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1项目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项目工程概况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50MW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扩建安装工程的磁粉检测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及其原材料、机加工部件等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1.2项目工程量委托单位委托的承压设备部件及焊接接头等的磁粉检测工作。
1.3编制依据
1.3.1《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
1.3.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1.3.4NB/T47013.4-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磁粉检测
1.3.5DL/T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3.6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
2项目作业进度的安排
满足现场磁粉检测的需要,保证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
3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3.1作业人员的质量
3.1.1从事磁粉检测的人员应按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的要求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相应的磁粉检测资格。
取得不同级别的磁粉检测资格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资格级别相适应的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⑴I级人员应该能够正确使用检测仪器,按照作业文件能进行磁粉检测操作,能够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⑵U级人员可对I级人员进行监督指导;按照工艺文件可以实施磁粉检测;根据工艺规程编制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可以评定检测结果,编制和审核检测报告。
⑶川级人员可对I级、U级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培训;可以编制和审核磁粉检
测工艺规程;确定特定对象的特殊检测方法、技术和工艺规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或者解释。
3.1.2磁粉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矫正的近视力和远视力应不低于5.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1.3从事磁粉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3.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的要求
3.2.1磁粉探伤设备必须符合NB/T47013.4-2015的要求。
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
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m。
3.2.2当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使用的黑光灯在工件表面的黑光辐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卩W/cm,黑光的波长应为315m叶400mm中心波长约为365mm
3.2.3退磁装置应能保证工件退磁后表面剩磁小于或等于0.3mT(240A/m)。
3.2.4光照度计、黑光辐照度计和磁场强度计等至少每年校验一次。
黑光灯首次使用或间隔一周以上再次使用,以及连续使用一周内应进行黑光辐照度核查。
3.2.5标准试片有锈蚀、褶折或磁特性发生改变时不得继续使用。
4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
4.1磁粉检测流程图(见图1)
4.2施工前准备
4.2.1根据受检工件的材料、规格、结构、检测部位及表面状况,选择合适的检
测方法,确定相应的工艺要求、检测时机,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器材等。
4.2.2现场磁粉检测主要采用交流电磁轭法和交叉磁轭法磁化,并用湿法连续磁化技术。
需要准备的主要检测设备、器材包括:
便携式磁粉探伤仪、磁粉、水、磁悬液浓度沉淀管、标准试片、磁场指示器、钢刷、毛刷、角磨机、光照度计、磁场强度计、退磁装置、照相机、放大镜、记录笔、纸等。
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还需要准备黑光灯、黑光辐光照度计等。
4.2.3磁粉、载体、磁悬液
⑴磁粉应具有高导磁率和低矫顽力和低剩磁,并应与被检工件表面颜色有较高的
对比度。
磁粉粒度和性能的其他要求应符合NB/T47013.4-2015的要求。
⑵湿法通常采用水为分散媒介。
以水为载体时,应加入适当的防锈剂和表面活性剂,必要时添加消泡剂。
4.2.4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粒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态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磁悬液浓度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测定前应对磁悬液进行充分的搅拌。
磁悬液浓度
磁粉类型
配制浓度(g/L)
沉淀浓度(含固体量:
mL/100mL
非荧光磁粉
10〜25
1.2〜2.4
荧光磁粉
0.5〜3.0
0.1〜0.4
受理委托单
程序施工前准备
预处理
磁化
复验
施加磁悬液
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缺陷评级
―!
