业管理者的字典里。

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企业赊销后出现严重的坏账、账款很难在信用期内还清,从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举办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与不良账款追收”专题讲座上传出信息,中国企业平均坏账率高达10%,远远高于欧美企业的0.5%,信用风险成为我国企业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之一。

建立独立信用管理部门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企业账款拖欠期平均为90多天,而在美国只有7天。

中国企业每年无效成本占总销售额14%,美国企业只有2%。

中国企业的平均赊销比例有20%,但企业平均坏账率高及5%~10%,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这几个突出特点体现出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薄弱。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为避免风险而放弃赊销这一销售方式,致使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减弱。

信用风险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更为重要。

通用电气公司在给其股东的一封信中首先讲的就是企业诚信问题,“诚信是我们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点。

诚信意味着永远遵循法律的精神。

但是,诚信也不远远只是个法律问题,它是我们一切关系的核心。

”塑造和坚持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形成支撑企业健康发展的独特文化特征,推动企业从优秀迈向卓越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2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尼森电子诈骗案形成的原因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

企业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要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为了扩大销售量,企业除了采取提高产品质量、适当降低价格、增加品牌效应、保证产品售后服务、增加媒体宣传等手段外,赊销成为了扩大产品销售量的重要方式而被企业经营决策者广泛的应用。

但坏账损失也由此产生。

 

  当今,风险管理正大步的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对赊购企业的信用评价不够全面,出现盲目赊账的现象。

最近几年,很多产品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有的企业一心想要开拓市场,他们不从提高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诸多管理方面出发,而是为了完成规定销售额,增加销售量,不对赊购企业进行全面信用评价,不能保证销售货款按时收回。

增加的只是销售泡沫,根本收不回现金。

 

  其次,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够敏锐。

当今市场遵循风险自担,盈亏自付的原则。

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现代企业意识,不能提高自己发现风险的能力,防范意识薄弱。

对客户信用状况缺少科学的评价与估算。

赊销商品时经常出现坏账比率增大,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延长,企业信用风险增大等问题。

 

  再者,企业业绩考核不够全面。

业绩考核传统指标只重视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等流动性指标考核力度不够,不重视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及坏账损失的处理。

业务部门甚至整个企业只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根本不考虑应收账款的资金收回。

致使信用风险损失概率增加。

 

  最后,牵扯到内部控制问题,责任不够明晰。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销售信用风险内控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还出现账务不清楚责任不明晰的现象。

企业对于信用凭证的管理不够重视,企业内部债权管理职责不清,致使债务管理出现薄弱环节,从而发生坏账。

销售部门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情况,很少过问货款的回收;会计人员只管记账,鲜少发挥管理和监督作用。

这都说明企业内部下手控制制度不规范,因此导致了信用风险长期的居高不下。

1.3以尼森电子诈骗案为例

尼森电子于2001年10月15号在吴江市汾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156家被骗企业的噩梦由此开始。

 当时的工商登记注册资料显示尼森电子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涛是一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美籍华人,公司注册资本100万美元,当时实收资本21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电脑音响、键盘、鼠标、外接磁盘存储器、机箱电源以及销售公司自产产品。

  “那些诈骗的公司通常都是新注册的公司。

”美国邓白氏RMS中国代表程杰恒总结说。

  从尼森电子注册开始,王涛等人开始了骗局的第一步。

据一些受骗企业反映,当年年底,尼森公司就开始在苏州等地寻找供应商,提出了供货的要求,但是由于当时尼森公司并未取得营业执照,供应商都没有敢向尼森电子大规模提供货物。

  与所有的IT企业一样,尼森电子也要求供应商给自己留出一定时间的“账期”,也就是说在收到货物以后的一定时间内再付款,这种操作手法在整个IT行业相当普遍。

  开始,尼森电子还能按时付款给供应商,一旦取得信任后就开始拖欠。

  苏州德泰电子有限公司就是一例,其总经理村上嘉南与尼森公司谈定了“账期后”德泰电子在2002年3月底发出第一批货物,60天以后,苏州德泰电子有限公司按时收到了尼森电子支付的8万多元货款。

  苏州警方事后调查表明,尼森电子的“业务”主要就是将从供应商那里定购大批货物,然后将这些货物在自己的厂房里面更换包装,然后把这些货物运送到广东东莞、浙江杭州等地,最后再通过这些地方发送到美国、香港等地,这样就能逃避苏州当地海关的监管。

