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4488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仪器分析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仪器分析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仪器分析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仪器分析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复习.docx

《仪器分析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器分析复习.docx

仪器分析复习

仪器分析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生色团:

含有不饱和键,能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称为生色团。

2.助色团,某些基团在紫外-可见光区不产生吸收,但与生色团相连,能使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大,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

助色团的n电子与生色团的π电子发生n-π共轭,形成大π键,使π*轨道能量降低,因此n→π*跃迁能量降低,使λmax增大,吸收强度增大(εmax增大)。

3.红移,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叫红移.增色效应:

吸收强度增强的效应

4.紫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紫移.减色效应:

吸收强度减小的效应

5.最大吸收波长,

6.透光度:

透射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

T=It/Io

7.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

锐线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中心频率一致。

根据峰值吸收测量法的基本原理,锐线光源的作用是发射待测元素的锐线光谱。

8.共振线,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其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外层电子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也简称为共振线P87

9.多普勒变宽,又称热变宽,由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产生。

〖Δν〗_D=〖7.16×〖10〗^(-7)〗_νo√(T/M)

10.半宽度,吸收线轮廓在中心频率νo处吸收系数有一极大值(Ko),被称为最大吸收系数,Ko/2处吸收线对应的频率范围(Δν),称为吸收线的半宽度。

11.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受待测离子浓度影响,其值维持不变的电极(φ与C无关)

12.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φ与C有关)

离子选择电极,

13.保留时间,是指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色谱峰值最大值时所需时间。

14.调整保留时间,是指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

15.相对保留值,它实际上是指相对调整保留值,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16.分离度,相邻两组色谱峰的保留值(时间)之差与两组色谱峰峰底宽平均值的比值。

R=(t_(R

(2))^'-t_(R

(1))^')/W_(

(2))=(t_(R

(2))-t_(R

(1)))/W_(

(2))[W

(1)=W

(2)]或R=(2(t_(R

(2))-t_(R

(1))))/(W_(

(2))-W_(

(1)))=(2(t_(R

(2))^'-t_(R

(1))^'))/(W_(

(2))-W_(

(1)))

基本原理:

朗伯-比尔定律及使用条件

朗伯-比尔定律:

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均匀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吸收池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

A=kcl

朗伯-比尔定律的使用条件:

(1)入射光为单色光。

(k1=k2=?

?

?

?

=k)

(2)垂直入射。

(l1=l2=?

?

?

?

=l)

(3)均匀非散射介质。

(I散=0)

(4)稀溶液(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电子跃迁类型P16

吸收带跃迁类型εmax&λmax/nm典型基团特征

σ→σ*λ<200C-C、C-H(在紫外光区观测不到)单键构成的化合物,饱和烃类

n→σ*λ:

150~250

εmax:

102~103L?

mol-1?

cm-1-OH、-NH2、-X、-S含有未共用电子对(n电子)的杂原子

E1

π→π*

160~190(E)-C=C-C=C-含有双键或者三键的不饱和很化合物

E2

B230~270nm双键和苯环振动

Rn→π*λ>200nm

ε<100L?

mol-1?

cm-1C=O、C=S、-N=O、-N=N-、C=N含有不饱和键的杂原子化合物

K200nm~280nmεmax>10000L?

mol-1?

cm-1共轭双键共轭双键

共轭效应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关系P17

关系极为密切。

共轭效应(conjugatedeffect),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H2C=CH2,π键的两个π电子的运动范围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定域运动。

CH2=CH-CH=CH2中,可以看作两个孤立的双键重合在一起,π电子的运动范围不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充到四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离域现象。

可见-紫外吸收光谱利用的是电子能级跃迁。

共轭效应通过分子轨道的组合产生了一系列的低能量轨道,分子总能量降低,部分较低能量轨道能级之间的差别也降低,所以吸收红移。

较长的共轭体系或具有正电荷的共轭体系往往具有可见吸收光谱,单纯的双键往往只有末端吸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荧光分光光度计在结构上的比较P24&5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区使用氢灯或氘灯,在可见光区使用氘灯或溴钨灯。

