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5772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花的勇气》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题目

花的勇气

所属学科

小学语文

学时安排

1课时

年级

四年级

所选教材

人教版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读通课文,自学认识“吕、滥、厘、刷”4个生字。

2.抓住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泛滥”、“改天换地”、“拔地而起”等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语言的精妙。

尝试运用感情强烈的词语表达对生命的赞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层深入,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它必要的信息)

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

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

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

语言生动、优美、流畅,流露着浓浓的情感,值得细细咀嚼品味。

项目

内容

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抓住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抓关键词,结合实际,反复品读。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结合实际,图文感知。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1.一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

2.入门技能:

学生对类似文题材内容的文章有过接触,有一定基础。

3.学习风格: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应用

1.学习环境选择(打√,如

(1)简易多媒体教室□

(2)交互式电子白板

(3)网络教室□

(4)移动学习环境□

2.学习资源应用

知识点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及来源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明确习作要求

网络课件

XX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边播放、边讲解

交流评议

专题学习网站

XX

补充知识,启发思维

.播放—讨论—总结

结合注释自学

网络文章

课外补充,开阔视野

讲解—播放—举例

总结布置作业

自己作业本

自己本子上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学习写一篇自己的体会

3.板书设计

主板书:

花的勇气副板书:

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法

泛滥——失望多读、思;

改天换地——惊喜细画、圈、

体会情感

拨地而起——震撼品味用词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

1.教学流程设计

简介教学环节规划及流程设计,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媒体应用策略,推荐使用图示加文本的方式描述。

 

 

 

2.学习活动索引设计(依据教学流程将学生学习活动依次填入下表)

序号

活动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1

观看PPT,作者原著资料

XX

自学课文

指导

2

抓关键词句,品读讨论

PPT

品读讨论

指导点评

3.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谈话

1.(板书:

勇气)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它?

(勇气是内心的一股力量,我们人人需要它。

2.相关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导入课题

1.指名谈勇气

2.积累相关诗句:

3.

说说它们赞美了什么?

(个人读——交流——小结它们不只赞美了梅花、松树、小草,更在赞美和这些植物一样拥有勇气的人——齐读。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读句子,检查预习

(1)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2)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3)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二)理清脉络:

课文中“我”看到了哪几个画面?

1.交流:

课文一共写了几个画面,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分别写了什么?

用文中语言概括:

三个画面——没有花的绿地(板书:

无花绿地)、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板书:

藏花绿地)、花的原野((板书:

冷雨花海)(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小结学法:

这个画面主要写的什么?

可以用文中的关键词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2.连感受,串画面,概括课文大意。

(1)交流:

一幅幅画面震撼了作者的心,引读:

(当他看到——)。

引导学生边读板书边说:

 

(2)连起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文以情感为线索,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结:

读课文,有时很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时我们可以先读出重点画面,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再通过一条线把这一个个个画面穿起来,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1.同桌互相检查,读得通顺,读得准确请给他一个笑脸。

不够熟练地方请让他多读几遍。

2.反馈:

得到笑脸的举手。

(问没有得到笑脸的同学)哪个句子比较难,一起再读一遍。

1.指名说:

用文中语言概括:

三个画面——没有花的绿地(板书:

无花绿地)、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板书:

藏花绿地)、花的原野((板书:

冷雨花海)(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作者只见无花绿地时,感到__失望___;

 看见藏花绿地时,感到__惊喜而遗憾__;

 看见冷雨花海时,感到__惊奇震撼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怦然一震__。

 

2.连感受

我们还能哪里感受到“花的勇气”?

学法提示:

1.划出写花(草)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读1-2遍;

2.边读边想像作者描写的画面,在最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理解;

3.小组合作交流。

研读课文

解勇气

过渡:

这一幅幅画面牵动着作者的心,那么“我”从哪里感受到“花的勇气”?

(一)一解“花的勇气”——冷风冷雨VS拔地而起

1.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过渡:

对于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我们怎么学?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副板书

“我”从哪里感受到“花的勇气”?

学法提示:

1.划出相关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读1-2遍;

2.边读边想像作者描写的画面,在最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理解;

3.小组合作交流。

 

2..品读画面三“花的原野”,感受惊喜之情。

出示: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3.扣词想象,解“勇气”

过渡: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发现花的勇气了吗?

(出示:

花的勇气——(在冷风冷雨中拨地而起。

))

 

(2)拓展提升:

读着读着,我们的眼睛还只那些花吗?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像花儿一样的人,仿佛看到了()。

所以作者说:

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二)二解“花的勇气”——拔地而起VS藏身草地(寂寞绿地)

过渡:

看来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我们自己也跟着作者描写第三幅画面感受到了花的勇气,那么(一边指着板书上其他两个画面,一边问)我们现在的问题是?

(作者为什么写前两个画面?

)你觉得答案可能是?

因为曾失望、吃惊、遗憾,所以这一片花的原野更作者激动不已?

我们还能哪里感受到“花的勇气”?

学法提示:

1.划出写花(草)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读1-2遍;

2.边读边想像作者描写的画面,在最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理解;

3.小组合作交流。

 

“我”从哪里感受到“花的勇气”?

学法提示:

1.划出相关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读1-2遍;

2.边读边想像作者描写的画面,在最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理解;

3.小组合作交流。

“我”从哪里感受到“花的勇气”?

