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4182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忻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通常青春期时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

B.线粒体内膜的面积小于外膜,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

C.叶绿体内的类囊体扩展了受光面积

D.细胞骨架主要是由磷脂分子构成

『答案』C

『解析』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

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的线粒体内的膜面积;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A、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穿过细胞膜,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A错误;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因此内膜面积大于外膜,B错误;

C、叶绿体内的基粒和类囊体扩展了受光面积,从而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C正确;

D、细胞骨架由蛋白质分子构成,D错误。

故选C。

2.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细胞利用ATP酶和质子泵把细胞内的H+泵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

以上两个过程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A.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B.质子泵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

C.H+从细胞内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答案』B

『解析』“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使得细胞质壁分离复原,A错误;质子泵位于细胞膜上,其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B正确;H+从细胞内运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受H+浓度差的影响,而H+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H+浓度差受氧气浓度的影响,D错误。

3.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酒精发酵(均以葡萄糖为底物)。

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下的坐标图。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9h和第6h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3h和第0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

D.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8︰5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甲发酵罐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而乙发酵罐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甲发酵罐消耗了6mol氧气,则有氧呼吸产生了6mol二氧化碳,同时甲发酵罐产生了18mol酒精,说明其无氧呼吸产生了18mol二氧化碳,因此甲发酵罐一共产生了24mol二氧化碳;乙发酵罐产生了15mol酒精,说明其无氧呼吸产生了15mol二氧化碳

『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A错误;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2h和第0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发酵罐一共产生了24mol二氧化碳,乙发酵罐产生了15mol二氧化碳,因此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8:

5,D正确。

故选D。

4.植物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

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

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mgCO2/(100cm2叶·小时)

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mg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下移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点时光照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对应的值为呼吸作用强度;c点时为光饱和点,对应的值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在温度改变时,温度改变了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

『详解』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所以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

B、图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为0时a点对应的值即为呼吸速率,是5mgCO2/(100cm2叶•小时),B正确;

C、图中可得,在c点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0mg/(100cm2•小时),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光照时净光合作用总量-黑暗时呼吸作用量=10×11-5×13=45mg,C正确;

D、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酶活性下降,光合速率下降,而呼吸作用酶活性上升,呼吸速率上升,因此要达到光补偿点,必须光照增强,即b点右移,而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量,此值将减小,c点下移,D正确。

故选A。

5.下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母本套袋处理

B.图2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

实质,是孟德尔假说—演绎的核心内容

C.图3为测交实验遗传图解

D.图2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也随之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答案』B

『解析』分析图1:

①表示去雄,②表示人工异花传粉。

 

分析图2:

等位基因D和d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析图3:

测交实验。

『详解』A、图1①过程要在花粉成熟区,②过程要在花粉成熟后,因此这两个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母本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A正确; 

B、图2中D、d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孟德尔时代还没有此观点,B错误; 

C、图3为测交实验遗传图谱,C正确; 

D、图2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也随之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掌握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6.兔的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一

(♂)长毛×短毛(♀)

F1

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1雌雄个体交配

F2

雄兔

长毛:

短毛=3:

1

雌兔

长毛:

短毛=1:

3

A.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D.F2中长毛雄兔的基因型为HsHS

『答案』C

『解析』表格分析,长毛(雌)×短毛(雄)的子代中,雄兔全为长毛,雌兔全为短毛,说明雄兔中,长毛为显性性状,而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

又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兔中长毛:

短毛=3:

1,雌兔中长毛:

短毛=1:

3,可见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A、根据分析,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

B、根据分析,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

C、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相同,都是HLHL、HLHs和HsHs,C正确;

D、F2中长毛雄兔的基因型为HLHL和HLHs,短毛雄兔的基因型为HsHs,D错误。

故选C。

7.某自花传粉植物两对独立遗传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等

位基因间均为完全显性。

现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产生F1。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若此植物存在AA个体致死现象,则上述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6∶2∶3∶1

