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343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docx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16页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检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Na-23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7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的是()

A.煅烧贝壳B.粮食酿醋C.古法炼铁D.火药爆炸

2.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制成硅芯片、光电池、光导纤维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不溶物生成,实验室可用该方法制备硅酸

D.“硅胶”由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制得,常用作食品、药品等的干燥剂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

HCO3-、SO42-、K+、Cl-

B.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NO3-、Na+、AlO2-、K+

C.c(NO3-)=1mol/L的溶液中:

H+、Fe2+、Cl-、NH4+

D.无色透明溶液中:

K+、SO42-、Na+、MnO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院子之剑才能形成离子键

B.Na2O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1:

1

C.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有静电吸引力

D.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于单质及离子化合物中

5.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放入浓硝酸中产生气体:

3Cu+8H++2NO3-=3Cu2++2NO↑+4H2O

B.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出现浑浊:

H++OH-+Ba2++SO42-=BaSO4↓+H2O

C.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D.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出现浑浊:

Al3++3OH-=Al(OH)3

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 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

碳的燃烧热 ΔH1= a kJ·mol-1

S(s)+2K(s)= K2S(s)  ΔH2= b kJ·mol-1

2K(s)+N2(g)+3O2(g)= 2KNO3(s) ΔH3= c kJ·mol-1

则x为()

A.3a+b-c        B.C-3a-b         C.a+b-c          D.C-a-b

7.相对分子质量为a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b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c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1B.

mol•L﹣1

C.

mol•L﹣1D.

mol•L﹣1

8.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C分别与B形成化合物X和Y,A与B的质子数之和等于C的质子数,则以下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B与C均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B.X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B的氢化物比A、C的氢化物稳定

D.Y与NaOH溶液反应只能生成两种盐

9.X、Y、Z、M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已知X、Y、Z是短周期中的三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所在周期数;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单质为无色气体,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M>Z>Y>X

B.元素X、Z可形成某种化合物,其分子内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化合物YO2、ZO2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金属M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说明M元素的金属活动性较差

10.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NaCl(aq)

NaHCO3(s)

Na2CO3(s)

B.CuCl2

Cu(OH)2

Cu

C.Al

Na[Al(OH)4](aq)

Na[Al(OH)4](s)

D.MgO(s)

Mg(NO3)2(aq)

Mg(s)

11.①~⑥是周期表中第二、第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

元素

主要化合价

+1

+1

+2

-2

-1

-1、+7

原子半径/nm

0.152

0.186

0.160

0.074

0.071

0.09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单质加热时能与氧气化合

B.②的单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

C.③与⑥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非金属性④>⑤

12.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较多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13.两种由正丁烷(C4H10)催化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C4H8(g)+H2(g)△H1=+123KJ•mol﹣1

②C4H10(g)+

O2(g)═C4H8(g)+H2O(g)△H2=﹣119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有极性键断裂,同时有非极性键生成

B.①中使用不同的催化剂,△H1不变

C.②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D.1molC4H10(g)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大于119KJ

14.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B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强于I2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未见溶液变蓝;再加入10%的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蓝色

C

证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将浓盐酸滴入碳酸钠固体中,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玻璃的试管中,出现浑浊

D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15.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

B.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和HI的平衡转化率

C.该工艺中I2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H2O+I2

H2+2H2SO4+2HI

16.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ZnC2O4在离子交换膜右侧生成

C.电解的总反应为:

2CO2+Zn

ZnC2O4

D.标准状况下,当11.2LCO2参与反应时,转移0.5mol电子

17.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AsO43-+2H++2I-

AsO33-+I2+H2O设计如图原电池,探究pH对AsO43﹣氧化性的影响.测得输出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点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sO43-+2H++2e-=AsO33-+H2O

B.b点时,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a点时,盐桥中K+向左移动

D.pH>0.68时,氧化性I2>AsO43-

2、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五大题,共49分)

18.(8分)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部分信息如表:

元素

信息

X

原子半径最小

Y

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Z

其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W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由此回答以下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证明W和Z的非金属性强弱:

(2)将W和适量铜粉均匀混合,加热后生成一种黑色物质,将该物质加入足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所形成的浓溶液中,产生有色气体,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3)用适当催化剂及电极材料,以HCl一NH4Cl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如图所示的新型电池.

