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6451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1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docx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

路面直接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受气候、水、温度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因而在使用过程中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结构层。

对于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使用情况看,有相当部分破坏,如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病害。

本文将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治理的个人见解水泥混,共同仁探讨。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病害防治

目前,我国公路、市政道路、厂区道路,大部分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水泥浆为胶凝材料,以粗细骨料为强度刚架形成强度的一种高级路面。

其具有刚度大、强度高、耐磨特性好、整体性与稳定性优等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重要型式之一,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经久耐用、养护费用低等优点。

然而,就全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而言,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原有设计理论的不完善、施工经验的不足及养护的不重视,使许多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出现了结构性的损坏,或表现为功能性的缺陷,出现了早期病害等问题,严重影响公路使用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高级刚性路面结构形式,已超过百余年,在世界各地使用极其广泛。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有70余年的历史,主要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

通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研究计划,设计理论和施工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开始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总量持续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断的突破,交通流量、交通荷载、轮胎压力不断增加,道路使用条件越来越恶劣。

如何建设表面平整,行车舒适安全的路面,是摆在每一个公路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不断追求的目标。

水泥混凝土路面,受施工工艺、使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病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主要的病害当属裂缝,它会把路面板分为数块,破坏路面结构的完整性,进而逐步丧失路面整体刚度,直至最后完全失去承载力而丧失使用功能。

路面经受各种复杂的应力作用。

有在轮载轴力作用下产生的荷载应力、有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有湿度变化引起的湿度应力等。

假如各种应力的不利组合综合作用超过了混凝土的容许应力范围,路面就产生裂缝。

若要求混凝土路面在正常条件下安全工作,设计与施工均必须满足混凝土面板的允许应力大于各种应力的最不利组合。

因此,要求混凝土路面应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同时对各种不利应力进行控制。

随着水泥混技术的日臻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速度较快,在技术、经济上也将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水泥混凝土自身的低韧性,随温度、湿度变化的变形大,以及需设置接缝等缺点,特别是由于受到所经地区的地质,气候等自然环境多变的影响,加上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不高和建设者们对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认识不足,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不少路段竣工交付时养护前就出现断裂、掉角、表面干裂等病害,其损坏率根据每次鉴定和验收的结果记载,(按板块计)在百分之三到百分这十之间,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病害逐年增多,为此,有必要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适应载重大、速度高、密度大的车辆运输需要的高等级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等诸多优点,因而在许多省市广泛应用。

但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该类型路面的许多病害也逐渐体现出来,混凝土板的裂缝作为其主要病害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龟裂等主要的几种。

引起各种裂缝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有外界因素、设计缺陷、施工问题及其他原因。

目前路面现状:

(一)高速公路交通状况。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呈现出交通量大,货车超轴载特别多,行车速度快的特点。

为此,对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速公路路面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主要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形式,相对来说,水泥混凝土路面给社会的印象较差,导致近年来国内在高等级路面上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越来越少。

为此,有人跟踪和分析了国内部分省市的水泥路混凝土路面情况,确有许多路面出现了唧泥、断板、开裂等病害,有些甚至刚通车就开始修补,质量不良状况特别严重,极大的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水泥混凝土病害的类型

1.1裂缝

1.1.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指和路线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裂缝。

产生原因主要是路基体填料土质不均匀、含水量不均匀、施工方法不当等,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从而使路面板在自重和行车压力作用下产生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通常大多出现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以及软土地基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横向不均沉降或板下的不均匀支撑造成的,特别是当路堤从局部洼地通过时,如果路堤两侧没有有效的排水,设施、路堤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除向地基渗透外,还能渗入路堤下部。

