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5214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

秋人教部编三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检测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其中1-6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A.深邃(suì)  呻吟(shēn)  皲裂(jūn)  一蹴而就(cù)

B.疲惫(bèi)纤绳(xiān)淤滩(yū)免冠徒跣(xiǎn)

C.蜿蜒(wǎn)干瘪(biě)胚芽(pēi)不折不挠(ráo)

D.绯红(fěi)舵手(duò)旌旗(jīnɡ)负箧曳屣(xǐ)

【解析】B.纤(qiàn);C.蜿(wān),挠(náo);D.绯(fēi)。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A.怅惘  女娲  取义成仁 繁花似锦

B.篷勃蕴含变幻莫测汹涌澎湃

C.隧洞疲惫咄咄逼人苍海桑田

D.簇新胚牙血雨腥风开疆拓土

【解析】B项,蓬勃;C项,沧海桑田;D项,胚芽。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他经受住了无数次血雨腥风的考验。

B.八女投江,毅然结束自己的生命,未尝不是取义成仁的一种办法。

C.敌人的严刑拷打,虽然使江姐体无完肤,伤痕累累,但是江姐仍然没有吐露一句党的秘密。

D.他躺在月光下的草地,欣赏这优美的夜景,享受着天伦之乐。

【解析】D.“天伦之乐”指家人之乐,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B)

A.日本要想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C.漫步于美丽的会龙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通过持续不断的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去掉。

C项,“皎洁的月光”和后边的“从远处传来”不搭配,可以把“皎洁的月光和”删去。

D项,“通过……使……”使句子成为“无主句”,删去“通过”或“使”。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

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B.“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没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解析】A项,第一个分句应该用逗号。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海燕》的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

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史册,汗青代指朝廷。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写的一首表达对祖国深情的爱国之歌。

【解析】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7.名著导读(2分)

在《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

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8.默写(共10分,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陈毅在《梅岭三章》中“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为理想而捐躯的无私奉献。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6分)

从军行(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9.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抒情主人公应是守卫边疆的戍卒将士。

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0.简析诗中所使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及写景句的作用。

(3分)

诗的最后一句是写景句,使用了以景托情或借景抒情的方法。

前三句抒情,第四句写景。

结尾句将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提升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展示了边境夜晚的一种和平宁静的景象,而这种和平宁静是将士们作出自我牺牲、忠于职守换来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11-14题(共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1.解释加点的词。

(4分)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踩踏

(2)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这些方法就能保住生命,却有人不去采用;采用这些手段就能躲过祸患,却有人不采纳。

13.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

斥责了哪些人?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分)

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人。

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消防战士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电信诈骗犯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1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与中心论点有什么联系?

(3分)

舍生取义之心,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这是本段的结论,从而证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14分)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①退学读私塾、父母担当读经“家教”、课余“读经班”异常火热……据报道,针对少儿读“经”不断涌现的讨论,日前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特设“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专题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

②“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读经热、诵典潮,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时尚,这是对传统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

更何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融入当下,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教育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目前,从戏曲、书法、武术进校园,到新教材增加古诗文比重,无不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既可行可操作,效果也可期可赞。

③不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

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

媒体曾报道,某读经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

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

④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王国维认为: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

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

否则,妍媸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来,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⑤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

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⑥“有没有印度帝国没有关系,我们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曾有英国人如是感慨。

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

今天,只有我们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分)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16.第③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4分)

举例论证。

具体论证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的分论点,从而从反面论证了“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17.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

首先从读经诵典热的社会现象指出了读经典的重要意义,接着论证了读经诵典“应怎么读”的重要性,接着运用道理论证,论证了“读成什么”也重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中心论点。

18.通读全文,谈谈你对诵读传统文化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

(3分)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意思是我们在读经诵典时,先要读进去并读懂,知其深邃,然后再跳出来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5分)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舒 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

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

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

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

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

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

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

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

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

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

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

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

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

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⑧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⑨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

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

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

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

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⑩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

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9.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4分)

种植广泛;颜色金黄;并非观赏性的花,有实用价值;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

20.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将油菜花和那些需要精心栽培、呵护的花对比,表现了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由日常生活写到生命传承,表现了油菜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

21.文章第①段提及许多其他的花,有什么作用?

(3分)

引起下文,用“盛大的花事”引出记忆中的油菜花;用花事之盛大、风景之绚丽衬托出油菜花在“我”记忆中的重要地位。

____

22.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4分)

故乡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回忆;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____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23.仔细观察漫画,完成下面题目。

(1)班上准备依据如图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4分)

小皮球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赶到医院。

爸爸:

妈,快站好,一会就轮到你了!

奶奶:

我站不了,你能扶我一下吗?

小皮球:

奶奶,我来扶你。

(2)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 从我做起”演讲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

(不少于100字)(6分)

示例: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亲敬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动,都是我们形成良好传统和习惯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长河中一滴闪亮的珍珠;是中华传统美德大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是中华传统美德星空下的一颗耀眼的星星。

让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和善良来弘扬它。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充满着爱。

澳大利亚一只叫“雷克斯”的狗妈妈收养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袋鼠;台湾作家龙应台为了走进十八岁儿子的心灵世界,与他开启了三年六个月的书信往来;湘西画家黄永玉虽已年过八旬,依然每年要踏上凤凰那熟悉的故土……这大大小小的爱,给人以挑战挫折的勇气、战胜孤独的力量、拥抱成功的信心。

请以“爱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