有必要时
退磁
后处理
出具报告、通知单
1
1
签发报告、
通知单
►
委托单位
1
资料存档
图1磁粉检测流程图
4.2.5标准试件
⑴标准试片
1标准试片主要用于检验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显示被检工件表面是否具有足够的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检测区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确。
磁粉检测时一般使用A1:
30/100型标准试片。
当检测焊缝坡口等狭小部位,由于尺寸关系,A1型灵敏度试片使用不便时,可用C:
15/50型标准试片。
当用户需要或技术文件有规定时,可选用D型号或M1型标准试片。
⑵灵敏度试片使用方法
1标准试片适用于连续磁化法。
a)试片使用前,应用溶剂清洗防锈油,如果工件表面贴试片处凹凸不平,应打磨平,并除去油污。
b)将使用时,应将试片无人工缺陷的面朝外。
为保持试片与被检面接触良好,可用透明胶带将其平整粘贴在被检面上,并注意胶带不能覆盖试片上的人工缺陷。
c)试片使用后,可用溶剂清洗并擦干,干燥后涂上防锈油,放回原装片袋保存。
d)标准试片使用时所采用的磁粉检测技术,应与实际检测应用的一致。
2磁场指示器:
用于表示被检工件表面磁场方向、有效检测区以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确的一种粗略的校验工具。
4.2.6检测时机
⑴除非另有规定,焊接接头的磁粉检测应在焊接完工后或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
⑵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焊接接头的磁粉检
测。
⑶对有热处理要求的焊接接头,磁粉检测一般应安排在热处理之后进行。
⑷紧固件和锻件的磁粉检测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
4.3磁粉检测操作方法
4.3.1预处理
⑴被检工件的表面准备
1局部检测时,表面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2将工件被检表面上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其它污物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表面的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否则应该做适当的
修理,修理后的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RcK25卩m
4.3.2磁化
⑴磁化电流:
交流。
⑵磁化方向
1磁轭法:
纵向磁化;
2交叉磁轭法:
复合磁化。
⑶磁轭法
1磁极间距应控制在75mmr200mn之间,其有效宽度为两极连线两侧各1/4的极矩的范围内,磁化区域每次应有不少于10%勺重叠。
2采用磁轭法磁化工件时,其磁化规范应经标准试片验证。
3磁化通电的时间一般为1s〜3s。
4为保证磁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两次。
⑷交叉磁轭法
1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之间应保持良好贴合,其最大间隙不应超过0.5mm
2采用移动的方式磁化工件。
3连续拖动检测时,检测速度应尽量均匀,一般不应大于4m/min。
4应使用标准试片对交叉磁轭法进行综合性能验证,验证时宜在移动的状态下进行。
4.3.3施加磁悬液
⑴采用喷淋法施加磁悬液。
⑵施加前要先将磁悬液摇匀。
⑶应确保整个检测面被磁悬液润湿。
⑷采用连续法时,磁悬液的施加和磁痕显示的观察应在磁化通电时间内完成,
4.3.4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⑴缺陷磁痕的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
⑵非荧光检测时,缺陷磁痕的评定应在可见光下进行,且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IX;当现场检测时,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IX。
⑶荧光检测时,缺陷磁痕的评定应在暗黑区黑光灯激发的黑光下进行,工件被检
面的黑光辐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卩W/cri2;暗黑区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
检测员进入暗区至少5min后进行荧光磁粉检测,观察时不应佩戴对检测结果评判有影响的眼镜或滤光镜。
⑷当辩认细小磁痕时,应辅以2〜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⑸缺陷磁痕的显示记录可采用照相、录相、草图等方式记录。
4.3.5复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复验,
⑴检测结束时,用标准试片或标准试块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
⑵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⑶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
⑷对检测结果有怀疑时。
4.3.6退磁
退磁可分为交流退磁法和直流退磁法两种。
⑴交流退磁法
将需退磁的工件从通电的磁化线圈中缓慢抽出,直至工件离开线圈1m以上时,再切断电源。
或将工件放入通电的磁化线圈内,将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减小至零或将交流电直接通过工件并同时逐步将电流减到零。
⑵直流退磁法
将需退磁的工件放入直流电磁场中,不断改变电流方向,并逐渐减小电流至
零。
⑶大型工件退磁
大型工件可使用交流电磁轭进行局部退磁或采用缠绕电缆线圈进行分段退
磁。
⑷剩磁测量
工件的退磁效果可用磁场强度计测量。
4.3.7磁痕显示分类和质量分级
⑴磁痕显示分类
1磁痕显示分为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
长度小于0.5mm的磁痕不计。
除能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外,其他磁痕显示均应作为缺陷磁痕处理。
2长宽比大于3的缺陷磁痕,按线性磁痕处理;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磁痕,按圆形磁痕处理。
3两条或两条以上缺陷磁痕在同一直线上且间距不大于2mm时,按一条磁痕处
理,其长度为磁痕之和加间距。
⑵质量分级
1不允许任何裂纹显示;紧固件和轴类零件不允许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2焊接接头的质量分级按表2进行。
表2焊接接头的质量分级mm
等级
线性缺陷磁痕
