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490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铅球技术的抽样调查,找出铅球成绩下降的原因,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改进的教学方法,经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关键词  教学法  铅球  力跑意识

前言 现在高校的学生对田径运动中的田项项目的兴趣不浓,由其是铅球运动,从而不愿从事田项项目的比率较大,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田项项目有厌学感的现象,导致了成绩下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铅球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使学生的铅球成绩得以提高。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校的体育课一般由普通体育课和专项选修课组成。

新生入校后都要进行素质三项测试,铅球是其中一项,从学生的推铅球技术运用中可以看出,普遍采用的是上步推铅球或原地推铅球,很少有侧向滑步推铅球。

滑步推铅球比原地推铅球远是肯定的,那他们为什么都不用呢?

难道他们都没有学过滑步推铅球吗,回答是否定的。

从一些学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里或多或少都学过侧向滑步推铅球,那究竟是什原因呢。

2研究对象

2006届普通高校新生60人、2007届60人、2008届60。

3研究方法

教学调查法,首先对06、07、08届新生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进行统计。

4参数统计及分析

表1

年人滑步后发力点

最后发力不好动作不协调

级数超支撑脚影点

06高一6080%50%58.3%

07高一6081.7%46.7%61.7%

08高一6083.3%48.3%60%

从表1中可以看出:

4.1 学生虽在中学都学过侧向推铅球,但基本上未正确掌握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1页

4.2 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侧向原地推铅球或上步投的技术,有50%以上的学生最后用力动作较好。

4.380%以上学生滑步后发力点超过支撑投影点,大大缩短了投掷距离。

4.4 滑步接最后发力动作不协调,造成“脱节”也占50%以上。

其次,对调查的学生进行滑步投和原地投或上步投铅球的成绩测试,见表2

年人滑步投平均原地或上步投滑步与上步或原

级数成绩(米)平均成绩(米)地投平均差(米)

06高一607.457.75  —0.30

07高一607.55    7.80      —0.25

08高一607.50  7.80        —0.30

从表2中可以看出:

4.4.1滑步投的平均成绩要低于上步投或原地投的平均成绩

4.4.2侧向滑步投铅球的技术没有真正的掌握。

5教学手段

5.1使学生明确学习铅球的重要性。

铅球成绩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体育成绩。

而铅球技术又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运动,这就要求学生认真钻研,刻苦练习,才会有所收获。

5.2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

大多数学生铅球练习时没有把球置于锁骨窝处,紧贴颈部,掌心向前,肘部抬起稍低于肩的持球技术,经过技术鉴定能完整达到这个要求的寥寥无几,持球时学生很少有人把球置于锁骨窝处,练习中主要存在一是怕脏心理,二是恐惧心理,球离位必然造成沉肘的技术错误,持球不准确,不稳定,就很难学习与掌握侧向投掷的预备姿势和原地推铅球,更难学习复杂的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学生的怕脏心理可以用擦干铅球的方法来完成,恐惧心理则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示范,证明球出手时绝不会碰到下颏来消除。

5.3 改进侧向原地投掷技术,加强力距意识。

铅球的正确站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滑步后的最后用力的质量如何,尤其要注意的是超栏器械时的用力距离的长短,在原地投掷的基础上,根据人体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把原地推铅球技术分成若干动作练习。

5.3.1正确的站位。

改进握球和持球的方法,体会肌群的用力,对学生逐个检

2页

查,掌握站位和握球持球方法:

5.3.2正面推铅球,正对推球方向,主要用两腿蹬地的力量,向上方推出、开始练习时,不用体会下肢蹬地的力量,再进行结合右肩和手臂的力量,然后做上体向右扭转,铅球位置稍低加速向前上方推出,要求充分蹬伸两腿躯干和右臂,体会手指拨球动作。

5.3.3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稍微屈膝。

上体后仰,体重大部分在右腿上,右手握铅球置于锁骨处,左臂自然上举,利用两腿蹬地的力量将铅球向前上方推出。

5.3.4徒手中持轻的实心球做转身推铅球、预备姿势左脚在前,并支撑体重,右

脚在后约一步处,然后体重后移到右腿上,肩带稍向右转,接着将体重迅速移至左腿并转肩,将球向前上方推出。

5.3.5持球做侧向原地推铅球,左脚自然伸直、脚尖稍内转,用前脚掌内侧着地,右腿弯屈、右脚与投掷方向约成130度,左脚尖与右脚跟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上体向右侧屈,重心在右脚上,着重体会蹬转动作,送髋和挺拨动作,体会超越器械时的用力距离。