边部土层中,并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使路堤上部边部的土层也变湿。

由于路堤边部土层的压实度较中间部分差,一旦边部土层变成潮湿,边部土就产生固结变形,路堤形成横向不均匀沉降,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久而久之,路面就会出现纵向裂缝,半填半挖地段路基处理不好,这样也会导致中路现出现纵向裂缝,此外,有些高速公路采用先填筑超车道和主车道,一半的路基,以保持路线贯通,再填筑其余部分的方法进行施工,实践证明,按这种施工方法修筑路基,其路面产生纵向理解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采用大型滑模机械摊铺,因前进速度快,振捣棒划沟不能充分振捣,也会产生纵向裂缝。

1.1.2横斜向裂缝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指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水泥混凝土失水干缩、冷缩、切缝不及时等。

失水干缩横向裂缝是混凝土表层水分散失或体积收缩受到约束所产生的裂缝,一般发生在水泥混凝土水化、硬化的早期;冷缩裂缝是指由于水泥混凝土冷缩产生拉应力而引起的路面板开裂。

路面横、斜向裂缝通常发生在:

①填挖相交断面;②新老路基交接处;③土基密度不同部位;④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和路基连接处;⑤软弱地基;⑥失陷性黄土等特殊路段。

其原因:

①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②混凝土浇注后。

缝切割较晚,因板底各断面磨擦系数不等,很可能在没割缝前出现混板收缩,拉应力和温度应力集中,并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应力;③温差大,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较大,一般在7一8℃,最大可达12℃。

混凝土板的上面,下面对外界温度敏感程度相差也较大,一般在10℃左右,因温度的影响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④现在所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水泥全部采用建筑指标,至今无有路用指标水泥,只能采用外加剂进行缓凝,其材料指标不稳定;⑤在人工施工过程中,插入振捣棒时应是梅花形,如果在一个断面插入过多,造成这一断面浆体过多,骨料下沉集中的分层离析,至使下沉骨料集中,浆体含量少,收缩值小,上层浆体集中骨料少,收缩值大,这个断面很容易出现断裂;⑥真空吸水的搭接处,处理不合理,造成混凝土板含水量分布不均匀,中部已达到塑性强度,边部仍呈偏软状态,这样搭接处也容易出现断裂;⑦养生不及时,或因路面有纵坡出现养生空白段,至使强度降低,都可出现裂缝;⑧因施工时不断交,半幅施工,混凝土浇注在塑性强度时,由于旁边重型车辆的行驶,产生的振动,混凝土板有可能出现裂缝;⑨施工时两车料相接处振捣时没有特别注意,振捣不密度,蜂窝较多,因而形成一个强度薄弱的横断面,也容易在断面上出现裂缝;⑩当路线纵坡超过20%时,应尽量采用上坡为施工前进方向,下坡施工因塌落度原因也会出现裂缝,施工中因养生不及时,出现干缩裂缝,这种裂缝窄、短、浅,尽管它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但它降低路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并加剧混凝土的风化,影响使用寿命。

1.1.3龟裂

龟裂指混凝土路面表面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缝,呈小的六角形花纹,深度为5-10mm。

其原因如下: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导致开裂。

混凝土在拌制时水灰比过大,模板与基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砂率过大。

混凝土表面过度振捣,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上浮至表面,导致缩裂。

 

1.1.4交叉裂缝和破碎板

交叉裂缝。

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称为交叉裂缝。

产生交叉裂缝的主要原因有:

(1)水泥混凝土路面自身强度不足;

(2)路基和路面基层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差;(3)使用了性能不稳定的水泥,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就会产生大面积的龟裂。

交叉裂缝和破碎板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种严重破坏形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公路运输超载严重,路面板厚度不足或强度偏低,板底脱空基层松散或强度不够,土基的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过高路基液化等都可能会导致路面板出现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另外,当路面出现纵向横、斜向等各种裂缝时,如果养护不及时,路表水沿缝隙进入基层或路基,导致基层和路基浸水软化,在重载反复作用下,裂缝会进一步扩展,如此循环,久而久之,路面就会产生交叉裂缝,甚至出现破碎现象。

