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34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docx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与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汇编

幼儿老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xxx六个月的实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让我对幼儿园有了近一步的了解,让我对幼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看法,在这六个月里,我不仅从老师们身上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也看到了做为一名幼儿教师背后的喜怒哀乐,在学校时总会以为当一位幼儿老师肯定很好玩,很轻松,但来到这里后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每次上完一堂课我都有深的感触,每一天过后想要当好一名好的幼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甚多,心中萌生了许多感触。

想想刚来到xxx时是在新园搞宣传与环境创设,那段时间里的一分一秒都过的都很充实,上午去派单洗楼,下午搞环创卫生,晚上我还需要和家长电话沟通,这里的一点一滴不仅见证了一个幼儿园的成长,更加见证了我们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一名幼儿教师师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开园那天入园四十六个孩子,全园所有人脸上灿烂的笑容以及内心无法掩盖的喜悦,开园前一个月的酸甜苦辣都化做了乌有,这四十六个孩子身上散发这一种无形的力量,成为了我们日后奋斗的动力。

正式开园以后我并没有带课,而是做起了前台咨询接待老师,每天我接触更多的人是家长,做的更多的事是沟通,这项工作让我对幼儿园更加的了解,对幼儿的各个年龄段化分更加的清晰,对应对各样的家长的意见或建议更加的自如,我很感谢能有机会胜任这项工作,当我熟悉了这份工作后,我决定下班级去熟悉带班老师这项工作,就这样我来到了苗一班,首先是让我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班级的大概情况,了解班级基本情况,跟幼儿接触、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对各个幼儿习性特点有了初步了解。

另外,在主班教师的帮助下,熟悉班级授课方式、教学计划后,听课然后正式授课。

六个多月的实习生活,让我知道幼儿园也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不仅需要园长和带班老师的配合,更需要保健医咨询老师的配合,后勤和财会更是缺一不可。

做代班老师时我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同时也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

这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地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

我在下班级初期的时候,看到小朋友椅子放得不整齐,我就会帮他们放好;他们告诉我饭菜吃不完,我就叫他们不要再吃了;他们要上厕所,不管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我都以为应该让他们去上厕所;他们不会自己脱衣服的时候,我会主动帮他们脱,他们哭的时候就是顺着他们来等等。

我以为我是在帮助他们,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经过主班老师提示后,我才认识到我的行为的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的行为的出发点是关爱幼儿,但结果却是溺爱他们。

所以经过反省我觉得幼儿教师心中应有一把尺,这把尺其实就是教师坚守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是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

在上课方面,我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它与实际的幼教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在看完前辈们的教学后,我感受到幼儿园教学其实是一个很灵活的过程,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愉快、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幼师对孩子要充满爱心,自己要有耐心,老师自己要有特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时间久了,慢慢习惯了,就要开始给他们上课,让他们要学习东西,我也像其他老师一样学会备课,,我也不断学习老师的备课经验。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的是新人就是新人。

无论从教学水平上或是对幼儿教育方式方法上都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有差距,这一点在平时的纪律上可以看出来。

与此同时我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经过了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改进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实习的过程中,让我懂得了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差异,有自己独立的内心世界,作为他们老师,要想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不用心去了解去发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是不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爱之处以及不足之处,不仅要关心和照顾幼儿,还要帮助他们改正不足,这需要与家长经常交流幼儿在园以及在家的各种表现,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在贝斯特幼儿园的每个教室都有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时间表及主班配班老师的工作分工,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时间表,配合所在班老师认真做好一日生活常规工作。

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与耐心的专业。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

每天早,午,晚检认真对待。

户外活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天热时,提醒幼儿减衣服。

喝水时,提醒幼儿不拥挤,不说话,以免被水呛到。

吃饭时,安静进餐,不挑食。

洗手时用肥皂,消毒杀菌。

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免受凉。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每一个幼儿,帮助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每个幼儿真正的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幼儿园,让他们在充满爱心与童趣的氛围里,在玩耍中找到真正乐趣、不断的增长知识,快乐的成长起来。

短暂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六个月里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永久的印记,我们都在随着时间的流走一点一点的成长起来,而曾经的纯真也随着风雨的磨灭转变得成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六个月的实习生活我得到了很多,为我以后的幼师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会为之而奋斗,努力,拼搏!