它们发出的都是连续光谱,通过三棱镜(中档)、光栅(高档)、滤光片(低级)等分光,这样两种灯组合基本涵盖了紫外-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入射光与射出检测光在一条直线上,样品池是玻璃或者石英两面透光

荧光分光光度计由氙弧灯发出的光通过切光器使其变成断续之光以及激发光单色器变成单色光后,此光即为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被测的荧光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出的荧光,经过单色器变成单色荧光后照射于测样品用的光电倍增管上。

入射光与射出检测光垂直,样品池是石英,四面透光

峰值吸收测量需要满足的条件P89

1).发射线的Δλ比吸收线的更窄,一般约为吸收线Δλ的1/5~1/10(10-4~10-3nm)

2).发射线的中心波长λo或者中心频率νo等于吸收线的中心波长或者中心频率。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机理P85

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作用,利用该吸收可进行定量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中的干扰类型P100-102

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谱线干扰、背景干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结构

锐线光源,辐射的共振线宽度明显小于吸收线宽度,发射待测元素的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

将待测试样转变成基态原子(原子蒸气)的装置。

分光系统:

其作用是将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检测器:

作用是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光电倍增管作检测器。

放大器:

其主要是将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电压信号放大。

记录显示系统:

记录器、数字直读装置、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等用对数转换把电信号转化为A

原子化器的作用

将待测试样转变成基态原子(原子蒸气)的装置。

玻璃电极与氟电极的响应机理P126~129

玻璃电极的玻璃膜浸入水溶液中时,形成一层很薄(10-4~10-5mm)的溶胀的硅酸层(水化层)。

其中Si与O构成的骨架是带负电荷的,与此抗衡的离子是碱金属离子M+:

(图略)

当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时,其中M+(Na+)为氢离子所交换,所以硅酸结构与H+所结合的键的强度远大于与M+强度(约为1014倍),因而膜表面的点位几乎全为所占据而形成≡SiO-H+。

膜内表面与内部溶液接触时,同样形成水化层。

但若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的PH不同,则影响≡SiO-H+的解离平衡:

≡SiO–H+(表面)+H2O≡SiO–(表面)+H3O+

故在膜内,外的固——液界表面上由于电荷分布不同而形成二界面电位,这样就使跨越膜的两侧具有一定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就称为膜电位。

氟电极若将氟电极浸入待测试液中,由于氟离子的扩散而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产生膜电位,其膜电位公式如下:

E_膜=0.0592lga_(F_内^-)/a_(F_外^-)(6—18)

氟电极的电位为EF=E内=E膜(E内—内参比电极电位)(9-14)

E内和a_(F_内^-)为定值时,则

E_(F^-)=K-0.0592lga_(F_外^-)

TISAB的组成及作用

维持溶液的离子强度外(使活度系数恒定),起辅助作用的溶液。

如:

测定水中F-时,要在试液和标准溶液中加入1mol/LNaCl(调节离子强度),0.25mol/L醋酸,0.75mol/L醋酸钠(调节溶液的pH值)及0.001mol/L柠檬酸钠(掩蔽干扰离子),PH为5.0,总离子强度1.75mol/L

1)TISAB是测定水样中氟离子含量所用的总离子强度缓冲液.通常有两类:

一是TISABⅠ液,主要成分是柠檬酸三钠,适用于干扰物质浓度高的水样;二是TISABⅡ液,由氯化钠,柠檬酸三钠,冰乙酸组成,pH在5.0-5.5之间,适用于干扰物质少,清洁的水样.具体可以按照GB5750、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来配制.