1.1.5板角断裂

板角断裂是指与板角两边接缝相等的贯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全厚度的裂缝,从板角到裂缝两端点的距离分别小于或等于端点所在路面板边长的一半。

板角裂缝通常是由于板角处受连续荷载作用、基础支撑强度不足及翘曲应力等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

混凝土是由水泥、掺和料、外加剂和水配制的胶结材料浆体将分散的砂、石经搅拌粘结在一起的工程材料。

硬结的混凝土是一种多元、多相、非匀质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较低的抗拉强度,在受约束条件下只要发生少许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往往会大于该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混凝土在浇注成型后,骨料对浆体产生约束,使混凝土内部从一开始产生微裂缝,在环境温度、湿度、荷载等因素作用下,这些微裂缝就可能发展为宏观裂缝。

裂缝的处理:

在养护中发现裂缝,随时就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以免漏水侵蚀基层。

(1)当裂缝按养护要求,裂缝度接近或大与每平方米20厘米,裂缝度不大于每平米20厘米时,并没有其它变形现象,可清凿出施工面后,用环氧砂浆修补

(2)裂缝度接近或大于每平米20厘米,裂缝较宽时,超过0.5厘米以上,将其裂缝边缘凿成一个凹面,并清洗干净,用稀沥青在缝边涂刷一遍,再用沥青砂或细料式沥青混凝土填满夯实,表面用烙铁烙平。

(3)当裂缝大于每平米30厘米时,应与路面强度一并考核,作全面翻修或局部翻修后再做全面罩面处理。

至于全面罩面问题,通过观察效果不理想。

因为混凝土路面碎裂较严重,罩上面后,缝隙很快反射到罩面层,路况照样上不去,如果有条件,最好是翻修混凝土路面(4)施工中的干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气温高,风速大,混凝土表层水分蒸发过快,由混凝土的失水收缩引起的,所以应根据施工的气温、风速等状况,及进用喷雾补充水分,当强度形成后,立即放水养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5)裂缝的修补工作宜在秋末冬初进行,因此时气温较低,缝隙较宽,并宜于施工。

  

1.2表面损坏

1.2.1纹裂、网裂、板面起皮和剥落

纹裂和网裂是指路面板表层出现的浅而细或发丝状的表面裂纹和网状裂纹。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水泥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施工时过度抹面、养护不及时,在水泥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用了含盐量偏高的水和质量低劣的集料。

或水泥中的碱与集料中的特定矿物质发生碱硅反应等。

故在施工过程中,对集料的质量应严格把关,严控用水量,必要时,还应对水的质量进行检验。

1.2.2麻面、露骨

麻面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表面结合料磨失,成片或成段路面板呈现过度的粗糙表面的现象。

麻面一般是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在混凝土初凝前遇雨所致。

路面混凝土保护层脱落导致骨料裸露的现象称为露骨。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表面灰浆不足,泌水提浆,从而造成混凝土路面表层强度不足。

其原因:

①行驶在路面上的某种车辆机械的金属硬轮,硬石子等撞击,摩擦路面而形成,破损;②施工中,因缓凝剂级配不合理或指标不稳定,造成成型时间超过了初凝时间,造成面层强度损失;③在施工中,振捣过后混凝土板不够厚度,为了省事,只拌砂浆找平,或用推擀的方法找平,从而形成一层砂浆层,这地方不仅造成表面水灰比不均匀,出现网裂,在车轮反复作用下,甚至出现脱皮、露骨,如果水泥稳定性能差一些,就很容易出现麻面现象。

磨耗层局部脱落出现麻面现象的处理。

混凝土路面出现露骨现象,绝大部分都影响使用,我个人认为不需做特殊处理,如果出现麻面现象,可通过高压喷射方式,将乳化沥青混合料或细粒但沥青混凝土,喷射到破损路面,效果比较好。

