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6468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docx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姜维

【三国历史】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大将军:

姜维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甘谷东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

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

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前后共出兵11次,然而终究回天乏术。

蜀汉灭亡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也被魏兵所杀。

姜维的历史评价

?

诸葛亮: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

其人,凉州上士也。

《三国志·蜀书十四》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

《三国志·蜀书十四》

?

傅玄:

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

布衣之业。

《傅子》

?

费?

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

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于一举。

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汉晋春秋》

?

廖化:

“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

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

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汉晋春秋》

?

钟会:

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

《三国志·蜀书十四》

?

邓艾:

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

?

钟会:

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三国志·蜀书十四》

?

郭颁:

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世语》

?

孙盛:

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于今伤之。

盛以为古人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

邓艾之入江由,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覆于逆顺之间,希违情于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于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亦?

哉!

《晋阳秋》

?

裴松之:

盛之讥维,又为不当。

于时锺会大众既造剑阁,维与诸将列营守险,会不得进,已议还计,全蜀之功,几乎立矣。

但邓艾诡道傍入,出于其后,诸葛瞻既败,成都自溃。

维若回军救内,则会乘其背。

当时之势,焉得两济?

而责维不能奋节绵竹,拥卫蜀主,非其理也。

会欲尽坑魏将以举大事,授维重兵,使为前驱。

若令魏将皆死,兵事在维手,杀会复蜀,不为难矣。

夫功成理外,然后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谓不然。

设使田单之计,邂逅不会,复可谓之愚?

哉!

《三国志·蜀书十四》

?

曹奂:

蜀所恃赖,唯维而已。

《三国志·魏书四》

?

裴松之:

?

正此论,取其可称,不谓维始终行事皆可准则也。

所云“一时仪表”,止在好学与俭素耳。

本传及魏略皆云维本无叛心,以急逼归蜀。

盛相讥贬,惟可责其背母。

馀既过苦,又非所以难?

正也。

《三国志·蜀书十四》

?

陈寿: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老子有云:

“治大国者犹烹小鲜。

”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三国志·蜀书十四》?

干宝:

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惜哉!

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

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

《搜神记》

?

常璩:

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

《华阳国志》

?

王崇:

邓艾以疲兵二万,溢出江油。

姜维举十万之师,案道南归,艾为成禽。

禽艾以讫,复还拒会,则蜀存亡,未可量也。

远至五城,使艾轻进,径及成都,兵分家灭,己自招之。

然以钟会之略,称为子房,姜维陷之,莫至克捷。

筹苄相应,优劣惜哉!

《华阳国志》

?

郭冲:

亮出祁山,陇西、南安二郡应时降,围天水,拔冀城,虏姜维,驱略士女数千人还蜀。

人皆贺亮,亮颜色愀然有戚容,谢曰:

“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

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

”于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

难曰:

亮有吞魏之志久矣,不始于此众人方知也,且于时师出无成,伤缺而反者众,三郡归降而不能有。

姜维,天水之匹夫耳,获之则于魏何损?

《郭冲四事》

?

元初史学家胡三省:

“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人物简介

姜维字伯约,蜀汉大将军,第五代执政大臣。

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

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人。

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

曾为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官至大将军。

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又兼心存汉室深得诸葛器重。

随诸葛出祁山,久经沙场,累立战功。

姜维继诸葛之略,以攻代守,伺图中原,恢复汉室。

又思实际:

由是练西方风俗,欲以羌胡为翼,断陇西所属,拓界厉兵。

于是伺机十一次兵伐中原,降李简部、斩魏将徐质、破大敌王经,一时挫魏国之威。

又段谷胡济失约退败。

侯和为艾破。

奈先费?

裁制,后宦臣黄皓弄权,互有胜负,悉未成功。

及后主降艾,敕维降,维乃佯降于会,策会反,图中原欲以杀会重扶汉室,乃事败,维及妻子皆伏诛。

“三国志注”对两晋南朝人士评姜维

“陈寿云: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殒毙。

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以屡扰乎哉。

“干宝云:

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惜哉!

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

”“?

正云:

姜伯约居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褒,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坜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

后人之谈,赏誉成毁败,扶高抑下。

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

,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

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生平介绍

姜维自幼少孤,和母亲一起

生活

他喜好郑玄的经学,在郡中做上计掾,不久,任州中从事。

姜维的父亲姜?

曾为郡中功曹,羌族、戎族叛乱时,他亲自保护郡太守,战死在疆场。

因此,魏朝赐姜维中郎,命他参与管理本郡的军事。

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228年)春,蜀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

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今陕西宝鸡南),佯从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攻郧,以牵制魏军主力。

魏明帝曹睿派曹真率关右诸军,在?

