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4245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docx

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人教版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高级中学贾海利

课题:

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年级:

高二

授课类型:

新授

基本信息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教材分析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一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的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本课为选修内容,是必修内容的补充和辅助。

通过选修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属于偏远山区县,学校为寄宿制学校。

学生参观实践机会及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少。

在教学中我利用三星堆博物馆网络资源及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出土文物及三星堆遗址发掘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备条件

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普通教室、历史音像资料,互联网。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学习和探究的指导思想。

2.运用时空定位,通过对三星堆遗存的时间、城址和房屋遗址等的研究,深入理解特定时空下社会各方面。

3.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理解三星堆文化,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点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

教学难点

三星堆文化。

教学方法

资料搜集法,材料分析法、学生讲解法、讨论法、充分运用联想。

教学过程

导入:

博物馆之行

三星堆博物馆网址链接:

三星堆博物馆介绍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Museum)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

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由《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两大展馆之分展合构而成,共辖九个单元。

前者为“综合馆”(第一展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横向展开,全面系统地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后者为“青铜器馆”(第二展馆),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阵势雄浑威赫森严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造型神秘诡谲的古蜀青铜神品重器。

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匠心巧运,制作精良。

陈列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地揭示出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清晰地勾勒出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之感。

推进:

探秘之旅

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第一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探秘之旅之惊世发现

剪辑视频播放:

三星堆遗址发掘过程视频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挖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

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

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

发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维汉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

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

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

当时还没有认识到三星堆遗址的巨大规模,所以将三星堆遗址北部的月亮湾地点和南部的三星堆地点各自当作一个遗址,分别命名为“横梁子遗址”和“三星堆遗址”。

1963年,由冯汉骥领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等地点,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

当时,冯汉骥教授曾认识到,三星堆“一带遗址如此密集,很可能就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三星堆遗址迎来了大规模连续发掘时期,前后长达20年。

1980~1981年的发掘,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还发现了具有分期意义的地层迭压关系。

这次发掘的发掘报告《广汉三星堆遗址》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种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有别于其它任何考古学文化的一种古文化”,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建议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1982年和1984年,考古工作者分别在三星堆地点西南和西泉坎地点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三星堆遗址最晚期的遗存。

1986年出土了大量遗物和复杂的地层迭压关系,根据这年的发掘材料,一些考古研究者开始了三星堆遗址分期的尝试。

也正是在1986年,两处埋藏有丰宝藏的长方形器物坑被意外揭露出来,其包含的大量金属器的出土,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对位于中国西南的古蜀文明的重视。

在三星堆遗址大规模发掘的同时,1985~1987年对成都市区的十二桥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最下层的文化面貌与三星堆遗址最晚期遗存相同,为三星堆文化的去向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20世纪来和本世纪初,考古学家又多次进行发掘,其中一次,在城区遗址中心出土了一套玉石礼器,由此判断,这个遗址可能是当年三星堆先民祭祀天地,社稷、祖先的地方。

探秘之旅之稀世宝物的出土

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三星堆出土文物

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文物介绍

网址链接: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按器物材料分类,大致有金、青铜、玉石、陶、漆几类:

金器。

主要包括金枝、金面罩和金树叶等。

其中一根金杖,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图案的纹饰包括两条背对的鱼,两只相对的鸟。

靠近顶端的是两个对称的人头像。

他们面带微笑,头戴冠饰耳坠。

金器中还有几个罕见的金面罩,都戴在青铜人头唯像上,形象神秘威严,引人注目。

青铜器。

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像。

其中,人物雕像82尊,包括全身人像、人头像和人面像。

此外,还有鹰、鸡、蛇、龙、凤等造型的青铜像。

青铜人像中,有三件跪坐全身像,他们头戴着弁帽,好像朝上长出两只扁角,身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腰扎圈带,脚穿翘首麻鞋,双手捧腹,一副小心侍候人的模样,一件奇特的顶樽跪坐女人像,头顶火锅,形象恭敬顺从,一座大型立人像,最受人们重视。

这座像出土于二号祭祀坑,头戴华冠,足下踩有底座,通高2.6米,重一百八十多公斤,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和最大的青铜人造像,在世界上也属于时间较早的,青铜器中的青铜树,上面铸有枝、叶,花、果,以及飞禽、走善,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青铜树充满了神秘色彩,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图腾,有人认为它象征上天的阶梯,还有的人认为它是用来敬天神,求吉样的神树,因此,称它为“青铜神树”。

玉石陶器,遗址出土的玉石礼器千余件,有玉戈、玉刀、玉璋等。

有一件玉刀,上面刻有花纹,制作十分精良。

玉戈两侧有锯齿,有雕花,有钻孔,看来有许多使用功能。

最大的一件玉壁,状如井盖,外径70厘米,孔径19厘米,厚7厘米,重百斤以上。

遗址还出土了大量

陶器。

这些陶器,从新石器晚期到殷商、西周时期的都有,包括有罐、盘、缸、瓮、盂等。

分别用作食器、饮器和容器等。

最特殊的是一种鸟头柄勺器,是三星堆本地常见的用具。

漆器。

遗址出土的漆器,以木为胎,外施漆,雕有花纹。

三星堆遗址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就是在这里出土了各种海贝,多达数千枚。

它们大约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和印度洋海域。

还有许多用青铜铸造的仿海洋贝,即铜贝。

这些海贝和铜贝,都存放在青铜容器中,可能是当时的货币。

探秘之旅之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

考古学家推断,三星堆遗存,大体上属于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的时代,反映了那里古代居民从夏、商到西周初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社会风貌。

从出土人像的服饰和装扮上,可以鲜明地看出,那时已经有了贫富分化和等级贵贱。

从发掘出土的居住遗址,也可明显地看出贫富差异,三星堆古城高大的城墙和城外壕沟,可能是保护贵族统治的防卫设施。

青铜像,青铜树和金杖,可能是财富的象征或权力的标志。

城址和房屋遗址,反映出当时较高的建筑技术。

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筑墙的夯土技术。

三星堆先民已开始使用土坯砌墙,这是古代建筑技术的一大进步。

三星堆古城遗址内,有密集的居民生活区。

可以想见,当时那里住有相当多的居民。

除了制陶作坊,从众多的青铜人像和器物推测,当地可能还有青铜冶铸作坊。

三星堆出土的遗物,显示出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达到了一定水平。

交通也比较发达。

数以千计的海贝和铜贝,表明当时三星堆一带可能与中原地区、东南沿海以及四南地区有着贸易交往。

三星堆文化遗址使人们相信,这里曾经是夏、商、西周时代我国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文明中心。

它的特点是;源远流长,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融汇了中原和其他区域的文明。

大胆猜想之三星堆遗址和文物

学生讨论:

铜立人的身份?

青铜神树表达了先民怎样的愿望?

金杖代表什么?

海贝的出土说明什么?

七大未解之谜仍待继续探索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

这些仍有待于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揭开谜团,探寻三星堆文明的真相。

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

第二谜,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

第三谜,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

第四谜,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第五谜,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第六谜,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

第七谜,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

课堂小结:

三星堆遗址为我们呈现了一种不同于中原文明的独特文明,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谜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下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揭开一个个谜题,深入分析三星堆遗址,探究古蜀文明。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出发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资料,学会自主学习。

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三星堆博物馆链接现场教学、三星堆发掘等视频等教育资源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

通过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团队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