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4711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 力和直线运动2doc.docx

版《高考调研》高考物理二轮重点讲练专题二力和直线运动2doc

1.(2015·上海八校高考模拟)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有上下两条用相同材料做成的水平轨道MN、PQ,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放置在两轨道上,A在B物块正上方,A、B之间用一细线相连.在细线的中点O施加拉力,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的方向是(图中②表示水平方向)

A.沿①方向       B.沿②方向

C.沿③方向D.沿①②③方向都可以

答案 C

解析 力的作用点是在细线的中点,而且物块A在B的正上方,所以三角形ABO是等腰三角形,且AB在竖直方向,所以AO与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因为A对水平轨道的正压力大于B对水平轨道的正压力,所以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大于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由题意细线AO受到的拉力必须大于BO受到的拉力,所以F的方向只能是③方向.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2.

(2015·黄浦区二模)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图像可知(  )

A.在t2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高度

B.在0~t1时间内,a质点处于失重状态

C.在t1~t2时间内,a质点的机械能不变

D.在0~t2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答案 D

解析 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因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所以两物体都是向上运动,图像围成的面积就是物体位移,所以A项错误,在0~t1时间内,a质点加速向上运动所以处于超重状态,B项错误.在t1~t2时间内,a质点向上匀速运动,支持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C项错误.t2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动能相等.在0~t2时间内,所以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命题立意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动能定理

3.(2015·浙江一模)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60°,使飞行器恰恰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飞行,经时间t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mg

B.加速与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

C.加速与减速过程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D.减速飞行时间t后速度为零

答案 C

解析 起飞时,飞行器受推力和重力作用,两力的合力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上,设推力为F、合力为F合,如图所示.在△OFF合中,由几何关系得F合=mg,所以A项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行器的加速度为a1=

=g,则t时刻的速率v=a1t=gt.推力方向逆时针旋转60°,合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下,推力F′跟合力F′合垂直,如图所示.

此时合力大小F′合=mgsin30°

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为a2=

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2t

飞行的两次位移分别为

a1t2=

gt2和

a2t′2=gt2

所以比值为1∶2.

4.(2015·江西二模)如图所示,(a)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A以初速度v0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b)图为物体A与小车的v-t图像(v0、v1及g、t1均为已知),由此可算出(  )

A.小车上表面长度

B.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

C.A与小车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小车B获得的动能

答案 BC

解析 从图像中可以确定A在B表面滑行的距离,不能确定小车长度.故A项错误.两个的加速度之比就是质量的反比,从速度图像中可以确定加速度之比,故B项正确.μg=

为滑块的加速度.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由于小车的质量未知所以不能确定小车的动能.

5.(2015·安徽一模)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需要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

A.最大速度vm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B.最大速度vm可以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的值必须是一定的,且a1、a2的值与最大速度vm有关

D.a1、a2必须满足

答案 AD

解析 分析此题可根据描述的运动过程画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根据速度图像容易得出“最大速度vm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的结论.也可利用解析法根据题述列出方程解答.设物体匀加速运动时间为t1,则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t1,根据题述有vt=

得vm=2v.由a1t1=vm,a2(t-t1)=vm,vm=2v联立解得

,所以正确为AD项.

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受力分析.设橡皮筋原长为l0,小球静止时设橡皮筋伸长x1,由平衡条件有kx1=mg,小球距离悬点高度h=l0+x1=l0+

,加速时,设橡皮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此时橡皮筋伸长x2,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有kx2sinθ=mg,小球距离悬点高度h′=(l0+x2)sinθ=l0sinθ+

,因此小球高度升高了.

7.(2015·合肥一模)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物体a,使物体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a,使物体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  )

A.x1一定等于x2B.x1一定大于x2

C.若m1>m2,则x1>x2D.若m1

答案 A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对左图的整体,加速度a1=

,对左图的物体b,有kx1-m2g=m2a1,联立以上二式解得kx1=

;对右图的整体,加速度a2=

,对右图的物体b,有kx2=m2a2,联立以上二式解得kx2=

.可见x1=x2,A项正确.

