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231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

《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蒙学经典课题研究方案.doc

《蒙学经典》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要发扬传统文化的基因,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还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量化要求。

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和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孩子考试分数,忽略了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培养,使得一些孩子们道德渐渐缺失。

此外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文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不少孩子在文化素养上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焦虑、自私、好逸恶劳。

如何让他们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滋养成长,健全人格,培养民族精神,则显得十分必要。

另外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用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则更显得十分必要。

于是我们学校在原有《走进国学〈弟子规〉,从根培养好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基础上,确立了“国学经典教育”研究的科研课题,意在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国学教育”与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操行评价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的课题是在我校国学经典教育的基础上分设出的子课题《蒙学经典教育研究》意在从低年级学生入手,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国学教育研究成果很多,但系统的从小学教育阶段起步,将“蒙学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紧密结合,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刚起步。

“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与考试模式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预示着国学教育教学将成为升学考试,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要内容。

国学教育走进课堂,走进高考,走进人的一生必将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的动向,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认真实施完成的重要任务。

本课题中“蒙学经典”指的是《三字经》《弟子规》和《千字文》等著作中的经典语句,对教育的长远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转变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蒙学经典研究的落脚点是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他们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少年,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研究依据

心理教育学家的分析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最佳时期是0—13岁。

孔子曾说过: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我国历代大师、学者如李白、杜甫、曹雪芹、毛泽东等无一不是从诵读经典开始其学业。

儿童时期进行国学伦理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儿童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的高尚人格,从而奠定他们一生高深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

国学具有的厚重道德底蕴,一定会滋润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四、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联系:

在实验中,我们将借签同一研究领域中已取得的成果,以诵读为主要形式,以语文学科为主要渠道,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将蒙学经典教育有机渗透,同时实验班级还开设一节专门的蒙学经典课。

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起点,使本课题有较高的起点。

区别:

(1)拓展蒙学教育的时空。

将实验定在“辅”的地位,辅助语文,在时间上沾语文的光。

我们将充分利用早读、课前、相关学科教学等时间进行,同时每周还专设一节蒙学经典课进行学习。

同时,还积极利用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2)研究范围广泛。

蒙学经典涉及《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此外还辅助涉及到国画、书法、二胡、武术、古筝、棋类等方面内容。

(3)加强整合。

注重蒙学经典与学科课程的相互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打通古今,将古代的优秀传统教学经验融入新世纪,融入新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中国文化的繁荣将会对全世界人类文化发展有巨大的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让儿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课题来自当前文化传承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从而为“文化断层重整工程”奠基。

2.课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要背诵中华经典诗文,本实验确实能广泛深入地实践着新语文课程标准。

3.利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素质。

蒙学精华对学生成长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文学底蕴。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将通过学习理论和实践体验,逐步确立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使教师更广更深地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丰富完善现有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5.探索掌握蒙学启蒙教育的规律,提高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益,为语文教学理论注入新的血液。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本校具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相应条件。

形成了课题研究网络。

课题组主要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较高,能承担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况且我校几年来打造“书香校园”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有利于本课题的研究。

2.在课题确立后,我们从网上广泛搜集蒙学启蒙实验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形势,便于我们从中借鉴。

此外,还拔专款去购买这有关方面的书籍,从而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我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奋斗目标,坚持把科研作为学校育人的第一生产力。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本课题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我们采取实验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实施。

八、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小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在实验中受到蒙学经典教育,随着我们实验的不断深入,他们可以积累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品德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左右脑得到同步发展,其记忆力、想象力等得到提高;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实验结束,预计可以多识1000多个汉字;完善学生的人格,学生的人文素养会得到提高。

教师们通过参加实验,其国学素养、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也会得到提高,将培养出一批教科研精英力量,为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奠定基础。

九、研究目标

1.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力。

使儿童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以蒙学经典陶冶学生高雅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4.研究蒙学经典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儿童学习蒙学经典的规律,提高小学教学的效益。

十、研究内容

1.“蒙学经典”学习方法、途径的研究;

2.“蒙学经典”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研究;

3.“蒙学经典”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4.“蒙学经典”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方法研究;

5.“蒙学经典”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6.“蒙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十一、研究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

借鉴他人先进经验,制定研究方案,搜集相关课题资料,进行实验论证。

2.实施阶段:

进行开题报告;各子课题组选拔课题组成员;各子课题设计总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各课题组依据计划实验,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与总结、论文等。

3.总结阶段:

撰写结题报告,成果汇编成册。

十二、研究方法设计

1.实验法。

本次实验采取等组对比实验法。

各年级选取四个平行班,其中两个为实验班,另两个为对照班。

2.研究法。

搜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制定实验方案,指导具体实践研究。

3.案例研究法、问题研究法。

在教学中产生问题,针对问题进行。

十三、课题组成员

组长:

徐海涛

成员:

杨义凤焦春丽王艳凤佟秀梅关玉敏

吕东怀何丽宫玉春杨金花房艳

十四、保证措施

1.学校科研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核心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实验人员”协同攻关的教科研课题实施网络。

2.足够的经费投入。

学校拔出专项专款用于实验,能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3.规划科学,可操作性强,相关制度健全。

学校制定课题总体规划及相关的教科研管理制度、职责等,各课题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及学期计划,在实验过程中要有实验记录、过程资料等,学校定期进行展评。

4.研究教师素质高,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课题组精选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国学功底和现代教育观念、乐于奉献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

学校也将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与机会,采取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科研意识与能力;同时创设条件引导教师重视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及继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并引导其学习领悟传统教育中的优秀的思想、理论,化为今天的教育实践。

5.可获得有效指导。

将上级科研部门联系,请他们对课题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课题能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足够的经费投入。

学校拔出专项专款用于实验,能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十五、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子课题研究报告、蒙学经典教育评价体系、学生诗文集、相关研究论文、校本课程、相关的音像制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