圆形缺陷磁痕(评疋框尺寸为35mrK100mm
I
l<1.5
d<2.0,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1个
n
大于I级
注:
1表示线性缺陷磁痕长度;d表示圆形缺陷磁痕长径。
3其他部件的质量分级按表3进行
表3其他部件的质量等级mm
等级
线性缺陷磁痕
圆形缺陷磁痕(评疋框尺寸为2500mm其中一条矩形边长最大为150mm
I
不允许
d<2.0,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1个
n
l<4.0
d<4.0,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2个
川
l<6.0
d<6.0,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4个
IV
大于川级
注:
1表示线性缺陷磁痕长度;d表示圆形缺陷磁痕长径。
4.4磁粉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的存档
4.4.1磁粉检测记录
磁粉检测原始记录及检测位置图由I级以上检测人员按规定现场实时填写并经U级以上检测人员签字认可。
4.4.2磁粉检测报告
磁粉检测报告应由U级以上人员依据原始记录编制,要求准确、完整。
报告
需经U级以上相应责任人员签字,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加盖“哈尔滨泰斯特检
测有限责任公司检验专用章”后方生效。
443分项工程结束后,要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444发放报告时要做好报告发放记录。
4.4.5试验报告不得随便转借给他人,如确需借阅时,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并要及时归还。
4.4.6磁粉检测报告及其他检测资料一起交档案室存档,保存时间不少于7年。
4.4.7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返修通知单等格式应由检测公司正式发布。
5作业的质量要求及检测验收标准/规范
5.1执行标准:
NB/T47013.4-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磁粉检测
DL/T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5.2I类、U类及锅炉范围内川类焊接接头的磁粉检测质量级别为I级合格,锅
炉范围外川类焊接接头的磁粉检测质量级别为U级合格。
5.3工件被检区表面及其相邻至少25mn范围内应干燥,并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表面的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否则应做适当的修理,修理后的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Raw25卩m
5.4磁粉检测用的设备、仪器及材料应在使用期内保持良好。
5.5每次检测工作开始前,用标准试片(块)验证磁粉检测设备及磁粉或磁悬液的综合性能(系统检测灵敏度)。
5.6新配制的磁悬液,其浓度应符合4.2.4条的规定。
5.7对循环使用的磁悬液,应每周测定一次磁悬液污染。
5.8磁粉检测前,应进行磁悬液润湿性能检验。
将磁悬液施加在被检工件表面上,如果磁悬液的液膜是均匀连续的,则磁悬液的润湿性能合格;如果液膜被断开,则磁悬液中润湿性能不合格。
5.9电磁轭的提升力至少半年校验一次。
在磁轭损伤修复后应重新校验。
5.10用于核查提升力的试块重量应进行校准;使用、保管过程中发生损坏,应重新进行校准。
5.11黑光灯首次使用或间隔一周以上再次使用,以及连续使用一周内应进行黑
光辐照度核查。
5.12为增强对比度,经标准试片验证后,可以使用反差增强剂。
5.13采用喷淋法施加磁悬液,应确保整个检测面被磁悬液润湿,且不应使检测面上磁悬液的流速过快。
5.14采用连续法,磁悬液的施加和磁痕显示的观察应在磁化通电时间内完成,
且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方可停止磁化;磁化通电的时间一般为1s〜3s,且为保
证磁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两次。
5.15使用交叉磁轭装置时,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之间应保持良好贴合,其最大间隙不应超过0.5mm连续拖动检测时,检测速度应尽量均匀,一般不应大于
4m/min。
5.16退磁后剩磁强度应不大于0.3mT(240A/n)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5.17对在用承压设备、制造时采用高强度钢以及对裂纹敏感的材料,或长期工作在腐蚀介质环境下有可能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承压设备,其内壁应采用荧光磁
粉检测方法。
6针对检测安全、环境条件,提出安全防护和文明检测标准及措施
6.1检测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文件及公司制定的相关规章管理制度。
6.2安全目标
6.2.1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为零;
6.2.2火灾事故为零;
6.2.3放射源辐射事故为零;
6.2.4仪器设备人为事故为零;
6.2.5职业病为零;
6.2.6危险废弃物合理处置;
6.2.7节约水电消耗。
6.3绿色施工措施
6.3.1节约电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降低用电量,节约电能;
6.3.2减少材料的损耗。
通过更仔细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
次数,减少包装,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6.4要对职工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能力。
6.5制定并切实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
6.5.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并系好帽带;
6.5.2新使用的安全带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证,无证明不准使用。
要正确使用,拉平,不要扭曲。
三点式腰部安全带应系得尽可能低些,最好系在髋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不能放在胳膊下面,应斜挂胸前。
6.5.3脚手架外侧悬挂密目式安全网,电梯井每隔2层并最多隔1Om设一道安
全网。
6.6确保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完善,合格率达100%