B.若此植物存在bb个体致死现象,则上述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1

C.若此植物存在AA一半致死现象,则上述F1中表现型比例为15∶5∶6∶2

D.若此植物存在a花粉有1/2不育现象,则上述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15∶5∶1∶1

『答案』D

『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可以确定此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Bb的植物自交产生F1的基因组成及表现型比例是A_B_:

A_bb:

aaB_:

aabb=9:

3:

3:

1。

『详解』根据上述F1的基因组成分析,若此植物存在AA个体致死现象,则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6:

2:

3:

1,A正确。

若此植物存在bb个体致死现象,则上述F1中A_bb和aabb死亡,因此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

1,B正确。

若此植物存在AA一半致死现象,则上述F1的A_B_中的2AABb和AABB中有一半死亡,A_bb中的AAbb一半死亡,则上述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6+3/2):

(2+1/2):

3:

1=15:

5:

6:

2,C正确。

若此植物存在a花粉有1/2不育现象,则雌配子AB:

Ab:

aB:

ab=1:

1:

1:

1,而雄配子AB:

Ab:

aB:

ab=1:

1:

1/2:

1/2,,因此上述F1中表现型的比例为15:

5:

3:

1,D错误。

『点睛』本题虽然是较为基础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题,但计算较为麻烦,需要根据选项的不同情况分别计算,特别是D选项a花粉有1/2不育,只是影响雄配子的比值,并不影响雌配子的比例。

8.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型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2种。

现用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和枫型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C.F2中重组类型个体大约占5/8

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得到两种比例相等的个体

『答案』D

『解析』设A-a控制普通叶和枫形叶性状,B-b控制种子颜色性状。

亲本组合为纯种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枫形叶黑色种子,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说明普通叶、黑色种子为显性性状,因此可以确定亲本组合为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F1的基因型为AaBb,先分析A-a基因,亲本组合为Aa×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F2中有AA、Aa和aa三种基因型,具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表现型;同理分析B-b基因,F2中有BB、Bb和bb三种基因型,同时有白色种子和黑色种子两种性状。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有3×3=9种基因型和2×2=4种表现型,A正确;亲本组合为Aa×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即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

1,B正确;由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2中双显:

单显:

单显:

双隐=9:

3:

3:

1,其中,两种类型的单显与亲本表型相同,所以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即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5/8,C正确。

F1自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中有1/16AAbb和1/8Aabb为普通叶白色种子,普通叶白色种子子代中,AAbb占了1/3,Aabb占了2/3。

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aabb)杂交。

先分析A-a基因,亲本组合为1/3AA×aa或2/3Aa×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可产生Aa的概率为1/3+2/3×1/2=2/3,产生aa的概率为2/3×1/2=1/3;再分析B-b,亲本基因组合为bb×bb,子代都为bb,再由自由组合定律,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可以产生2/3Aabb和1/3aabb,即Aabb:

aabb=2:

1,D错误。

9.小麦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小麦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没有杂合体

B.p=b时,F1随机交配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1/2

C.p=a时,F1显性性状中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3/5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杂合体比例为2/9

『答案』C

『解析』当p=0时,种群只有hh,当=1时,种群只有HH,当0

p=c时,H为2/3,h为1/3,HH为4/9,Hh为4/9,hh为1/9,F1自交一代,子代中杂合体比例为4/9×1/2=2/9,D正确。

10.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学两大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F2中出现“3:

1”“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假说”部分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会与预期相符

D.“假说—演绎法”只能用于遗传学现象的解释和相关实验

『答案』B

『解析』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环节。

『详解』A、F2中出现“3:

1”“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是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属于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中的提出问题阶段,A错误;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正确;

C、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总与预期相符,也有可能相反等,C错误;

D、假说演绎推理,在认识中有重要作用。

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都是以假说演绎推理的形式创立的,D错误。

故选B。

11.玉米的株高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株高70m和50cm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

