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4827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docx

关于教研方式转型的实践性思考

新形势下创新教研工作的实践性思考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戴羽明

[摘要]教研员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挥了着重大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加速发展,对教研员的能力素养和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教研员,本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应当加快角色转型,转变研究重心和服务方式,在创新思维中勇于实践,在创新实践中科学总结,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增强教研职能发挥。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研方式

“教研员”,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研究人员。

教研员大都来自教学一线,不仅教学经验丰富,是学科教学中的佼佼者,而且还是科研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教研员的工作岗位,与一线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等方面有着本质不同,教研员是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教研员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区域内教学实际,研制学科教学发展的目标任务,协同基层教师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总之,教研员有其独特的工作职能和特殊的专业发展。

一、新形势下的教研工作职能转型

2001年5月,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二十三条中,明确指出:

“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服务等作用”,即在以前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教研员四项职能基础上,又突出强调了“服务”职能。

这一新的职能要求,需要教研部门重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性质、内容和任务,要由以往根据教学进度任务而组织的具有宏观统一性和指令性的“管理”型教研,转变为面向基层“以校为本”的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服务”型教研。

1.“服务”职能转型与教研员专业成长

按照要求,新的教研职能要从“管理”走向“服务”,并要将“服务”作为教研工作的核心职能或根本宗旨。

一般来说,检验“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准有两个方面:

一是能否解决具体问题;二是能否满足实际需求。

教学研究的“服务”要求则有三个方面:

一、要发现并解决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满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需求;三、培养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此,教研员要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教研员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二是教研员的专业化成长路径。

只有专业方向明确,成长路径顺畅,才能提升教研服务品质,才能可持续发展。

优质“服务”需要科学“研究”。

教研员的研究是基于国家政策和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研究,不能仅凭个人以往的教学经验,要由主观感性逐步走向理性科学。

首先,教研员要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根据教师现状和教学环境,研究有效贯彻落实的途径和策略;其次,要加强理论修养,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课程论、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和学科课程理论(学科理论、学科课程、学科教学、学科德育、学科教材等);第三,及时关注最新研究成果,掌握学术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并根据课程要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课程资源,克服教科书相对滞后的先天不足。

因此,教研员在工作时间上,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用于读书学习和思考研究,这是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前提。

优质“服务”需要有效“指导”。

教研员的指导方式,一般都是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教研活动,例如教学观摩、课标解读、案例研讨、教学比赛、校际交流、学术报告、专题研究等等,从而发挥组织动员和引领示范作用。

组织教研活动,需要教研员根据相关内容和环境条件,精心准备,周密安排,包括确定主题、活动策划和协调组织等所有环节,因此教研员必须具备多方面能力而且还要达到一定高度,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活动组织能力、项目策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课题研究能力、统计评价能力、学科科研能力等等,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才能保证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研员更要增强包容能力和接纳能力。

面对现代而多元的文化环境,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快速更新,年轻教师的学历水平又不断提高,教研员过去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

身处现代社会,教研员应增强忧患意识,同时,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克服个人经验的封闭定式,以平等的心态,消解自我话语的权威效能。

只有如此,才能让知识不断更新,让团队更加凝聚,使工作能够创造性地开展。

根据新形势要求,教研员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寻教研员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成长路径,让教研工作走向深入,让教研工作不可替代。

2.正确认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互关系

教学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是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研“服务”的方式是“指导”,而“指导”必须是以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为根据的指导,如此才能避免盲目无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保证科学发展。

因此说,教研员加强理论学习研究,是科学“服务”的重要前提。

但是,教研员不同于纯粹的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学习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探寻有效地沟通途径,是为更加科学地解读课程标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科教育价值,准确分析各学段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可能;同时,教研员的学习研究也区别于一线教师,其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教学,而是要向一线教师描绘出更为理想的教育图景,帮助教师明确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