Ⅰ.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是。

Ⅱ.分离出物质A的化学式是。

19.(10分)常见元素X、Y、Z组成的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它们之间能发生反应:

甲+乙→丙+丁,其中甲是由X元素和Z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是由Y元素和Z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只含Z元素。

(1)若甲为淡黄色固体,乙和丙均为常温下的无色无味气体。

则甲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上述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5.6L丙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若丙是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

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丁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丙为常见紫红色金属,化合物甲、乙中原子个

数比均为1:

2(Z均显+1价),原子序数Y大于X。

则:

①写出将丁通至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分)工业上回收利用某合金废料(主要含Fe、Cu、Co、Li等,已知Co、Fe均为中等

活泼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NH4)2C2O4中C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合金废料加入盐酸浸取,该盐酸不能换为硝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残渣M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金属单质,该金属为______。

(3)“浸出液”中先后加入的两种试剂涉及氨水、H2O2溶液,应先加入_____,加入氨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加入(NH4)2C2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l”的名称是_____.草酸钴高温焙烧生成Co2O3,实验室中高温焙烧使用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

a.蒸发皿b.表面皿c.烧杯d.坩埚

(6)已知Li2CO3微溶于水,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关系如表.“操作2”中,蒸发浓缩后需趁热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90℃时Ksp(Li2CO3)的值为_____。

温度/℃

10

30

60

90

浓度/mol/L

0.21

0.17

0.14

0.10

21.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化学物质.

(1)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160KJ/mol

CH4(g)+4NO2(g)═4NO(g)+CO2(g)+2H2O(g)△H2=-574KJ/mol

现有一份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也的密度为17的NO和NO2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NO可分解为N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B极为电池______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00mL1mol/L的硫酸铜溶液,当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理论上消耗的甲烷的体积为  L(标况下)

22.某同学做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铜片表面变黑,于是对黑色物质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

(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1.铜片与浓硫酸反应

操作

现象

加热到120oC~250oC

铜片表面变黑,有大量气体产生,形成墨绿色浊液

继续加热至338℃

铜片上黑色消失,瓶中出现“白雾”,溶液略带蓝色,瓶底部有较多灰白色沉淀。

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的中盛放的试剂是。

为证明A装置中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铜,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2)探究实验1中120oC~250oC时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黑色固体中可能含有CuO、CuS、Cu2S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资料1:

亚铁氰化钾[K4Fe(CN)6]是Cu2+的灵敏检测剂,向含有Cu2+的溶液中滴加亚铁氰化钾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

资料2:

CuS

Cu2S

黑色结晶或粉末

灰黑色结晶或粉末

难溶于稀硫酸;可溶于硝酸;微溶于浓氨水或热的浓盐酸

难溶于稀硫酸和浓盐酸;可溶于硝酸;微溶于浓氨水

【设计并实施实验】

实验2.探究黑色固体中是否含CuO

操作

现象

i.取表面附着黑色固体的铜片5片,用清水洗干净,放入盛有10mL试剂A的小烧杯中,搅拌

黑色表层脱落,露出光亮的铜片

ii.取出铜片,待黑色沉淀沉降

上层溶液澄清、无色

①试剂A是。

②甲认为ii中溶液无色有可能是Cu2+浓度太小,于是补充实验确认了溶液中不含Cu2+,补充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实验3.探究黑色固体中是否含CuS、Cu2S

操作

现象

i.取实验2中黑色固体少许,加入适量浓氨水,振荡后静置

有固体剩余,固液分界线处附近的溶液呈浅蓝色

ii.另取实验2中黑色固体少许,加入适量浓盐酸,微热后静置

有固体剩余,溶液变成浅绿色

【获得结论】由实验2和实验3可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1中,120oC~250oC时所得黑色固体中。

【实验反思】

分析实验1中338℃时产生现象的原因,同学们认为是较低温度时产生的黑色固体与热的浓硫酸进一步反应造成。

已知反应的含硫产物除无水硫酸铜外还有二氧化硫,则黑色固体消失时可能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