因为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水样中氟要求测定时控制溶液pH值在5.5-6.5之间.因为在碱性溶液中,氟化镧薄膜与OH-产生离子交换作用LaF3+3OH-=La(OH)3+3F-,而使溶液中F-浓度增加,增大了电极响应程度.被测溶液中F-含量越低,影响越明显.在酸性溶液中F-直H+可生成HF,降低了F-浓度.同时,在测定过程中,凡能与氟离子生成稳定配合物或难溶沉淀的因素都可产生干扰.

2)TISAB有以下四个作用:

1,保持总离子强度,防止分析溶液由于离子活度之间的差异而引起误差.2,掩蔽干扰离子,溶液中的柠檬到盐,能与溶液中的铝和铁离子发生配合反应,使用权F-从铝,铁的氟配合物中释放出来.3,保持溶液的PH在5-6的适宜范围.4,加快平衡时间

选择性系数的作用P132

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重要参数。

根据IUPAC的建议,以Ki,j为表示符号,称为选择性系数,它表示被测离子i与共存干扰离子j的选择性系数,Ki,j值越小则电极对i离子的选择性愈好。

实际表示j离子在测定i离子时对电极电位的贡献或者干扰程度,其数值小表示j的干扰小。

Ki,j越大,说明电极对i离子的响应能力差

气液色谱的组成及分离过程P162&176

液相色谱需要增加高压泵以提高流动相的流动速度,克服阻力。

同时液相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种类要比气相色谱丰富的多,分离方式也比较多样。

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主要采用热导检测器、氢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等。

而液相色谱则多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及电化学检测器等。

但是二者均可与MS等联用。

二者均具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难以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而只要试样能够制成溶液,既可用于HPLC分析,而不受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限制。

气相色谱仪

主要包括五大系统

⒈气路系统:

它是载气连续运行的密闭管路系统,结与路系统的要求是密封性好流速稳定。

一般用皂膜流量计测得柱后载气流量F。

⒉进样系统:

将试样快速而定量的加到色谱柱头上

⒊分离系统:

主要是在色谱柱内完成试样的分离,有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

⒋温度控制系统:

对气化室,色谱柱和检测器部件的温度进行设定和控制。

⒌检测记录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仪

⒈高压输液系统,是提供足够恒定的高压,使流动相以稳定的流量快速渗透通过固定相。

⒉进样系统,一般采用旋转式六通阀在高压下进样。

⒊分离系统,在液相色谱柱中完成。

⒋检测系统

液相色谱常见检测器有:

紫外光度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

色谱定性的依据P170~171

相对保留时间,相对保留值

主要公式

朗伯—比尔定律:

A=aclA=εclA=-lgTT=10-A

普朗克方程:

E=hν=hc/λ

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法:

C_x=(AxCsVs)/【A(Vx+Vs)-x·Vx】(5-19)

特征浓度:

S^'=(0.0044)/AC(5-22)

适宜测量浓度:

C=(25~120)S′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答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

各有什么作用?

答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

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

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

3.对担体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答对担体的要求;

(1)表面化学惰性,即表面没有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更不能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

(2)多孔性,即表面积大,使固定液与试样的接触面积较大.

(3)热稳定性高,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易破碎.

(4)对担体粒度的要求,要均匀、细小,从而有利于提高柱效。

但粒度过小,会使柱压降低,对操作不利。

一般选择40-60目,60-80目及80-100目等。

对固定液的要求:

(1)挥发性小,在操作条件下有较低的蒸气压,以避免流失

(2)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同时在操作温度下为液体.

(3)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否则,样品容易被载气带走而起不到分配作用.

(4)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对沸点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物质有尽可能高的分离能力.

(5)化学稳定性好,不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

担体的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的含量可以越高.