8.(2013·新课标全国Ⅰ)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答案 BC

解析 由图像可知:

t1时刻以前b在a的后面,所以在t1时刻是b追上了a,A项错;图像的斜率表示两车的速度,在t2时刻两图像斜率符号相反,则说明两车运动方向相反,B项对;由b的图像可知,b车先减速后反向加速,C项对;t1到t2时间内,a车的速率一直不变,b车先减速后反向加速,在某一时刻b车速度为零,比a车慢,D项错误.

9.(2013·四川)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甲、乙在t=0s到t=1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BD

解析 由v-t图像知,0-1s甲始终是正方向运动,乙是先负方向运动,后又正方向运动,A项错误;根据乙图线所构成的x轴上下图形面积,正负之和为0,B项正确;甲在0-4s阶段一直在向正方向运动,C项错误;在t=6s时刻,甲乙图线上的斜率都为负,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同,D项正确.

10.

(2015·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如图光滑的水平桌面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桌面上平放一根一端开口、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细管封闭端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的直径,细管的中心轴线沿y轴方向.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细管沿x轴方向做匀速运动,小球能从管口处飞出.小球在离开细管前的运动加速度a、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答案 BD

解析 小球在x轴方向上的速度不变,则在y轴方向上受到大小一定的洛伦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不变,故A项错误,B项正确;管子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球对管子的弹力,球对管子的弹力大小等于球在x轴方向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在y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vy=at),则在x轴方向的洛伦兹力逐渐增大(F洛=qvyB=qBat),所以F随时间逐渐增大,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1.(2015·河北辛集中学模拟)在2014年底,我国不少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正常行驶速度v1=16m/s朝收费站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距收费站中心线前d=8m处正好匀减速至v2=4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t0=25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在减速和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2,和a2=1m/s2.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速度再达到v1时节约的时间Δt是多少?

解析 

(1)汽车通过ETC通道时:

匀减速过程x1=

=60m

匀加速过程x2=

=120m

汽车的总位移x=x1+d+x2=188m

(2)汽车通过ETC通道时:

匀减速过程t1=

=6s

匀速过程t2=

=2s

匀加速过程t3=

=12s

汽车通过ETC通道的总时间t=t1+t2+t3=20s

汽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时:

匀减速过程t′1=

=8s

匀加速过程t′2=

=16s

汽车通过人工通道的总时间t′=t′1+t0+t′2=49s

汽车节约的时间Δt=t′-t=29s

12.(2015·山东模拟)如图(a)所示,“

”型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的水平表面AB粗糙,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表面BC光滑.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斜面BC的长度L;

(2)滑块的质量m;

(3)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解析 

(1)分析滑块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通过图像可知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为t1=1s

由运动学公式,得L=

a1t

=3m

(3)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为:

v1=a1t1=6m/s

由图像可知:

f1=5N,t2=2s

a2=f/m=2m/s2

s=v1t2-

a2t

=8m

W=fs=40J

13.(2015·新课标全国Ⅰ)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答案 

(1)μ1=0.1 μ2=0.4

(2)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m

(3)最终距离为6.5m

解析 

(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m+M)g=(m+M)a1①

由图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的速度v1=4m/s,由运动学公式,得

v1=v0+a1t1②

s0=v0t1+

a1t

式中t1=1s,s0=4.5m是木板碰前的位移,v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μ1=0.1④

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2mg=ma2⑤

由图得a2=

式中t2=2s,v2=0,联立⑤⑥式和题给条件,得μ2=0.4⑦

(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3,经过时间Δt,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μ2mg+μ1(m+M)g=Ma3⑧

v3=-v1+a3Δt⑨

v3=v1+a2Δt⑩

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s1=

Δt⑪

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

s2=

Δt⑫

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

Δs=s2-s1⑬

联立⑥⑧⑨⑩⑪⑫⑬式,并代入数值,得Δs=6.0m⑭

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m.

(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到停止,设加速度为a4,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μ1(m+M)g=(m+M)a4⑮

0-v

=2a4s3⑯

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s=s1+s3⑰

联立⑥⑧⑨⑩⑪⑮⑯⑰式,并代入数值,得

s=-6.5m⑱

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m.

命题立意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