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5457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x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考点三: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不合理利用强度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

地荒漠化等问题。

13、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1黑土的利用:

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

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沼泽的保护: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中部松辽平原

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问题:

采育失调。

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2措施:

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

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

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14、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鱼塘一一台田模式:

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优点:

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15、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

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1气候资源:

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

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2生物资源:

品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岀能力。

但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3土地和土壤资源:

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4水资源:

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乱砍滥伐森林。

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5结论:

南方低山丘陵区水、热充足,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

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2)整治:

1走立体农业之路:

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

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2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

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工业》

考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2能源(临近能源产地,能源充足);

3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

4水源充足(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

5环境:

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

(一般是对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而言)

(2)经济因素:

①市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2交通(临海或临港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

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4技术(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者素质高);

5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

6工业基础雄厚。

7信息:

广告宣传品牌效应。

(3)社会因素:

①国家政策(支持、鼓励);

2国防安全;

3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

4工业惯性;

5社会协作好:

社会服务条件和生产协作情况好。

(4)环境因素:

1产生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

要使居民区不受到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如绿化带)隔离。

A最小风频,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处。

E单

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

C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2产生水源污染企业的布局:

A远离水源;E河流的下游

3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的布局:

A远离居民区;E远离农田

4交叉污染:

兼顾上述要点

2.根据不同工业的特点,按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把工业类型:

(1)原料指向型工业:

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2)市场指向型工业: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3)动力指向型工业:

(临近火电站或水电站)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⑷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5)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考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工业联系:

(1)在生产上有投入一产岀的联系;

(2)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如道路、电力、通信),或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而产生的空间联系。

(3)信息联系:

如计算机联网。

4、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1)工业集聚:

1作用: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规模效益。

2传统工业:

一些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在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专业化生产集聚区域。

3新兴工业:

协作工厂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集中在

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2)工业分散:

1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如:

电子元器件供应厂与装配厂。

2复杂产品原料零部件由许多工厂供应,每一种零部件销售到许多地区,为减少市场上交易费用,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企业。

跨国公司根据

市场、原料或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汽车生产的全球化最为典型。

5、工业地域

(1)形成类型:

①自发形成:

有投入一产岀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2规划建设形成:

有的有投入产岀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岀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

1发育程度较低:

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2发育程度较高:

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

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6、传统工业区概况:

(1)著名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2)工业基础:

丰富的煤、铁资源。

(3)工业部门:

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

7、传统工业区案例一德国鲁尔区:

(1)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3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能直通海洋

5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煤炭、钢铁是基础,衰落也最明显

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3世界性钢铁过剩:

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4新技术革命冲击: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整治措施:

1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综合整治海边。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8、新兴工业区概况:

(1)形成:

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的乡村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分布: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9、新兴工业区案例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发展条件

1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3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5政府的大力支持

(2)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3)发展模式: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4)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

集中了许多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机,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供销体系。

在独立经营、

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济生产。

该工业小区集中了世界瓷砖工业生产的30%以及岀口量的60%。

10、新兴工业区案例2—高技术工业区:

(1)高技术工业部门:

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高分子合成、遗传工程、激光。

(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

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3)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硅谷

1区位优势: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B.气候宜人:

属于地中海气候。

C.有高等院校:

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D.便捷的交通:

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E.军事订货:

为美国高技术工业发展的独有条件。

2主导工业:

微电子工业

3发展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新工厂建在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4)注意世界著名高技术工业区:

1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一一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

“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

2日本“硅岛”一一九州岛、科学城一一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

3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

4中国:

中关村、台湾——新竹科技园

11、产业转移

(1)原因:

1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

2降低生产成本;

3扩大销售市场。

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转移的方向:

英国一一德国一一美国一一日本一一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3)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1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2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4)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

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

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

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2、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发展:

(1)发展迅速的原因: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2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3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4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5侨乡

(2)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3)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1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2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3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4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调整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2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3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4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13、工业集聚和分散

原因

表现形式

结果

工业集聚

获得规模效益

1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

2新兴产业集聚

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工业分散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1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

2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

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考点三: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4、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不合理工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对策:

消除污染,植树造林。

《交通》

考点一: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交通重要性: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交通主要方式:

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

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2)公路:

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3)水运:

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4)管道:

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5)空运:

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3、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制约性)(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1地形:

A.平原:

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

B山区:

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

地质不稳定一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喀斯特地区一一防塌陷,渗漏。

3气候:

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一一公路、铁路

气象灾害(大风、雾等)一一水运、航空

4土地:

少占土地,尤其是良田;

(2)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决定性)

1合理布局交通网一一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一一客货运大增,资金充足交通建设一一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如: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

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

的发展。

3资金一一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一一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

(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加强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的需要,加快脱贫步伐、促进友好往来、文化传播。

)如京九线一一维持香港稳

定与繁荣;青藏铁路一一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3)科技因素(可行性)科技是交通建设的保障,如在冻土上修铁路技术已解决等。

4、影响公路的区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兼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省道、县道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

居民的需要为主,通过当地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2)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波、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岀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5、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如果是河海港要点明其河海兼备的区位优势(如果临河点明淡水资源充足);

2水域条件(航行和停泊条件):

港阔水深,背风避浪,无冰期;

3陆域条件(即筑港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平面布置。

(2)社会经济条件:

①经济腹地广阔;②以城市为依托;③陆上交通便捷,利于货物的集散。

(3)解题注意:

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的凹岸;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6、商业中心区位选择:

(1)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2)交通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市区环行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考点二: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7、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例如:

湖南的株洲市沿铁路线发展,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著名的科学城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8、交通线的发展和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例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

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例如,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即城市规模没有随时间推移而扩大)。

9、比较山区和平原交通运输布局对城镇分布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考点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人口自然增长(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变化)

(1)人口的增长:

是指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决定因素:

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X人口自然增长率

⑶不同历史阶段的增长状况不同。

(4)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20世纪以来(5)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1大洲之间的差异:

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②国家之间的差异

自然增长率

水平

人口

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

水平较高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2、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决定因素:

人口岀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人口发展模式

人口特点

原始型(“高高低”)

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

高岀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

尼日利亚)

过渡型

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

巴西)

现代型(“三低”)

低岀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

德国)

 

(3)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

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

“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

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4)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考点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国际人口迁移

(1)19世纪以前①特点: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2流向:

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3影响因素: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招工开发东南亚和美洲

(2)二战以后①特点: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2流向:

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

20世纪70年代

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3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4、国内人口迁移

(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①特点:

A人口迁移规模小;E频率低

2迁移方向:

这一时期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地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3影响因素:

A计划经济;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1特点:

A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B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目的:

务工、经商、学习)

2迁移方向:

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影响因素: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B.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提供了契机。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原因

(4)中国“民工潮”现象

1成因: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B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C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D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

E城市

吸引力大,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

F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

2特点:

A流动的经济定向:

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

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岀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

B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

工人”以年轻人居多。

C流动不稳定。

D文化素质偏低。

3影响:

A利:

a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B弊:

a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城市就业压力;b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

考点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

人口数量。

6、环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