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4695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docx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

第十六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

90分钟满分:

11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0·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盐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盐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加快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解析:

A项,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液,不正确;C项,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这样易使滤纸破损;D项,引入新杂质Cl-,故不正确。

答案:

B

2.(2010·石家庄质量检测)下列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A选项中导管应长进短出;B选项中乙醇与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选项中收集O2应用向上排空气法。

答案:

C

3.以下对化学实验的描述合理的是()

A.实验室使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以3∶1的体积比混合加热制乙烯

B.中和滴定实验前所使用的滴定管和锥形瓶必须洗净、干燥

C.用于检验气体的试纸必须先润湿

D.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盛晶体的坩埚灼烧后,需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后称量

解析:

实验室制乙烯使用的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应以1∶3的体积比混合;中和滴定实验前,所使用的滴定管和锥形瓶必须洗净,但不需干燥,滴定管需用待盛液润洗,锥形瓶不能用待盛液润洗;用于检验气体时,试纸必须都先润湿,用于检验液体时,试纸都不要润湿;盛晶体的坩埚灼烧后,为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应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答案:

C

4.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

CO2、HCl皆与NaOH反应,B不可行;可使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的是浓HNO3而不是浓H2SO4,C不可行;选取的萃取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②被萃取的物质在该物质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显然D不可行。

由Cu+2Ag+====Cu2++2Ag,A选项正确。

答案:

A

5.草酸晶体(H2C2O4·2H2O)受热易分解:

①将分解产物先通过干燥的冷的烧杯,发现产生水珠;②然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甲、乙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甲:

H2C2O4·2H2O

H2↑+2CO2↑+2H2O

乙:

H2C2O4·2H2O

CO↑+CO2↑+3H2O

为确认甲、乙何者正确,在②之后还需补做的实验为()

A.再验证剩余气体是否可燃及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B.将剩余气体还原热的CuO粉末,观察固体的颜色变化

C.将剩余气体通入溴水中,看溴水是否褪色

D.将剩余气体干燥后点燃,再用无水硫酸铜检验燃烧产物

解析:

区别H2与CO燃烧的产物即可。

答案:

D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①光照的条件下,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不能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乙酸反应,CH3COOH+NaHCO3

CH3COONa+CO2↑+H2O,故②可以。

③饱和碳酸钠溶液不但与SO2反应,还与CO2反应,Na2CO3+SO2====Na2SO3+CO2或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Na2CO3+CO2+H2O====2NaHCO3,故③不正确。

④乙酸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乙酸钙,并且生石灰能吸水,蒸馏得到乙醇,④可以。

答案:

B

7.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原溶液中一定有Cl-存在

B.加入氨水时生成白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l3+存在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存在

D.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

存在

解析:

检验Cl-的存在,应用AgNO3溶液再加稀HNO3来检验;Al(OH)3沉淀不溶于过量氨水中;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

,因为存在HC

也能产生相同现象。

答案:

C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润湿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解析:

滴定管应先用标准液润洗再注入标准液。

答案:

A

9.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等。

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A.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B.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C.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D.用浓氨水和浓盐酸进行氨和氯化氢反应的实验

答案:

C

10.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H3B.H2

C.NOD.CO2

解析:

NO会与O2反应。

答案:

C

11.下列不属于定量仪器的是()

A.量筒B.分液漏斗

C.容量瓶D.滴定管

答案:

B

1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在点燃H2、C2H2等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做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盐酸

D.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解析:

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水来冲洗,最后涂上稀NaHCO3溶液。

答案:

CD

13.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①AgNO3溶液②NaOH溶液③水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②①D.①③②

解析:

由图中实验现象可以看出,甲装置当加入该溶液后Cl2完全被吸收,上层为空气,无色而溶液也为无色,故加入的是NaOH。

而乙装置加入溶液后,上层为空气,无色,而下层为白色沉淀,说明Cl2完全反应,且产生白色沉淀,故为AgNO3。

丙装置中加入液体后,上层为浅黄绿色,溶液也为浅黄绿色,说明Cl2未完全溶解,也未完全反应,故为H2O。

答案:

B

14.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甲学生:

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B.乙学生:

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学生:

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学生:

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解析:

C项中,NH4NO3晶体溶于水的过程是吸热的。

答案:

A

15.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溴苯中的溴(KI溶液)

B.溴乙烷中的乙醇(H2O)

C.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

D.苯中的苯酚(溴水)

解析:

A、C、D均会引入新杂质。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6.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稀盐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③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④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NaCl固体

⑤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⑦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⑧配制Al2(SO4)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答案:

②⑤⑧

17.少量液溴的保存方法是在棕色试剂瓶中液溴的表面加少量__________,然后密封贮存于阴冷的地方。

(1)该试剂瓶应用__________塞做瓶塞。

(2)若实验员用上述方法将少量液溴误存在无色试剂瓶中,试述在不打开瓶塞的情况下,观察到试剂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液溴进行有关实验,取用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磨口玻璃

(2)液体上方充满红棕色气体,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深红棕色液体,上层为橙红色液体