重兵设防,诸葛亮却亲率大军攻祁山。

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带姜维和功曹梁绪、主薄尹赏、主记梁虔等人随雍州刺史郭淮在各地视察。

马遵闻蜀军至祁山后,诸县响应,郭淮闻后,决定东行,回上?

守备。

马遵疑姜维等人有异心,于是,也乘夜随郭淮至上?

姜维发现马遵已走,忙追随其后,可惜晚了一步,待姜维等人至上?

,城门已闭,不肯放其入城。

姜维等人又返回冀县,冀县也不放姜维等人等进城。

姜维等害怕,只好去投诸葛亮。

时蜀军先锋马谡因违背诸葛亮的部署,又不听裨将军王平劝阻,擅自放弃街亭,依山立寨,以为据高临下击魏军势如破竹。

结果被魏左将军张?

击败,失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陇城镇,一说今天水东南)。

马谡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

诸葛亮只好攻克西县,率千余户和姜维等人班师。

姜维于是同其母失散。

诸葛亮喜姜维有胆智,命其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姜维时年二十七岁。

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对姜维赞赏不已,信中说: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

其人,凉州上士也。

”信中还说:

“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

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不久,姜维就升任中监军、征西大将军。

孙盛《杂记》记载,姜维投奔诸葛亮,跟母亲失散了。

后来,他接到母亲的书信,让他设法回去。

姜维说:

“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这记载不太可信。

因为姜维粗知学术,待母不至如此。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为魏大将军司马懿所拒。

二军相持百余日。

其间,诸葛亮数番挑战,司马懿坚壁不出,欲待蜀军粮尽,相机反攻。

诸葛亮派入送司马懿女人衣服羞辱之,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

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故意上表请战,魏明帝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制止之。

以后,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

辛毗一到,姜维就对诸葛亮说:

“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

”诸葛亮说:

“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

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

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

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

“死诸葛惊走生仲达”(《晋书·宣帝传》)。

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

延熙元年(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

蒋琬升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多次率领偏师西进。

延熙六年(243年),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

延熙九年(246年),汶山郡(郡治绵质,今四川汶川西南)平康县(今四川松潘西)的少数民族聚众起事,反抗蜀汉统治。

姜维率军征讨,恩威并施,迅速平定。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

共录尚书事。

同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

不久,雍州(治长安,今西安西北)、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

姜维率兵出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洮水以西)。

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姜维将其迁至蜀境。

未迁走者皆为郭淮击平。

延熙十二年(249年),朝廷授予姜维符节。

秋,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依傍曲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筑两城。

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

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

魏军则以征西将军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统兵抵御。

郭淮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今甘肃岷县东漳南),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

姜维被迫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甘肃岷县东南,洮河南岸),为陈泰军所阻。

姜维闻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退路,迅速率军撤回。

而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无援,最终降魏。

郭淮又西击羌人各部,留邓艾屯白水(今甘肃白龙江)北岸,以防蜀军反攻。

姜维闻讯后,令廖化驻军白水南岸牵制邓艾,自率重兵奔袭洮城(今甘肃临潭西南)。

后为邓艾所识破,并于当夜抢占洮城,姜维只得撤军退走。

延熙十三年(250年)十二月,姜维再次出兵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联合羌人,攻魏西平未克,俘魏中郎将郭修而还。

姜维认为自己熟悉西部风俗,又依仗才兼文武,想用羌族、胡族为羽翼,并说“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因此,他常常提出要大举兴兵。

费?

多次制止他,拨给他的部队也从未超过万人。

费?

还对姜维说:

“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

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资治通鉴·卷第七十六》)。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

去世,姜维得行其志。

三月,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兴师攻魏,发兵20万进攻淮南。

姜维也乘机率数万人出石营(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经董亭(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包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率军解围,进至洛门(即洛门聚,今甘肃甘谷西)时,姜维因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撤围退走。

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主持蜀国内外军事。

二月,魏中书令李丰与皇后之父光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

事泄,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等,废张皇后,魏国一时陷于混乱。

魏狄道长李简密向蜀汉请降。

六月,姜维乘机率军攻魏,李简献城降,姜维占狄道(今甘肃临洮)。

十月,姜维率军进围襄武(魏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南)。

魏将徐质反击,蜀前军荡寇将军张嶷战死。

姜维率军继至,击败魏军,斩杀徐质。

魏军撤退,姜维乘胜进击,破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临洮(今甘肃岷县)等县,并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入川,率军撤回。

延熙十八年(255年)七月,蜀卫将军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之际,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

八月,到达?