我们常说,教研员是教学理论与教师实践的中介和桥梁。

但是在实际中,“理论”对“实践”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强势态势,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层级关系。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对于理论,我们不能简单盲从,不能机械照搬,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予以检验,只有当理论与实践有机统整,实践才具有科学意义,理论也就具有了现实价值。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亲历者”或“当事人”,不是教学理论的“代理人”甚至“仆从”。

教学实践终归是实践者的实践,理论只能为实践者提供理性的思考,不可能成为实践者执行的模板,这是因为“理论话语的实践”与“实践中的实践”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有着不同的逻辑。

教学实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为,深受其内部与外部诸多因素的制约,常常是在信息不充分和无法预见所有后果的情况下展开的,很难做到完全的严密和清晰,其复杂程度是一般的理论逻辑无法清晰完整表达的。

虽然教学理论本身来源于教学实践,是在观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总结和提升,但是,理论工作者往往是依据自己的观察视角或某一节点,在获取一定的信息后,根据相应的逻辑概念而形成的话语体系。

如此带有相对封闭性的抽象话语,终究无法直接应对始终处于复杂的和流变状态的教学情境,如若生搬硬套,只能会将理论停留于表面,还会将自己的教学陷于僵化教条和形式主义的境地。

事实上,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一项高度依赖于经验基础上的社会性行为,深受教师的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和个人学习经验的影响,而教学理论只能满足于教师在反思总结过程中所产生的理性需求,需要借助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由此可见,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工作性质有着根本的不同,具有同样的重要地位。

首先,双方需要保持一种地位对等的伙伴关系,冲破教育研究领域的层级化现象,彼此相互尊重理解,相互学习促进。

其次,作为教研员,在学习研究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入教学一线,认真研究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境域,充分尊重教师丰富的“实践感”,要充分赋予教师教学的解释权和创造权,帮助教师在勇于探索中发掘个人的潜能,纠正自身潜在的因长期经验累积而形成的错误习性,不断增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并在反思中不断积累提升,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二、创新教研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必须进行一系列转变,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教材观、评价观等等。

思想观念是思维行动的先导,统摄着人们对事物认识判断的思维过程和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事物发展的状态和结果。

新形势下,教研工作更需要发挥智慧创造,探索新路。

经过近年的探索尝试,现初步总结四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1.注重观察学生,彰显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研员开展研究要深入课堂,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获取大量真实信息,提出具体问题,然后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策略。

那么,该如何观察课堂教学?

观察的重心是什么?

这一点,持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学研究不仅要针对教师的“教”,更要针对学生的“学”。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当将学生的学习成长作为教学研究的根本,这既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研究的归宿。

这就要求教研员和教师必须转变研究视角,由以往的“教师中心”和“知识中心”转移到“学生中心”,观察课堂教学同样不仅要观察教师的“教”,更应观察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质量,不单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更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有一个更为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因此,观察课堂教学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再反观教师教学目标确定的可行性,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性以及教学方法实施的有效性。

观察课堂教学,主要是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反应,观察师生交流和同伴研讨的话语内容,来获取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

但是,仅凭表面观察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仍然无法了解学生内在的认知动机和学生的真实感受。

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有老师听课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积极认真地态度,甚至还会在老师事先“特殊叮嘱”之后,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教学。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只是通过表面观察,则很难了解真实情况,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实际研究,更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如何全面获取学生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上,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服务对象,他们不仅需要教师对他们给予态度上的尊重,随着他们主体地位的提升,对能够成为教师教学的参与者,也有着积极的愿望。

在我们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允许学生以不同方式融入其中,使其主体地位成为现实。

否则,单纯教研员与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依旧会陷入“教师中心”和“知识中心”的窠臼,不免使我们的研究发生偏离。

当然,让学生“介入”教学研究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在课前或课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相应的课堂教学问卷,问卷的设计不要太长,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问题要浅显一些,不要太难,不能是简单的价值判断,更不能成为考试的试题,要从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经历等角度出发,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此来检验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吻合程度。