1.2.3磨光

磨光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轮荷载作用的重复辗磨后,表面磨擦系数下降到极限值以下,从而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磨光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水泥砂浆层强度低,水泥及集料等原材料耐磨性差,或路面使用时间较长等。

1.2.4坑槽、孔洞

由于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是种多相不均匀材料,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强度较低处易出现局部破损,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洞穴,即孔洞。

面层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长槽称为坑槽。

混凝土路面表面呈现破损和孔洞,主要原因是施工质量差,或混凝土材料中夹带朽木纸张和泥块树叶等杂物,还有春季施工,水中夹带冰块造成的。

坑槽、孔洞处理。

关于孔洞问题,一般在施工中应注意:

①混凝土中不要有土块,木屑,碎纸杂物等;②春季水中不要夹带冰块;③振捣做到密实,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孔洞,一旦出现,先将孔洞凿成形状规则的直壁坑槽,凿时力量要适当,防止产生裂缝,在吹扫干净后,先涂一层沥青,然后用沥青混凝土填补夯平。

1.2.5掉角

掉角通常由于胀、缩缝或施工缝填料选择不当,或者填缝料失效,造成路表水沿缝隙不渗,尤其是当板下基层排水不畅,或基层材料细料过多,基层材料耐冲刷性较差时,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真空吸力就会使扳角处产生唧泥,板下被冲刷掏空,造成板角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路面板出现掉角,路面板的接缝传荷能力差,或在施工中,为了使角部容易振捣,少出现蜂面,特意用些粗骨料少的混凝土,振捣时间又长一些,造成表层浆体过多,骨料下沉集中的分层离析,使其抗折强度降低,反之因振捣不密实,角部侧面有蜂窝麻面,这两种情况在车轮的作有下,很容易出现掉角。

掉角的处理。

混凝土咱面板角对整个板体来进,是个最薄弱的环节,挠曲应力最大,其它不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办法,一方面在设计上对板角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施工中,一定要用拌合均匀的混凝土浇筑,振捣棒即不漏振,又不能过振,使浆体上泛下泛要适中,如果施工管理严格,掉角会大大减少。

对于大的掉角,按裂缝处理就行,小掉角按孔洞办法进行处理。

1.3变形损坏

由于水泥混凝上硬化后是非塑性的,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变形破坏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处产生的错台和拱起、沉陷等现象。

1.3.1错台

错台是指相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接缝处产生的垂直高差。

错台产生的原因较多:

横缝处未设置传力杆,由于基层或路基体压实不均匀,致使相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

如:

①当胀缝下部接缝板与上部缝隙未能对齐,或胀缝不垂直,则缝旁两板在伸胀挤压过程中会上下错动而形成错台;②由于水的渗入使基层软化;③传力杆放置不合理,使传力效果降低,都会导致错台的产生;④当交通量或基层承载力在横向各幅上分布不均匀,各幅的沉降不一致,或路基填料土质不均匀,地下水位高,碾压不密实,这三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冬季产生不均匀冻胀,纵缝也产生错台现象。

错台的处理。

当接缝部分或裂缝部分产生轻微错台时,把路面清扫干净,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顺接就可以。

如果错台较严重:

①相临两板一平顺一低下产生的错台,可用沥青砂或密集配沥青混凝土进行顺接;②相邻两板一平顺一硗起,只好用切割机割去绕起部分重新浇注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连接,为了提前使用,在浇注混凝土路面时要掺早强剂,切割成1米以下0.5米以上的正方形;③如果不仅接缝相临2至3块混凝土板出现错台,而且是连续好多块,且混凝土板使用年限又较长,裂缝较多,可用高压喷方法处理,但最好是拆除,重新翻新修混凝土路面,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基层或路基出现问题。

1.3.2拱起、沉陷

拱起和沉陷。

拱起是指横缝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抬高的现象,相反,沉陷则是指横缝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下沉的现象。