4.试述“相似相溶”原理应用于固定液选择

解:

样品混合物能否在色谱上实现分离,主要取决于组分与两相亲和力的差别,及固定液的性质。

组分与固定液性质越相近,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强。

根据此规律:

(1)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

(2)分离极性物质,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主要按极性顺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大的后流出色谱柱。

(3)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组分(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

(4)对于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如醇、酚、胺和水等的分离。

一般选择极性的或是氢键型的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与固定液分子间形成氢键的能力大小先后流出,不易形成氢键的先流出,最易形成氢键的最后流出。

(5)对于复杂的难分离的物质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固定液。

以上讨论的仅是对固定液的大致的选择原则,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事实上在色谱柱中的作用是较复杂的,因此固定液酌选择应主要靠实践。

5.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有那些定性方法?

解:

根据组分在色谱柱中保留值的不同进行定性.

主要的定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根据色谱保留值进行定性

(2)利用相对保留值r21进行定性

(3)混合进样

(4)多柱法

(5)保留指数法

(6)联用技术

(7)利用选择性检测器

6.有哪些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

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1.外标法外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较简易的方法.该法是将欲测组份的纯物质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使浓度与待测组份相近。

然后取固定量的上述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到标准样品的对应色谱团,以峰高或峰面积对浓度作图.这些数据应是个通过原点的直线.分析样品时,在上述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取制作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分析、测得该试样的响应讯号后.由标谁曲线即可查出其百分含量.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因而适用于工厂控制分析和自动分析;但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进样量的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2.内标法当只需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份.或试样中所有组份不可能全部出峰时,可采用内标法.具体做法是:

准确称取样品,加入一定量某种纯物质作为内标物,然后进行色谱分析.根据被测物和内标物在色谱图上相应的峰面积(或峰高))和相对校正因子.求出某组分的含量.

内标法是通过测量内标物与欲测组份的峰面积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因而可以在—定程度上消除操作条件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内标法的要求是:

内标物必须是待测试样中不存在的;内标峰应与试样峰分开,并尽量接近欲分析的组份.

内标法的缺点是在试样中增加了一个内标物,常常会对分离造成一定的困难。

3.归一化法归一化法是把试样中所有组份的含量之和按100%计算,以它们相应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为定量参数.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各组份含量:

由上述计算公式可见,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

经过色谱分离后、样品中所有的组份都要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

该法的主要优点是:

简便、准确;操作条件(如进样量,流速等)变化时,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这种方法常用于常量分析,尤其适合于进样量很少而其体积不易准确测量的液体样品

7.从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解:

二者都是根据样品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相互作用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

从仪器构造上看,液相色谱需要增加高压泵以提高流动相的流动速度,克服阻力。

同时液相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种类要比气相色谱丰富的多,分离方式也比较多样。

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主要采用热导检测器、氢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等。

而液相色谱则多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及电化学检测器等。

但是二者均可与MS等联用。

二者均具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难以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而只要试样能够制成溶液,既可用于HPLC分析,而不受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限制。

8.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

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解:

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

1.提高柱内填料装填的均匀性;

2.改进固定相

减小粒度;选择薄壳形担体;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

适当提高柱温

其中,减小粒度是最有效的途径.

9.液相色谱有几种类型?

它们的保留机理是什么?

解:

液相色谱有以下几种类型:

液-液分配色谱;液-固吸附色谱;化学键合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离子对色谱;空间排阻色谱等.

其中;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通过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多次分配进行分离的。

可以分离各种无机、有机化合物

液-固吸附色谱是通过组分在两相间的多次吸附与解吸平衡实现分离的.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油溶性试样,凡是能够用薄层色谱分离的物质均可用此法分离。

化学键合色谱中由于键合基团不能全部覆盖具有吸附能力的载体,所以同时遵循吸附和分配的机理,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与液-液色谱相同。

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是通过组分与固定相间亲合力差别而实现分离的.各种离子及在溶液中能够离解的物质均可实现分离,包括无机化合物、有机物及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质等。

在离子对色谱色谱中,样品组分进入色谱柱后,组分的离子与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从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进而实现分离的.各种有机酸碱特别是核酸、核苷、生物碱等的分离是离子对色谱的特点。

空间排阻色谱是利用凝胶固定相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方法。

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

测量较广范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另外尚有手性色谱、胶束色谱、环糊精色谱及亲合色谱等机理。

10.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

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解:

利用化学反应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

优点:

1.固定相表面没有液坑,比一般液体固定相传质快的多.

