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_?
(《孟子》二章)
(2)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踏莎行﹒______》)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有奇妙的艺术效果,陆游的《书愤》中也有一句用到了与之相似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可堪孤馆闭春寒(3).郴州旅舍(4).楼船夜雪瓜洲渡(5).铁马秋风大散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不仅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而且加强了对学生理解古诗词能力的考察,包括诗词手法的考察。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和理解,尤其是不仅能背诵默写,还要真正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并对古诗词的手法进行理解和对比记忆。
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
辟、堪、孤馆、郴州、渡等。
2.按要求选择。
(1)祖父年轻时错过了受教育的良机,想要参加老年大学,又心存犹豫。
我们可以用来鼓励他的句子是()
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B.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
C.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D.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停了,月亮穿过云雾,把明亮的光辉散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似的。
在有积水的洼地上,,变成了透明的、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
A.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把这五月之夜的乡村,映照得如同在水晶体中一样
B.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映照着如同水晶体一样的五月之夜的乡村,天空和地上到处闪动着月亮的影子
C.同时有无数个月亮闪动着妩媚的影子,五月之夜的乡村,被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
D.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天空和地上好像都在燃放着烟火,五月之夜的乡村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答案】
(1).D
(2).A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内容,认真分析。
作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分析。
题干的主要意思是说祖父年轻的时候错过了受教育的良好机会,现在想参加老年大学又有点犹豫,我们的目的是鼓励祖父去参加老年大学,不要因为年轻错过了年轻时美好的机会现在年老就觉得晚了。
现在虽然年老但并不算晚,还是可以抓住机会去学习的。
A项,“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思是说年岁虽老而心犹壮,即使白了头发也不改变初衷。
与题干的意思不符。
B项,“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
”出自南北朝时期沈炯《咏老马诗》,意思是说不要说良马已经年老了,但它的识别能力还很强,不致迷失道路。
喻人意思则可理解为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年迈,但还是有能力在的。
与题干意思不符。
C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自曹操的《龟虽寿》,意思是说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表达了作者的雄心报复,与题干意思不符。
D项,“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思是说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与题干的意思相契合。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准题干要求,在做选择之前要对给出的文章进行仔细的分析,把握横线前后的文章意思及关键词、限定词。
第一句是描写雨后月光的皎洁,第二句写在有积水的洼地上,初步推测划横线的地方可能写的是积水里映出的东西,或者和积水有关系,将B、C暂时排除;结合横线后面的内容“透明”“奇异”“童话”三个限定词的先后顺序便容易判断横线的内容前后分三部分,分别对应“透明”“奇异”“童话”,进一步确定将B、C项排除;A、D选项第一部分相同,只需要判断后两部分的对应性,燃放的烟花是我们常见的,不能说奇异。
奇异是指神奇不同寻常,与“无数个月亮”相对应。
而水晶体原本就是童话里的东西,所以与“童话”更相符。
故选A。
【点睛】选择题基本解题方法:
1、排除法
运用排除法解答选择题时,应做到三个排除:
一是排除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观点题肢,此谓排错法;二是排除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千要求的规定性无关的题肢,此谓排异法;三要排除含义外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要求外延的题肢,此谓排乱法。
(逻辑混乱)
2、辨优法
①辨优法是指当备选题肢中有一个以上与题千要求相关联的正确题肢,但是只有一个题肢最符合题意时,通过辨别筛选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②运用辨优法解题,应按以下两步进行:
一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题肢。
二是从符合题意的题肢中筛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肢。
解答此类题目时必须准确把握题肢与题千之间的“亲疏”关系,这是解题的关键。
因此,我们在审题时,特别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语“最”“主要”、“根本”“全面”“决定性”“最突出”等限定性条件。
),明确题千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
只有辨得清,才选得准。
(尤其注意主语保持一致)
3、组合筛选法
①组合筛选法是指在组合型选择题中,通过筛选、排除含有错误题肢的组合,或者排除遗漏正确题肢的组合的方法。
②组合筛选法要求找出自己最熟知的能拿得准的题肢来推知组合选项的正误,这样就可以同时思考所有的题肢,转化为集中思考几个甚至一个题肢.这样做不仅减轻了思考压力,而且节约了解题时间,以利于迅速选出正确答案。
二、阅读7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纪念的忘却
杨震
①用石头、金属这些比肉体更长久的事物,来铭刻历史,对抗时间,是二战前人类对纪念碑的期许。
但石头被轰炸了,铭文上的道德底线被颠覆了,高耸的强权毁伤了世界,自身也被摧毁了。
奥斯威辛之后,人类该如何记忆?
背负沉重罪孽的德意志民族,在忏悔与纪念的两难中,又该如何面对?
