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169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docx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是作家刘绍棠对自己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娓娓动听:

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

亲身来到了某种境地。

临(lín):

来到。

部首为∣

引人入胜:

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

本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百年时间。

比喻培养人才

是长久大计,也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

(2)形容老师的成语:

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呕心沥血;

(4)形容老师的诗句: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5)“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

这颗文学的种子后来生根、长叶、开花,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2、《陶校长的演讲》是教育学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3、《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1)寻:

寻访。

隐者:

古代隐居山林的人。

言:

说。

此:

这。

不知处:

不知道在何处。

(2)全诗解释为:

寻访隐居的人却没有遇见

贾岛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云雾浓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所见》作者是清代袁枚,诗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动静结合,抒发了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振:

震荡。

林樾:

林中成阴的地方。

意欲:

心想。

闭口立:

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2)全诗解释为:

所见到的景象

牧童骑着黄牛,歌声在林中回荡。

大概是想要捕捉那鸣叫的蝉吧,牧童忽然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3)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练习1》

(1)带有“风”的古诗: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③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蓑:

蓑衣。

扁(piān)舟:

小船。

丝纶:

钓鱼用的丝线。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竿,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第二单元知识点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5《装满昆虫的衣袋》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6《变色龙》

1、课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

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

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3、六字成语列举:

迅雷不及掩耳有志者事竟成九牛二虎之力风马牛不相及

4、凶相毕露: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

名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迅雷不及掩耳:

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

7《金蝉脱壳》

1、课文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

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三十六计”还有:

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金蝉脱壳鼠目寸光谈虎色变守株待兔龙飞凤舞画蛇添足

《练习2》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小动物,如漂亮的小甲虫、神奇的变色龙、会唱歌的纺织娘……它们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原因是这些作者都十分善于观察,这让我想到了

巴甫洛夫的名言:

观察,观察,再观察。

伽利略的名言: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3、请你再写出几条歇后语:

(并选一句说一句话)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芝麻开花——节节高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芝麻开花——节节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拓展练习: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

表示“看“的词语:

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

含有“看”的意思的成语:

目不转睛、睹物思人、面面相觑(qù)、高瞻远瞩

枝繁叶茂:

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

第三单元知识点

1、自相矛盾:

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

3、推敲指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贾岛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我们从中也可以知道,要想写好作文,反复推敲、认真修改是非常重要的。

4、韩愈主张用“敲”字理由:

(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5、《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嫦娥, 力大无比、为民造福的后羿, 奸诈贪婪  的逢蒙。

6、带有“月”的古诗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7、拦路虎原指拦路打劫的匪徒,现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或障碍。

《读书莫放“拦路虎”》中把读书时遇到的生字比作“拦路虎”,要想克服“拦路虎”的障碍,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查字典。

8、寓:

寄托;言:

话。

寓言:

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狐狸和葡萄》的寓意是: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的寓意是: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蝉和狐狸》的寓意是: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出自古希腊《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9、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

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10、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谚语有: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这几句谚语告诉我们:

要从小苦练功夫,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

我还知道的谚语有(写三句):

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②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③不以规矩,不成方圆④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11、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

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12、成语积累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

(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程门立雪、三顾茅庐、胸有成竹、指鹿为马

(4)八字成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飘飘悠悠:

支支吾吾浩浩荡荡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吞吞吐吐

(6)碧蓝碧蓝:

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乌黑乌黑  火红火红  瓦蓝瓦蓝

(7)含有“月”的成语:

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

(8)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

闻鸡起舞、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凿壁偷光

13、补充古诗:

描写山水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描写情谊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反映哲理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反映边疆将士的诗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

移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四单元知识点

13《在大海中永生》

1、这是一篇通讯,记叙了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

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这位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2、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

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

3、“永生”是指永远地活着。

“在大海中永生”的不是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人们虽然明知这位伟人已与世长辞,但仍然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小平同志的美好祝愿,同时还表达了对这位一代伟人永远的怀念之情。

4、“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应是“鲜花拌着骨灰”。

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答:

我认为“鲜花伴着骨灰”更好。

“拌”意为搅和,搅拌;“伴”指相随,陪着。

“鲜花拌着骨灰”,指鲜花和骨灰和在一起,意思不错,但缺乏感情。

而用“伴”字,指鲜花陪伴着骨灰,表达了亿万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与无限哀思。

5、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