倾注满腔热血,只为桃李芬芳。

幼儿老师对入学准备状态交流

1、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师对入学准备的观念被许多因素塑造:

包括他自身作为学生、老师的经历;学校的结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

学校教育情况,学校对儿童的期待;社会力量,社群的需要和价值观;儿童的背景,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外部社会态度等〔6〕。

因此,研究我国幼儿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问题的看法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观念作为切入点,着眼于幼儿教师对儿童自身的入学准备状态的观念,探索幼儿园教师对影响入学准备的因素的看法,解我国教师观念中的重要因素与国外的异同,为以后建立问卷,进一步地建立幼儿入学准备的测评机制,幼儿入学适应不良的预测模型和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面临着一系列的任务和角色的转换,儿童要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接受学校教育就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否则这方面的差异将导致其学业上的落后,以及其他学校适应后果不良。

因此,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外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1〕,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儿童从正规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1〕。

由于儿童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

其研究内容包括:

解儿童学校适应后果的早期预测因素,建立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测评体系、及早发现入学准备状态不足儿童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同干预途径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等〔2〕。

但多属于理论探讨或教改尝试,虽然国内早已出现对“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

其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尚未与国际研究现状接轨〔2〕。

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存在文化之间的差异。

例如KinlawCR研究发现〔3〕,另外国外的一些跨文化的研究发现。

华裔美国儿童比欧裔美国儿童表现出更高的自制和入学准备测验得分,华裔美国母亲比欧裔美国母亲更重视“努力”等因素对未来学业的影响。

KellyMK进行的中美跨文化研究发现〔4〕,中国学龄前儿童能更好地预期自己将需要掌握哪些学业技能,美国儿童则更多地关心生活环境的变化,中国母亲认为数学技能的重要性高于阅读技能,而美国母亲则相反。

对于我国幼儿更好地完成其入学之后的学业,因此研究我国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

为入学之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这方面的研究也为幼儿园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也有利于对比我国幼儿入学准备状态与国外研究结果的异同,包括入学准备概念所包含的结构、内容等的异同。

对“入学准备”进行定义是很困难的,国外研究入学准备的已有文献表明。

随着不同群体中,人们概念和态度的不同而不同〔5〕。

由于教师是影响儿童向学校过渡的重要方面,所以了解他认为哪些方面是影响学生良好的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这些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儿童在学校的成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取的是访谈及问卷形式,研究的对象是幼儿园大班的教师。

研究进行的时间是利用暑假时间,由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各地负责实施的,共获得有效的访谈问卷76份。

本研究涉及的对象为城市中中、上等的幼儿园大班教师,他们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平均年龄30岁,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

2.2研究的材料

本研究使用的访谈问卷是由自行设计的“幼儿园大班教师访谈提纲”,内容包括:

被试基本信息,以及结合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得到的一些问题。

问卷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

(1)您认为有多少孩子入学后可能出现学习方面的问题(例如学习吃力、成绩落后等)?

主要表现在哪些类型的问题?

(2)您认为有多少孩子入学后可能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学习以外的,例如难以管教、同学关系、个性问题等)?

主要表现为哪些类型的问题?

(3)作为幼儿园毕业班的教师,您认为儿童在入小学前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4)作为幼儿园毕业班的教师,您认为儿童的哪些缺点会对他们入小学后的发展构成最大的威胁?

2.3研究结果整理程序

首先,由编码人员一起结合已有的国外研究,制定访谈结果的编码标准;然后,各自对相同的25份访谈结果进行编码;第三步,对各自编码的结果进行比较,统一意见,对编码标准进行修改;最后,各自编码所有访谈结果。

1、2两个问题主要涉及幼儿园时期儿童的表现,所以将其结果统一称为“幼儿问题”,3、4两个问题主要涉及儿童如小学应具备的能力,所以将其结果统一称为“入学能力”。

最后,计算得到编码一致性系数幼儿问题为83.4%,入学能力为89.5%。

3结果

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教师对什么样的幼儿园学生会在小学出现问题,以及幼儿园学生入学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上的观念存在着差异。

如:

幼儿园教师认为,表现欲过强的学生、学习方法不良的学生,可能会引起以后入学的困难,然而,在儿童入学应具备的能力之教师却没有提到这两项。

而在儿童入学时应具备的能力上,教师提到了坚持性、抗挫折能力、情绪状态,但是却没有提供儿童在幼儿园时这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4结果分析与讨论

儿童的父母或照顾者关心的儿童入学领域依次为:

自信、积极的社会技能、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独立性、对书本和媒体的参与性和理解力、探索新概念的兴趣、读写技能、数学能力。

作者分析认为,国外另有研究表明。

家长主要关心的自信、积极的社会技能、学习兴趣等这些对于儿童终生发展、成功较为重要的领域〔5〕。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相对于国外教师,国教师所注重的入学准备项目更狭窄,片面,不利于儿童的全面的素质的培养,鉴于教师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就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从幼儿问题角度和从入学能力角度,从图1中我可以看到第9232732343637项上。

幼儿园教师得到结论有一定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基础知识、同伴关系、学习态度、注意力、自理能力、自我中心、自信方面,幼儿园教师认为,这些方面表现有问题的儿童,入学后可能出现困难,同时她也认为儿童在入学之前应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观念会影响她实际教学活动,使她幼儿园时期中重视这些方面的问题的培养。

可以看到第156********24283133项上,而另一方面。

从幼儿问题和从入学能力的角度,幼儿园的老师得到结论有较大的差异。

具体来看,表达能力、独立性、抗挫折能力、前学习技能、身体健康、生活习惯、文明礼貌、学习兴趣、自控能力方面,幼儿园教师多认为儿童在入学时应具备这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