②以伽茨、拉德马赫、霍海泽尔为代表的德国艺术家接受了这个历史难题,反思传统纪念碑,展开了反纪念碑的运动。
他们发现,传统的纪念碑,只是把应该记忆的历史外化在碑铭上,并未着力于把它内化在人心中;纪念碑与其说是纪念,不如说是遗忘,人们把记忆的责任推卸给了石头,自己反倒忘记了纪念。
为了达到纪念的目的,必须反传统纪念碑,把记忆从石头上拆卸下来,重新植入活着的人心中。
③伽茨1986年在汉堡市的哈堡地区设计了一座12米高的方柱,由中空铝材制成,分成多节,外表镀铅,四面配备可以在上面写画的铁笔。
旁边有一个说明,邀请参观者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
每当名字写满一节,这一节就沉入地下,写的人越多,纪念碑就下沉得越快;如今,整个纪念碑已经沉入地下,只有一块牌匾记录了它最初的目的:
“有朝一日,它将完全消失,哈堡反法西斯纪念碑将空空如也。
最后,将只有我们自己能站立起来反对非正义。
”
④哈堡纪念碑的意义在于:
邀请观众介入纪念碑的塑造(同时也就是毁灭)过程,取代了那种静止、僵死的纪念碑膜拜活动;让纪念者自己行动起来、活跃起来;通过反思和刻画,让物理上的纪念碑下沉,让心中的纪念和反思上升;最后,纪念碑消失,记忆留下了——耸立在此地,对历史进行反思、凭吊和纪念的,别无他物,唯有观者自己。
⑤与此理念相似又不同,1994年,拉德马赫在柏林的新克尔恩区一处纳粹强制劳工营遗址旁的阳光大道上设计了一个自始至终“不存在”的反法西斯纪念碑。
他保持周围环境的原貌,不耸立任何异物来干扰这个历史现场。
这里有的只是一个暗藏的光柱机关,走在大道上的人无心中触发了机关,一个聚光投影仪就会启动,游移着,把一篇有关当年历史的铭文投射到周围的环境中:
树梢、铁丝网、人行道上……从模糊到清晰可读。
每一次启动,投射的铭文都不一样。
就这样,它让路人自己来启动对历史的记忆,触发一个记忆的机关,来反思历史,每次纪念都是个体行为,都是独特而不可重复的。
走在这里,纪念碑无处可寻,纪念却欲罢不能。
⑥在反纪念碑运动中,伽茨的创作可谓是“纪念碑的沉没”,拉德马赫的可谓是“纪念碑的虚化”,而霍海泽尔的反纪念碑,则是“纪念碑的颠覆”。
1908年新建卡塞尔市政厅的时候,犹太实业家阿什洛特捐建了一个哥特风格的喷泉,被命名为“阿什洛特喷泉”,在1939年被纳粹党人以“犹太人的喷泉”为名摧毁并运走,只剩下基座。
随后三年,该市3000多名犹太人遭到屠杀。
为了铭记这一事件,1986年,霍海泽尔设计了新的“阿什洛特喷泉”。
艺术家用混凝土原样复制了12米高的哥特尖塔式中空喷泉装置,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哥特尖塔不像当年那样耸立在空中,而是在短暂展览之后,在喷泉遗址的基座上,被倒插入深深的地底,沉没在地下水中,上面覆盖着铁栅栏和钢化玻璃,看上去就像那个被摧毁的阿什洛特喷泉的倒影、幽灵。
水从四周的地底涌起,形成瀑布,发出回声。
远远望去,阿什洛特喷泉一无所有,只是一个空旷的广场,只有当你走到近前,踏上去,自己作为纪念碑站立在遗址之上,才看到深入地底那记载着历史、曾被毁坏的喷泉的“倒影”,和自己的倒影混为一体,那是历史也是现实,是他人也是自我。
悲剧发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受难者,“莫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阿什洛特喷泉复活了,不仅在地底,而且在心底。
⑦德国的反纪念碑运动宣告世人:
为了纪念,忘却那些石头。
在良知和理智之上耸立起来的人,才是唯一应有的纪念碑。
(选文有删改)
3.第②段中“这个历史的难题”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
5.文中反复提到“自己”,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的“自己”强调的是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了纪念的行为和意识,为了达到纪念的目的,必须要唤醒人们,不能“遗忘”。
B.第③、④段中多次提到“自己”,目的是强调了纪念碑的无意义性,只有每个人行动起来,自己去反思和凭吊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C.第⑥段中的“自己”强调的是我们只有真正和纪念碑及其意义完全融为一体时,我们才能获得对历史的深刻而正确的反思与凭吊。
D.文章中大量使用“自己”这个词语确实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但有些地方还是显得生硬,比如第⑤段中的“自己”一词就可删去。
6.下列对文中所提到的三座纪念碑的理解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伽茨设计的纪念碑邀请参观者留下名字,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用行动关注这座纪念碑的存在,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反思和凭吊。
B.拉德马赫设计的纪念碑被称为“纪念碑的虚化”,这里的“虚化”指的就是纪念碑根本不存在,人们的纪念行为都是自发的个体行为。
C.霍海泽尔设计的纪念碑被称之为“纪念碑的颠覆”,这里“颠覆”的不仅是当年高耸在地面的哥特尖塔,更有人们对于纪念碑的认识。
D.文中所提及的三座纪念碑理念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但是不管是无意识的触发,还是参观者的主动参与,都是想唤起人们心中的纪念。
7.赏析文章的标题。
【答案】3.是人类该如何记忆、面对充满了沉重罪孽的历史
4.画线句运用了引证,引用海明威的名言,更有说服力,更加形象生动地表明了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是旁观者,我们都必然参与其中,承受苦难,所以纪念应该是每一个人身处其中、发自内心的反思。
这是对本段内容的总结和提升。
5.C6.B
7.形式上,化用鲁迅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标题,设置悬念,既然是“纪念”,为什么又说“忘却”,增强了文章引人入胜的效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又和文章结尾相呼应,结构更加严谨。
内容上,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主题。
文章就是围绕“纪念”和“忘却”这一组相反相成的概念展开,告诉我们纪念碑的下沉和消失,唤起的是人们内心的纪念,“忘却”恰是最好的“纪念”。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能准确理解含义丰富的词语在文中语境的含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