5.3.6原地侧向推铅球,分若干个组,听教师信号让学生比动作正确度,比出手速度,比投掷时合理的用力距离。

练习时应注意,徒手模仿练习、采用实心球练习以及持铅球练习应有机结合和反复使用,体会正确的肌内感觉,用力顺序和力量的结合。

这些练习对帮助掌握正确的动作非常有益。

在原地推铅球时,应先徒手练习,既能掌握技术,避免手指、手腕受伤,又能体会快速推铅球的肌肉感觉。

5.4 改进技术,强化力距意识

5.4.1徒手预摆练习,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支撑的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上体前屈,体重落在弯屈的右脚上,右臂成持球姿势,左手拉住同伴左腿屈膝回收接近右腿时,用力向投掷方向摆出,带动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反复练习,注意上体的重心始终落在下肢的后面,形成最佳的超越器械姿势。

5.4.2收拉右小腿的练习,侧对投掷方向,两腿前后开立并伸直,体重大部分落在右腿上,右臂成持球姿势,左臂自然上举,上体稍侧屈,然后迅速将右小腿收至重心下负担身体重量,并保持平衡。

当右脚收至重心下快着地时,左腿快速向前方撤步,形成最后用力前的姿势。

5.4.3徒手连续滑步,再做完整的滑步,要求有较长的滑步距离,动作要协调,滑步结束,体重要保持在右脚上,结合持球侧向滑步的练习,反复体会滑步技术。

5.4.4持球滑步推铅球。

从轻重量过渡到标准重量。

滑步推铅球,主要解决滑步与推铅球动作的连接。

要求滑步结束后很快地边渡到最后用力,这是衡量推铅球完整技术的标志之一。

3页

5.5 改进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技术。

5.5.1做上步推铅球,体会左脚落地即开始最后发力。

5.5.2在投掷圈内做侧向滑步推铅球练习,持较轻铅球做滑步推球,逐步加大摆幅和体会最后用力的爆发力。

应注意滑步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滑步结束后超越器械和最后用力前的姿势。

滑步接最后用力不能胶节,不能停顿,也不能过快过速,过快则会造成支撑腿还没有“到位”造成滑步后重心前移,从而导致投掷的用力距离大大缩短,严重影响最后发力。

在最后用力时左侧支撑的动作和出手后要保持身体的平衡。

5.5.3完整的侧向滑步推铅球练习。

从徒手过渡到轻重量,从重量再到标准重量,反复练习。

练习时应注意出手角度,角度太小是肘关节抬得太高造成的,太大则是肘关节下沉过分。

滑步的距离应充分利用投掷圈的空间,但对不同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最后发力时应注意发力顺序,出手时身体不要过多偏左。

整个的练习过程,一定要反复强调超越器械时的用力距离,强化力距的意识。

6教学注意事项

6.1 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各种动作示范,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往往本人不知道错在哪,教师先做正面的示范,强化正确的动作的概念,然后做反面示范,使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便于学生改错误动作。

6.2 强化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有些学生上课时总爱做小动作,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总是打折扣完成,这些学生可以软硬兼施。

硬的则直接提醒和批评,软的则采用请他领做,这样他定会认真地完成所练习的动作。

6.3按技术水平分若干教学组,实行“动作归类”进行教学。

目的是能有效地提醒学生在侧向滑步时存在的技术问题,使他们各自有了动作的“参照物”,从而增加差生的紧迫感,对个别学生重点辅导,但分类是暂的,目的是作一对比,找出差距,快速的改进错误动作。

6.4根据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

作技术分析,分析学生滑步后出现重心前移,从而造成投掷的有效距离大大缩短,结果造成滑步没有原地工上步投得远的原因,重点提醒学生滑后的重心“留后”的技术环节,从意识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6.5根据不同的身高、素质的好坏,要求滑步幅度的大小,高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圈内的距离,但对于矮小且素质又差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滑步的距

4页

离,以便更能发挥技术。

6.6要求学生进行想象训练。

便于学生快速的了解和掌握铅球的动作,强化增加用力距离的意识,想象训练不仅在课中进行,而且课后的想象训练,能有效地训练肌肉神经,强化技术动作的印象。

7 教学实践的效果

表3通过改进滑步技术教学后与原地或上步推成绩的比较

年人滑步投平均原地或上步投滑步与上步或原

级数成绩(米)平均成绩(米)地投平均差(米)