拱起产生原因主要是胀缝被硬物阻塞,或胀缝设置过少,使路面板受热时不能自由伸张。

沉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填缝料损坏导致雨水从接缝处下渗,软化基层,甚至软化路基体,使路面板接缝下方的基层和路基体承载力下降,路面板跟着下沉。

混凝土板胀缝间距较长,头一至二年混凝土板在伸胀时还不明显。

收缩时,因接缝填缝料失效,板缝就会掉进土或石子,加上养护不及时清扫,年复一年的热胀冷缩,板缝一年年加宽,导致混凝土板伸胀时产生的压力大于基层与混凝土板间的摩擦力,但未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由于板的伸长,在真缝处相邻,两板就会向上拱起。

据不完全调查,春秋两季,气温较低时施工的混凝土路面,因胀量较大,更容易出现拱起现象。

一般混凝土路面的拱起病害,都在使用六年以后。

拱起和沉陷都将对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施工时合理设置胀缝,运营中有效维护好接缝,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损坏的发生。

胀缝拱起的处理办法。

胀缝将要拱起,在没有发生前很难发现,一旦发现最少涉及到胀缝相邻两块板的损坏。

一般地讲,简单的修补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拆除因拱起而破坏的混凝土板块,重新修建基层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为了尽快地开放交通,在浇注混凝土时掺早强挤,切割成1米以下0.5米以上的正方形。

另外在施工中,应去掉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石粉和砂找平层,加大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会大大减少真缝的拱起和挤碎。

1.4接缝损坏

接缝包括横缝(胀缝、缩缝)、纵缝和施工缝。

设置目的是减少或避免由于水泥混凝土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对路面板的破坏作用。

但是接缝设置不当或接缝损坏也会降低路面的整体使用性能,甚至使路面板更快地遭到破坏。

水泥混凝土接缝损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接缝性能评定标准

接缝性能指数

评级

说明

≤1

接缝性能良好,竖向位移对加铺层的使用性能影响小

1~2

接缝性能一般,竖向位移有可能引起加铺层上出现反射裂缝,采取压浆等措施处理

≥2

接缝性能差,可能传力装置以损坏,也可能接缝处出现脱空或基层软弱。

可将接缝两侧各50cm的混凝土板全厚度切除,并视基层情况进行加固后,再回填混凝土

1.4.1填缝料损坏

填缝料损坏是指接缝内无填料,填料破损及接缝内混杂砂石等不正常现象。

填缝料损坏的主要原因有:

填缝料本身质量不合格,填缝料在长期外界环境作用下老化,脆裂,或由于混凝土路面板受热膨胀,挤压胀缝,致使填缝料被挤出,不能正常复原等。

在板缝填逢料失效和车轮行走振动的作用下,填缝会被挤出而被车轮带走。

1.4.2接缝碎裂

接缝碎裂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两侧各60cm左右宽度内倾斜的剪切挤碎现象。

接缝碎裂主要是指由于填缝料损坏,泥、砂等杂物侵入胀缝,导致路面板再次膨胀时受阻,或雨水渗入基层和垫层,使基层强度降低,从而导致路面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

接缝挤碎主要是由于

(1)填缝料损坏,泥、砂等杂物侵入胀缝,导致路面板再次膨胀时受阻,或雨水渗入基层和垫层,使基层强度降低,从而导致路面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

(2)接缝施工不当(包括缝板不垂直上宽下窄,传力杆,拉杆设置不当等),或者因填缝料,剥落,挤出,老化,接缝被硬石子阻塞,则当混凝土伸胀时,混凝土板的上部产生集中压实力,在超过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时,板即发生剪切挤碎,接缝处两端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由于传力杆的作用,同样会造成混凝土板破碎现象,但这种情况,一般在普通路段上比较少见,多出现在构造物接头部位,此外,板边混凝土振捣不密度,强度降低,或者接缝中渗入水后,导致基层,路基软弱和唧泥,造成沿接缝边缘处板底小范围的脱落,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也会导致接缝出现碎裂。