F2,F2中株高70cm:

65cm:

60cm:

55cm:

50cm的比例约为1:

4:

6:

4:

1.若取F2中的60cm植株随机授粉产生的F3中60cm纯合植株的比例为

A.1/36B.2/9C.1/2D.3/16

『答案』B

『解析』F2中70cm:

65cm:

60cm:

55cm:

50cm约为1:

4:

6:

4:

1,而1:

4:

6:

4:

1是9:

3:

3:

1的变式,说明小麦株高这一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F1的基因为AaBb。

本题属于数量遗传,株高与显性基因的数量有关,具有累加效应,且每多一个显性基因,株高增加(70-50)/4=5cm。

『详解』F2中60cm(4/6AaBb、1/6AAbb、1/6aaBB)产生的配子为1/6AB、1/3Ab、1/3aB、1/6ab,随机授粉后代中60cm纯合植株(AAbb、aaBB)的比例为1/3×1/3+1/3×1/3=2/9。

故选B。

『点睛』本题属于数量遗传,切入点是“1:

4:

6:

4:

1”,属于“9:

3:

3:

1”的变式,由此可以推出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F1的基因型及株高与显性基因数量的关系。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要会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

12.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B.浅绿色植株自交后代再自由传粉至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C.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

1

D.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不会产生黄色子代

『答案』D

『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因此A基因对a基因不是完全显性,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不能产生后代。

『详解』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代,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纯合子的概率为1-(1/2)n,因为aa幼苗阶段死亡,因此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AA的概率=AA/AA+Aa或者AA/(1-aa)即(1-(1/2)n)/2÷1-(1-(1/2)n)=

,A正确。

浅绿色植株自交后代的成熟个体AA:

Aa=1:

2,则A的基因频率=1/3+1/2×2/3=2/3,a的基因频率则为1/3,自由交配后成熟后代中AA的概率=A2/(1-a2)=1/2,再自由交配成熟后代中AA的概率=3/5,以此类推,浅绿色植株自交后代再自由传粉至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B正确。

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

1

即AA×Aa→AA:

Aa=1:

1,C正确。

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即Aa×Aa,后代有aa黄色个体,只是幼苗阶段死亡,D错误。

『点睛』本题整体观察4个选项后容易选出正确答案,如果从A选项开始计算则有一定难度,A和B计算后要注意把aa去掉,A和B的区别是A是自交,B是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计算较为容易,公式:

A=AA+1/2Aa

13.下列关于雄果蝇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与小雄果蝇的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方式的相同之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结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D.分裂结束时,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答案』D

『解析』雄果蝇产生精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小雄果蝇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据此做题。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都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A正确; 

B、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B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也都分裂成为两个,即两种分裂结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C正确; 

D、有丝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减数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是n,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如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由于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根据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则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A、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细胞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根据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该细胞不可能是第一极体,A错误;

B、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复制形成的相同染色体,B错误;

C、本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已分裂,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相同,C错误;

D、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减二后期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因此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15.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

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乙图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

2:

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丙图中染色体数目有三种数值,应该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其中a组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前期、中期,b组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组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赤道板只是一个空间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细胞结构,不会出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A错误;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某阶段,则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而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B错误;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正确;

D、若图丙表示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c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出现联会现象,则c组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D错误。

故选C。

16.如图甲为某动物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四个精细胞,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相同,只有很小部分颜色有区别,如图①③。

故选B。

17.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

B.b、d过程中DNA都需要复制,不同的是b过程DNA减半两次而d过程DNA减半一次

C.b和a过程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移向细胞两极,但a此时没有染色单体而b一定含有染色单体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答案』B

『解析』题图分析:

a表示分裂、分化形成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b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c表示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d表示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个体的过程。

『详解』:

A、a、b、c、d中只有a、b、d发生核内DNA的复制,发生基因突变,只有b能够发生基因重组,A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