罕(今甘肃临夏东北),遂向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

魏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率所部进驻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到达后,再钳击蜀军。

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军,姜维率军先后故关(今甘肃临洮北)、洮西大败王经,魏军大部伤亡或逃亡,损兵数万,王经只残部万人还保狄道。

姜维乘胜围狄道城。

魏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

陈泰与邓艾军会合后,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今甘肃渭源西北),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

姜维即督军沿山进攻,被魏军击退。

这时陈泰扬言截断蜀军退路,姜维遂于九月二十五日撤军退走钟堤(今甘肃临洮南)。

延熙十九年(256年)正月,姜维在驻地被后主封为大将军。

六月,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

(今甘肃天水)会合。

七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闻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今甘肃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

邓艾军抢占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据险拒守。

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难克,乃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进取上?

两军战于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

胡济失期未至。

蜀军交战不利,士卒溃散,死伤甚众。

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山以西的地方也趁机骚乱起来。

姜维败归,谢过引责,自请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延熙二十年(257年)五月,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

司马昭调关中兵力东下讨伐诸葛诞。

姜维乘机攻魏秦川(渭水流域)。

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到达沈岭(今陕西周至南)。

当时,魏在长城(今陕西周至南)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

闻姜维至,众皆惶惧。

魏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恐姜维袭夺长城,立即合军据守。

姜维军进至芒水(今陕西周至黑水),依山为营。

司马望、邓艾军近水筑寨。

蜀军多次挑战,魏军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

景耀元年(258年)三、四月间,姜维闻诸葛诞败亡,遂引军而还。

并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

姜维屡次北伐,不但未见成效,反而弄得民困兵疲。

于是,不再轻易对外用兵,转过头来,致力于加强汉中的守御。

当年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各个营寨都充实兵力,抵御外寇。

敌人来进攻,使其不得入一步。

后来汉中之战,王平抵拒曹爽,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姜维认真研究了蜀中形势,提出了“敛兵聚谷”的新策略。

姜维认为,“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

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

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

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

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

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朝廷也觉得姜维的办法不错,便命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延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护军蒋斌驻守汉城。

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地建立军营驻防。

其实,敛军聚谷之法,弊大利小,等于是自弃险要,自拆樊篱。

姜维本非蜀人,托身蜀国,加上连年征战,没有建立什么功绩,所以颇遭非议(但实际上姜维总是被后方一群昏君奸臣和保守反战派们掣肘,蜀国之败非因姜维无才,实是领导核心的无能腐败和当时的形势所致)。

当时蜀国后主刘禅无能,宫廷由宦官黄皓专权,为所欲为。

右大将军阎宇见黄皓炙手可热,便依附于他,于其勾结。

黄皓想寻机废掉姜维,扶阎宇掌管军政大权。

姜维疑心,颇为恐惧,于是,不再回成都,在沓中驻扎。

据《华阳国志》记载,姜维对黄皓专权恣肆很不满,曾上言后主,请求诛杀黄皓。

后主说:

“黄皓不过是一个奔走效力的小臣罢了。

过去董允对他切齿痛恨,我常常感到遗憾。

您大人大量,又何必介意他呢?

”姜维见黄皓枝附叶连,势力很大,感到自己失言,便告辞后主出宫。

后主命黄皓到姜维那里谢罪,姜维对黄皓说自己要到沓中种麦,以资军用,实际是为躲避黄皓。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表奏后主,说:

“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在这紧要关头,黄皓不听人言,却信鬼神。

他相信巫者的预言,认为敌人不会到来,禀告后主,把姜维的表章压下,不予理睬,连大臣都不知道。

同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

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

直到魏将钟会将要进入骆谷,邓艾将要进入沓中时,黄皓这才派右车骑将军廖化率军去沓中援助姜维,派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率兵去阳安关中(今陕西沔县西),作为各个营寨的外援。

并令汉中诸将放弃汉中外围据点,收缩兵力退保汉城(今陕西勉县东)、乐城。

廖化进军到达阴平,闻魏将诸葛绪正向建威迸发,便停下来等待敌兵。

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地,命令陇西太守牵弘等人邀击姜维的前部,而命令金城太守杨欣进击甘松。