学法提示:

1.划出相关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读1-2遍;

2.边读边想像作者描写的画面,在最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理解;

3.小组合作交流。

 

1..欣赏画面二“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感受惊喜之情。

出示:

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4)小结:

虽然第一句的用词朴素却非常的真挚,更表达出一种眼前一亮的惊喜!

当我们无法更好领略作者用词精妙时,我们不妨写个意思相当的句子来对比阅读,那样就可能让我们更清楚明白地感受作者的高妙之处。

2.欣赏画面一“没有花的绿地”,感受失望之情。

出示:

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

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

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说:

“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

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3)教师点拨:

品味“寂寞”(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开满鲜花的绿地才是——热闹的。

用了拟人写法,其实是“我”寂寞了,失望了。

 

小结:

寂寞”、“乏味”、“泛滥”这些词语把作者的心情与感受暴露无遗。

词语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如同有了生命,有了温度,能让我们触摸到作者的情感。

3.总结:

原来心情影响着我们看事物的角度,当我们满怀情感来描写一个画面时,我们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我们那一刻的心情,难怪有人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板书)

 

1.指名说:

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估计学生会说,从第三个画面,从冷雨中怒风的花海中感受到花的勇气。

2.指名说:

反复读、思;圈关键词;体会情感;品味写法。

 

学生聚焦最有温度最有情感的词进行交流。

(预测:

一下子、顿时、竟是、改天换地、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重点品味“改天换地”:

(1)一品变化大:

“改天换地、一下子、顿时、竟是”说明改变的快而多,联系整句读一读。

(随机积累变化大的成语:

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等。

(2)对比品精神感天动地:

“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对比“冷风冷雨”,随机练习:

冷风冷雨中,这是()的花儿们。

 

(1)品读:

交流体会“拨地而起”:

我们以前知道什么拨地而起?

是啊,万丈高楼拨地而起,危峰兀立拨地而起,拨地而起的都是该让我们抬头仰望的,一朵朵小花又怎能拨地而起,值得我们去仰望吗?

(我们被那份力量与勇气深深地折服了)(练读)

(3)小结学法;反复读、思;圈关键词;体会情感;品味写法;

 

1.明确学习任务

2.独立学:

(1)划出写花(草)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读1-2遍;

(2)边读边想像作者描写的画面,在最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理解;

(3)小组合作交流。

 

对比阅读:

原来来青草下边藏着很多很多小花,五彩缤纷、姿态各异;多、密、辽阔!

它们比青草矮,在草下边,一使劲儿,就会冒出来……

(1)根据学法及学习目标、步骤自学(教师穿行指点)(独立学2分钟——小组合作学2分钟。

(2)全班汇报,一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先品后读,个人读——挑战读——齐读)

(3)对比阅读:

“白的、黄的、紫的”就是说颜色——很多,这样的画面可以说是——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简简单单的三个词给我们的却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简洁却不简单啊。

简简单单的词语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花儿的色彩、样子,呈现出如此优美的画面,把它们都组合在一起时,还能感觉到什么呢,你听——教师范读——自己读——全班读。

(感受惊喜,感受身临其境,感受不同,)

(5)活用写法:

学以致用最重要,让我们来试着着说说。

出示(雨天的放学时的校园,开满鲜花、夏夜的公园。

(指名说——同桌说)

(1)根据学法及学习目标、步骤自学(教师穿行指点)(独立学2分钟——小组合作学2分钟。

(2)全班汇报,一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先品后读,个人读——挑战读——齐读)

(3)举一反三:

没有白云的蓝天是();没有老师和同学的学校();没有()的是是(),在作者眼中,这一片没有花的绿地是一片(泛滥、乏味、寂寞)的绿地。

 

拓展延伸

1、过渡:

现在让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来品读原著中的另一个精彩瞬间。

过渡:

现在让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来品读原著中的另一个精彩瞬间。

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生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

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

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更能如此震动人心?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1.自己独立读,独立品——小组交流学。

2.全班交流。

3链接原著:

.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冯骥才所写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去细细品味带着温度的词语,欣赏带着生命思考的画面。

五、评价方案设计

1.评价形式与工具(打√,如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制作作品

(4)测验

(5)其他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

1.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勇气性认识很浅显。

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

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等,并为学生提供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2.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花的勇气》一文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

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

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

语言生动、优美、流畅,流露着浓浓的情感,值得细细咀嚼品味。

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3.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4、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整理搜集到的有关地球奥秘的资料,办一份小报,这样不仅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应急预案等)

1教学目标控制可能不得力,由于多媒体让教师脱去了边讲边板书的模式,因此课文教学的知识点会切换较快,学生思路跟不上就容易产生,因此要控制教学的时间和速度。

2教学目标实施可能不理想,需要提前掌握所要使用的软件。

附:

表格内容说明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习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

学习环境包括: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

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

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学习网站:

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案例库:

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

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

1.学习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

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

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

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

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

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2.协作学习的设计:

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

竞争:

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

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

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

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

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角色扮演:

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

角色可以互换。

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是指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网络资源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

可按时间关系或空间关系进行设计。

时间关系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空间关系则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

可按建议图标绘制,也可使用Inspiration或MindManager等工具,创设教学流程图。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

包括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等

2.测试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

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到程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目标达到、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

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

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

目标与内容、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

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

针对技术水平、教学功能、资源提供和咨询服务的评价。

七、备注

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