接缝挤碎的处理办法。

当接缝产生挤碎面积不大,只有1~3厘米的啃边,可清除接缝中的杂物,然后用沥青混凝土补平夯实。

如果挤碎比较严重,用上面办法简单处理是补不住的,应根据最大挤碎尺寸,用切割机械开槽,开出正规和直壁的槽形,槽深应根据碎的情况而定,然后清洗槽内杂物并凉干,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夯实补平。

1.4.3唧泥和板底脱空

唧泥和板底脱空病害是指板接裂缝或边缘下的基层细料被渗入并滞在板底的有压水从缝中或边缘处唧出,并由此造成板底面与基层顶面出现局部范围脱空。

接缝填缝料失效,基层材料不耐冲刷,接缝传荷能力差和重载反复作用是引起唧泥的主要原因。

公路排水系统不完善如路面横坡设置不当或路基排水不畅时。

路基、路面被水浸泡时也会使路面产生唧泥现象,进而出现板底脱空;另外由于基层材料局部松散,路基土压实不均匀或基底不均匀沉降同样会导致底板出现脱空。

板下脱空评定标准

脱空度v(cm³)

板中弯沉值(0.01mm)

评级

说明

≥6000

≤20

脱空区对加铺层结构影响很小,可不处理

6000~15000

20~40

脱空区可能会导致加铺层破坏,可采用压浆处理

≥15000

≥40

脱空严重,必须压浆处理或整板破碎处理

唧泥和板底脱空的处理办法。

唧泥和板底脱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一种早期病害及理,在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导致错断裂,破碎现象,多年经验,板底压浆是治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有效方法,能使脱空病害板块的基层,垫层得以填实,错固,恢复基层,垫层对路面结构的支撑,恢复路面面层、基层、土基结构的整体性,减少发生唧泥以及错台和板断裂,破碎板的可能性,甚至消除一部分路面错台,减少噪音提高路面平整度,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

2.1表层裂缝成因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表层裂缝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龟裂。

即混凝土路面表面上呈现碎小的六角形花纹状裂缝,裂缝很浅。

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设计上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

设计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

如水泥用量过大或砂率过大;外加剂使用不当或者掺量过大,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离析而导致这类裂缝产生。

就混凝土本身的性质而言,在混凝土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和砂浆含量较多时,其极限拉伸值也较大,因此,如果采用过大的石料粒径,也容易产生裂缝。

施工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注后没有及时覆盖所造成的。

混凝土浇注后,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或大风天气里,如果不及时覆盖,混凝土表面的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很低,其值不能抵抗这种收缩应力而导致开裂。

2.2贯穿裂缝成因

贯穿裂缝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纵向(顺行车方向)、横向(垂直于行车方向)贯穿板厚的裂缝,也即断板现象。

(1)纵向贯穿裂缝成因

纵向贯穿裂缝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平行于道路纵轴线方向的贯穿板厚的裂缝。

其产生的原因是在路面施工后,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导致出现不均匀裂缝,产生断板现象。

如基层碾压不实,未达到密实标准;产生断板现象。

基层材料搅拌不均,导致基层不均匀沉降,也即由于路基发生局部的不均匀沉陷,如沟槽下沉、路基拓宽部分沉陷、路基未充分压实等原因导致路面板脱空,产生裂缝。

(2)横向贯穿裂缝成因

横向贯穿裂缝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垂直于道路纵轴线方向的贯穿板厚的裂缝。

其产生的原因:

一是由混凝土本身的性质——混凝土抗拉强度太低造成的;二是由于施工不当——切缝不符合要求所造成。

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一般只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1/17~1/18。

混凝土的抗裂性就是指混凝土抵抗干缩变形和温度变形的能力,这些变形所引起的拉应力,如超过了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