同时,还可以在课下抽调出若干不同层次的学生,与他们展开直接对话,通过巧妙的访问技术,探寻学生对教学时间结构、师生心理空间和知识内容体系的真实感受。

事实上,学生是具备一定教学评价能力的。

不同教学研究的行为,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行为。

通过教学研究的重心转移,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助推新的教学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2.倾听教师话语,体现教学研究的平等尊重

教研员工作的职能之一,就是要协同教师在理性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研员的服务对象,教师在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成为主体而不是客体,教研员也要真诚地为教师提供服务,带动教师共同深入研究。

听课之后,教研员切忌对教师直接做出简单结论,因为教研员不是“裁判员”,而要与教师一道共同进行课后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教师,要注意倾听教师话语。

课堂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多元主客体复杂互动而创生的结果,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理解和能力水平的具体化和行为化。

在一节课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任何教师都很难将所有的教育因素及其内涵充分体现出来,这是由课堂教学的多元性、复杂性及其流变性所决定的。

因此,教研员研究教师教学,如果仅仅观察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堂,从时间结构上,还应包括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重要环节。

这就要求教研员,在听课之前,要先熟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然后倾听教师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了解教师所要面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理解教师确定本课教学目标的个人思考,分析教师本课教学的教学设计。

在明确教师本课教学基本意图的基础上,确定观察本课的视角和要点,并在听课过程中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之后,再与教师深入沟通,在这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消除研究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对立意识和抵触情绪,深入探讨教学中的亮点与问题。

课堂教学不是能够简单机械地进行重复模仿的,而是需要教师高度的智慧创造。

因此,研究课堂教学,必须要研究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要让教师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赋予教师以话语权,如此才能保证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保证教学研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与教师沟通过程中,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倾听教师自己对本课教学的感想体会,自我反思教学预设的达成效果,总结课上临机应对变化的措施及其效果;然后,教研员也要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汇总,与教师自我反思的结果进行对接;最后,在综合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具体教学内容,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从教学效果到课后反思,经过深入沟通交流之后,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全面公正的分析总结,并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达成共识。

教研员要牢固树立教研服务意识,努力营造和谐研究的氛围,通过真诚互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增强自我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努力方向,快速专业发展。

3、运用科学方法,体现教学研究的科学思想

教学研究是一项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更需要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般都会采用一定的量化统计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这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主观上的经验直觉,让我们的研究更加趋于理性客观,更加科学准确。

我们研究课堂教学,一般都是根据直觉观察和经验描述,通过观察教师教学的行为表现,分析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判断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水平,然后根据个人经验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或建议。

事实上,仅仅根据观察课堂表面现象,来对教师教学进行分析判断,一般会存在三大缺陷,一是对于学生的相关信息未能充分了解,二是对于教师基于个人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教学习性未能十分清晰,三是听课者对于不同课堂教学的认识理解,往往受制于自身教学思想和能力水平的局限,甚至存在着个人的经验或好恶,因此有着强烈的主观性。

在如此情况下而形成的课后评价,往往会与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产生很大差异。

如果不能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相关信息,仅凭听课者的感性而直接得出结论,经常会使教师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在某种环境下,教师表面上不得不保持一种谦虚态度,而其内心未必认同,甚至还会产生思想抵触。

如此则会导致教师产生挫败感,丧失探索创新的信心,不利于教师今后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为克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评价更加接近于真实客观,因此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必须要借助一些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教研员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研制出相应的“课堂观察表”和“课堂教学评价量规”。

一般的做法是,在听课之前,教研员根据所要观察的若干视角,设计出相应的“课堂观察表”,通过多维视角的观察,将所观察现象予以量化记录,然后进行量化统计;同时,还要提前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设计出相应的“评价量规”,将统计结果依据科学原理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得出质性评价结论。

科学设计并合理使用“课堂观察表”和“评价量规”,能够将“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课堂现象,查找教学问题,不断改进教学。