  一连串的欺诈得手后,王涛等人开始慢慢地“收线”。

到8月1日这天,其管理层全部神秘消失,其不知所措的员工只好向警方报案。

由于尼森电子的骗局设计“精巧”,就是在8月1号案发以后,还有公司在向尼森电子“按时”提供货物,苏州德泰电子有限公司一笔近300万元的货款在8月5号到期,但是8月初,负责给苏州德泰电子有限公司送货的物流公司押着货物赶到吴江的时候,才发现“受骗了”。

由此可看出:

1.3.1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发生偏离

  我国许多企业近几年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其发展上单纯追求销售业绩的增长,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常常不乐观,甚至出现经营危机。

具体在业务经营中,企业简单地采取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例如销售承包制和销售买断制等,忽视了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等问题,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终目标。

实际上,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要在业绩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和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1.3.2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

  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承担。

然而,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

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由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1.3.3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

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例如,有的企业单纯用销售提成的方法激励业务人员拉到大量订单,而后寄希望于一些缺少专业技能的人员去收账,结果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累积越来越多,呆坏账比例逐步增加。

  1.4.4信用管理重点严重滞后

  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

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1.4.5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信用管理人员

  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

这就要求信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

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还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

不少企业在招聘信用管理的员工时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被配置到了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上,致使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所以,从我国当前的信用管理现状来看,可以说还处于信用管理的基础建设时期,强化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必须从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人手。

2.针对信用风险损失应采取的措施 

(1)企业内部加强信息沟通。

对于客户的违信行为不只是在集团内部予以通报。

而在整个社会和行业公开,使违约者忌惮违约的后果。

 

  

(2)企业内部考核指标全面,考核结果公开。

不以单纯的销售额为考核指标,采用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原则,将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列入销售人员考核范围。

财务会计人员对销售人员的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进行监督。

 

  (3)建立健全销售信用风险责任管理,强化内部审批控制。

企业领导人直接介入的销售信用的管理,作为经办人,避免他人代为经办,减少企业领导人营私舞弊等情况的发生。

没有结束剩余账款的清结,不得进行岗位的调换。

对于销售部门要履行销售与收款配套。

明确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配备专门人员落实销售到收款的工作。

分工合理,责任明确。

保证货款按期收回。

并且对销售人员和销售部门主管领导的工资和奖金按收回的账款计提。

 

  (4)建立健全销售信用风险监督体系,强化回收控制。

企业在赊销业务中应收账款的回收应全程实施监督控制,采用合理的收账程序。

明确应收账款的收回时间,确保应其能按时收回。

对于应收账款应采用及时登记制。

并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清单。

详细说明应收账款产生原因、收回金额及未收回金额、收款日期等。

并与对方定期进行核对。

对于到期的应收账款应及时的联系客户,通知对方及时付款。

对于超过规定期限的应收账款,企业应有强力的催收手段。

如催收信件,若无效果则还可进一步通过电话催收,采用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手段。

对于超时严重的应收账款。

企业应派有关责任人直接与客户面谈解决。

在上述手段都无效的情况下,可采用法律告诉等强制性手段解决。

 

  (5)培养要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企业要学会培养专门的销售信用管理人员。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企业加强销售信用风险管理。

将监督、管理中所获取的信息能迅速准确的截取,并且运用到销售信用管理中。

截取的信息包括未按期付款客户的合同及逾期天数。

销售信用管理人员据记录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将客户依次进行分成可往来客户、一般往来客户、拒绝往来客户等。

同时加强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形成高效的信息传递网络,实现行业信用记录完整权威,启用行业“不守信名单”,违信的客户失去以后在企业中信用消费的权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发生。

失信的企业也将受到市场的排斥。

总的来说,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合理的解决部分销售信用风险问题。

结语

产生企业销售信用风险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企业应加强经营中的销售信用风险管理,确保销售信用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企业的销售信用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针对外部原因,要将整个社会动员起来,建立社会化信用体系、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对于内部原因的处理,企业需从自身出发完善销售信用风险管理。

采取事前评估、事中控制及事后有力处理的应对措施,从而减少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王农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 

3.尹珍丽.浅谈企业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审计[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

4.王全在.企业销售信用风险与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5.王凤君,康建忠.营销渠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