6.7对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人员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
护用品。
6.8尽量减少交叉作业,施工人员作业时做到四不伤害。
6.9施工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且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作业指导文件和仪器操作规程。
6.10工作场所应有可靠的安全设施、足够的活动空间、良好的照明、电源装置、和防风、防雨、防尘措施。
6.11工作时要有监护人,并真正起到监护作用。
6.12工作中仪器、设备要安放在可靠的位置,以保证其安全。
6.13发现安全隐患后能够及时整改并消除。
6.14对特殊场合(如锅筒、容器内)的检测施工,还必须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并在检测实施前,对参检、配合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6.15工作结束后要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7提出出现危险及紧急情况时具有针对性的预防与应急措施
7.1危险点分析
磁粉检测的主要危险点包括:
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火灾、触电、强紫外线辐射。
7.2具体预防措施
7.2.1物体打击
⑴施工前要先检查周围环境有无坠物可能。
⑵进入施工现场的检测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⑶尽量减少交叉作业,施工人员交叉作业时,仪器、设备、工器具、材料等要放稳,防止坠物伤人。
⑷在起重臂下及吊物下方严禁任何人通过、工作或逗留。
722高空坠落
⑴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绝缘鞋。
⑵行走时注意脚下各种障碍物,以免绊倒。
⑶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安全带应系在腰部以上并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
⑷上架子、跳板前要先检查其是否牢固,是否有探头现象。
上下架子时,手把的物件必须牢固。
7.2.3火灾
⑴要提高职工消防认识,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教育。
⑵操作现场应做到文明整洁,并有切实可行的防火措施。
⑶操作现场应备有专人管理的灭火器。
7.2.4触电
⑴用电作业时必须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使用好验电笔。
⑵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方可工作,即工作时要有监护人,不准搭接电源。
⑶临时工不准使用任何电源和操作各种仪器。
⑷要经常检查电源线有无裸露处,发现有则需立即处理。
⑸检修设备、电源线时一定要确认已断电后再进行。
⑹要注意正确的收放线顺序,即要先放线,后给电,先断电,后收线。
⑺施工人员要持证上岗,严禁乱动非本专业的仪器、设备。
7.2.5强紫外线辐射
⑴使用黑光灯时,人眼应避免直接注视黑光光源,防止造成眼球损伤。
应经常检查滤光板,不准有裂纹。
磁粉检测人员在检测时应戴上相应的防护眼镜。
⑵要穿好工作服,防止皮肤与其接触会受到热和辐射烧伤。
⑶检测人员连续工作时,期间应适当休息,避免眼睛疲劳。
7.3应急措施
7.3.1物体打击、高空坠落
⑴迅速拨打电话120并拨打安监部电话报告情况。
⑵根据伤者情况,轻者可以进行简单包扎送医院治疗。
重者如有昏迷和呼吸困难要采取人工呼吸进行抢救,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7.3.2火灾
⑴迅速切断电源,并用消防用品进行灭火。
⑵迅速拨打电话119并拨打安监部电话报告情况。
⑶对于受伤人员应进行检查,断明情况,根据情况对症抢救。
⑷坚持就地抢救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7.3.3触电
⑴迅速切断电源,就地正确抢救,坚持不中断。
⑵迅速拨打电话120并拨打安全监察部,电话汇报情况。
⑶脱离电源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检查,查明情况,触电者是否清醒,呼吸、心跳是否还有,根据情况对症抢救。
⑷伤者较轻,可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舒适的躺下,慢慢恢复正常。
伤势较重可能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⑸坚持就地抢救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7.3.4强紫外线辐射
⑴发现受强紫外线辐射伤害后,首先是先脱离辐射源。
然后可用0.5%丁卡因滴
眼或其它受灼伤处,有镇静、止痛作用。
也可以用新鲜人奶、牛奶滴眼或湿敷。
⑵如果受强紫外线辐射伤害较严重时,需要去防辐射的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8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认及控制对策表(见下表)
检测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表
序号
危险点和环境因素描述
拟采取危险和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控制
实施人
监测人
方法
时机
1
触电
使用前仔细检查电源线和设备是否完好;正确操作电器设备。
W
P
检测人员
组长
2
安全防护设施缺陷、违章作业、特殊天气
施工前检查安全设施,平台跳板须齐全,施工人员系好安全带;杜绝违章作业;大风天气不得高空室外作业。
W
P
检测人员
组长
3
消防设施不齐全
消防设施配备齐全、现场禁止吸烟。
S
P
检测人员
安全员
4
天气过热
准备好饮用水,施工地点遮阳。
A
P
检测人员
组长
5
交叉施工、高空抛物
施工前观察周围环境,确定无危险方可施工;严禁高空抛物。
S
P
检测人员
组长
6
不佩戴防护用品、黑光
防护用品定时发放,督促正确使用。
R
P
组长
安全员
7
废布、废钢丝等
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做到工完场清。
A
D
检测人员
组长
注:
控制方法:
W:
见证;H:
停工待检;S:
连续监护;A:
提醒;R:
记录确认。
控制时机:
P:
作业开始前;D:
每天至少一次;Z:
每周一次(4Z:
每月一次,12Z:
每季一次);T:
活动连续过程停顿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前。
实施人:
检测组长/检测人员/等;监测人:
组长/班长/专兼职安全员/总工/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