2.无固定相流失,增加了色谱柱的稳定性及寿命.

3.可以键合不同的官能团,能灵活地改变选择性,可应用与多种色谱类型及样品的分析.

4.有利于梯度洗提,也有利于配用灵敏的检测器和馏分的收集

11.何谓梯度洗提?

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

解: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提.是改进液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梯度洗提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类似,但是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极性、pH或离子强度,而后者改变的温度.

程序升温也是改进气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12.何谓指示电极及参比电极?

试各举例说明其作用.

解:

指示电极:

用来指示溶液中离子活度变化的电极,其电极电位值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当溶液中离子活度一定时,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为常数.例如测定溶液pH时,可以使用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溶液pH成线性关系,可以指示溶液酸度的变化.

参比电极:

在进行电位测定时,是通过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来进行的,电动势的变化体现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因此需要采用一个电极电位恒定,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作为基准,这样的电极就称为参比电极.例如,测定溶液pH时,通常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13以pH玻璃电极说明膜电位的形成机理

答玻璃电极的玻璃膜浸入水溶液中时,形成一层很薄(10-4~10-5mm)的溶胀的硅酸层(水化层)。

其中Si与O构成的骨架是带负电荷的,与此抗衡的离子是碱金属离子M+:

(图略)

当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时,其中M+(Na+)为氢离子所交换,所以硅酸结构与H+所结合的键的强度远大于与M+强度(约为1014倍),因而膜表面的点位几乎全为所占据而形成≡SiO-H+。

膜内表面与内部溶液接触时,同样形成水化层。

但若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的PH不同,则影响≡SiO-H+的解离平衡:

≡SiO–H+(表面)+H2O≡SiO–(表面)+H3O+

故在膜内,外的固——液界表面上由于电荷分布不同而形成二界面电位,这样就使跨越膜的两侧具有一定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就称为膜电位。

14pH玻璃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并指出组成部分。

15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并举例。

解:

主要包括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和敏化电极等.晶体膜电极又包括均相膜电极和非均相膜电极两类,而非晶体膜电极包括刚性基质电极和活动载体电极,敏化电极包括气敏电极和酶电极等.

晶体膜电极以晶体构成敏感膜,其典型代表为氟电极.其电极的机制是:

由于晶格缺陷(空穴)引起离子的传导作用,接近空穴的可移动离子运动至空穴中,一定的电极膜按其空穴大小、形状、电荷分布,只能容纳一定的可移动离子,而其它离子则不能进入,从而显示了其选择性。

活动载体电极则是由浸有某种液体离子交换剂的惰性多孔膜作电极膜制成的。

通过液膜中的敏感离子与溶液中的敏感离子交换而被识别和检测。

钙离子选择性电极

敏化电极是指气敏电极、酶电极、细菌电极及生物电极等。

这类电极的结构特点是在原电极上覆盖一层膜或物质,使得电极的选择性提高。

典型电极为氨电极。

以氨电极为例,气敏电极是基于界面化学反应的敏化电极,事实上是一种化学电池,由一对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

试液中欲测组分的气体扩散进透气膜,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引起电池内部某种离子活度的变化。

而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可以反映试液中欲测离子浓度的变化。

16.TISAB的组成及作用

答维持溶液的离子强度外(使活度系数恒定),起辅助作用的溶液。

如:

测定水中F-时,要在试液和标准溶液中加入1mol/LNaCl(调节离子强度),0.25mol/L醋酸,0.75mol/L醋酸钠(调节溶液的pH值)及0.001mol/L柠檬酸钠(掩蔽干扰离子),PH为5.0,总离子强度1.75mol/L

17.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其特点,组成

解:

ICP是利用高频加热原理。

当在感应线圈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