“课堂观察表”和“评价量规”不仅可以成为教研员用于分析教学的评价工具,也可成为教师课后自我反思的参照工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中要遵从教学规律,体现教学的基本原则,做到科学研制,同时还要掌握合理的操作策略,做到合理使用,切忌出现简单化和机械化倾向。

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听课之前,教研员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提前认真研制这两种评价工具。

然后,与教师进行教学之前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实际和教师个人的主观愿望,根据教师教学的特殊情况,确定若干不同角度的观察点,编制出相应的观察表。

听课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相应的评价量规。

在做出评价后,还要与教师进行再沟通,最终形成双方都能认同的评价结论,在此基础上,更要进一步形成符合授课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划。

这样既能尊重教师的教学劳动,又能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和效果。

评价过程中的教师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会让教师处于被动地位,会让教师产生紧张而影响教学常态,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常态。

作为教研员,应当具备开发研制“课堂教学观察表”和“课堂教学评价量规”的能力,这既是一种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工具,又是帮助教研员和教师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有利于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如此评价方式的转变,会使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促进教师提高自我内省能力,帮助教师从专家引领走向自主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化道路。

4.开展行动研究,促进教研活动的质量提升

教研员的研究内容,不只是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还要进一步针对教研活动本身开展研究,即教研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既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和研究类型,也是一种技术和方法。

教研行动研究,就是针对不同的教研目标和内容,与一线教师共同精心策划相应的活动组织方式,使广大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对研究成果能够充分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提升教研活动质量的研究。

不同的教研内容需要通过不同的教研活动方式来实现。

教研内容与活动方式不能截然两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当教研内容与活动方式相对应时,活动方式会融入教研内容,进一步催化教研内容的内在张力得以充分体现,从而达成教研目标的预期效果。

反之,当教研内容与活动方式出现错位,甚至出现对立时,一定会严重制约教研目标的充分实现。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文本层面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更能将现代的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一项高度依赖教师个体经验的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受个人经验的影响,包括自我经验的积累和他人经验的传递。

经验来自于体验,教师个人的学习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也左右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常常会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学习经验投射到教学之中。

而现任教师,绝大多数所接受的教育,还是传统思想影响下的,所形成的学习经验自然也都是传统的。

要想从根本上,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行为,单纯地依靠文本交流和语言沟通是根本行不通的,十年来的课改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教研员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在思考教研目标和教研内容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思考新型的教研活动的组织方式,通过创设新型的教研方式,帮助教师以主体角色融入新情境,体验不同方式的效果差异,让教师在反思中增强感悟,通过内省进而形成新的经验,以此逐步扭转已有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深刻认识不同教学方式的不同意向结构,强化教师教学的预见性、计划性和策略性,从而克服“形式化”课堂现象,充分体现教学方式之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教研员在开展行动研究的同时,还要研究一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及其规律。

影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区学校、学历层次、年龄性别,加上教师个人的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影响教师成长的方式、路径和周期。

因此,教研员不能追求整齐划一,要充分尊重教师差异,要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亲密伙伴,通过组织类型各异的教研活动,满足不同教师的成长需求,型塑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加速教师专业化健康成长进程。

这就要求,教研活动不能是粗放型的,需要做到认真策划和精心准备,既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也要从当下实际出发。

每一次教研活动,从任务要求、研究内容和活动方式,甚至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都要提前做好分析判断和充分准备。

活动之后,还要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量,根据反馈检验目标的达成度,再进一步研究今后的改进措施,提出更为优化的设计方案。

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转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周期的磨砺与凝练,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长期以来,教研员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教研事业,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十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评量教研工作质量的体系标准,缺失了工作质量提升的动力机制,影响了教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教研员应根据时代要求,进一步廓清教研员的专业化道路,明确教研工作的职能方向。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为祖国现代化教育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教研员需要具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只有奉献,才能享受教师成长的快乐;只有奉献,才能彰显教研服务的宗旨;只有奉献,才能实现教研事业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