(3)用手挤压滴管的胶头,把滴管插入试剂瓶下层液体的底部,慢慢松开挤压的胶头,然后把滴管移出

18.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的方法很多,如蒸馏、结晶、过滤、渗析……填出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哪种或哪些方法最合适,若需多步操作,请按顺序填写。

(1)除去AgI胶体中混有的I-__________。

(2)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苯酚__________。

(3)分离CuSO4·5H2O和BaSO4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渗析

(2)加入NaOH溶液,分液

(3)溶解、过滤、结晶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受到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启示,设计了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的实验。

图中A是制备并收集SO2的装置,B是集气瓶,C是点燃的镁条在SO2中燃烧的装置。

试回答下列各题:

(1)A中收集气体用向__________(填“上”或“下”)排空气法。

若反应开始后才发现某同学将B中b管与反应发生装置相接,a管与尾气吸收装置相连,如果不停止反应,要收集满一瓶SO2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吸收尾气的烧杯中盛有__________溶液,工业生产也常用__________来吸收。

(2)点燃的镁条在装满SO2的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燃烧停止后,集气瓶内壁有较多淡黄色物质,瓶底有残渣。

把少量残渣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再加入2mL稀盐酸,发现残渣溶解,并产生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并有臭鸡蛋气味。

则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

(2)中的反应,某同学猜想Mg和NO2的反应可能与此类似,于是写出了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同学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S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即同温同压下,S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做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

如果将集气瓶的导管接反,在不停止反应的条件下,可以将集气瓶倒置收集气体。

A中吸收尾气的烧杯中一般盛有NaOH溶液,而工业生产常用浓氨水吸收SO2。

(2)中镁条在装满SO2的集气瓶中继续燃烧,燃烧停止后,集气瓶内壁有较多淡黄色物质,该淡黄色物质为S。

把少量残渣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产生H2S气体。

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2Mg+SO2点燃S+2MgO,Mg+S====MgS,MgS+2HCl====MgCl2+H2S↑。

(3)可依据题

(2)中的方程式类比迁移,迅速写出。

答案:

(1)上将集气瓶倒置收集气体NaOH浓氨水

(2)2Mg+SO2点燃S+2MgOMg+S====MgSMgS+2HCl====MgCl2+H2S↑

(3)4Mg+2NO2点燃N2+4MgO,N2+3Mg点燃Mg3N2,

Mg3N2+8HCl====3MgCl2+2NH4Cl

20.(2010·石家庄质量检测)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氮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

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Cu片慢慢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取气体时只使用一种药品,它可以是______(填字母);

a.NH4HCO3固体b.NH4Cl固体

c.NaHCO3固体d.浓氨水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A装置中均适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填字母)。

a.烧瓶b.试管c.烧杯d.锥形瓶e.酒精灯

(2)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请在右图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

(3)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使Cu片溶解的质量增多。

a.Na2CO3b.NaClc.CuSO4d.H2SO4

(5)指导老师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改进建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b、e

(2)

(3)4NH3+5O2

4NO+6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4)d

(5)应在F后面加上尾气处理装置

21.2008年的“问题奶粉”事件使人们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

衡量液态奶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蛋白质的含量,由于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常用一种叫凯氏定氮法的方法,通过测定氮元素含量间接推算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不法分子在液态奶中加入三聚氰胺(C3H6N6),其目的是提高液态奶的含氮量。

某同学设计实验测定某品牌液态奶中蛋白质的浓度。

下表是该品牌液态奶商标的一部分信息:

已知该液态奶样品中蛋白质含氮质量分数为16.8%。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该液态奶0.50mL,用含催化剂的热硫酸处理,使蛋白质中的有机氮全部转化成

②在如图所示的洗气瓶中装入5.00mL0.020mol/L硫酸溶液;

③将步骤①所得溶液全部转入烧瓶中,用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④将反应后洗气瓶中的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用0.0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反应的稀硫酸,消耗氢氧化钠溶液5.00mL。

(1)实验完毕后,要迅速洗涤分液漏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向烧瓶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假设硫酸铵溶液的pH约为4.6,步骤④应选上表中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方案存在明显缺陷,请指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液态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__________mg/mL。

解析:

①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要考虑防倒吸装置;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要处理尾气。

②根据数据信息回答问题时,一要看清数据,二要联想化学原理,如本题选择指示剂的依据等。

③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等有磨口玻璃塞的仪器,一般不能装浓的强碱溶液,以免玻璃中的二氧化硅与强碱反应。

如果必须使用,要随用随洗涤。

④简答题要注意区别“目的”与“原因”。

第(4)问剩余H2SO4的物质的量=

n(NaOH)=

×0.01×5×10-3mol,

与NH3反应的硫酸为0.02×5×103mol-

×0.01×5×10-3mol。

所以0.5mL液态奶中氮质量为(02×5×10-3-

×0.01×5×10-3×2×14)2.1×10-3(g)。

因为样品中蛋白质含氮质量分数为16.8%,

∴蛋白质的质量为

该液态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103÷0.5=25(mg/mL)。

答案:

(1)避免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把活塞与漏斗颈粘在一起使NH+4完全转化成NH3

(2)甲基红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没有设计防倒吸装置,可能会引起倒吸没有排尽烧瓶中的氨气,会产生误差

(4)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