姜维在沓中见邓艾的军队攻来,又听说钟会进军汉中,知汉中难保,立刻引兵东撤,急摆脱邓艾,退往阴平。

魏将杨欣等人追击,直到疆川口,双方大战,姜维败退,为抢先占桥头(阴平东南)的诸葛绪所阻。

姜维从孔函谷(今甘肃省武都县孔幽水人白龙江处)佯作向北欲绕道而东,作出出兵攻击诸葛绪后部的样子,诱使诸葛绪离开桥头三十里向北堵击时,姜维乘机迅速通过桥头,与廖化、张翼等合兵,据守剑阁。

诸葛绪赶去阻截,差了一天,没有赶上。

这一战,姜维灵活用兵,暂时摆脱了被动局面。

在阴平,姜维遇到了赶来增援他的廖化。

姜维命廖化在阴平抵御敌军,自己想率军往阳平关迎击钟会。

由于蜀军未对咽喉险道斜谷、骆谷、子午谷严加防守,被魏魏兴太守刘钦占领。

钟会遂几路并进,直入汉中,留2万人围汉、乐二城,自率主力直下阳安关口,守将蒋舒降投,傅佥战死,继克关城(今陕西阳平关),钟会攻乐城不下,闻关口已克,引兵长驱南下。

这时,张翼、董厥才到汉寿,姜维、廖化也舍弃阴平退回,刚好和张翼等会合。

于是,合兵退守剑阁,抵御钟会。

钟会写信给姜维,企图用故土关系招降他。

信中说:

“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

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姜维没有回信,而列营守险。

钟会不能克,双方形成了对立之贽。

时邓艾上书建议,出奇兵从阴平经江油(今四川江油北)、涪县(今四川锦阳东),袭取成都。

十月,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越过7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

并克绵竹,斩诸葛瞻。

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逼近成都。

蜀后主刘禅惊恐失据,感到大势已去,在主降派劝导下,决定向邓艾请降。

姜维一生中最被关注而又议论最多的是蜀汉政权覆亡前后的所谓“假投降”事件。

姜维降魏实出于后主敕诏,不得已之举。

彼时拒绝了钟会的诱降,此时的弃甲实属无奈。

《汉晋春秋》载:

“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服也,乃诡说会曰:

‘闻君自淮南以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

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

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

主愚臣哉?

利害使之然也。

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眉之岭,而从赤松游乎?

’会曰:

‘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

’维曰:

‘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

’由是情好甚欢。

”姜维虽然迫于后主敕令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的忠悃蜀汉之志却并未泯灭。

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并非放弃了心中的信念。

《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去三国时代未远,他的记载当属可信。

聪明的姜维以历史上谋士名臣功高振主的故事窥探钟会心曲。

其实,钟会不臣之心从他构陷邓艾时即已暴露,姜维所说“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姜维窥破钟会野心,因风借火,巧妙点播。

常璩在《华阳国志》中也说:

“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与后主曰: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适可旁证。

《资治通鉴》在援引常璩之论后说:

“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陈寿、孙盛、干宝之讥皆非也。

诚如胡三省所论:

“维之智固足以玩弄钟会于股掌之上,迫于时,制于命,奈之何哉!

”胡三省显然不赞同陈寿对姜维“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的批评,更对孙盛、干宝之论不以为然。

孙盛《晋阳秋》说:

“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于今伤之。

盛以为古人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

邓艾之入江油,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复于逆顺之间,希违情于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于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变亦?

哉!

孙盛之论真乃书生迂议!

在景耀六年魏兵尚未入蜀之际,姜维就敏感到蜀汉危殆,曾上表后主:

“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姜维传》)后主听信宦?

胡说:

“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宦官黄皓擅权,连姜维的处境已很危险。

再说,钟会大兵压境之际,姜维率众坚守蜀中门户剑阁,迫使粮运不济的钟会“将议还归”!

怎么能让把守剑阁的姜维驱驰绵竹!

剑阁洞开,守住绵竹还有什么意义!

限于篇幅,不再详引。

姜维即为大将,荷国之重,蜀国的晚期内政如此糟糕,但是以攻为守的姜维,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忠心,以小国硬撼魏军,是何等的气魄,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

综上所述,姜维是一个历史上是非功过争议颇多的重要人物。

姜维归蜀之际就受到诸葛亮垂青并赋予重任,“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好学不倦,清素节约”,表明他是一个韬略过人,操守可风的俊杰。

“心存汉室”的夙志至死不渝,多次出兵击魏尽管遭致“玩众黩旅”的贬讥,却是他效法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忠荩。

假投降的良苦用心虽引来一些不明就里论者的鄙薄,却无损姜伯约对蜀汉的尽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