06高一608.207.80  0.40

07高一608.15    7.85      0.40

08高一608.20  7.85        0.35

表3中可以看出:

7.1 能推动人体运动心理能力,克服怕脏、怕累的思想,能正确地掌握运动技术,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7.2 扭转了学生侧向滑步还没有原地推得远的不良局面。

7.3 06、07、08、届学生滑步投的平均成绩好于上步投或原地投的平均成绩,

提高度在10%左右。

参考文献

图书类:

[1]作者:

吴兆祥。

书名:

体育学术研究。

出版地:

北京东皇城根南街84号。

出版者:

吴兆祥。

出版年:

1998年6月。

 

5页

致谢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母校给我一个这样的学习机会,给了一个让我增加知识、开拓视野的机会,同时也让我真正的认识到体育学术的重要性。

让我有能力从事今后的体育事业。

同时还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丽艳老师。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难题,由于对问题的不理解而走了许多的弯路,在文中又出过多许多的错误。

在王丽艳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真正明白了一份毕业论文的价值。

就此一并提出感谢。

 

6页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函授

毕业论文

 

题目: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

学方法的探讨

 

专业:

体育教育

年级:

08

学号:

20082127

姓名:

梁亮

指导教师:

王丽艳

完成日期:

2009年12月日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本科生毕业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

对普通高校男生的铅球教学方法的探讨

专业、年级:

体育教育、08级

姓名:

梁亮

指导教师:

王丽艳

起止时间:

2009年7月日致2009年12月日

一、论文(设计)主要内容及结果形式:

主要探讨高校男生铅球的教学方法。

现在高校的学生对田径运动中的田项项目的兴趣不浓,由其是铅球运动,从而不愿从事田项项目的比率较大,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田项项目有厌学感的现象,导致了成绩下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铅球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使学生的铅球成绩得以提高。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概况:

普通高校的体育课一般由普通体育课和专项选修课组成。

新生入校后都要进行素质三项测试,铅球是其中一项,从学生的推铅球技术运用中可以看出,普遍采用的是上步推铅球或原地推铅球,很少有侧向滑步推铅球。

滑步推铅球比原地推铅球远是肯定的,那他们为什么都不用呢?

难道他们都没有学过滑步推铅球吗,回答是否定的。

从一些学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里或多或少都学过侧向滑步推铅球,那究竟是什原因呢。

三、进度安排:

2009年7月、8月,研究调查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指数统计、学生侧向滑步推铅球与原地或上步推铅球数据统计。

2009年9月、10月,撰写改良铅球教学方法的经验与结总。

2009年11月、12月,统计通过改进滑步技术教学后与原地或上步推成绩的比较。

四、研究所需条件及收集的资料:

研究所需的条件:

某高校男生的铅球成绩。

参数统计及分析

年人滑步后发力点

最后发力不好动作不协调

级数超支撑脚影点

06高一6080%50%58.3%

07高一6081.7%46.7%61.7%

08高一6083.3%48.3%60%

调查的学生进行滑步投和原地投或上步投铅球的成绩测试

年人滑步投平均原地或上步投滑步与上步或原

级数成绩(米)平均成绩(米)地投平均差(米)

06高一607.457.75  —0.30

07高一607.55    7.80      —0.25

08高一607.50  7.80        —0.30

五、指导教师对选题的评语:

 

 

签字:

年月日

六、学院(系)学术委员会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目录

中文摘要┅┅┅┅┅┅┅┅┅┅┅┅┅┅┅┅┅┅┅┅┅┅┅┅┅┅1页

关键词┅┅┅┅┅┅┅┅┅┅┅┅┅┅┅┅┅┅┅┅┅┅┅┅┅┅1页

前言┅┅┅┅┅┅┅┅┅┅┅┅┅┅┅┅┅┅┅┅┅┅┅┅┅┅1页

参考文献┅┅┅┅┅┅┅┅┅┅┅┅┅┅┅┅┅┅┅┅┅┅┅┅┅┅5页

致谢┅┅┅┅┅┅┅┅┅┅┅┅┅┅┅┅┅┅┅┅┅┅┅┅┅┅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